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冬天的五言古詩
1、《十二月十五夜》清代:袁枚
沉沉更鼓急,漸漸人聲絕。
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釋義:
悶聲的更鼓從遠處一陣緊一陣地傳來,忙碌的人們陸續入睡,市井的吵鬧聲慢慢平息下來,我也吹滅油燈準備入睡,但燈滅后卻發現房間更亮了,原來因為夜空正高懸明月,大地又撒滿白雪,明亮的圓月與白雪交相映照在窗上,使房間顯得比吹燈前還要明亮。
2、《終南望余雪》唐代: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釋義:
遙望終南,北山秀麗,皚皚白雪,若浮云間。
雪后初晴,林梢之間閃爍著夕陽余暉,晚時分,長安城內又添了幾分積寒。
3、《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三》唐代: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釋義:
夜靜月黑雁群飛得很高,單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竄。
正要帶領輕騎兵去追趕,大雪紛飛落滿了身上的弓刀。
4、《夜雪》唐代: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釋義:
夜臥枕被如冰,不由讓我很驚訝,又看見窗戶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
夜深的時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為不時地能聽到雪把竹枝壓折的聲音。
5、《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釋義:
暮色蒼茫,更覺前行山路遙遠。天寒地凍,倍覺投宿人家清貧。
忽然聽得柴門狗叫,應是主人風雪夜歸。
描寫春、夏、秋、冬的五言古詩
春 【唐】白居易 雪散因和氣,冰開得暖光。
春銷不得處,唯有鬢邊霜。 【唐】白居易 雪消冰又釋,景和風復暄。
滿庭田地濕,薺葉生墻根。 官舍悄無事,日西斜掩門。
不開莊老卷,欲與何人言。 【唐】暢諸 獻歲春猶淺,園林未盡開。
雪和新雨落,風帶舊寒來。 聽鳥聞歸雁,看花識早梅。
生涯知幾日,更被一年催。 夏 1、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辛棄疾《西江月》 2、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里《小池》 3、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橋忽見。 ——辛棄疾《西江月》 秋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張繼《楓橋夜泊》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甫《山行》 4、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潮。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秋詞》 冬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李白《北風行》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士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各三首。
關于冬天的五言絕句
1、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譯文 所有的山,飛鳥全都斷絕;所有的路,不見人影蹤跡。
江上孤舟,漁翁披蓑戴笠;獨自垂釣,不怕冰雪侵襲。 2、天凈沙·冬 元代:白樸 一聲畫角譙門,半庭新月黃昏,雪里山前水濱。
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 譯文 在一個冬天的黃昏,城門一聲輕響,一輪新月掛在半空,帶著雪的山前水流緩緩。
竹子做的籬笆和籬笆內的茅舍,在孤村之中一片安詳的和諧。 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譯文 暮色蒼茫,更覺前行山路遙遠。
天寒地凍,倍覺投宿人家清貧。 忽然聽得柴門狗叫,應是主人風雪夜歸。
4、夜雪 唐代: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譯文 夜臥枕被如冰,不由讓我很驚訝,又看見窗戶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 夜深的時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為不時地能聽到雪把竹枝壓折的聲音。
5、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三 唐代: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譯文 夜靜月黑雁群飛得很高,單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竄。 正要帶領輕騎兵去追趕,大雪紛飛落滿了身上的弓刀。
描寫春、夏、秋、冬的五言古詩
春 【唐】白居易 雪散因和氣,冰開得暖光。 春銷不得處,唯有鬢邊霜。 【唐】白居易 雪消冰又釋,景和風復暄。 滿庭田地濕,薺葉生墻根。 官舍悄無事,日西斜掩門。 不開莊老卷,欲與何人言。
【唐】暢諸 獻歲春猶淺,園林未盡開。雪和新雨落,風帶舊寒來。 聽鳥聞歸雁,看花識早梅。生涯知幾日,更被一年催。
夏
1、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辛棄疾《西江月》
2、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里《小池》
3、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橋忽見。
——辛棄疾《西江月》
秋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張繼《楓橋夜泊》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甫《山行》
4、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潮。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秋詞》
冬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李白《北風行》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士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各三首
關于冬天的詩 五個字的
江雪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王安石 梅花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白居易《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冬夜》【清】譚嗣同 班馬肅清霜,嚴城暮色涼。鐙青一電瞬,劍碧兩龍長。
調角急如語,寒星動有芒。遙憐諸將士,雪夜戍氐羌。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唐】王維 寒更傳曉箭,清鏡覽衰顏。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閑。借問袁安舍,翛然尚閉關。
《幽居冬暮》【唐】李商隱 羽翼摧殘日,郊園寂寞時。曉雞驚樹雪,寒鶩守冰池。
急景忽云暮,頹年浸已衰。如何匡國分,不與夙心期。
《冬夜感懷》【唐】王建 晚年恩愛少,耳目靜于僧。竟夜不聞語,空房唯有燈。
氣噓寒被濕,霜入破窗凝。斷得人間事,長如此亦能。
《冬夜書懷》【唐】王維 冬宵寒且永。夜漏宮中發。
草白靄繁霜。木衰澄清月。
麗服映頹顏。朱燈照華發。
漢家方尚少。顧影慚朝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