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舊》陸游,求全詩翻譯,謝謝
【譯文】 當年文武雙全、能與貴族和大臣們平起平坐,談吐間壯志凌云、氣勢如虹。
戰場上戰鼓雷鳴、煙塵遮天也毫不畏懼,現在卻因時光流逝,自己也漸漸年邁,白發叢生。 夢中回到了當年守護的邊疆戰場,實際上自己現實卻生活在鄉野居中與田地山野為伴。
我的好友獨孤策已經埋骨在遠方,我也想與他一樣,可是誰能和我一同前往? 拓展資料【全詩】 當年書劍揖三公,談舌如云氣吐虹。十丈戰塵孤壯志,一簪華發醉秋風。
夢回松漠榆關外,身老桑村麥野中。奇士久埋巴硤骨,燈前慷慨與誰同? 【詩名】《感舊》 【作者】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
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
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
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
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感舊 陸游 翻譯
感舊
朝代:宋朝|作者:陸游
當年書劍揖三公,談舌如云氣吐虹。
十丈戰塵孤壯志,一簪華發醉秋風。
夢回松漠榆關外,身老桑村麥野中。
奇士久埋巴硤骨,燈前慷慨與誰同?
【譯文】
當年文武雙全、能與貴族和大臣們平起平坐,談吐間壯志凌云、氣勢如虹。
戰場上戰鼓雷鳴、煙塵遮天也毫不畏懼,現在卻因時光流逝,自己也漸漸年邁,白發叢生。
夢中回到了當年守護的邊疆戰場,實際上自己現實卻生活在鄉野居中與田地山野為伴。
我的好友獨孤策已經埋骨在遠方,我也想與他一樣,可是誰能和我一同前往?
古詩:江樓感舊的意思
江樓感舊
唐 趙嘏
獨上江樓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望月人何處,
風景依稀似舊年
感舊:感懷往事。
渺然:深遠的樣子。
依稀:仿佛。
獨自登上江樓思緒茫茫,月光如水水色如天。舊時同來這里賞月的人現在在哪里?只有此處的風景隱隱約約還像是從前。
這是一首情味雋永、淡雅洗煉的好詩。
在一個清涼寂靜的夜晚,詩人獨自登上江邊的小樓。“獨上”,透露出詩人寂寞的心境;“思渺然”三字,又使人仿佛見到他那凝神沉思的情態。這就啟逗讀者,詩人在夜闌人靜的此刻究竟“思”什么呢?對這個問題,詩人并不急于回答。第二句,故意將筆蕩開去從容寫景,進一層點染“思渺然”的環境氣氛。登上江樓,放眼望去,但見清澈如水的月光,傾瀉在波光蕩漾的江面上,因為江水是流動的,月光就更顯得在熠熠閃動。“月光如水”,波柔色淺,宛若有聲,靜中見動,動愈襯靜。詩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見月影倒映,恍惚覺得幽深的蒼穹在腳下浮涌,意境顯得格外幽美恬靜。整個世界連同詩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無邊的迷茫恬靜的月色水光之中。這一句,詩人巧妙地運用了疊字回環的技巧,一筆包蘊了天地間景物,將江樓夜景寫得那么清麗絕俗。這樣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盡情陶醉了吧?然而,詩人卻道出了一聲聲低沉的感喟:“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同來”與第一句“獨上”相應,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懷。原來詩人是舊地重游。去年也是這樣的良夜,詩人結侶來游,憑欄倚肩,共賞江天明月,那是怎樣的歡快!曾幾何時,人事蹉跎,昔日伴侶不知已經飄泊何方,而詩人卻又輾轉只身來到江樓。面對依稀可辨的風物,縷縷懷念和悵惘之情,正無聲地啃嚙著詩人孤獨的心。讀到這里,我們才豁然開朗,體味到篇首“思渺然”的深遠意蘊,詩人江樓感舊的旨意也就十分清楚了。
短小的絕句律詩,一般不宜寫得太實,而應“實則虛之”,這才會有余情余味。這首詩,詩人運筆自如,賦予全篇一種空靈神遠的藝術美,使讀者產生無窮的聯想。詩中沒有確指登樓的時間是春天還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月人”是男還是女,是家人、情人還是友朋,“同來”是指點江山還是互訴情衷,離散是因為世亂飄蕩還是情有所阻,這一切都隱藏在詩的背后。讀者完全可以展開自己想象的翅膀,在詩人提供的廣闊天空里自由飛翔,充分領略這首小詩的幽韻和醇美。
陸游釵頭鳳翻譯
【釵頭鳳 陸游】 紅酥手,黃籘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陸游的《釵頭鳳》詞,是一篇“風流千古”的佳作,它描述了一個動人的愛情悲劇。
據《歷代詩馀》載,陸游年輕時娶表妹唐婉為妻,感情深厚。但因陸母不喜唐婉,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
十年之后的一天,陸游沈園春游,與唐婉不期而遇。此情此景,陸游“悵然久之,為賦《釵頭鳳》一詞,題園壁間。”
這便是這首詞的來歷。 傳說,唐婉見了這首《釵頭鳳》詞后,感慨萬端,亦提筆和《釵頭鳳·世情薄》詞一首。
不久,唐婉竟因愁怨而死。又過了四十年,陸游七十多歲了,仍懷念唐婉,重游沈園,并作成《沈園》詩二首。
【釵頭鳳 唐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
瞞,瞞,瞞! ◆ 陸游與唐婉的愛情 ◆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愛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紹興十四年,二十歲的陸游和表妹唐婉結為伴侶。
兩人從小青梅竹馬,婚后相敬如賓。然而,唐婉的才華橫溢與陸游的親密感情,引起了陸母的不滿,以至最后發展到強迫陸游和她離婚。
陸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愿分離,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親懇求,都遭到了母親的責罵。在封建禮教的壓制下,雖種種哀告,終歸走到了“執手相看淚眼”的地步。
陸游迫于母命,萬般無奈,便與唐婉忍痛分離。后來,陸游依母親的心意,另娶王氏為妻,唐婉也迫于父命嫁給同郡的趙士程。
這一對年輕人的美滿婚姻就這樣被拆散了。 十年后的一個春天,陸游滿懷憂郁的心情獨自一人漫游山陰城沈家花園。
正當他獨坐獨飲,借酒澆愁之時,突然他意外地看見了唐婉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趙士程。 盡管這時他已與唐婉分離多年,但是內心里對唐婉的感情并沒有完全擺脫。
他想到,過去唐婉是自己的愛妻,而今已屬他人,好像禁宮中的楊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這里,悲痛之情頓時涌上心頭,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離去。
不料這時唐婉征得趙士程的同意,給他送來一杯酒,陸游看到唐婉這一舉動,體會到了她的深情,兩行熱淚凄然而下,一揚頭喝下了唐婉送來的這杯苦酒。然后在粉墻之上奮筆題下《釵頭鳳》這首千古絕唱。
陸游在這首詞里抒發的是愛情遭受摧殘后的傷感、內疚和對唐婉的深情愛慕,以及對他母親棒打鴛鴦的不滿情緒。 陸游題詞之后,又深情地望了唐婉一眼,便悵然而去。
陸游走后,唐婉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將這首《釵頭鳳》詞從頭至尾反復看了幾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聲痛哭起來。回到家中,她愁怨難解,于是也和了一首《釵頭鳳》詞。
唐婉不久便郁悶愁怨而死。 此后,陸游北上抗金,又轉川蜀任職,幾十年的風雨生涯,依然無法排遣詩人心中的眷戀,他六十三歲,“偶復來菊縫枕囊,凄然有感”,又寫了兩首情詞哀怨的詩: 采得黃花作枕囊,曲屏深幌悶幽香。
喚回四十三年夢,燈暗無人說斷腸! 少日曾題菊枕詩,囊編殘稿鎖蛛絲。 人間萬事消磨盡,只有清香似舊時! 在他六十七歲的時候,重游沈園,看到當年題《釵頭鳳》的半面破壁,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又寫詩感懷: 楓葉初丹桷葉黃,河陽愁鬢怯新霜。
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 壞壁醉題塵漠漠,斷云幽夢事茫茫, 年來妄念消除盡,回向蒲龕一炷香。
后陸游七十五歲,住在沈園的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勝情”,寫下絕句兩首,即《沈園》詩二首。 愛,為什么會能夠如此深沉,生死以之,以致在“美人作土”、“紅粉成灰”之后的幾十年,還讓詩人用將枯的血淚吟出“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的斷腸詩句?我從陸游“一樹梅花一放翁”的詩句中似乎得到一絲感悟:陸游和唐婉的夫妻情愛,雖說在現實世界中存續的時日無多,卻早已經一點一滴地“轉存”到了各種有情萬物之中,恰似把真情實愛存入了瑞士銀行,可以穩穩地收取利息。
一對“菊枕”的枕函之中,封存、寄寓了新婚當時多少甜蜜,多少默契;多少香艷,多少情懷;多少的廝抬廝敬,多少的互愛互重。也許,就單是這一對“菊枕”,已經足以讓情愛“一粒粟中藏世界”且“化身千萬”,更不用說恩愛夫妻之間“有甚于畫眉”的“閨房記樂”了。
一對“菊枕”,對于我們現代人來說,是那么的無足道,而又實在是那么的奢侈。其“藥療”之功效,猶在其次也,嘆嘆。
人間的萬事可以消磨殆盡,而情愛的清香卻永遠會歷久彌新。 愿天下有情人都雙雙親手縫制自己的一對“菊枕”,長相依傍,不離不棄,莫失莫忘,珍愛到地老天荒!。
古詩《江樓感舊》的意思是什么
古詩《江樓感舊》的意思是:我獨自一人來到這江邊的高樓,我思緒紛然好像有滿腹的憂愁。我看見月光就像是水一般流淌,流淌的水又像是天空茫茫悠悠。我還記得我們曾經一同來望月,而如今同來的你們又在哪勾留?要知道這江樓水光相接的風景,和去年所見一樣幽美一樣輕柔。
《江樓感舊》的原文為: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唐代詩人趙嘏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收錄于《全唐詩》中。
這是一首懷念舊友舊事的詩作,抒寫了對友人的憶念及獨登江樓時的惆悵之情。前二句寫詩人夜登江樓,所見只有江天月色。后二句由今思昔,寫出風光依舊而人事已非的感慨。全詩語言淡雅,以景寄情,情感真摯,詩人運筆自如,寫舊事則虛實相間,賦予全篇一種空靈神遠的藝術美,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和雋永的韻味。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感舊》陸游詩句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