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詩句快,10句(1-7年級)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后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 唐 杜甫《春運》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 燕支:胭脂。
荇:荇菜,一種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對雨》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萱草:一種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的草。
此句說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臘日》 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遠懷舍弟穎觀等》 春城而色動微寒 唐 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唐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 唐 錢起《春郊》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倫《蘇溪亭》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半;多數。未勻:參差不齊。
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唐 張籍《春別曲》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時節的景色描寫。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兩句寫白雪等不及春天到來,已穿樹飛花裝點早春之景。 唐 韓愈《春雪》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遙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點細芽,遠看一片新綠,近看卻似不見。
絕勝;遠遠勝過。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韓愈《晚春》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韓愈《感春五首》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唐 杜牧《悵詩》:“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 綠葉成陰子滿枝。”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一夜風:一夜春風。
唐 王涯《春游曲》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颯颯:風聲。 唐 李商隱《無題四首》 寒隨一夜去,春還五更來 唐 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 唐 丘為《題農父廬舍》 不覺春風換柳條 唐 韓滉《晦日呈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覺春風換柳條。”
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 唐 趙嘏《喜張沨及第》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7-9年級春天的古詩詞(人教版)
描寫春天的古詩和描寫春天的名句(一)春日遲遲,卉木萋萋。
倉庚喈喈,采蘩祁祁。遲遲:緩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樣子。
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
蘩:白蒿。祁祁:眾多。
《詩經·小雅·出車》時在中春,陽和方起陽和:春天的暖氣《史記·秦始皇本紀》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陽春白日風在香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晉 樂府古辭《盂珠》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秀:秀麗。屯:駐,聚集。
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雜英;各種各樣的花。
芳甸:郊野。南朝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洛城:洛陽城。
風日:春光風物。道:說。
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一片春色。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
轉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綠。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
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 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唐 李白《早春寄王漢陽》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唐 李白《古風》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唐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唐 劉昚虛《闕題》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閑唐 劉昚虛《積雪為小山》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意為:道路被白云遮斷,春景與青青的流水一樣綿延不斷。唐 劉昚虛《闕題》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唐 李華《春行即興》描寫春天的古詩和描寫春天的名句(二)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后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唐 杜甫《春運》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燕支:胭脂。
荇:荇菜,一種水生草本植物。唐 杜甫《曲江對雨》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萱草:一種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的草。
此句說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臘日》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唐 杜《遠懷舍弟穎觀等》春城而色動微寒唐 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唐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唐 錢起《春郊》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倫《蘇溪亭》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半;多數。未勻:參差不齊。
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唐 張籍《春別曲》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此是清明時節的景色描寫。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兩句寫白雪等不及春天到來,已穿樹飛花裝點早春之景。唐 韓愈《春雪》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遙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點細芽,遠看一片新綠,近看卻似不見。
絕勝;遠遠勝過。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韓愈《晚春》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唐 韓愈《感春五首》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唐 杜牧《悵詩》:“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一夜風:一夜春風。
唐 王涯《春游曲》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颯颯:風聲。唐 李商隱《無題四首》寒隨一夜去,春還五更來唐 史青《應詔賦得除夜》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唐 丘為《題農父廬舍》不覺春風換柳條唐 韓滉《晦日呈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覺春風換柳條。”
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唐 趙嘏《喜張沨及第》描寫春天的古詩和描寫春天的名句(三)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若個:哪個?唐·東方虬《春雪》馬踏春泥半是花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見:顯現。
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唐·劉方平《代春怨》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唐·劉方平《夜月》一夜好風吹,新花。
有關春天的現代詩有哪些
描寫春天的詩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李紳《憫農》)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中的古詩《春》的全文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中的古詩描寫春的只有一首《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春行⑴ 孤山寺北賈亭西⑵,水面初平云腳低⑶。幾處早鶯爭暖樹⑷,誰家新燕啄春泥⑸。
亂花漸欲迷人眼⑹,淺草才能沒馬蹄⑺。最愛湖東行不足⑻,綠楊陰里白沙堤⑼。
注釋譯文:詞句注釋 ⑴錢塘湖:即杭州西湖。⑵孤山寺:南北朝時期陳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華。
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間,因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稱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賈亭:又叫賈公亭。西湖名勝之一,唐朝賈全所筑。
唐貞元(唐德宗年號,785~805)中,賈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錢塘湖建亭。人稱“賈亭”或“賈公亭”,該亭至唐代末年。
⑶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齊平,即春水初漲。初:在古漢語里用作副詞,常用來表示時間,是指不久。
云腳低: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說“云腳低”。點明春游起點和途徑之處,著力描繪湖面景色。
多見于將雨或雨初停的時候。云腳:接近地面的云氣,多見于將雨或雨初停時。
“腳”的本義指人和動物行走的器官。這里指低垂的云。
⑷早鶯:初春時早來的黃鸝。鶯:黃鸝,鳴聲婉轉動聽。
爭暖樹:爭著飛到向陽的樹枝上去。暖樹:向陽的樹。
⑸新燕:剛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啄:銜取。
燕子銜泥筑巢。春行仰觀所見,鶯歌燕舞,生機動人。
側重禽鳥。⑹亂花:紛繁的花。
漸:副詞,漸漸地。欲:副詞,將要,就要。
迷人眼:使人眼花繚亂。⑺淺草:淺淺的青草。
才能:剛夠上。沒(mò):遮沒,蓋沒。
春行俯察所見,花繁草嫩,春意盎然。側重花草。
淺淺的青草剛夠沒過馬蹄。⑻湖東:以孤山為參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東北面。
行不足:百游不厭。足,滿足。
⑼陰:同“蔭”,指樹蔭。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稱沙堤、斷橋堤,在西湖東畔,唐朝以前已有。
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所筑白堤在錢塘門外,是另一條。 [2] [3-4] 白話譯文 行至孤山寺北,賈公亭西,暫且歇腳,舉目遠眺,但見水面平漲,白云低垂,秀色無邊。
幾只黃鶯,爭先飛往向陽樹木,誰家燕子,為筑新巢銜來春泥?鮮花繽紛,幾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剛剛遮沒馬蹄。湖東景色,令人流連忘返,最為可愛的,還是那綠楊掩映的白沙堤。
擴展資料:白居易在杭州時,有關湖光山色的題詠很多。這詩處處扣緊環境和季節的特征,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
詩的首聯緊扣題目總寫湖水。前一句點出錢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樓觀參差”景象,兩個地名連用,顯示出一種動感,說明詩人是在一邊走,一邊觀賞。
后一句正面寫湖光水色:春水初漲,水面與堤岸齊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蕩漾的波瀾連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態天容。頷聯寫仰視所見禽鳥。
鶯在歌,燕在舞,顯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機。黃鶯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黃鶯用它婉轉流利的歌喉向人間傳播春回大地的喜訊;燕子穿花貼水,銜泥筑巢,又啟迪人們開始春日的勞作。
“幾處”二字,勾畫出鶯歌的此呼彼應和詩人左右尋聲的情態。“誰家”二字的疑問,又表現出詩人細膩的心理活動,并使讀者由此產生豐富的聯想。
頸聯寫俯察所見花草。因為是早春,還未到百花盛開季節,所以能見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紅開遍,而是東一團,西一簇,用一個“亂”字來形容。
而春草也還沒有長得豐茂,僅只有沒過馬蹄那么長,所以用一個“淺”字來形容。這一聯中的“漸欲”和“才能”又是詩人觀察、欣賞的感受和判斷,這就使客觀的自然景物化為帶有詩人主觀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讀者受到感染。
這兩聯細致地描繪了西湖春行所見景物以“早”“新”“爭”“啄”表現鶯燕新來的動態;以“亂”“淺”“漸欲”“才能”,狀寫花草向榮的趨勢。這就準確而生動地把詩人邊行邊賞的早春氣象透露出來,給人以清新之感。
前代詩人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二句之所以妙絕古今,受到激賞,正是由于他寫出了季節更換時這種乍見的喜悅。《錢塘湖春行》以上兩聯在意境上頗與之相類,只是白詩鋪展得更開些。
尾聯略寫詩人最愛的湖東沙堤。白堤中貫錢塘湖,在湖東一帶,可以總攬全湖之勝。
只見綠楊蔭里,平坦而修長的白沙堤靜臥碧波之中,堤上騎馬游春的人來往如織,盡情享受春日美景。詩人置身其間,飽覽湖光山色之美,心曠而神怡。
以“行不足”說明自然景物美不勝收,詩人也余興未闌。參考資料 :錢塘湖春行_百度百科。
春夏秋冬風花雪月的詩句求有關春夏秋冬風花雪月的詩句各3句
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唐朝 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唐朝 孟郊:《游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唐朝 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唐朝 杜甫:《春夜喜雨》 5.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朝 杜甫:《春望》 6.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清朝 龔自珍:《己亥雜詩》 夏: 1.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唐朝 李商隱:《晚晴》 2.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唐朝 杜甫:《夏夜嘆》 3.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唐朝 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4.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唐朝 杜甫:《江村》 5.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 北宋 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秋: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東漢/三國 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唐朝 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唐朝 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唐朝 杜甫:《絕句》 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唐朝 劉禹錫:《秋詞》 7.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唐朝 杜牧:《秋夕》 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唐朝 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松。
東晉 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南宋 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
現代 陳毅:《梅》 5.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唐朝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6.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唐朝 杜甫:《小至》 風: 1、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唐朝 白居易《草》 2、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唐朝 杜甫《春夜喜雨》 3、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唐朝 李白《關山月》 4、春風不相識,何時入羅幃。
唐朝 李白《春思》 5、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唐朝 杜甫《登高》 6、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唐朝 王之煥《出塞》 7、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唐朝 李白《清平調》 花: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唐朝 李白《贈汪倫》 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朝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唐朝 王維《鳥鳴澗》 4、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唐朝 孟浩然《過故人莊》 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北宋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6、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南宋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雪: 1、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南關馬不前。
唐朝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2、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南關馬不前。
唐朝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3、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唐朝 王維《觀獵》 4、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唐朝 盧綸《塞下曲》 5、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朝 柳宗元《江雪》 6、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唐朝 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唐朝 杜甫《絕句》 8、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唐朝 李白《行路難》其一 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唐朝 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唐朝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唐朝 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唐朝 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唐朝 李白:《月下獨酌》 6、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唐朝 王維:《竹里館》 7、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朝 王維:《鳥鳴澗》。
急,描寫春天的古詩,要復雜,不可以在小學課本有
《南湖早春》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風回云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
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譯文烏云散去,風雨初停,天氣剛剛放晴,陽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有一種溫暖明快之感。
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紅點點;湖面上漂浮的水蘋,一望無際,猶如整齊的草坪。白雁身上雨水未干,翅膀變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飛行;黃鴯的舌頭也頗有些生澀,不聽使喚。
不是說江南的春天不好,而是身心一年年衰老,我的興致也減少了。《春題湖上》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譯文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風景畫,三面群山環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鏡。
群峰上,松樹密密麻麻排滿山面,千山萬峰顯得一派蒼翠。 一輪圓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顆明珠,晶瑩透亮,跳蕩懸浮。
早稻初生,似一塊巨大的綠色地毯,上面鋪滿厚厚的絲絨線頭;蒲葉披風,像少女身上飄曳的羅帶群幅。一幅格調清新的山水畫圖展現眼前,詩人不由發出對西湖風光的贊美。
春色如此秀麗,作者不愿離開杭州回京,有一半因素就是舍不得這風景如畫的西湖。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朝代:唐代作者:杜審言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譯文只有遠離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別敏感自然物候轉化更新。
海上云霞燦爛旭日即將東升,江南梅紅柳綠江北卻才回春。和暖的春氣催促著黃鶯歌唱,晴朗的陽光下綠萍顏色轉深。
忽然聽到你歌吟古樸的曲調,勾起歸思情懷令人落淚沾襟。
求關于春天的名言名言警句
1 春天的詩句 描寫春天的詩句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
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遲遲:緩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樣子。
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
蘩:白蒿。祁祁:眾多。
《詩經·小雅·出車》 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陽和:春天的暖氣 《史記·秦始皇本紀》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陽春白日風在香 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晉 樂府古辭《盂珠》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 秀:秀麗。 屯:駐,聚集。
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 雜英;各種各樣的花。
芳甸:郊野。 南朝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洛城:洛陽城。
風日:春光風物。道:說。
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一片春色。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
轉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綠。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
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 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 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 唐 李白《古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唐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唐 劉昚虛《闕題》 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閑 唐 劉昚虛《積雪為小山》 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 意為:道路被白云遮斷,春景與青青的流水一樣綿延不斷。 唐 劉昚虛《闕題》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唐 李華《春行即興》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后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 唐 杜甫《春運》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 燕支:胭脂。
荇:荇菜,一種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對雨》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萱草:一種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的草。
此句說萱草萌芽,侵陵雪色。 漏泄:透露。
唐 杜甫《臘日》 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遠懷舍弟穎觀等》 春城而色動微寒 唐 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 ”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唐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 唐 錢起《春郊》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倫《蘇溪亭》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半;多數。 未勻:參差不齊。
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唐 張籍《春別曲》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時節的景色描寫。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兩句寫白雪等不及春天到來,已穿樹飛花裝點早春之景。 唐 韓愈《春雪》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遙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點細芽,遠看一片新綠,近看卻似不見。
絕勝;遠遠勝過。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韓愈《晚春》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韓愈《感春五首》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唐 杜牧《悵詩》:“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七年級關于春天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