描寫夏天的風的詩句和古詩有哪些
1、[唐] 元稹《表夏十首》
原文選段:
夏風多暖暖,樹木有繁陰。
釋義:
夏天的風大多是溫熱的,樹木之下有陰涼。
2、[宋] 張镃《送綽上人歸后庵》
原文選段:
夏風吹長樹,禪師歸山去。
釋義:
夏天的風吹著高大的樹木,禪師回到了山上去。
3、[明] 高啟《打麥詞》
原文選段:
雉雛高飛夏風暖,行割黃云隨手斷。
釋義:
小鳥高飛夏天的風很炎熱,麥田就像一朵朵黃色的云一樣,隨手就能折斷麥穗。
4、[唐] 齊己《寄山中叟》
原文選段:
青泉碧樹夏風涼,紫蕨紅粳午爨香。
釋義:
清澈的泉水碧綠的樹木夏天的風很清涼,紫色的蕨菜紅色的粳米午飯很香。
5、[宋] 王安石《蒙亭》
原文選段:
夏風檐楹寒,冬雪窗戶燠。
釋義:
炎熱的夏天屋檐下的廳堂也是清涼的,寒冷的冬天窗戶里面也是溫暖的。
描寫夏天的風的詩句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描寫夏天山里的風的詩句
南陌東阡自在身,一年節物幾番新。
鰣魚出后鶯花鬧,梅子熟時風雨頻。
冠蓋敢同修禊客,桑麻不減避秦人。
夕陽更有蕭然處,照影清溪整葛巾。
五月十六夜,病中無聊,起來步月五首
皇太后閣六首
宋 蘇軾
秘殿扶疏夏木深,雨余初有一蟬吟。
應將嬴女乘鸞扇,更助南風長棘心。
宋 楊萬里
夏日雖炎夜卻清,四更還更勝三更。
露從玉兔須根落,風在銀河浪底生。
微涼
宋 寇準
高桐深密間幽篁,乳燕聲稀夏日長。
獨坐水亭風滿袖,世間清景是微涼。
南歌子
宋 賀鑄
疏雨池塘見,
微風襟袖知。
陰陰夏木囀黃鸝。
何處飛來白鷺立移時。
易醉扶頭酒,
難逢敵手棋。
日長偏與睡相宜。
睡起芭蕉葉上自題詩。
題無熱軒
宋 史堯弼
飲水不救渴,利害成火攻。
那知在人世,長夏有清風。
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閣
和資政侍郎湖亭雜詠絕句十首·苔徑
宋 梅堯臣
林間夏雨滋,復有斜陽照。
綠凈不搖風,從教春草笑。
寄山中叟
唐 齊己
青泉碧樹夏風涼,紫蕨紅粳午爨香。
應笑晨持一盂苦,腥膻市里叫家常。
自巴河至蘄陽口道中得二詩示仲達與秬同賦
宋 張耒
落月娟娟墮半環,嘔啞鳴櫓轉荒灣。
東南地缺天連水,春夏風高浪卷山。
旅食每愁村市散,近秋已覺暑衣單。
自慚老病心兒女,三日離家已念還。
憶鄉歌四首
宋 馮夢得
炎夏天頗熱,儂門對溪住。
搖蕩采蓮舟,深處疑風露。
惜竹
宋 陳亞
出檻亦不翦,從教長舊叢。
年年到朱夏,葉葉是清風。
晚步溪上
宋 呂祖謙
疎疎屐齒印平堤,露著烏紗客未知。
別浦歸舟爭占岸,橫林宿鳥自分枝。
開張漁父胸中趣,漏泄騷人句外悲。
會與清溪約長夏,風簾水簟答漣漪。
寄林寬
唐 黃滔
相知四十年,故國與長安。
俱喜今辰在,休論往歲難。
海鳴秋日黑,山直夏風寒。
描寫夏天的詩句有哪些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唐·杜甫《夏夜嘆》) 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唐·高駢《山亭夏日》)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清風破暑連三日 (元·王揮《過沙溝店》)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宋·趙師秀《有約》)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陸游《初夏絕句》)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白居易:《觀刈麥))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復古:《大熱》)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摘錄于百度知道。
描寫夏天景色的詩句有哪些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2.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有約》)
3.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翁卷《鄉村四月》)
4.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5.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6.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高駢《山亭夏日》)
7.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8.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杜甫《絕句漫興》)
9.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戴叔倫《題稚川山秀》)
10.自來自去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杜甫《江村》)
11.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12.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請問描寫夏天的詩句有哪些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頭。
(楊萬里《小池》) 2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有約》) 3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翁卷《鄉村四月》) 4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5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6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高駢《山亭夏日》) 7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過故人莊》) 8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杜甫《絕句漫興》) 9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
(戴叔倫《題稚川山秀》) 10自來自去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杜甫《江村》) 11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12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 其一》)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岑參《休亭送華瞬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
(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宋代詩人秦觀《納涼》: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宋代詩人楊萬里《夏夜追涼》: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宻蟲鳴處,時有微涼只是風。 唐代詩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宋代詩人蘇舜欽《夏意》: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南京 南宋詩人陸游《幽居初夏》: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樹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己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池上早夏 白居易 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
靜拂琴床席,香開酒庫門。 慵閑無一事,時弄小嬌孫。
客中初夏 司馬光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初夏戲題 徐夤 長養薰風拂曉吹,漸開荷芰落薔薇。 青蟲也學莊周夢,化作南園蛺蝶飛。
初夏 朱淑真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初夏游張園 戴敏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閑居初夏午睡起 楊萬里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初夏淮安道中 薩都剌 魚蝦潑潑初出網,梅杏青青已著枝。 滿樹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過準時。
早夏 錢起 詳細內容 楚狂身世恨情多,似病如憂正是魔。 花萼敗春多寂寞,葉陰迎夏已清和。
鸝黃好鳥搖深樹,細白佳人著紫羅。 軍旅閱詩裁不得,可憐風景遣如何。
初夏且幽莊 盧照鄰 伺有高蹤客,耿介坐幽莊。 卞哩人事少,風煙鳥路長。
瀑水含秋氣,垂藤引夏涼。 苗深全覆隴,荷上半徑塘。
釣諸青鬼沒,才田白鴛翔。 知君振奇藻,還嗣海隅芳。
初夏 李世民 一朝春夏改,隔夜鳥花遷。 陰陽深淺葉,曉夕重輕煙。
哢鶯猶響殿,橫絲正網天。 佩高蘭影接,綬細草紋連。
碧鱗驚棹側,玄燕舞檐前。 何必汾陽處,始復有山泉。
訴衷情 初夏偶成 段克己 東風簾幕雨絲絲,梅子半黃時。 玉簪微醒醉夢,開卻兩三枝。
初睡起,曉鶯啼。倦彈棋。
芭蕉新綻,徙湖山,彩筆題詩。 --------------- 盛夏: 夏日山中 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夏夜嘆 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安得萬里風,飄飖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
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
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
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岑參《休亭送華瞬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
(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夏花明 韋應物 夏條綠已密,朱萼綴明鮮。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風適自亂,照水復成。
描寫夏天的風,秋天的風,冬天的風的詩句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裊裊:形容微風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
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
燎栗:凄涼。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
戰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
亭亭:遠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
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
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 亭皋:水邊平地。
木葉:樹葉。隴首:山名,在今陜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樹葉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
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別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維:語助詞,無義。序:時節。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騖: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
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聲。
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余不多。 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頎《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唐·李白《贈廬司戶》 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酣:盡情飲酒。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煙:人家炊煙。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
兩句寫人家縷縷炊煙,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顯微黃,呈現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高鳥黃云暮,寒蟬碧樹秋 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信宿:連宿兩夜。
故:仍然。 唐·杜甫《秋興八首》 翟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 唐·杜甫《秋興八首》 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 白茅;茅草。
描寫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風吹卷著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燒著枯萎的桑樹。 唐·岑參《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秋風萬里動,日暮黃云高 唐·岑參《鞏北秋興寄崔明允》 返照亂流明,寒空千嶂凈 返照:晚照,夕照。
亂流:縱橫錯雜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錢起《杪秋南山西峰題準上人蘭若》 萬葉秋聲里,千家落照時 落照:夕陽西下。 唐·錢起《題蘇公林亭》 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韋金部》 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 綠蕪:綠草。合:長滿。
意謂雨后庭中小徑長滿綠草,霜后花園中落滿紅葉,庭院一片荒涼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馬宅》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
嗾:慫恿。 劉禹錫《秋詞二首》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描寫荷葉在秋風中向東傾斜,暗寓傷秋的情緒。
府·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輕羅小扇:輕薄的絲制團扇。這兩句描寫紅燭在秋夜中發出寒光,照著畫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團扇追撲螢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天階:宮中的臺階。 唐·杜牧《秋夕》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秋陰不散:雖已是秋天,但連日陰云漠漠,故不見嚴霜降落。
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聽雨吉:雨打枯荷,單調、凄涼。
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聲遙人語絕,誰家素機織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老樹呈秋色,空池浸月華 唐·劉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霜天靜寂寥 唐·戎昱《戲題秋月》(又作: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天涯靜寂。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描寫夏季的風的詩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