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秋節到了,爸爸在外工作,此時我會想起王維的詩句,‘‘
其他與中秋有關的詩詞】1.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蘇軾《念奴嬌·中秋》2.一夜桂花何處落,月中空有軸簾聲。——湯顯祖《天竺中秋》3.但愿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辛棄疾《滿江紅·中秋寄遠》4.中秋誰與共孤光。—— 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5.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 米芾《中秋登樓望月》6.飛鏡無根誰系,嫦娥不嫁誰留。 —— 辛棄疾《木蘭花慢》7.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
—— 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8.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云無留跡。 —— 蘇軾《念奴嬌·中秋》9.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
—— 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10.銀漢無聲轉玉盤。 —— 蘇軾《陽關曲 》11.更攜取、胡床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秋千頃。
—— 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12.水晶宮里,一聲吹斷橫笛。 —— 蘇軾《念奴嬌·中秋》13.風泛須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宮里。
—— 文征明《念奴嬌·中秋對月》14.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 辛棄疾《木蘭花慢》15.水晶簾不下,云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
—— 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16.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 —— 文征明《念奴嬌·中秋對月》17.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
—— 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18.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 —— 文征明《念奴嬌·中秋對月》19.永夜閑階臥桂影。
—— 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20.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 —— 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21.斟酌嫦娥,九秋宮殿冷。
—— 《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驛》22.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 郭應祥《醉落魄·丙寅中秋》23.凈洗浮空片玉,勝花影、春燈相亂。
—— 《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24.人間寶鏡離仍合,海上仙槎去復還。 —— 吳文英《思佳客·閏中秋》25.豪華銷盡,幾見銀蟾自圓缺。
—— 李綱《六么令·次韻和賀方回金陵。》26.問姮娥、緣底事,乃有盈虧,煩玉斧、運風重整。
—— 向子諲《洞仙歌·中秋》27.教夜夜、人世十分圓,待拼卻長年,醉了還醒。 —— 向子諲《洞仙歌·中秋》28.孤兔凄涼照水,曉風起、銀河西轉。
—— 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29.老子高歌,為問嫦娥,良夜懨懨,不醉如何? —— 張養浩《折桂令·中秋》30.問深宮,姮娥正在,妒云第幾。 —— 吳文英《永遇樂·乙巳中秋風雨》31.紺海掣微云,金井暮涼,梧韻風急。
—— 吳文英《尾犯·甲辰中秋》32.好時節,愿得年年,常見中秋月。 —— 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33.何處樓高,想清光先得。
—— 吳文英《尾犯·甲辰中秋》34.中秋佳月最端圓。 —— 陳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35.遮莫圓明似前度,不知誰續廣寒游。
—— 慧霖《閏中秋玩月》36.萬里嬋娟,幾許霧屏云幔。 —— 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37.禪邊風味客邊愁,饋我清光又滿樓。
—— 慧霖《閏中秋玩月》38.從今三夜看嬋娟。 —— 《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39.把酒冰壺接勝游,今年喜不負中秋。
故人心似中秋月,肯為狂夫照白頭。——戴石屏《中秋》40.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
——《倪莊中秋》41.萬里此情同皎潔,一年今日最分明。初驚桂子從天落,稍誤蘆花帶雪平。
——戎昱《中秋夜登樓望月寄人》42.每圓處即良宵,甚此夕偏饒,對歌臨怨。—— 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43.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杜甫《月》44.我來對景,不學宋玉解悲愁。——米芾《水調歌頭·中秋》45.纖云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
——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46.年年歲歲望中秋,歲歲年年霧雨愁。——曾幾《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昵圖網上下載http://**。
二、在外地工作拼搏,想念父母的句子或詩詞有哪些
1. 想念父母,一個人即使躺在床上,也無法讓身心沉淀下來,你不得不陪伴父母,在日月下走得很遠,讓思想深情地發酵,用痛苦使自己成熟,用追思安慰在天之靈。
2. 想念父母,可憐的兒子,常常被意識帶回從前,隨思緒飛回故鄉,站在歷史與現實的拐點,成為一段故事的主角,咀嚼那些艱苦的歲月,盡管親近的人已經逝去,但那熟悉的音容笑貌,雙手觸摸過的物件仍在,村莊和老屋仍在,乳名與呼喚。
3. 想念父母,兒女是爹娘永遠的活化石,他們用力地藏起軟弱的心,暗暗地發下誓言,用成功的事業,和美滿的家庭,完成新年的祭奠,延續一種希望,傳遞揪心的問候。
4.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孤館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5. 母親的眼神里透出一種深深期盼的光芒。這期盼,寄托著母親的全部心愿:明理、有為、成人,那是她生命的全部意義。
6. 父親是一座大山坐在他肩頭總能看的很遠很遠懂事時父親是一棵倔強的彎松這才發現我的分量是這樣重這樣重而現在父親啊你是一首深沉的詩兒子默默的讀淚輕輕的流
7. 母親,東面的小河邊,那一串的腳印還在吧;南邊的壩上,我執筆畫出的那葉扁舟,是否被風掀沒進水中。
8. 窗臺邊殷紅的茶花,在滴滴嗒嗒的雨聲中,緩緩地沉重地綻放。我走到窗前,看著模糊的窗外,聽著淅瀝的雨聲,憶起了那熟悉而久違的聲音。哦,那是母親的聲音。好想好想再聽聽母親的絮絮叨叨可惜母親已駕鶴西去!
9. 想念父母,可憐的兒子,常常被意識帶回從前,隨思緒飛回故鄉,站在歷史與現實的拐點,成為一段故事的主角,咀嚼那些艱苦的歲月,盡避親近的人已經逝去,但那熟悉的音容笑貌,雙手觸摸過的物件仍在,村莊和老屋仍在,乳名與呼喚。
10. 母親的眼神里透出一種最大滿足的光芒。這滿足,比她自己的滿足更充實。這滿足,是一種全身心的付出,是一種生命的閃光。
11. 看著母親的照片,有時會想,青春真的易于流逝,倏忽之間,歲月讓容顏老去,如草榮草枯,已是一秋。
12. 母親已經走了,留給我深切的懷念,懷念那永遠的眼神。
13.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4. 每逢佳節倍思親,一位失去爹娘的孩子,一位身為法官的兒子,在春節來臨的時候,在親人曾經戰斗過的土地上,擦干眼淚,跨越脆弱,放下痛苦,重拾堅強,焚香于父母的墳前,把自己站成堅硬的紀念碑,任北風呼嘯,燒紙飄揚,他用默默祝福祈禱永恒。
15. 母親的一生,是最平凡的江南女子的一生。生命之消逝,不會有太多的人記得。但對她的兒女們來說,卻是一生的記憶,不會忘記,也不能忘記。
三、中秋節到了,爸爸在外工作,此時你會想起王維的詩句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的名篇之一。此詩寫出了游子的思鄉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復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更是千古名句。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獨自漂泊在外作異鄉之客,每逢佳節到來加倍思念親人。
遙想家鄉兄弟們登高的時候,遍插茱萸時唯獨少我一個人。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爸爸在外地工作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