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詩(必須是五言絕句) 十首
1、《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2、《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唐】劉長卿
古臺搖落后,秋入望鄉心。野寺來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
3、《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4、《子夜秋歌》【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5、《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6、《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杜甫的絕句 這首詩描繪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
這首詩描繪的是春天的景色。
這是一幅早春圖,在窗前剛剛抽絲發芽的柳樹上,有兩只黃鸝鳥在歡快的相應和般地鳴唱。 1、原文: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2、譯文: 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 3、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鞏縣(河南鄭州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
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擴展資料此詩描寫早春景象。
四句詩描繪四幅圖景,分開來如四扇條屏,合在一起又組成一幅生動優美的風景畫。首句寫草堂周圍新綠的柳枝上有成對黃鸝在歡唱,一派愉悅景象,呈現一片生機,有聲有色,構成了新鮮而優美的意境,具有喜慶的意味。
次句寫藍天上的白鷺在自由飛翔。晴空萬里,一碧如洗,白鷺在“青天”映襯下,色彩極其鮮明。
兩句中一連用了“黃”“翠”“白”“青”四種鮮明的顏色,織成一幅絢麗的圖景。第三句寫憑窗遠眺西山雪嶺。
嶺上積雪終年不化,所以積聚了“千秋雪”。“含”字表明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圖畫。
末句再寫從門外可以見到停泊在江岸邊的船只。 “萬里船”三字意味深長,因為多年戰亂,水陸交通為兵戈阻絕,船只不能暢行,而戰亂平定,交通恢復,才能看到來自東吳的船只。
“萬里船”與“千秋雪”相對,一言空間之廣,一言時間之久。 詩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胸次開闊。
詩一開始表現出草堂的春色,詩人的情緒是陶然的,而隨著視線的游移、景物的轉換,江船的出現,便觸動了他的鄉情。 全詩對仗精工,著色鮮麗,動靜結合,聲形兼俱,四句詩宛然組成一幅咫尺萬里的壯闊山水畫卷。
名家點評: 1.宋代曾慥《高齋詩話》:子美詩云:“兩個黃鸝鳴翠柳,……門泊東吳萬里船。”東坡《題真州范氏溪堂詩》云:“白水滿時雙鷺下,綠槐高處一蟬吟。
酒醒門外三竿日,臥看溪南十畝陰。”蓋用杜老詩意也。
2.宋代曾季貍《艇齋詩話》:韓子蒼云,老杜“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古人用顏色字,亦須配得相當方用,“翠”上方見得“黃”,“青”上方見得“白”,此說有理。 3.宋代范季隨《陵陽先生室中語》:杜少陵詩云:“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王維詩云:“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極盡寫物之工。
參考資料:絕句四首-百度百科。
絕句二是不是描寫秋天的古詩
樓主,絕句不是詩的題目……你至少給出一兩句來才知道你說的是哪首
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絕詩,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詩歌體裁,屬于近體詩的一種形式.絕句一詞最早在南朝的齊、梁時代就已出現.陳代徐陵的《玉臺新詠》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詩,不知作者名字,題為“古絕句”.此時的絕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韻的小詩,并不要求平仄和諧.絕的意思是“斷絕”,古人用四句一絕的四句詩來完成一個思想概念.絕句分為律絕和古絕.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后才有的,要求平仄.古絕遠在律詩出現以前就有了.
寫秋的詩 七言絕句
秋 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去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注]①“自古”句:自宋玉《九辨》“悲哉秋之為氣也”開始,寫悲秋的人不可勝數。②“晴空”二句:《詩經·小雅·鶴鳴》:“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詩即取其意。秋高氣爽,碧空如洗,一鶴沖霄,氣概昂揚。
[鑒賞提示]《秋詞》是作者被貶朗州后寫的。歷代詩人描寫秋景,大都離不開蕭瑟空虛、冷落荒涼的感傷情調,此詩卻一反常調,熱情贊頌秋天的美好,把它寫得極富詩意。詩一開始就否定古來的悲秋觀念,認為秋日勝過生氣盎然的春天,表現了一種激越向上的思想感情。接著,抓住一鶴凌云這一事物進行描繪,展現了秋高氣爽,萬里晴空,白云飄浮的開闊景象。在這樣的氛圍中,詩人馳騁想象,自己的“詩情”也隨著凌空的白鶴而飛到“碧霄”。全詩立意新穎,意境開闊,情調高昂。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絕句這首詩是代表秋天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