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以竹抒懷的句子
竹子剛勁、清新,生機盎然,蓬勃向上。
當春風還沒有融盡殘冬的余寒,新筍就悄悄在地上萌發了,一場春雨過后,竹筍 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謂“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對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機的寫照。當春風拂去層層筍衣,她便象個活潑的小姑娘,婷婷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
到了盛夏,她舒展長臂,抖起一片濃郁的青紗,臨風起舞,炯娜多姿。暑盡寒來, 她仍綠蔭蔥蔥,笑迎風霜雪雨。
難怪白居易在《題窗竹》中留下這樣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盡,留向紛紛雪里看。”竹, 擁有永不消失的春天。
有關竹子的詩句+古詩
《陳氏園詠竹》——宋·黃庭堅不問主人來看竹,小溪風物似家林。
春供饋婦幾番筍,夏與行人百畝陰。直氣雖沖云漢上,高材終恐斧斤尋。
竿可舉北溟釣,欲贈溪翁誰姓任。《詠竹·風》——宋·張玉娘滿庭修竹動秋風,掠地無痕一徑通。
景弄綠窗金瑣碎,聲歸定瑟玉玲瓏。流云不礙湘妃佩,隔水還疑蔡女桐。
曲輕豈知變鶴在,翠霞飛去玉臺空。《詠竹》——宋·袁燮此君林下靜無塵,苗裔生來便逸群。
頭角嶄然圓玉峙,養成直節要凌云。《寄題喻叔奇國傅郎中園亭二十六詠竹巖》——宋·楊萬里石友拳然萬仞姿,竹君嘯處一川漪。
更無二客隨巾屨,誰見先生覓句時。《和鮮于子駿益昌官舍八詠 竹軒》——宋·蘇轍幽軒離紛華,惟有一叢竹。
纖梢起余寒,紫筍散輕馥。擢干春雨余,挺節秋霜足。
不知歲時改,守此娟娟綠。上有吟風蟬,空腹未嘗食。
翦伐非所辭,不受塵土辱。古人為何詠“竹”:自古以來,竹子的風韻獨具的特性一直是文人雅士比喻的對象。
作為象形文字“竹”字,本身寓意著:立身要端直,處事要謙卑。古人愛竹,文人墨客為之揮毫吟詠,繪畫抒懷,也形成了獨有的竹文化。
其中有關竹子的詩詞不計其數。白居易:“水能性淡是吾友,竹解心虛即吾師”。
亦有:“竹死不改節,花落有余香。”之說。
有關竹子的詩詞
1. 《陳氏園詠竹》——宋·黃庭堅
不問主人來看竹,小溪風物似家林。
春供饋婦幾番筍,夏與行人百畝陰。
直氣雖沖云漢上,高材終恐斧斤尋。
竿可舉北溟釣,欲贈溪翁誰姓任。
2. 《詠竹·風》——宋·張玉娘
滿庭修竹動秋風,掠地無痕一徑通。
景弄綠窗金瑣碎,聲歸定瑟玉玲瓏。
流云不礙湘妃佩,隔水還疑蔡女桐。
曲輕豈知變鶴在,翠霞飛去玉臺空。
3. 《詠竹》——宋·袁燮
此君林下靜無塵,苗裔生來便逸群。
頭角嶄然圓玉峙,養成直節要凌云。
4. 《寄題喻叔奇國傅郎中園亭二十六詠竹巖》——宋·楊萬里
石友拳然萬仞姿,竹君嘯處一川漪。
更無二客隨巾屨,誰見先生覓句時。
5. 《和鮮于子駿益昌官舍八詠 竹軒》——宋·蘇轍
幽軒離紛華,惟有一叢竹。
纖梢起余寒,紫筍散輕馥。
擢干春雨余,挺節秋霜足。
不知歲時改,守此娟娟綠。
上有吟風蟬,空腹未嘗食。
翦伐非所辭,不受塵土辱。
6. 古人為何詠“竹”:
自古以來,竹子的風韻獨具的特性一直是文人雅士比喻的對象。作為象形文字“竹”字,本身寓意著:立身要端直,處事要謙卑。古人愛竹,文人墨客為之揮毫吟詠,繪畫抒懷,也形成了獨有的竹文化。其中有關竹子的詩詞不計其數。白居易:“水能性淡是吾友,竹解心虛即吾師”。亦有:“竹死不改節,花落有余香。”之說。
關于描寫竹子的詩
1 詩言志:竹詩欣賞
自古詠竹之詩甚多,內容豐富多彩,大致可歸為神話傳話、贊美品格、抒情言志和記載用途等各類。
1.表現竹與神話
舜妃女英、娥皇淚灑竹稈而成“斑竹”的動人故事自古為世人傳誦。晉代張華《博物志》記載:“堯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揮竹,竹盡斑。”“斑竹”之名即由此而來,它其實是桂竹的一個變型。由此出現了不少以此為題的詠竹詩。如:
“血染斑斑成錦紋,昔年遺恨至今存。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將身臥淚痕。”——唐·杜牧《斑竹簡簟》
“云起蒼梧夕,日落洞庭陰。不知篁竹苦,唯見淚斑痕。”——明·李夢陽《湘妃怨》。
2. 贊美竹的品格
這類詩很多,表現了竹子虛心、氣節、堅韌和友情等各方面,現略舉數首如下:
虛心:唐·薛濤《酬人雨后觀竹》:“南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眾類亦云茂,虛心寧自持。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晚歲君能賞,蒼蒼勁節奇。”
氣節:鄧拓《題畫詩》:“階前老老蒼蒼竹,卻喜長年衍萬竿。最是虛心留勁節,久經風雨不知寒。”
堅韌:宋·樓鑰《題徐圣可知縣所藏楊補之畫》:“梅花屢見筆如神,松竹寧知更逼真。百卉千花皆面友,歲寒只有此三人。”
友情:唐·錢起《暮春歸故山草堂》:“谷口春殘百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3.借以抒情言志
竹趣:唐·王維《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日來相照。”
竹景:唐·張南史《竹》——
“竹,竹,
披山,連谷。
出東南,殊草木。
葉細枝勁,霜亭露宿。
成林處處云,抽筍年年玉。
天風乍起爭韻,池水相涵更綠。
卻尋庚信小園中,閑對數竿心自足。”
抒情:唐·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但令勿剪伐,會見拂云長。”
言志:清·李方:“波濤宦海幾飄蓬,種竹關門學畫工。自笑一身渾是膽,揮毫依舊愛狂風”。
元·楊載:“風味既淡泊,顏色不斌媚。孤生崖谷間,有此凌云志。”
感情:清·鄭板橋題畫詩二首:
其一:“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其二:“烏紗擲去不為官,囊囊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竹漁竿”。
4.敘述竹類特點
韓愈《謝鄭公惠簟》:“蘄州笛竹天下知,鄭君所寶尤環奇。體堅色澤又藏展出,滿眼凝滑無瑕疵。青蠅倒翅蚤虱避,肅肅疑有青飆吹。倒身甘寢百疾愈,卻原天日恒炎 ”。
薛紀如《詠竹》:“莖竹鞭兮橫地生,枝成稈兮獨指天。葉變籜兮抱青筍,花難遇兮自成仙。”
竹子的品質詩句
表現竹子品質的古詩有: 1.《竹》 梁·劉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2.《賦得階前嫩竹》 陳·張正見 翠云梢云自結叢,輕花嫩筍欲凌空。
砌曲橫枝屢解籜,階來疏葉強來風。 3.《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4.《從韋二明府續處覓綿竹》 唐·杜甫 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
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 5.《洗竹》 唐·王貞白 道院竹繁教略洗,鳴琴酌酒看扶疏。
不圖結實來雙鳳,且要長竿釣巨魚。 一、竹子的精神 竹在荒山野嶺中默默生長,無論是峰峰嶺嶺,還是溝溝整整,它都能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頑強生存。
盡管長年累月守著無邊的寂寞與凄涼,一年四季經受著風霜雪雨的抽打與折磨,但她始終“咬定青山”、專心致志、無怨無悔。千百年來,竹子清峻不阿、高風亮節的品格形象,為人師表、令人崇拜。
竹子心無雜念,甘于孤寂,它不求聞達于莽林,不慕熱鬧于山嶺,千百年過去了,卻終成這瀚海般的大氣候。竹輕盈細巧、 四季常青,盡管有百般柔情,但從不嘩眾取寵,更不盛氣凌人,虛心勁節,樸實無華才是她的品格。
竹不開花,清淡高雅,一塵 不染,她不圖華麗,不求虛名的自然天性為世人所傾倒。 竹在清風中瑟瑟的聲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都讓文人墨客深深感動。
而竹于風霜凌厲中蒼翠依然的品格,更讓詩人引為同道,因而中國文人的居室中大多植有竹子。王子酞說:“何可一日無此君”;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無可醫。”
顯示出竹的悠久文化精神已經深入士人骨髓。 明月如霜,涼風如水。
庭院中翠竹依階低吟,挺拔勁節,即有梅花凌霜傲雪的鐵骨,又有蘭花翠色長存的高潔,并以它那勁節、虛空、蕭疏的個性,使詩人在其中充分體味君子之風。它的“勁節”,代表不屈的氣節;它的“虛空”,代表謙遜的胸懷;它的“蕭疏”,代表詩人超群脫俗。
二、竹子的象征意義 竹子中空 象征:謙虛、有氣節、剛直不阿 不可居無竹:意思是自己和世俗那些追逐名利的人不一樣,自己只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民間還有句話:竹報平安竹是花中四君子一樣 ,最普遍的象征意義就是君子所應該擁有的品質,比如謙虛、有氣節、剛直不阿,不怕威逼利誘,堅持自我等。 三、竹的分類 按照竹子地下莖部分邢臺特征可分為喬木狀竹類、灌木狀竹類和藤本竹類。
喬木狀竹類:喬木狀竹類具有往往高大挺拔的竹桿。如毛竹。
灌木狀竹類:灌木狀竹類往往較為矮小,外觀上沒有明顯的主干,生長密集呈叢生分布形如灌木。如箭竹。
藤本竹類:藤本竹類的竹桿一般西昌而柔弱,不能直立,呈藤本植物的攀援狀態。如爬竹、小蓬竹。
根據竹竿和竹鞭的生長情況可分為三種類型:散生型、叢生型和混生型。散生型竹類有紫竹、方竹、毛竹、淡竹等;叢生型的有佛肚竹、鳳凰竹、青皮竹等;而混生型的有茶竿竹、苦竿竹。
描寫抒懷的詩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9.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王昌齡:《出塞》)
11.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2.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13.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的:《山居秋暝》)
14.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15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6.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 《一剪梅》)
17.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玉階怨〉)
18.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軾 )
19.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杜甫:《月夜》)
20.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李商隱《無題》)
21.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溫庭筠)
22.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里館》)
23.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劉禹錫:《望洞庭》)
2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李商隱《霜月》)
2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望月懷遠》)
26.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
(李煜:《虞美人》)
27.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 詞《江城子》)
28.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王安石《春夜》)
29. 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
(王昌齡《李昌曹宅夜飲》)
寫竹子生機勃勃的詩句
1、竹子就是這樣,清高又純樸的氣質,清麗又脫俗的風韻,清幽又雅致的意境,清新又自在的悠閑,我愛竹,更愛竹那不畏世俗的顛覆,不為塵世所打擾,自凈自清,自善自美的精神,學習它節節高的品質和獨立清高的氣勢。
試問天下文人墨客、達理書生,你們贊竹,可你們有沒有真正地愛竹,敬竹?2、竹子渾身上下都是寶。竹子可作為觀賞植物來種植,也是一種非常好的建筑材料。
竹筍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美味可口、營養豐富,即是減肥又是防止腸癌的健康食品。竹葉具有凈化空氣、減少噪音、改善環境功能。
也可以治病和包粽子。竹根可以雕刻成各種各樣的藝術品,竹子也可以做成不同的樂器……3、竹子的葉子和莖都是翠綠色的,像一片綠色的海洋,形狀像小船,那清新的空氣,令人神往。
美麗的竹林,它既是一幅綠色的畫,也是一首抒情的詩。4、竹子的生命力很強。
山巖上、亂石旁,都有它的身影。即使在凜冽的寒冬,竹子都生機勃勃、翠色欲滴。
所以,它和松樹、臘梅被人們稱為歲寒三友。5、竹子的品種也很多,有龜背竹、紫竹、斑竹、楠竹……有的生長在土里;有的還可以在清水中生長。
我家有一盤開運竹,就“栽”在清水中。6、竹子除了帶給我們心曠神怡的作用,在觀賞之余,我們還要學習竹子那些精神。
作為一名僑鄉人也應該具備像竹子一樣的精神。像許多贊美的詩句:風來笑有聲。
雨過凈如洗,有時明月來,弄影高窗里。有著許許多多的贊美竹子的詩都有很多含義像主寫竹子美的、贊美竹子精神的。
7、竹子長得很高,是普通樹的幾倍。它的桿子是一節一節的,像一個***似的。
桿子上長著許多細長的枝條,要是把它折斷來打人,那是很痛的。細長的枝條上長著許多刀片一樣的葉子,它還是一個巧奪天工的樂器呢!只要你把葉子放在嘴唇上一吹,就會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
8、竹子,一直都有無私奉獻、團結、堅強的一種精神,而我們連竹子都不如的么?這竹子的精神,也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的精神。這是我們必定所需要的,可是這簡簡單單的事,多少人才能做到?哪怕只是一件,也顯示竹子的精神,也希望每個人都像竹子一樣,節節高聲。
9、竹子,四君子之一,是君子之花,有著超凡不俗的品格。“歲寒三友”,竹子又在其中。
每當秋風拂去,寒冬將至時,竹子,依然青翠不驚寒。這,是一種樸素的美。
10、竹枝桿修長,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人們喜愛。清麗俊逸,又不失頑強拼搏,敢于面對挫折的品質。
風雨中,花兒草兒被風刮倒了,被雨點濺倒了,然而,竹子卻勇敢地屹立于暴風雨之中,無一絲畏懼的神色,那樣瀟灑,那樣自然。雨過天晴,風中透著一股泥土的清新,再看那一棵棵竹子,仍然立在那片屬于它的土地上,如一位位窈窕的少女,依舊是挺拔的,亭亭玉立的,給人一種堅強的、無所畏懼的美。
11、竹的色彩是綠色的,但卻不顯單調,給人以生機。清代詩人鄭燮的《竹石》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寫的正是竹子堅貞不屈的精神。12、竹,在別人眼中,是一株清翠,但永遠都無法蓬蓽生輝的“朽木”,獨自在變化萬千的塵世中搖曳著自己那翠生生的光景,獨舞在天光血日之下,挺著油綠的身板俯首眺望。
13、竹,秀逸有神韻,纖細柔美,長青不敗,高風亮節,高尚不俗,生機盎然,蓬勃向上……它有許許多多的優點,然而,我最欣賞它的堅貞不屈。它那“孤生崖谷間,有此凌云氣”的美好品質。
它偃而猶起、柔中有剛的高尚品德時時刻刻激勵著我!14、我已不大清楚,我是什么時候認識并喜愛上竹子的了。但是,我知道,在集郵本里不知有多少張竹子的郵票,也不知有多少張墨竹的畫作。
我喜歡墨竹畫,普普通通,簡簡單單,便能把竹的風采淋漓盡致地展現在宣紙上。這,是一種樸素的美。
15、我家的后院有一簇竹子,每當我走過它的身旁時,總會情不自禁地去聞一聞那沁人心脾的香氣,看一看它那秀麗的身影。16、時間飛逝,轉眼夏天到了。
此時,那翠綠的“小娃娃們”已長大了,它們成為了一個集體,成為了有無數棵亭亭玉立的竹子圍成的一片竹林。他們為人類遮擋了這炎熱的太陽,人們感覺就像走進了一個“涼爽的世界”。
陣陣‘叮咚’的溪水聲 伴隨著風吹竹葉‘沙沙’的聲音,奏出了一曲美妙而動聽的歌曲,它使你從來沒有如此鮮明的感受到大自然的存在……17、漸漸地,竹筍長大了變成了蒼勁挺拔的竹子。竹子一節一節的,仿佛是一根根藕連接起來的。
竹子的葉子小小的宛如小雨滴,綠綠的又像一片片晶營剔透的綠色翡翠片。在陽光的照耀下,忽閃忽閃的,十分美麗。
描寫竹子的詩有哪些
竹
(題畫詩)
鄧拓
階前老老蒼蒼竹,卻喜長年衍萬竿,
最是虛心留勁節,久經風雨不知寒。
歲寒三友
(題畫詩)
陶行知
萬松嶺上松,鼓蕩天風,
震動昆侖第一峰。
千軍萬馬波濤怒;海出山中。
竹綠梅花紅,轉戰西東,
爭取最后五分鐘,百草千花休閑笑,
且待三冬。
《蕭湘竹子詩詞》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華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處處竹相連。
詩詞書畫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間。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賢。
東坡有三絕,板橋更超前。
剛直凌云志,虛懷不私偏。
郁郁婆娑葉,經冬不凋殘。
迎風更瀟灑,亮節益韌堅。
群承竹風格,研竹數十年。
業余集詩畫,選纂萬余言。
宏揚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愛竹者,相逢慶有緣。
聊聊記數語,以電竹詩篇。
詠 竹
宋·文同
(忽憶故園修竹因作此詩)
故園修竹繞東溪,占水浸沙一萬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應是怪歸遲。
摘自《132名中國國畫家》
春江曉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筍
宋·王元之
數里春畦獨自尋。迸犀抽錦亂森森。
田文死去賓朋散。拋擲三個玳瑁簪。
摘自《詠物詩選》
謝劉仲行惠筍
宋·朱子
誰寄寒林新屬筍,開奩喜見白參差。
知君調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詠物詩選》
竹
唐·李建勛
瓊節高吹宿風枝,風流交我立忘歸。
最憐瑟瑟斜陽下,花影相和滿客衣。
摘自《詠物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