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女人心靈美麗,善良的詩句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春秋詩經(“國風”中的一首)周南 關雎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漢 漢樂府 上邪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唐 王維 相思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 崔護 題都城南莊 楊柳青青江水準,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唐 劉禹錫 竹枝詞(三)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唐 元稹 離思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知。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唐 杜牧 贈別(二首)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唐 李商隱 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唐 李商隱 無題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唐 李商隱 錦瑟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 金縷衣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北宋 秦觀 鵲橋仙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北宋 柳永 蝶戀花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北宋 蘇軾 江城子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北宋 歐陽修 生查子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北宋 蘇軾 蝶戀花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南宋 辛棄疾 青玉案(元夕)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有緣千里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癡。
——清 黃增,集杭州俗語集 紅耦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上下眉頭,卻上心頭。 ——宋 李清照 一翦梅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宋 晏殊 木蘭花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仃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宋 李之儀 卜算子 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帷? 詩經 秦風 蒹葭 蒹葭蒼蒼 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 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 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 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 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白露末已 所謂伊人 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 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 宛在水中沚 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法曲第二 青翼傳情,香徑偷期,自覺當初草草。未省同衾枕,便輕許相將,平生歡笑。
怎生向、人間好事到頭少。漫悔懊。
細追思,恨從前容易,致得恩愛成煩惱。心下事千種,盡憑音耗。
以此縈牽,等伊來、自家向道。洎相見,喜歡存問,又還忘了。
長相思,在長安,絡幃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害。 孤燈不滅思欲絕,卷帷忘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老地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催心肝。
李白 《長相思》之一 日色欲盡花含煙,明月如素愁不眠。 趙瑟初停鳳凰柱,蜀弦欲奏鴛鴦曲。
此曲有意無人傳,愿隨春風寄燕然。 憶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橫波目,今作流淚泉, 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
關于"善良"的古詩句
1. 《傷祝阿王明府》
唐代:駱賓王
洛川真氣上,重泉惠政融。含章光后烈,繼武嗣前雄。
與善良難驗,生涯忽易窮。翔鳧猶化履,狎雉尚馴童。
錢滿荒階綠,塵浮虛帳紅。夏馀將宿草,秋近未驚蓬。
煙晦泉門閉,日盡夜臺空。誰堪孤隴外,獨聽白楊風。
2. 《重送朗州張員外》
唐代:羅隱
朱輪此去正春風,且駐青云聽斷蓬。一榻早年容孺子,
雙旌今日別文翁。誠知汲善心長在,爭奈干時跡轉窮。
酬德酬恩兩無路,謾勞惆悵鳳城東。
3. 《滿庭芳》
宋代:鄭達可
肥綻梅紅,嫩翻荷綠,微涼時起青蘋。人間福艾,都屬老人星。累建高牙大纛,循良治、是處彬彬。棠陰里,豐碑紀德,仁愛浹生民。
綸巾。風物里,一筇徒倚,傲睨寰瀛。況清朝黃發,尤急諮詢。第恐商山芝客,豈容便、蟬蛻功名。他時看,腰橫玉帶,朱紫列云仍。
4. 《和崔尚書喜雨》
唐代:張九齡
積陽雖有晦,經月未為災。上念人天重,先祈云漢回。
仁心及草木,號令起風雷。照爛陰霞止,交紛瑞雨來。
三辰破黍稷,四達屏氛埃。池溜因添滿,林芳為灑開。
聽中聲滴瀝,望處影徘徊。惠澤成豐歲,昌言發上才。
無論驗石鼓,不是御云臺。直頌皇恩浹,崇朝遍九垓。
5. 《醉蓬萊(壽別制垣)》
宋代:李曾伯
問江東父老,十數年來,誰為安石。萬里鯨波,一柱獨山立。漢橐班高,郢斤名重,喜動旌旗色。虎踞龍盤,有人于此,千載猶昔。
好是元戎,護寒舊手,到處人傳,爭道公別。辦取風檣,指顧定南北。只恐為霖,玉麟堂小,留不住臺席。一片仁心,壽身壽國,與同箕翼。
形容善良的古詩句
《壽同父兄七十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陳著
光風顏色雪髯鮮,已到人閑稀有年。
心好共稱生下佛,身閑自謂飲中仙。
安貧真味齊眉饋,養【善良】方高枕眠。
更看鐙宵兒迎婦,一家春與月團圓。
《翊善余公挽詩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李彌遜
弱冠聲名翰墨場,一官小試活人方。
二王賓客推清介,半刺規橫與【善良】。
可但仁風薰晉鄙,猶憐奇節老閿鄉。
康寧壽考猶馀事,蘭玉階亭久更芳。
形容人善良詩句
1、與善良難驗(唐·駱賓王·《傷祝阿王明府》)
2、養善良方高枕眠(宋·陳著·《壽同父兄七十二首》)
3、芟惡完善良(宋·方回·《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筆古體》)
4、里闬推高足善良(宋·李呂·《代人挽妻父號道者》)
5、異類盡令回善良(宋·李呂·《宿游伯均裕齋夜無蚊蚋熟寐達旦》)
6、半刺規橫與善良(宋·李彌遜·《翊善余公挽詩二首》)
7、善良仰若父(宋·王之道·《送無為宰趙渙冰仲》)
8、薰為善良地(宋·五邁·《簡復齋陳寺丞子表夫知丞并呈真西山》)
9、善良斯安(宋·袁燮·《丁未之冬營房告成有亭翼然名之曰勸功且為歌》)
10、善良無憂藜藿采(宋·周必大·《徐元敏察院頃和子中兄長篇語頗相屬今承出使》)
11、當念懷善良(明·劉基·《贈周宗道六十四韻》)
12、一善良可進(明·桑悅·《感懷詩(四十首。有序)》)
形容人“善良”詩句有哪些
1、《鳥》唐代詩人白居易
原文: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譯文:勸你不要打枝頭的鳥兒,因為它還有子女在巢中等待它的歸來。
2、《重送朗州張員外》唐代詩人羅隱
原文:誠知汲善心長在,爭奈干時跡轉窮。
譯文:真誠地勸導人們向善,無奈現在的社會太缺乏善心了。
3、《首尾吟》宋代詩人邵雍
原文:行兇既有人誅戮,心善豈無天保持。
譯文:打人或殺人上天也不會容他,心地善良的人上天都會保佑他。
4、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先秦:先秦諸子——《諸子喻山水》
譯文:最高的善像水。水善于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水性接近于道理。
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于卑下,善于保持沉靜,存心要像水一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善于講究仁義,說話要像水一樣,善于遵守信用,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像水那樣待機而動。正因為與萬物無爭,所以才沒有過失。
5、《入如來禪》 明 朱元璋
原文:師心好善善心淵,宿因曠作今復堅。
譯文:老師的心善良仿佛心淵。曾經閑適懶散而現在已經非常堅定。
關于善良的古詩詞名句
香餌見來須閉口,大江歸去好藏身,
盤渦峻激多傾險,莫學長鯨擬害人。
(唐白居易《放魚詩》)
秋來霜露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
我與何曾同一飽,不知何苦食雞豚?
(宋蘇軾詩)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唐白居易詩)
白居易
繞池閑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
宋 陸游放生詩
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苦痛怨難伸;
設身處地們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