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大公無私和博愛的古詩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度江灑江郊,
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
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臥踏里裂。床床屋漏無干處,
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形容心胸廣闊,大公無私的名言佳句
誰敢橫刀立馬,為我彭大將軍。
勇敢者是到處有路可走的。----[俄]陀思妥耶夫斯基勇于正視現實是有膽量的表現。
-----[美]愛默生一個人缺乏一點勇毅,很容易倒下去,就像一塊石碑的坍塌遺下的破碎了的石塊,還要供人踐踏。-----彥火勇敢是智慧和一定程度教養的必然結果。
-----[俄]列夫.托爾斯泰為其所應為,這樣的人才是勇敢的。-----[俄]列夫.托爾斯泰你若失去了財產----你只失去了一點,你若失去了榮譽----你就會丟掉了許多,你若失掉了勇敢----你就會把一切失。
------歌德多參加一些活動,有意識的讓自己勇敢起來。
形容人很大公無私成語
奮不顧身、萬死不辭、舍己為人、出生入死、舍生忘死。
一、奮不顧身白話釋義:奮勇直前,不考慮自己的安危。出處:《報任安書》:“常思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
朝代:漢作者:司馬遷二、萬死不辭白話釋義:萬死:死一萬次,形容冒生命危險。死一萬次也不推辭。
表示愿意拼死效勞。出處:《三國演義》:“吾見兄長一面,雖萬死不辭。”
朝代:明作者:羅貫中翻譯:我為了見兄長一面即使是冒生命危險,死一萬次也不推辭。三、舍己為人白話釋義:為了他人而犧牲自己的利益。
出處:《論語·先進》朱熹注:“初無舍己為人意。”朝代:春秋作者:孔子等人翻譯:剛開始沒有為了他人而犧牲自己的利益的意思。
四、出生入死白話釋義:后用以形容冒生命危險,不怕犧牲。出處:《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
朝代:春秋作者:老子出處:《鎖魔鏡》第二折:“你須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勛。”翻譯:從出生到死亡。
五、舍生忘死白話釋義:也說舍死忘生。形容不顧個人生命危險。
出處:《鎖魔鏡》第二折:“你須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勛。”朝代:元作者:無名氏翻譯:你應該不顧個人生命危險,去建立功名。
大公無私名言,典故
春秋時,晉平公有一次問祁黃羊說:“南陽縣缺個縣長,你看,應該派誰去當比較合適呢?” 祁黃羊毫不遲疑地回答說:“叫解狐去,最合適了.他一定能夠勝任的!” 平公驚奇地又問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為什么還要推薦他呢!” 祁黃羊說:“你只問我什么人能夠勝任,誰最合適;你并沒有問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陽縣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辦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稱頌他. 過了一些日子,平公又問祁黃羊說:“現在朝廷里缺少一個法官.你看,誰能勝任這個職位呢?” 祁黃羊說:“祁午能夠勝任的.”* 平公又奇怪起來了,問道:“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你怎么推薦你的兒子,不怕別人講閑話嗎?” 祁黃羊說:“你只問我誰可以勝任,所以我推薦了他;你并沒問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呀!” 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當上了法官,替人們辦了許多好事,很受人們的歡迎與愛戴. 孔子聽到這兩件事,十分稱贊祁黃羊.孔子說:“祁黃羊說得太好了!他推薦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標準,不因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見,便不推薦他;也不因為他是自己的兒子,怕人議論,便不推薦.像黃祁羊這樣的人,才夠得上說“大公無私”啦!”。
【大公無私成語的講了一件什么事概括概括主要內容】
成語“大公無私”意思是為了公眾的利益,不計較個人的得失.這是對一個人的寬闊胸襟的描述.這個成語來自春秋時期的故事.春秋時,晉平公有一次問祁黃羊說:“南陽縣缺個縣長,你看,應該派誰去當比較合適呢?” 祁黃羊毫不遲疑地回答說:“叫解狐去,最合適了.他一定能夠勝任的!” 平公驚奇地又問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為什么還要推薦他呢!” 祁黃羊回答道:“你只問我什么人能夠勝任,誰最合適;你并沒有問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陽縣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辦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稱頌他.過了一些日子,平公又問祁黃羊說:“現在朝廷里缺少一個法官.你看,誰能勝任這個職位呢?” 祁黃羊說:“祁午能夠勝任的.” 平公又奇怪起來了,問道:“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你怎么推薦你的兒子,不怕別人講閑話嗎?” 祁黃羊說:“你只問我誰可以勝任,所以我推薦了他;你并沒問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呀!” 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當上了法官,替人們辦了許多好事,很受人們的歡迎與愛戴.孔子聽到這兩件事,十分稱贊祁黃羊.孔子說:“祁黃羊說得太好了!他推薦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標準,不因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見,便不推薦他;也不因為他是自己的兒子,怕人議論,便不推薦.像黃祁羊這樣的人,才夠得上說“大公無私”啦!” 中國還有句古話說“薦賢不避仇,舉賢不避親”,意思是在為國家推舉賢才的時候,不考慮這個人跟自己的親疏關系,只要對國家有好處就可以.在現實生活中,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就可以被稱為“大公無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