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個字是“人”的詩句
1、勢如連璧友,心似臭蘭人.(《句》上官昭容)
2、喬柯囀嬌鳥,低枝映美人.(《賦得櫻桃》李世民)
3、鎮下千行淚,非是為思人.(《詠燭二首》李世民)
4、鳥飛直為驚風葉,魚沒都由怯岸人.(《春日出苑游矚》李隆基)
5、曲終酣興晚,須有醉歸人.(《春中興慶宮酺宴》李隆基)
6、霜綃雖似當時態,爭奈嬌波不顧人.(《題梅妃畫真》李隆基 )
7、顧己誠虛薄,空慚馭兆人.(《唐明堂樂章?外辦將出》武則天)
8、流觴想蘭亭,捧劍得金人.(《三日書懷因示百僚》李適)
9、德淺荷玄貺,樂成思治人.(《中春麟德殿會百僚觀新樂詩》李適)
10、冰眸蓮臉見長新,巫峽更何人.(《巫山一段云》李曄)
11、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2、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陳陶《隴西行》)
13、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
14、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每一句詩詞的最后一個字就是下一句的第一個字這是什么詩
蘇小妹的連環詩
相傳我國古代大文豪蘇東坡的妹妹蘇小妹,絕世聰慧,文采超群,特別擅長詩詞歌賦和聯對。她有一首《閨情》是采用疊字回文詩的格式寫的,也稱連環詩,讀來饒有情趣。
《閨情》
久慕郎秦假亂真,假亂真時又逢春,
時又逢君花含玉,花含玉久慕郎秦。
關于蘇小妹的連環詩,還有如下故事:
一日,蘇小妹與長兄蘇東坡正蕩舟湖上,欣賞那無邊景致,忽然有人呈上蘇小妹丈夫秦少游捎來的一封書信。打開一看,原來是一首別出心裁的回文詩,蘇小妹看罷微微一笑,立即省悟出其中的奧秘,讀出了這首疊字回文詩:
靜思伊久阻歸期,
久阻歸期憶別離;
憶別離時聞漏轉,
時聞漏轉靜思伊。
蘇小妹被丈夫的一片癡情深深感動,心中蕩起無限相思之情。面對一望無際的西湖美景,便仿秦少游詩體,也作了一首回文詩,遙寄遠方的親人:
采蓮人在綠楊津,
在綠楊津一闋新;
一闋新歌聲漱玉,
歌聲漱玉采蓮人。
蘇東坡在一旁深為小妹的過人才智暗暗高興,他也不甘寂寞,略加沉吟,便提筆寫了如下一首:
賞花歸去馬如飛,
去馬如飛酒力微;
酒力微醒時已暮,
醒時已暮賞花歸。
古詩 最后一個字是“吾”“愛” 不要打油詩
信筆 王令 紛紛世趣竟多途, 失在從人得在『吾』。
茍獲一時兒女笑, 定罹千古圣賢誅。 微生何事疑人佞, 孟子當年亦自迂。
滿眼悠悠懶商較, 盡留來者議賢愚。 雜詠~又 陸游 得過一日且一日, 安知今吾非故『吾』。
袖手明窗讀周易, 不辜香飯一齋盂。 次前韻送劉景文 蘇軾 白云在天不可呼, 明月豈肯留庭隅。
怪君西行八百里, 清坐十日一事無。 路人不識呼尚書, 但見凜凜雄千夫。
豈知入骨愛詩酒, 醉倒正欲蛾眉扶。 一篇向人寫肝肺, 四海知我霜鬢須。
歐陽趙陳皆我有, 豈謂夫子駕復迂。 爾來又見三黜柳, 共此暖熱餐氈蘇。
酒肴酸薄紅粉暗, 只有潁水清而姝。 一朝寂寞風雨散, 對影誰念月與『吾』。
何時歸帆溯江水, 春酒一變甘棠湖。 醉吟 楊萬里 古人亡,古人在,古人不在天應改。
不留三句五句詩,安得千人萬人『愛』。 今人只笑古人癡,古人笑君君不知。
朝來暮去能幾許,葉落花開無盡時。 人生須要印如斗,不道金槌控渠口。
身前只解皺兩眉,身后還能更杯酒。 李太白,阮嗣宗,當年誰不笑兩翁。
萬古賢愚俱白骨,兩翁天地一清風。 劉丞相挽詞二首(之二)歐陽修 連章相府辭榮寵,擁旆名都出鎮臨。
年少已推能宰社,鄉人終不見揮金。 長蛟息浪歸帆穩,喬木生煙蔽日深。
平昔家庭敦友『愛』,可憐松檟亦連陰。 開東園路北至山腳因治路傍隙地雜植花草 陸游 清溝東畔翦蓁菅, 雖設柴門盡日關。
遠引寒泉成碧沼, 稍通密竹露青山。 幽花泣露開仍落, 好鳥穿林去復還。
更上橫岡吾所『愛』, 小兒試覓屋三間。 詩中有“吾”“愛”的古詩還有很多。
成語最后一個字是明的詩句 *
愛憎分明 (ài zēng fēn míng)
憎:恨。愛和恨的立場和態度十分鮮明。
曖昧不明 (ài mèi bù míng)
指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白黑分明 (bái hēi fēn míng)
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蔽聰塞明 (bì cōnɡ sè mínɡ)
蔽:遮;聰:聽覺靈敏;明:香得清楚。掩住耳朵,擋住眼睛。比喻對客觀事物不聞不問。
冰炭不言,冷熱自明 (bīng tàn bù yán, lěng rè zì míng)
比喻內心的誠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現在行動上。
冰雪聰明 (bīng xuě cōng míng)
比喻人聰明非凡。
察察為明 (chá chá wéi míng)
察察:分析明辨;明:精明。形容專在細枝末節上顯示精明。
長夜難明 (cháng yè nán míng)
比喻漫長的黑暗統治。
春和景明 (chūn hé jǐng míng)
春光和煦,風景鮮明艷麗。
最后一個字是ī結尾的成語 i的第一聲
始終如一
強求劃一
九九歸一
合二而一
表里如一
白日繡衣 繡:用絲茸或絲線在布上刺成花紋圖案。比喻富貴后還鄉,向鄉親們夸耀。
蒼狗白衣 同白衣蒼狗,比喻世事變化無常。
旰食宵衣 天色很晚才吃飯,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形容勤于政事。
飽食暖衣 飽食:吃得飽;暖衣:穿得暖。形容生活寬裕,衣食豐足。
稱體載衣 稱:適合。按照身材剪載衣服。比喻根據實際情況辦事。
菲食薄衣 菲:微薄。微薄的衣服,粗劣的食物。形容生活十分儉樸。
糲食粗衣 糲:粗米。粗布衣服,粗劣的食品。比喻生活清苦。
量體裁衣 按照身材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實際情況辦事。
如不勝衣 勝:能承受,能承擔。身體不能承受衣服的重量。形容身體瘦弱。也形容謙退的樣子。
行不勝衣 衣服都禁受不起,比喻體力衰弱。
彈冠振衣 整潔衣冠。語本《楚辭·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后多以喻將欲出仕。
東市朝衣 漢景帝時,御史大夫晁錯被讒,“衣朝衣斬東市。”事見《史記·吳王濞列傳》、《漢書·晁錯傳》。后因以“東市朝衣”為朝臣被殺之典。
汗流洽衣 汗出甚多,濕透衣服。形容極其惶恐羞愧。
弱不勝衣 形容人瘦弱得連衣服的重量都承受不起。
圣主垂衣 形容天下太平,無為而治。
豕食丐衣 吃豬狗之食,穿乞丐之衣。比喻極其貧困。
推食解衣 推:讓。把穿著的衣服脫下給別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讓別人吃。形容對人熱情關懷。
未明求衣 天沒有亮就穿衣起床。形容勤于政事。
無縫天衣 神話謂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針線縫合,沒有縫兒。常以比喻詩文等事物沒有一點瑕疵。
玉食錦衣 錦衣:鮮艷華美的衣服;玉食:珍美的食品。精美的衣食。形容豪華奢侈的生活。
昃食宵衣 入夜才吃晚飯,天不亮就穿衣起床。指勤于政務。
足食豐衣 豐衣足食。形容生活富裕。
缺食無衣 〖解釋〗缺少吃的和穿的。形容饑寒交迫的生活。
若不勝衣 〖解釋〗形容身體羸弱,好像連衣服的重量都不能承擔。
衣錦褧衣 〖解釋〗錦衣外面再加上麻紗單罩衣,以掩蓋其華麗。比喻不炫耀于人。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最后一個字是i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