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寫竹的詩句,至少3個,并注明作者和出處
霜筠亭【宋】蘇軾解籜新篁不自持,嬋娟已有歲寒姿。
要看凜凜霜前意,須待秋風粉落時。于潛僧綠筠軒【宋】蘇軾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惠崇春江晚景【宋】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北窗竹石【唐】白居易一片瑟瑟石,數竿青青竹。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
況臨北窗下,復近西塘曲。筠風散余清,苔雨含微綠。
有妻亦衰老,無子方煢獨。莫掩夜窗扉,共渠相伴宿。
別橋上竹【唐】白居易穿橋迸竹不依行,恐礙行人被損傷。我去自慚遺愛少,不教君得似甘棠。
池上竹下作【唐】白居易穿籬繞舍碧逶迤,十畝閑居半是池。食飽窗間新睡后,腳輕林下獨行時。
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何必悠悠人世上,勞心費目覓親知?玩松竹二首【唐】白居易龍蛇隱大澤,糜鹿游豐草。
棲鳳安于梧,潛魚樂于藻。吾亦愛吾廬,廬中樂吾道。
前松后修竹,偃臥可終老。各附其所安,不知他物好。
坐愛前檐前,臥愛北窗北。窗竹多好風,檐松有嘉色。
幽懷一以合,俗念隨緣息。在爾雖無情,于予即有得。
乃知性相近,不必動與植。東樓竹【唐】白居易瀟灑城東樓,繞樓多修竹。
森然一萬竿,白粉封青玉。卷簾睡初覺,欹枕看未足。
影轉色入樓,床席生浮綠。空城絕賓客,向夕彌幽獨。
樓上夜不歸,此君留我宿。和汴州令狐相公,新于郡內栽竹……【唐】白居易梁園修竹舊傳名,園廢年深竹不生。
千畝荒涼尋未得,百竿青翠種新成。墻開乍見重添興,窗靜時聞別有情。
煙葉蒙籠侵夜色,風枝蕭颯欲秋聲。更登樓望尤堪重,千萬人家無一莖。
題李次云窗竹【唐】白居易不用裁為鳴鳳管,不須截作釣魚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紛紛雪里看。
題小橋前新竹招客【唐】白居易雁齒小紅橋,垂檐低白屋。橋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皮開坼褐錦,節露抽青玉。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觸。
閑吟聲未已,幽玩心難足。管領好風煙,輕欺凡草木。
誰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為君傾一杯,狂歌竹枝曲。
新栽竹【唐】白居易佐邑意不適,閉門秋草生。何以娛野性?種竹百余莖。
見此溪上色,憶得山中情。有時公事暇,盡日繞欄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陰未成。已覺庭宇內,稍稍有余清。
最愛近窗臥,秋風枝有聲。食筍詩【唐】白居易此處乃竹鄉,春筍滿山谷;山夫折盈把,把來早市鬻。
詠竹 (齊.謝眺)窗前一叢竹,清翠獨言奇。南條交北葉,新筍雜故枝。
月光疏已密,風聲起復垂。青扈飛不礙,黃口獨相窺。
但恨從風籜,根株長相離。竹 (梁.劉孝先)竹生空野外,梢云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
誰人制長笛,當為吐龍吟。賦得階前嫩竹 (陳 . 張正見)翠云梢云自結叢,輕花嫩筍欲凌空。
砌曲橫枝屢解籜,階來疏葉強來風。欲知抱節成龍處,當于山路葛陂中。
詠竹 (唐.李嶠)高簳楚江濆,嬋娟含曙氣。白花搖風影,青節動龍文。
葉掃東南日,枝捎西北云。誰知湘水上,流淚獨思君。
郡齋左偏栽竹百余詩 (唐 . 令狐楚)齋居栽竹北窗邊,素壁新開映碧鮮。青藹近當行藥處,綠陰深到臥帷前。
風驚曉葉如聞雨,月過春枝似帶煙。老子憶山心暫緩,退公閑坐對嬋娟。
秋日白沙館對竹 (唐 . 許渾)蕭蕭凌雪霜,濃翠異三湘。疏影月移壁,寒聲風滿堂。
卷簾秋更早,高枕夜偏長。忽憶秦溪路,萬竿今正涼。
初食筍呈座中 (唐 . 李商隱)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云一寸金。
詠竹 (唐.鄭谷)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村復間松。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疏凈見前峰。
侵階蘚拆春芽迸,繞徑莎微夏蔭濃。誣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竹風 (唐.唐彥謙)竹映風窗數陣斜,---人愁坐思無涯。夜來留得江湖夢,全為乾聲似荻花。
春日山中竹 (唐.裴說)數竿蒼翠擬龍形,峭拔須教此地生。無限野花開不得,半山寒色與春爭。
詠竹 (唐.張必)樹色連云萬葉開,王孫不厭滿庭載。凌霜盡節無人見,終日虛心待鳳來。
誰許風流添興詠,自憐瀟灑出塵埃。朱門處處多閑地,正好移云撫翠苔。
霜筠亭 (宋.蘇軾)解籜新篁不自持,嬋娟已有歲寒姿。要看凜凜霜前意,須待秋風粉落時。
賦園中所有 (宋.蘇轍)寒地竹不生,雖生常若病。斸根種幽砌,開葉何已猛。
嬋娟冰雪姿,散亂風日影。繁華見孤深,一個敵千頃。
令人憶江上,森聳緣崖勁。無風籜自飄,策策鳴荒徑。
新竹 (宋.楊萬里)東風弄巧補殘山,一夜吹添玉數竿。半脫錦衣猶半著,籜龍未信怯春寒。
詠東湖新竹 (宋.陸游)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淪漪。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野竹 (元.吳鎮)野竹野竹絕可愛,枝葉扶疏有真態。生平素守遠荊榛,走壁懸崖穿石埭。
虛心抱節山之河,清風白月聊婆娑。寒梢千尺將如何,渭川淇澳風煙多。
新筍歌 (明.岳岱)滿林黃鳥不勝啼,林下新筍與人齊。春風閉門走山兔,白晝露滴驚竹雞。
雨中三日春已過,又近石床添幾個。競將頭角向青云,不管階前綠苔破。
竹石 (清.鄭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 (清.鄭。
關于竹子的詩句,無需全詩,作者
南條交北葉,根株長相離,當于山路葛陂中,當為吐龍吟窗前一叢竹。
葉掃東南日。
欲知抱節成龍處,嬋娟含曙氣。
詠竹 (唐,青節動龍文,新筍雜故枝,風聲起復垂.李嶠)
高簳楚江濆。
青扈飛不礙,徒自抱貞心,梢云聳百尋,階來疏葉強來風,黃口獨相窺。
恥染湘妃淚。
但恨從風籜。
白花搖風影. 張正見)
翠云梢云自結叢。
砌曲橫枝屢解籜。
竹 (梁.劉孝先)
竹生空野外,輕花嫩筍欲凌空。
無人賞高節,羞入上宮琴。
月光疏已密。
賦得階前嫩竹 (陳 。
誰人制長笛。
誰知湘水上,流淚獨思君,清翠獨言奇,枝捎西北云
描寫竹的古詩要作者及簡介賞析
《竹石》 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古詩今譯 咬住了青山就決不肯放松,根須已經深扎在巖石之中。
歷經千萬次磨煉更加堅韌,任憑你東西南北來的狂風。 名句賞析 這首詩著力表現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著的品佳。
既是贊美了巖竹的題畫詩,也是一首詠物詩,開頭用“咬定”二字,把巖竹擬人化,已傳達出它的風神;后兩句進一步寫巖竹的品格,她經過了無數次的磨難,長就了一身特別挺拔的豐姿,決不懼怕來自東西南北的狂風。鄭燮不但詠竹詩美,而且畫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話說是“畫緝閥光合叱骨癸攤含揩竹子以慰天下勞人”。
所以這首詩表面上寫竹,其實是寫人,寫作者自己那種正直倔強的性格,決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高傲風骨。同時,這首詩也能給我們以生命的感動,曲折惡劣的環境中,戰勝困難,面對現實,像巖竹一樣剛強勇敢。
關于 竹子 的詩句加上解釋.
墨竹圖題詩
(清)鄭燮(xie 同謝)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此詩已被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課本收錄)
[編輯本段]簡析
這是鄭板橋的《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的詩句,全詩是: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這兩句詩表面上是寫竹子的,意思是:我們這些小小的州縣官吏,衙門臥室外竹子的一枝一葉,都牽動著我們的感情。而實際的含義是:我們雖然只是小小的州縣官吏,但老百姓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我們的感情。充分體現了鄭板橋對百姓疾苦的關心。
這首詩是鄭板橋在乾隆十一、二年間出任山東濰縣知縣時贈給包括的。一二兩句托物取喻。第一句“衙齋臥聽蕭蕭竹”,寫的是作者在衙署書房里躺臥休息,這時聽到窗外陣陣清風吹動著竹子,蕭蕭叢竹,聲音嗚咽,給人一種十分悲涼凄寒之感。第二句“疑是民間疾苦聲”,是作者由凄寒的竹子聲音產生的聯想。作者由自然界的風竹之聲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饑寒交迫中掙扎的老百姓的嗚咽之聲,充分體現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懷。三、四兩句暢述胸懷。第三句“些小吾曹州縣吏”,既是寫自己,又是寫包括,可見為民解憂的應該是所有的“父母官”,這句詩拓寬了詩歌的內涵。第四句“一枝一葉總關情”,這句詩既照應了風竹畫和詩題,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點點滴滴都與“父母官”們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呀!鄭板橋的這首題畫詩,由風吹竹搖之聲而聯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對老百姓命運的深切的關注和同情,一個封建時代的官吏,對勞動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確實是十分可貴的。
[編輯本段]語句停頓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編輯本段]詩意
在縣衙書齋躺著休息,聽見風吹竹葉發出蕭蕭之聲,
立即聯想是百姓啼饑號寒的怨聲。
我雖然只是些小小的州縣官吏,
但是老百姓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我的感情。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這是蘇軾為僧人惠崇的畫題詩的前兩句。桃花既在竹外,可知竹多桃花少。竹子一片,桃花疏疏落落三兩枝,橫出竹林外,臨水而開。蒼翠竹幕上點綴著數枝腥紅桃花,分外艷麗。春來冰開,群鴨戲水,冷暖只有鴨子首先領略,這是詩人對鴨子感受的揣測。實際上詩人把鴨子人格化了,像人一樣知寒知暖,并設身處地為之著想。畫中既有竹子桃花的自然景色的靜穆,又有鴨子戲水的活潑動態,動靜和諧,一幅畫圖宛然呈現眼前。
對竹思鶴
錢惟演
瘦玉蕭蕭伊水頭, 風宜清夜露宜秋。
更教仙驥旁邊立, 盡是人間第一流。
注:仙驥,即仙鶴。
這是一首詠竹詩,實際上是表達了詩人的一種情趣
詩以水襯竹,并置于風清露白的秋夜,烘托出竹的瘦勁之骨、蕭蕭之韻,并配以想象中的白鶴。詩人向往的是一種孤高不群、清雅脫俗的情趣。
意思是:遠邊的云慢慢的飄著在那清水之上,輕風許來夜露慢慢的滴下,我和自己心愛的仙鶴在一邊站力,也許這就是人間第一流的美事。。
奉酬嚴公寄題野亭之作 杜甫
拾遺曾奏數行書,懶性從來水竹居。奉引濫騎沙苑馬,
幽棲真釣錦江魚。謝安不倦登臨費,阮籍焉知禮法疏。
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無徑欲教鋤。
翠竹的影子投映在書上,使人感到光線暗了下來。“侵”寫出了竹影移動擴大的漸進過程。“晚”字則寫出了竹影給人帶來的時間錯覺。這是一首詠物詩,理解詠物詩就要抓住作者所吟詠事物的特征。詩中作者著力描繪的形象是“竹”,第一聯著力寫竹子的嫩和新,第二聯著力寫竹陰的涼爽怡人,第三聯寫竹子經雨洗刷后的潔凈,以及竹子的清香,根據對詩句的這些理解,概括竹子的形象特點。
“色侵書帙晚”一句描繪竹子的形象,描寫的是竹影,“侵”的動態效果和“晚”字的襯托效果。
理解詩的主旨要緊扣住詩的最后一聯“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因為詠物詩往往寄寓作者的某種思想情感,即要尊重天性,順應自然。
關于竹子的詩句,無需全詩,作者
1、竹生空野外,梢云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竹》 梁·劉孝先 2、翠云梢云自結叢,輕花嫩筍欲凌空。
砌曲橫枝屢解籜,階來疏葉強來風。——《賦得階前嫩竹》 陳·張正見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石 》 清·鄭燮4、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翦伐,會見拂云長。——《嚴鄭公宅同詠竹》 杜甫 5、侵階蘚折春芽迸,繞徑莎微夏陽濃。
無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鄭谷 6、竹,臨池,似玉。
悒露靜,和煙綠。搶節寧改,貞心自束。
渭曲偏種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驚龍化,美實當隨鳳熟。
唯愁吹作別離聲,回首駕驂舞陣速。 ——《竹》 唐·韋式 7、青嵐帚亞君祖,綠潤高枝憶蔡邕。
長聽南園風雨夜,恐生鱗甲盡為龍。——《長竹》 唐·陳陶 8、竹筍才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
試尋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詠竹》 宋·黃庭堅 9、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
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從韋續處覓綿竹》 唐·杜甫 10、道院竹繁教略洗。
鳴琴酌酒看扶疏。不圖結實來雙鳳。
且要長竿釣巨魚。——《洗竹》 唐·王貞白 11、萬物中瀟灑。
修篁獨逸群。貞姿曾冒雪。
高節欲凌云。細韻風初發。
濃煙日正熏。因題偏惜別。
不可暫無君。——《送鐘元外賦竹》唐·孫峴 12、蜀中何物靈,有竹慈為名。
一叢闊數步,森森數十莖。長莖復短莖,枝葉不崢嶸。
去年笱已長,今年笱又生。——《慈竹》宋·樂史。
眾多關于竹字的詩句作者及詩名
唐代: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唐.杜甫《詠竹》庭竹 劉禹錫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嚴鄭公宅同詠竹 杜甫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新竹 元稹新篁才解籜,寒色已青蔥。
冉冉飄凝粉,蕭蕭漸引風。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
惟有團團節,堅貞大小同。新栽竹 白居易佐邑意不適,閉門秋草生。
何以娛野性,種竹百余莖。見此激上色,憶得山中情。
有時公事暇,盡日繞欄行。勿言根未固,勿言陰未成。
已覺庭宇內,梢梢有余清。最愛返窗臥,秋風枝有聲。
新竹 韓愈筍添南階竹,日日成清閟。縹節已儲霜,黃苞猶掩翠。
出欄出五六,當戶羅三四。高標凌秋嚴,貞色奪春媚。
稀生巧補林,迸出疑爭地。縱橫乍依行,爛漫忽無次。
風枝未飄吹,露粉先含淚。何人可攜玩,清景空瞪視。
題劉秀才新竹 杜牧數莖幽玉色,曉夕翠煙分。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云。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宋代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宋.蘇軾《于潛僧綠筠軒》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陸游王安石 .宋(1021-1086)。字介甫,半山,江西臨川人。
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京峴城南隱映深,兩牛鳴地得禪林。風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緣階帖碎金。
竹里竹里編茅倚石根,竹莖疏處見前村。閑眠盡日無人到,自有春風為掃門。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一竹根珠勝竹皮冠,欲著先須短發干。要使竹林有共見,不持方帽御風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二無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截皮干。故人戀戀睇袍意,豈為哀憐范叔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三玉潤明信好冠,錯力剜出鮮紋干。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歡盟未可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四冠工新意斷檀欒,霧卷云蒸久未干。遺種山林真自稱,何須貂暖配金寒。
竹窗竹窗紅莧兩三根,山色遙從水際門。只我近知墻下路,能將屐齒記苔痕。
華藏院此君亭詠竹一徑森然四詩人座涼,殘陰余韻去何長。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
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煩君惜取根株在,欲乞憐倫學鳳凰。
次韻張子野竹寺風泉隔撞哀玉,竹月緣階貼碎金。樂史 .宋(930-1007)。
子正。撫州宜黃(今江西)人。
慈竹蜀中何物靈,有竹慈為名。一叢闊數步,森森數十莖。
長莖復短莖,枝葉不崢嶸。去年笱已長,今年笱又生。
高低相倚賴,渾如長幼情。孝子侍父立,順孫隨祖行。
吾聞唐之人,孝行常忻忻。鄆州張公藝,九世同一門。
大帝聞其名,衡茅降至尊。朱熹 .宋(1130-1200)。
元晦。江西婺源人。
新竹春雷殷巖際,幽草齊發生。我種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獲幽林賞,端居無俗情。次韻擇之詠竹竹塢深深處,檀欒繞舍青。
暑風成慘淡,寒月助清冷。客去空塵塌,詩來拓采欞。
此君同一笑,午夢頓能醒。丘子野表史郊園詠竹移自溪商園。
種此墻陰路。墻陰少人行。
來歲障幽戶。公濟因君次韻新筍因君寄,康廬入夢中。
日日來丹元余故宅,翠竹尚余風。猶嫌有兼味,不似一源攻。
和劉秀野新筍修修江上林,白日暗風雨。下有萬玉虬,三冬臥寒土。
筍脯南山春筍多,萬里行枯臘。不落盤餐中,今知綠如簣。
次韻謝劉仲行惠筍二首誰寄寒林新屬筍,開奩喜見白差差。知君調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楊萬里.宋(1127-1206)。廷秀,誠齋。
江西吉水人。詠竹凜凜冰霜節。
修修玉雪身。便無文與可。
自有月傳神。過單竹澤徑喬木與修竹。
相招為茂林。無風生翠寒。
未夕起素陰。看筍筍如藤薛爭長。
竹似夷齊獨清。只愛錦竹滿地。
暗林忽兩三莖。竹林珍重人家愛竹林。
織籬辛苦護寒青。那知竹性無薄相。
須要穿來籬外生。記張定叟煮筍經江西毛筍未出尖。
雪中土膏養新甜。先生別得煮簣法。
丁寧勿用醯與鹽。巖下青泉須旋汲。
熬出霜根生蜜汁。寒牙嚼出冰玉聲。
余瀝仍和月光吸。謝唐德明惠筍高人愛筍如愛玉。
忍口不餐要添竹。云何又遣十輩來。
昏花兩眼為渠開。煮筍金陵竹筍硬如石。
石猶有髓筍不及。巔南市里筍如酥。
筍味清絕酥不如。帶雨劚來和籜煮。
中含柘漿新甘露。可蒸可膾景可羹,繞齒蔌蔌水雪聲。
不須咒筍莫成竹,頓頓食筍莫食肉。都不食筍戲題竹祖龍孫渭上居。
供儂樽俎半年余。斑衣戲彩春無價。
玉版談禪佛不知。竹枝詞短儂籬漏芒破。
須遣拖泥帶水來。初食筍蕨鳳烹龍世浪傳。
猩唇熊掌我無緣。只逢筍蕨杯盤日。
便是山林寶貴天。詠十里塘姜店水亭前竹林一見此君面。
荒村不是村。斜陽與可筆。
棲雀子猷魂。李覯.宋(1009-1059)。
泰伯。江西南城人。
竹齋題事低齋結空野。小竹移孤林。
劉過 .宋(1154-1206) 。改之,龍州通人。
江西泰和人。沁園春.寄孫竹湖問訊竹湖,竹知之何,如何未歸。
道吳山越水,無佳處,來無定止,去亦何之。劉敞.宋(1019-1068)。
原父,原甫,公是先生,江西新余人。曲水臺竹間默坐林履不能遠。
逍遙池上林。微風起眾響,炎日隔繁陰。
瑞竹聳節偶相并,雪霜終不迷。應將古人比,孤竹有夷齊。
關于竹子詩句
1、竹石
【作者】鄭燮 【朝代】清
譯文對照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白話翻譯:
緊緊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縫中。
千磨萬擊身骨仍堅勁,任憑你刮東西南北風。
2、聽張立本女吟
【作者】高適 【朝代】唐
危冠廣袖楚宮妝,獨步閑庭逐夜涼。
自把玉釵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白話翻譯:
少女戴著高高的帽子,拂動著寬廣的衣袖,打扮成南方貴族婦女的模樣,夜晚獨自在涼爽寂靜的庭院中漫步。
自己拿著玉釵敲臺階下的竹子,打出拍子,一曲清越的歌聲之后,月色顯得十分皎潔。
3、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
【作者】張昪 【朝代】宋
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瀟灑。水浸碧天何處斷,霽色冷光相射。蓼嶼荻花中,隱映竹籬茅舍。
天際客帆高掛。門外酒旗低迓。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悵望倚危欄,紅日無言西下。
白話翻譯:
金陵風光美麗如畫,秋色明凈清爽。碧天與秋水一色,何處是盡頭呢?雨后晴朗的天色與秋水閃爍的冷光相輝映。蓼草荻花叢生的小島上,隱約可見幾間竹籬環繞的草舍。
江水盡頭客船上的帆仿佛高掛在云端,煙霧籠罩的岸邊,有低垂的酒旗。那些六朝興盛和衰亡的往事,如今已成為漁民、樵夫閑談的話題。在高樓上獨自遙望,倍感蒼涼,凄冷的太陽默默地向西落下。
4、山居秋暝
【作者】王維 【朝代】唐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白話翻譯: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蕩下輕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5、風
【作者】李嶠 【朝代】唐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白話翻譯:
能吹落秋天金黃的樹葉,能吹開春天美麗的鮮花。
刮過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進竹林能使萬竿傾斜。
描寫竹子的詩句
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竹里館 裴迪 來過竹里館,日與道相親。
出入惟山鳥,幽深無世人。 慈姥竹 李白 當涂縣北有慈姥山,積石俯江,岸壁峻絕,風濤洶涌。
其山產竹,圓體疏節,堪為簫管,聲中音律。 野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
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 龍吟曾未聽,鳳曲吹應好。
不學蒲柳凋,貞心常自保。 嚴鄭公宅同詠竹 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 巽公院五詠苦竹橋 柳宗元 危橋屬幽徑,繚繞穿疏林。
迸籜分苦節,輕籜抱虛心。俯瞰涓涓流, 仰聆蕭蕭吟。
差池下煙日,嘲哲鳴山禽。諒無要津用,棲息有余陰。
竹徑 李得裕 野竹自成徑,繞溪三里余。檀欒被層阜,蕭瑟映清渠。
日落見林靜,風行知谷虛。田家故人少,誰肯共焚魚。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籜,寒色已青蔥。冉冉飄凝粉,蕭蕭漸引風。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惟有團團節,堅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適,閉門秋草生。何以娛野性,種竹百余莖。
見此激上色,憶得山中情。有時公事暇,盡日繞欄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陰未成。已覺庭宇內,梢梢有余清。
最愛返窗臥,秋風枝有聲。 酬人雨后玩竹 薛濤 南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
眾類亦云茂,虛心寧自持。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晚歲君能賞,蒼蒼盡節奇。 同郭參謀崔仆射淮南節度使廳前竹 劉長卿 昔種梁王苑,今移漢將壇。
蒙籠低冕過,青翠卷簾看。 得地移根遠,經霜抱節難。
開花成鳳實,嫩筍長漁竿。 靄靄軍容靜,蕭蕭郡宇寬。
細音和角暮,疏影上門寒。 湘浦何年變,山陽幾處殘。
不知軒屏側,歲晚對袁安。 洗然弟竹亭 孟浩然 吾與二三子,平生結交深。
具懷鴻鵠志,苦有 鳥 鳥心。 逸氣假毫翰,清風在竹林。
達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葺夷陵幽居 李涉 負郭依山一徑深,萬竿如束翠沉沉。
從來愛物多成癖,辛苦移家為竹林 苦篁調嘯引 李賀 誰說軒轅在時事,伶倫采竹二十四。伶倫采之自昆丘,軒轅詔遺中分作十二。
伶倫以之正音律,軒轅以之調元氣。當時黃帝上天時,二十三管咸相隨。
唯留一管人間吹,無得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玩友人庭竹 施肩吾 曾去旋州看種玉,那似君家滿庭竹。
客來不用呼清風,此處掛冠涼自足。 新竹 韓愈 筍添南階竹,日日成清 。
縹節已儲霜,黃苞猶掩翠。 出欄出五六,當戶羅三四。
高標凌秋嚴,貞色奪春媚。 稀生巧補林,迸出疑爭地。
縱橫乍依行,爛漫忽無次。 風枝未飄吹,露粉先含淚。
何人可攜玩,清景空瞪視。 題劉秀才新竹 杜牧 數莖幽玉色,曉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云。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初食筍呈座中 李商隱 嫩籜香苞初出林,五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云一寸心。 題鄭長侍廳前竹 賈島 綠竹臨詩酒,嬋娟思不窮。
亂枝低積雪,繁葉亞寒風。 蕭颯疑泉過,縈回有徑同。
侵庭根出土,隔壁筍成叢。 竦影紗窗外,清音室瑟中。
卷簾終日看,欹枕幾秋同。 萬頃歌王子,千竿伴阮公。
露光憐片片,雨澗愛蒙蒙。 解谷蠻湖北,湘川霸水東。
何如軒檻側,蒼翠裊長空。 官舍竹 王禹稱 誰種瀟瀟數百竿,伴吟偏稱作閑官。
不隨夭艷爭春色,獨守孤貞待歲寒。 聲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歡。
明年縱便量移去,猶得今冬雪里看。 庭竹 釋智圓 移去群花種此君,滿庭寒翠更無塵。
暑天閑繞煩襟盡,猶有清風借四鄰。 詠金竹 蔣堂 百鎰先寒一徑深,潛疑造化鑄成林。
貪夫或有憑欄者,不見修篁但見金。 竹 宋祁 修修梢出類,辭卑不肯叢。
有節天容直,無心道與空。 紫竹 梅堯臣 西南產修竹,色異東筠綠。
裁簫映檀唇,引枝宜鳳宿。 移從幾千里,不改生幽谷。
種竹齋 司馬光 吾愛王子猷,借齋也種竹。一日不可無,瀟灑常在目。
雪霜徒自白,柯葉不改綠。殊勝石季倫,珊瑚滿金谷。
華藏院此君亭詠竹 王安石 一徑森然四座涼,殘陰馀韻去何長。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
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煩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倫學鳳凰。
金竹 呂陶 渠江有竹,其色深黃,里人目為金竹。 修竹已可愛,況復如黃金。
天地與正色,霜雪堅比心。 云芝生有節,栗玉種成林。
回首渭川遠,山間繞翠陰。 竹軒 沈遼 古人愛修竹,瀟灑臨幽軒。
勁節有高致,清聲無俗喧。 春日斗瑣碎,秋風撼瑯干。
誰知渭川富,千畝可懸冠。 詠竹 韋驤 此君堅直本天然,豈學妖花艷主軒,筠帶輕霜凝不落,干搓圓玉碧無痕。
非春長自繁枝葉,有地終須大本根,誰為裁音薦清廟,定勝嘉木就犧樽。 詠竹 文同 竹、竹。
森寒,潔綠。湘江邊,渭水曲。
帷幔翠錦,戈矛蒼玉。虛心異草木,勁節逾凡木。
化龍杖入仙陂,呼鳳律鳴神谷。月娥巾披凈冉冉,風女聲笙竽清肅肅。
林間飲酒碎影搖金,石上圍棋清陰覆局。屈大夫逐去徒悅椒蘭,陶先生歸但尋松菊。
若檀欒之操則無敵于君,圖瀟灑之姿亦莫賢于仆。 于潛僧綠筠軒 蘇軾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傍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癡。 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惜竹詩并引 孔武仲 東齋有竹數竿,翠蔚可喜,其傍眾筍附。
關于竹子的古詩,最好有作者介紹,寫作背景和翻譯
1.表現竹與神話
舜妃女英、娥皇淚灑竹稈而成“斑竹”的動人故事自古為世人傳誦。晉代張華《博物志》記載:“堯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揮竹,竹盡斑。”“斑竹”之名即由此而來,它其實是桂竹的一個變型。由此出現了不少以此為題的詠竹詩。如:
“血染斑斑成錦紋,昔年遺恨至今存。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將身臥淚痕。”——唐·杜牧《斑竹簡簟》
“云起蒼梧夕,日落洞庭陰。不知篁竹苦,唯見淚斑痕。”——明·李夢陽《湘妃怨》。
2. 贊美竹的品格
這類詩很多,表現了竹子虛心、氣節、堅韌和友情等各方面,現略舉數首如下:
虛心:唐·薛濤《酬人雨后觀竹》:“南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眾類亦云茂,虛心寧自持。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晚歲君能賞,蒼蒼勁節奇。”
氣節:鄧拓《題畫詩》:“階前老老蒼蒼竹,卻喜長年衍萬竿。最是虛心留勁節,久經風雨不知寒。”
堅韌:宋·樓鑰《題徐圣可知縣所藏楊補之畫》:“梅花屢見筆如神,松竹寧知更逼真。百卉千花皆面友,歲寒只有此三人。”
友情:唐·錢起《暮春歸故山草堂》:“谷口春殘百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3.借以抒情言志
竹趣:唐·王維《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日來相照。”
竹景:唐·張南史《竹》——
“竹,竹,
披山,連谷。
出東南,殊草木。
葉細枝勁,霜亭露宿。
成林處處云,抽筍年年玉。
天風乍起爭韻,池水相涵更綠。
卻尋庚信小園中,閑對數竿心自足。”
抒情:唐·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但令勿剪伐,會見拂云長。”
言志:清·李方:“波濤宦海幾飄蓬,種竹關門學畫工。自笑一身渾是膽,揮毫依舊愛狂風”。
元·楊載:“風味既淡泊,顏色不斌媚。孤生崖谷間,有此凌云志。”
感情:清·鄭板橋題畫詩二首:
其一:“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其二:“烏紗擲去不為官,囊囊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竹漁竿”。
4.敘述竹類特點
韓愈《謝鄭公惠簟》:“蘄州笛竹天下知,鄭君所寶尤環奇。體堅色澤又藏展出,滿眼凝滑無瑕疵。青蠅倒翅蚤虱避,肅肅疑有青飆吹。倒身甘寢百疾愈,卻原天日恒炎 ”。
薛紀如《詠竹》:“莖竹鞭兮橫地生,枝成稈兮獨指天。葉變籜兮抱青筍,花難遇兮自成仙。”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竹子的詩句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