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廬山的詩句有哪些
贊美廬山的詩句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
《登廬山五老峰》
——唐·李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云松。
《湖上望廬山》
——唐·孫魴
輟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
天應不許人全見,長把云藏一半來。
《登廬山》
——唐·唐彥謙
五老峰巔望,天涯在目前。
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煙。
泰華根同峙,嵩衡脈共聯。
憑虛有仙骨,日月看推遷。
《廬山》
——唐·王貞白
岳立鎮南楚,雄名天下聞。
五峰高閡日,九疊翠連云。
夏谷雪猶在,陰巖晝不分。
唯應嵩與華,清峻得為群。
《廬山》
——唐·李中
控壓潯陽景,崔嵬古及今。勢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湓浦春煙列,星灣晚景沈。圖經宜細覽,題詠卒難任。靖節門遙對,庾公樓俯臨。參差含積雪,隱映見歸禽。峭拔推雙劍,清虛數二林。白蓮池宛在,翠輦事難尋。天近星河冷,龍歸洞穴深。谷春攢錦繡,石潤疊瓊琳。玄鶴傳仙拜,青猿伴客吟。泉通九江遠,云出幾州陰。冬有靈湯溢,夏無炎暑侵。他年如遂隱,五老是知音。
《和段校書冬夕寄題廬山》
——唐·劉得仁
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時。是夕吟因話,他年必去隨。嘗聞廬岳頂,半入楚江湄。幾處懸崖上,千尋瀑布垂。爐峰松淅瀝,湓浦柳參差。日色連湖白,鐘聲拂浪遲。煙梯緣薜荔,岳寺步欹危。地本饒靈草,林曾出祖師。石樓霞耀壁,猿樹鶴分枝。細徑縈巖末,高窗見海涯。嵌空寒更極,寂寞夜尤思。陰谷冰埋術,仙田雪覆芝。亂泉禪客瀨,異跡逸人知。蘚室新開灶,檉潭未了棋。如何遂閑放,長得在希夷。空務漁樵事,方無道路悲。謝公臺尚在,陶令柳潛衰。塵外難相許,人間貴跡遺。雖懷丹桂影,不忘白云期。仁者終攜手,今朝預賦詩。
《廬山》
——唐·李咸用
非岳不言岳,此山通岳言。高人居亂世,幾處滿前軒。秀作神仙宅,靈為風雨根。馀陰鋪楚甸,一柱表吳門。靜得八公侶,雄臨九子尊。對猶青熨眼,到必冷凝魂。勢受重湖讓,形難七澤吞。黑巖藏晝電,紫霧泛朝暾。蓮墮寧唯華,玉焚堪小昆。倒松微發罅,飛瀑遠成痕。疊見云容襯,棱收雪氣昏。裁詩曾困謝,作賦偶無孫。流礙星光撇,驚沖雁陣翻。峰奇寒倚劍,泉曲旋如盆。草短分雛雉,林明露擲猿。秋楓紅葉散,春石谷雷奔。月好虎溪路,煙深栗里源。醉吟長易醒,夢去亦銷煩。有覺南方重,無疑厚地掀。輕揚聞舊俗,端用鎮元元。
描寫廬山的詩句
望廬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登廬山絕頂望諸嶠 謝靈運 山行非有期, 彌遠不能輟。
但欲淹昏旦, 遂復經圓缺。 積峽忽復啟, 平途俄已絕。
巒垅有合沓, 往來無蹤轍。 晝夜蔽日月, 冬夏共霜雪。
廬 山 詩 朱元璋 廬山竹影幾千秋, 云鎖高峰水自流。 萬里長江飄玉帶, 一輪明月滾金球。
路遙西北三千界, 勢壓東南百萬州。 美景一時觀不盡, 天緣有份再來游。
·〔朱元璋簡介〕朱元璋,即明太祖。又名興宗,字國瑞,濠州鐘離(今安徽鳳陽)人。
元致和元年(1328)生,1352年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起義抗元。1356年攻克集慶(今南京),1368年建立明王朝,定都南京,年號洪武。
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后逐步統一全國。在位期間,廢丞相,設六部,在各地設置軍事機構,建立衛所,加強了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
獎勵墾荒,移民屯田,興修水利,提高農業技術,有利于封建經濟的發展。在位31年,1398年卒,葬南京孝陵。
2006年5月2日 望廬山五老峰 李 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 吾將此地巢云松。
望廬山瀑布水(其一)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廬山瀑布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長如白練飛, 一條界破青山色。
江上送客游廬山 張 繼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邊。 晚來風信好, 并發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開瀑布泉。 愜心應在此, 佳句向誰傳。
晚泊潯陽望香爐峰 孟浩然 掛席幾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 始見香爐峰。
嘗讀遠公傳, 永懷塵外蹤。 東林精舍近, 日暮空聞鐘。
廬山獨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鐘聲知何處? 蒼蒼樹里聞。
望廬山五老峰 李 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 吾將此地巢云松。
望廬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江上送客游廬山 張 繼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邊。 晚來風信好, 并發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開瀑布泉。 愜心應在此, 佳句向誰傳。
晚泊潯陽望香爐峰 孟浩然 掛席幾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 始見香爐峰。
嘗讀遠公傳, 永懷塵外蹤。 東林精舍近, 日暮空聞鐘。
廬山獨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鐘聲知何處? 蒼蒼樹里聞。
《歸園田居》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望石門》 鮑照 訪世失隱淪, 從山異靈士。 明發振云冠, 升嶠遠棲趾。
高峰插半天, 長崖斷千里。 氛霧承星辰, 潭壑洞江汜。
嶄絕類虎牙, 漓岏象熊耳。 埋冰或百年, 韜樹必千紀。
雞鳴清澗中, 猿嘯白云里。 瑤波逐空開, 霞石觸峰起。
回互非一形, 參差悉相似。 傾聽風管賓, 緬望釣龍子。
松桂盈膝前, 如何穢城市。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登廬山詩二首 一 懸裝亂水區。薄旅次山楹。
千巖盛阻積。萬壑勢回縈。
巃嵸高昔貌。紛亂襲前名。
洞澗窺地脈。聳樹隱天經。
松磴上迷密。云竇下縱橫。
陰冰實夏結。炎樹信冬榮。
嘈囋晨鹍思。叫嘯夜猿清。
深崖伏化跡。穹岫閟長靈。
乘此樂山性。重以遠游情。
方躋羽人途。永與煙霧幷。
二 訪世失隱淪。從山異靈士。
明發振云冠。升嶠遠棲趾。
高岑隔半天。長崖斷千里。
氛霧承星辰。潭壑洞江汜。
嶄絕類虎牙。漓岏象熊耳。
埋冰或百年。韜樹必千祀。
雞鳴清澗中。猨嘯白云里。
瑤波逐穴開。霞石觸峯起。
回亙非一形。參差悉相似。
傾聽鳳管賓。緬望釣龍子。
松桂盈膝前。如何穢城市。
2006年5月2日 江西廬山,古稱敷衍原南障山、天子都、天子障等名。傳說殷周時期有匡氏兄弟七人上山修道,結廬隱居于此,由此得名匡山,匡廬。
“廬山”這個名字的由來又有這樣的傳說:周威烈王時(公元前四世紀),有位匡俗先生(也有的書稱匡裕、匡續),在山巔結廬,一心修煉。周天子知道后屢次請他出山,他屢次回絕,后來干脆潛入深山。
使者尋了好久,才找到匡俗居住的草廬,而其人已羽化登仙,后人便以其草廬命名此山,故曰:“廬山”。 廬山風光秀麗,素有“春山如夢、夏山如滴、秋山如醉、冬山如玉”之美譽。
史書最早關于廬山的記載是在司馬遷的《史記》里:“余南登廬山,觀禹疏九江”。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詩人李白便這樣贊美道:“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
。如此名山,酷愛如畫山水的中國詩人們自然不會惜墨,他們為廬山留下了一首首壯美的詩篇。
這些詩篇不僅有著極高的文學價值,也是我們考察廬山昔日的人文.地理.景觀的寶貴財產。 今天的廬山,風景秀麗依然,這使它贏得了一系列殊榮: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區、全國風景名勝區先進單位、中國首批4A級旅游區、全國文明風景區、全國衛生山、全國安全山、國家地質公園、中華十大名山之一、世界遺產地(我國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觀)。
。廬山在今人的品評中屢屢折桂,成為馳名遐邇游人趨之若騖的旅游勝地,那么古人眼中。
贊美廬山的詩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崖沓嶂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望廬山五老峰 李 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 吾將此地巢云松。 望廬山瀑布水(其一)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廬山瀑布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息。
今古長如白練飛, 一條界破青山色。 江上送客游廬山 張 繼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邊。
晚來風信好, 并發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開瀑布泉。
愜心應在此, 佳句向誰傳。 晚泊潯陽望香爐峰 孟浩然 掛席幾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 始見香爐峰。 嘗讀遠公傳, 永懷塵外蹤。
東林精舍近, 日暮空聞鐘。 廬山獨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鐘聲知何處? 蒼蒼樹里聞。 望廬山五老峰 李 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 吾將此地巢云松。 望廬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江上送客游廬山 張 繼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邊。
晚來風信好, 并發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開瀑布泉。
愜心應在此, 佳句向誰傳。 晚泊潯陽望香爐峰 孟浩然 掛席幾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 始見香爐峰。 嘗讀遠公傳, 永懷塵外蹤。
東林精舍近, 日暮空聞鐘。 廬山獨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鐘聲知何處? 蒼蒼樹里聞。 。
贊美廬山的詩句
游廬山 慧遠 崇巖吐氣清,幽岫棲神跡。
希聲奏群籟,響出山溜滴。 有客獨冥游,逕然忘所適。
揮手撫云門,靈關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騰九霄,不奮沖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廬山諸道人游石門詩 慧遠 超興非有本, 理感興自生。
忽聞石門游, 奇唱發幽情。 褰裳思云駕, 望崖想曾城。
馳步乘長巖, 不覺質自輕。 矯首登靈闕, 眇若凌太清。
端坐運虛輪, 轉彼玄中經。 神仙同物化, 未若兩俱冥。
歸園田居(其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登廬山絕頂望諸嶠 謝靈運 山行非有期,彌遠不能輟。 但欲淹昏旦,遂復經圓缺。
積峽忽復啟,平途俄已絕。 巒垅有合沓,往來無蹤轍。
晝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游廬山觀道士石室 吳邁遠 蒙茸眾山里,往來行跡稀. 尋嶺達仙屋,道士披云歸。
似著周時冠,狀披漢時衣。 安知世代積,服古人不衰。
得我宿昔情,知我道無為。 游簡寂觀 張正見 三梁澗本絕,千仞路猶通。
即此神山內,銀牖映仙宮。 鏡似臨峰月,流如飲澗虹。
幽桂無斜影,深松有勁風。 惟當遠人望,知在白云中。
寒食江州蒲塘驛 宋之問 去年上已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 遙憐鞏樹花應滿,復見吳洲草新綠。
吳洲春草蘭杜芳,感物思歸懷故鄉。 驛騎明朝發何處?猿聲今夜斷吾腸。
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張九齡 萬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飛流雜樹,灑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晚泊潯陽望香爐峰 孟浩然 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
嘗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 東林精舍近,日暮空聞鐘。
宿香山寺石樓 李頎 夜宿翠微半,高樓聞暗泉。 漁舟帶遠火,山磬發孤煙。
衣拂云松外,門清河漢邊。 峰巒依枕席,世界接人天。
藹藹花出霧,惆悵欲言還。 送東林廉上人還廬山 王昌齡 石溪流已亂,苔徑入漸微。
日暮東林下,山僧還獨歸。 常為爐峰意,況與遠公違。
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會尋名山去,豈復無清機!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人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迦崖沓嶂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 道初成。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望廬山瀑布水(其一) 李白 日照香爐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五老峰 李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云松。 廬山瀑布歌送李頎 顧況 飄白霓, 掛丹梯。
應從織女機邊落,不遺潯陽潮向西。 火雷劈山珠噴日,五老峰前九江溢。
九江悠悠萬古情,古人行盡今人行。 老人也欲上山去,上 深山無姓名。
江上送客游廬山 張繼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邊。 晚來風信好,并發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云開瀑布泉。 愜心應在此,佳句向誰傳。
廬山桂 白居易 偃蹇月中桂,結根依青天, 天風繞月起,吹子下人間。 飄零委何處?乃落匡廬山。
生為石上桂,葉如剪碧鮮。 枝干日長大,根 日牢堅。
不歸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廬山去咸陽,道里三四千。
無人為移植,得入上林園。 不及紅花樹,長栽溫室前。
廬山獨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 鐘聲知何處?蒼蒼樹里聞。
勉愛行送小季之廬山二之一 李賀 洛郊無俎豆,蔽廄慚老馬。 小雁過爐峰,影落楚水下。
長船倚云泊,石鏡秋涼夜。 豈解有鄉情,弄月聊嗚啞。
行經廬山東林寺 杜牧 離魂斷續楚江耄,葉墜初紅十月天。 紫陽事多難暫息,青山長在好閑眠。
方趨上國期干祿,未得空堂學坐禪。 他歲若教為范蠡,也應須入五湖煙。
廬山寺 馬戴 白茅為屋宇編荊,數處階墀石疊成。 東谷言笑西谷響,下方云雨上方晴。
鼠驚樵客緣蒼壁,猿戲山靈撼紫檉。 別有一條投澗水,竹筒導引入茶鐺。
望廬山 沈 彬 東過匡廬忍醉眠,雙眸盡日掛危巔。 壓低吳楚肴函水,約破云霞獨倚天。
一面峭來無鳥徑,數峰狂欲趁漁舡。 江人莫笑偏凝望,卜隱長思瀑布前。
瀑布 江為 廬山正南面,瀑布古來聞。 萬里朝滄海,千尋出白云。
寒聲終自遠,靈派孰為分。 除卻天臺后,平流莫可群。
游廬山 范仲淹 五老閑游依舳艫,碧梯云徑好和途。 云開瀑影千門掛,雨過松簧十里鋪。
客愛往來何所得,僧言榮辱此間無。 從今愈識逍遙旨,一聽升沉造化爐。
送方進士游廬山 梅堯臣 長風沙浪屋許大,羅剎石齒水下排。 歷此二險過湓浦,始見瀑布懸蒼崖。
系舟上岸入松徑,三日踏穿新蠟鞋。 路盤深谷出嶺望,后山日照前山霾。
偶逢風雨恐衣濕,側倚石脅人相乖。 雨收不覺在高處,卻見僮仆提攜偕。
。
古詩贊美“廬山”的詩
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泰山: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深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廬山瀑布水(其一)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廬山瀑布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長如白練飛, 一條界破青山色。 江上送客游廬山 張 繼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邊。 晚來風信好, 并發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開瀑布泉。 愜心應在此, 佳句向誰傳。 晚泊潯陽望香爐峰 孟浩然 掛席幾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 始見香爐峰。 嘗讀遠公傳, 永懷塵外蹤。 東林精舍近, 日暮空聞鐘。 廬山獨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鐘聲知何處? 蒼蒼樹里聞。
1 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2 敕勒歌 贊美廬山的詩句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3 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4 風 唐李嶠 解落三贊美廬山的詩句, 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 入竹萬竿斜。 5 贊美廬山詩句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贊美廬山詩句春風似剪刀。 6 涼州詞 唐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哪些詩跟西湖有關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7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廬山詩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8 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贊美廬山的詩句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9西寧去青海湖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廬山詩句馬上催。 醉臥哪些詩跟西湖有關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泰山圖片。 10 出塞 唐 王昌齡 秦時明月贊美廬山的詩句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11 芙蓉樓送別辛漸 馬爾代夫 英文 寒雨連江夜入吳, 雅魯藏布大峽谷資料送客楚山孤。
贊美廬山的詩句有哪些
贊美廬山的詩句《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唐·李白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題西林壁》——宋·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登廬山五老峰》——唐·李白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云松。《湖上望廬山》——唐·孫魴輟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
天應不許人全見,長把云藏一半來。《登廬山》——唐·唐彥謙五老峰巔望,天涯在目前。
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煙。泰華根同峙,嵩衡脈共聯。
憑虛有仙骨,日月看推遷。《廬山》——唐·王貞白岳立鎮南楚,雄名天下聞。
五峰高閡日,九疊翠連云。夏谷雪猶在,陰巖晝不分。
唯應嵩與華,清峻得為群。《廬山》——唐·李中控壓潯陽景,崔嵬古及今。
勢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湓浦春煙列,星灣晚景沈。
圖經宜細覽,題詠卒難任。靖節門遙對,庾公樓俯臨。
參差含積雪,隱映見歸禽。峭拔推雙劍,清虛數二林。
白蓮池宛在,翠輦事難尋。天近星河冷,龍歸洞穴深。
谷春攢錦繡,石潤疊瓊琳。玄鶴傳仙拜,青猿伴客吟。
泉通九江遠,云出幾州陰。冬有靈湯溢,夏無炎暑侵。
他年如遂隱,五老是知音。《和段校書冬夕寄題廬山》——唐·劉得仁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時。
是夕吟因話,他年必去隨。嘗聞廬岳頂,半入楚江湄。
幾處懸崖上,千尋瀑布垂。爐峰松淅瀝,湓浦柳參差。
日色連湖白,鐘聲拂浪遲。煙梯緣薜荔,岳寺步欹危。
地本饒靈草,林曾出祖師。石樓霞耀壁,猿樹鶴分枝。
細徑縈巖末,高窗見海涯。嵌空寒更極,寂寞夜尤思。
陰谷冰埋術,仙田雪覆芝。亂泉禪客瀨,異跡逸人知。
蘚室新開灶,檉潭未了棋。如何遂閑放,長得在希夷。
空務漁樵事,方無道路悲。謝公臺尚在,陶令柳潛衰。
塵外難相許,人間貴跡遺。雖懷丹桂影,不忘白云期。
仁者終攜手,今朝預賦詩。《廬山》——唐·李咸用非岳不言岳,此山通岳言。
高人居亂世,幾處滿前軒。秀作神仙宅,靈為風雨根。
馀陰鋪楚甸,一柱表吳門。靜得八公侶,雄臨九子尊。
對猶青熨眼,到必冷凝魂。勢受重湖讓,形難七澤吞。
黑巖藏晝電,紫霧泛朝暾。蓮墮寧唯華,玉焚堪小昆。
倒松微發罅,飛瀑遠成痕。疊見云容襯,棱收雪氣昏。
裁詩曾困謝,作賦偶無孫。流礙星光撇,驚沖雁陣翻。
峰奇寒倚劍,泉曲旋如盆。草短分雛雉,林明露擲猿。
秋楓紅葉散,春石谷雷奔。月好虎溪路,煙深栗里源。
醉吟長易醒,夢去亦銷煩。有覺南方重,無疑厚地掀。
輕揚聞舊俗,端用鎮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