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所字的古詩詞
如下,望采納:
《送別》唐·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唐·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絕句》宋·黃庭堅
花氣薰人欲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
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
《初寒》宋·陸游
日月誰能駐,風霜忽已高。公孫分布被,范叔共綈袍。
罷亞炊香甑,蒲萄壓小槽。所慚才已盡,孤詠不能豪。
《玉樓春》宋·歐陽修
南園粉蝶能無數。度翠穿紅來復去。倡條冶葉恣留連,飄蕩輕于花上絮。
朱闌夜夜風兼露。宿粉棲香無定所。多情翻卻似無情,贏得百花無限妒。
《無題》明·唐寅
綠肥紅瘦憶當時,年少朦朧慕燕兒。
金縷歌中無所悔,青蚨尾后有些私。
鵬程塌翼飛花謝,萍葉開心碎骨施。
廿載龍沙應念我,他年筆下可抽絲。
《偶成》近代·魯迅
文章如土欲何之?翹首東云惹夢思。
所恨芳林寥落甚,春蘭秋菊不同時。
文言文中有哪些帶有“所”字的句子及原文
所 su?
處所;地方。
例:《詩 魏風 碩鼠》: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1. 道理;方法。
例:《禮記 哀公問》:今之君子……午其眾以伐有道,求得當欲,不以其所。
2. 宜;適宜。
例:《易 系辭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3. 用作官衙或公家其他辦事機構的名稱。
例:宋趙彥衛《云麓漫鈔》卷六:所之名見于六朝永昌二年置犧所,又有錢所,天監中有刻漏所。
4. 元、明、清時駐軍和屯田軍的一種建制。
例:《元史 兵志二》:睿宗在潛邸,嘗于居庸關立南、北口屯軍,徼巡盜賊,各設千戶所。
5. 相當于時。
例:清蒲松齡《聊齋志異 連瑣》:隸捉石以投,驟如急雨,中楊腕,不能握刃。方危急所,遙見一人,腰矢野射。審視之,王生也。
6. 意。謂流露的情態。
例:《漢書 周亞夫傳》:此非不足君所乎?
7. 可,可以。
例:《晏子春秋 雜下十》:圣人非所與熙也。
8. 不定數詞,表示大概的數目。
例:《史記 李將軍列傳》:廣令諸騎曰:‘前!’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馬解鞍!
9. 代詞。表示近指。相當于「此」。
例:《呂氏春秋 審應》:齊亡地而王加膳,所非兼愛之心也。
10. 代詞。表示疑問。
例:《史記 張丞相列傳》:趙堯進請問曰:‘陛下所為不樂?非為趙王年少而戚夫人與呂后有卻邪?
求一些帶有名句的古詩詞~
名句死生契闊,與子成悅。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佚名《詩經邶風擊鼓》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鵲橋仙》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李白《三五七言》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佚名《鳳求凰琴歌》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吹畫扇。-納蘭性德《玉樓春》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李白《三五七言》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張籍《節婦吟》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司馬光《西江月》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錦瑟》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元好問《摸魚兒二首其一》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李商隱《無題》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蘇軾《江城子》今夕何夕,見此良人。-佚名《詩經唐風綢繆》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居易《長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白居易《長恨歌》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
-文廷式《蝶戀花》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曹雪芹《枉凝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李商隱《無題》他生莫作有情癡,人間無地著相思。-況周頤《減字浣溪沙》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詩經周南關雎》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李之儀《卜算子》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幾道《臨江仙二首其二》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溫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蘇武《結發為夫妻》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顧敻《訴衷情》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魚玄機《江陵愁望有寄》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隱《無題六首其六》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
-樂婉《卜算子》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曹雪芹《終身誤》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曹雪芹《紅豆詞》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歐陽修《蝶戀花二首其一》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秦觀《八六子》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
-蘇曼殊《本事詩》離恨卻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勵志名言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百學須先立志。(朱熹)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杜甫)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司馬遷)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漢書)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韓愈)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孟子)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羅隱)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劉勰)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差以毫厘,謬以千里。
(《漢書》)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吃一塹,長一智。
(古諺語)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
(杜甫)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春宵一刻值千金。
(蘇軾)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
含有這里的詩句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哲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要全面地看問題.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哲理:人們必須不斷的提高自己,才能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哲理:反映了發展的實質就是新事物終將取代舊事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哲理:人們觀察事物的立足點、立場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人們只有擺脫了主客觀的局限,置身廬山之外,高瞻遠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面目.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要客觀,又要全面.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許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哲理: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萬別,就在于她們各有其特殊性的矛盾,真實這種特殊的矛盾規定了一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質.詩中深刻地說明了: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點,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如果離開了對于矛盾特殊性的具體分析,人們就無法區分是未,也就更談不上正確地認識事物.折戟沉沙鐵圍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哲理: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外因在一定條件下,對事物的發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倘若沒有一定的條件,即使是英雄人物也是無法成功的.古代哲理詩: 人生哲理詩句 1.(陸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煥《登鸛雀樓》: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 蘇軾 《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4.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5.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6. 杜甫《望岳》: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7.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8. 王安石《登飛來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9. 朱熹《春日》: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10.劉禹錫《烏衣巷》: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11. 王灣《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12.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13. 蘇軾 《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 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里, 一山放過一山攔. 【哲理】詩人借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這首詩的主題時,首先應將文體定位——哲理詩,然后就能較快地知道,此詩明寫登山的感受,實為談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績時,萬萬不可自得自滿,而應不斷進取.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末肯降, 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哲理】這的確是一首絕妙的哲理詩,無論在理致與筆趣上,都超過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詩,它既有宋詩工巧細密之所長,又兼得唐人詩虛處著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評價梅雪,恰如其分.此詩好就好在:它能寫出別人詩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寫出他人筆下所無(梅雪爭春,各具特長).這首詠物詩,沒有寫景,沒有抒情,純屬議論,卻寫得如此生動,另具一格. 《雪梅》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并作十分春. 【哲理】此詩深得梅與雪的天然風韻,且在吟詠之間,寄托了微妙的哲思與理趣. 《題西林壁》 (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們觀察事物的立場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人們只有擺脫了主客觀的局限,置身廬山之外,高瞻遠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面目.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要客觀,又要全面. 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琴詩》 (宋 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 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 何不于君指上聽? 【哲理】美妙的樂曲是一個有機整體,而整體都是由若干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部分、要素構成的.在樂曲、琴聲中指頭、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唯物辯證法認為,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就是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矛盾雙方的聯系.因此,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頭和琴聲三者之間的矛盾關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內,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與琴、指之間的關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內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間的關系.前者是音樂產生的根據,后者則是音樂產生的條件,兩者缺一不可. 《觀書有感 》 (宋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哲理】以池塘為喻,說明了為學之道,必須不斷積累,不斷地吸收新的營養.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萬事萬物只有在運動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這種不。
帶有象征的詩句
王昌齡的“白花垣上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黃河渡頭歸問津,離家幾日茱萸新”.
杜甫《黃河二首》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鐵馬長鳴不知數,胡人高鼻動成群.黃河南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愿驅眾庶戴君王,混一車書棄金玉.
賀敬之《三門峽--梳妝臺》:“望三門,三門開,黃河東去不回來”、“責令李白改詩句,黃河之水手中來!”.
元代詩人薩都剌《過古黃河堤》:“古來黃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變通津,滄海化為塵.”
唐代劉禹錫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吼萬里觸龍門”、“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且探虎穴向沙漠,鳴鞭走馬凌黃河”.
王維的“獨樹臨關門,黃河向天外”.
李商隱的“土花漠碧云茫茫,黃河欲盡天蒼黃”.
白居易的“黃河水白黃云秋,行人河邊相對愁”.
宋代丘崈《黃河清》鼓角清雄占云祲.喜邊塵、今度還靜.一線乍添,長覺皇州日永.樓外崇牙影轉,擁千騎、歡聲萬井.太平官府人初見,夢熊三占佳景.皇恩夜出天闈,云章粲、鳳鸞飛動相映.寶帶萬釘,與作今朝佳慶.勛業如斯得也,況整頓、江淮大定.這回恰好,歸朝去、共調金鼎.
柳中庸《征人怨》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帶有或字的詩句
王績 【建德破后入長安詠秋蓬示辛學士】 遇坎聊知止,逢風或未歸。
孤根何處斷,輕葉強能飛。 崔顥 【長干曲四首(一作江南曲)】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李白 【系尋陽,上崔相渙三首】 邯鄲四十萬,同日陷長平。
能回造化筆,或冀一人生。 權德輿 【誡言】 言之或未行,前哲所不取。
方寸雖浩然,因之三緘口。 杜甫 【戲為六絕句】 才力應難夸數公,凡今誰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 郎士元 【贈強山人】 或掉輕舟或杖藜,尋常適意釣前溪。
草堂竹徑在何處,落日孤煙寒渚西。 陳羽 【贈人】 或棹孤舟或杖藜,尋常適意釣長溪。
草堂竹徑在何處,落日孤煙寒渚西。 白居易 【九日題涂溪】 蕃草席鋪楓葉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賓守,或可重陽更一來。 白居易 【早出晚歸】 早起或因攜酒出,晚歸多是看花回。
若拋風景長閑坐,自問東京作底來。 杜牧 【偶題】 道在人間或可傳,小還輕變已多年。
今來海上升高望,不到蓬萊不是仙。 趙嘏 【送從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 山川險易接胡塵,秦漢圖來或未真。
自此盡知邊塞事,河湟更欲托何人。 皮日休 【虎丘寺西小溪閑泛三絕】 絕壑只憐白羽傲,窮溪唯覺錦鱗癡。
更深尚有通樵處,或是秦人未可知。 徐夤 【寄華山司空侍郎】 山掌林中第一人,鶴書時或問眠云。
莫言疏野全無事,明月清風肯放君。 李中 【思朐陽春游感舊寄柴司徒五首】 昔年常接五陵狂,洪飲花間數十場。
別后或驚如夢覺,音塵難問水茫茫。 同谷子 【五子之歌】 酒色聲禽號四荒,那堪峻宇又雕墻。
靜思今古為君者,未或因茲不滅亡。 寒山 【詩三百三首】 我向前溪照碧流,或向巖邊坐盤石。
心似孤云無所依,悠悠世事何須覓。 貫休 【送人游茆山】 鳥啼花笑暖紛紛,路入青云白石門。
君到前頭好看好,老僧或恐是茆君。 呂巖 【絕句】 或為道士或為僧,混俗和光別有能。
苦海翻成天上路,毗盧常照百千燈。 韓愈 【醉后】 煌煌東方星,奈此眾客醉。
初喧或忿爭,中靜雜嘲戲。淋漓身上衣,顛倒筆下字。
人生如此少,酒賤且勤置。 齊己 【寄貫休】 子美曾吟處,吾師復去吟。
是何多勝地,銷得二公心。錦水流春闊,峨嵋疊雪深。
時逢蜀僧說,或道近游黔。 白居易 【薔薇正開春酒初熟因招劉十九張大夫崔二十四同飲】 甕頭竹葉經春熟,階底薔薇入夏開。
似火淺深紅壓架,如餳氣味綠粘臺。試將詩句相招去,倘有風情或可來。
明日早花應更好,心期同醉卯時杯。 劉叉 【烈士詠】 烈士或愛金,愛金不為貧。
義死天亦許,利生鬼亦嗔。胡為輕薄兒,使酒殺平人。
姚合 【杏溪十首·架水藤】 濛濛紫花藤,下復清溪水。若遣隨波流,不如風飄起。
風飄或近堤,隨波千萬里。 武則天 【唐享昊天樂·第十】 肅肅祀典,邕邕禮秩。
三獻已周,九成斯畢。爰撤其俎,載遷其實。
或升或降,惟誠惟質。
帶有韻字的詩句
帶“韻”的詩詞:
1、李煜 《菩薩蠻》
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
2、白居易 《清明日觀妓舞聽客詩》
看舞顏如玉,聽詩韻似金。
3、杜牧 《池州送孟遲先輩》
歷陽裴太守,襟韻苦超越。
4、武元衡 《八月十五酬從兄常望月有懷》
寒光生露草,夕韻出風篁。
5、劉禹錫 《百花行》
繁紫韻松竹,遠黃繞籬落。
6、白居易 《題遺愛寺前溪松》
筆寫形難似,琴偷韻易迷。
7、劉禹錫 《竇夔州見寄寒食日憶故姬小紅吹笙,因和之》
鸞聲窈眇管參差,清韻初調眾樂隨。
8、李世民 《元日》
霜戟列丹陛,絲竹韻長廊。
9、白居易 《和夢游春詩一百韻》
吟君七十韻,是我心所蓄。
10、許渾 《溪亭二首》
茶香秋夢后,松韻晚吟時。
11、韓愈 《謝自然詩》
如聆笙竽韻,來自冥冥天。
12、白居易 《酬皇甫郎中對新菊花見憶》
愛菊高人吟逸韻,悲秋病客感衰懷。
13、魚玄機 《早秋》
涼風驚綠樹,清韻入朱弦。
14、杜牧 《感懷詩一首(時滄州用兵)》
聊書感懷韻,焚之遺賈生。
15、李群玉 《辱綿州于中丞書信》
風標想見瑤臺鶴,詩韻如聞淥水琴。
16、裴夷直 《和邢郎中病中重陽強游樂游原》
何必銷憂憑外物,只將清韻敵春醪。
17、柳宗元 《酬韶州裴曹長使君寄道州呂八大使因以見示二十韻一首》
月光搖淺瀨,風韻碎枯菅。
18、和凝 《宮詞百首》
金鸞雙立紫檀槽,暖殿無風韻自高。
19、李世民 《飲馬長城窟行》
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
20、李世民 《帝京篇十首》
急管韻朱弦,清歌凝白雪。
詩句中帶有“來”,“去”的詩句,有哪些
詩句是: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2、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白居易《草》 3、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杜甫《春夜喜雨》 4、冬風: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5、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李白《關山月》 6、春風不相識,何時入羅幃。 ——李白《春思》 7、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杜甫《登高》 8、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煥《出塞》 9、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李白《清平調》 10、秋風: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1、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白居易《觀刈麥》 12、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志南《絕句》 13、秋風: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14、秋風: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