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group id="r9hwm"></optgroup><nav id="r9hwm"><label id="r9hwm"></label></nav>

    <tt id="r9hwm"><tr id="r9hwm"></tr></tt>
  1. 
    
  2.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dl id="r9hwm"></dl></samp></optgroup>

  3.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dl id="r9hwm"></dl></samp></optgroup>

        1. <listing id="r9hwm"></listing>
          <delect id="r9hwm"></delect>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ol id="r9hwm"></ol></samp></optgroup>

          李白有關名勝古跡的詩句

          李白有關名勝古跡的詩句

          一、和李白有關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金陵鳳凰臺,岳陽樓,黃鶴樓峨眉山 敬亭山 天門山 洞庭湖廬山 白帝城 白、杜甫在濟寧境內的游蹤及相關名勝古跡 濟寧是大詩人李白的第二故鄉,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詩人李白與夫人許氏及女兒平陽由湖北安陸遷居任城(濟寧)。

          同年,李白在兗州作《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天寶初年(741年),李白由東魯應詔入京。

          天寶三載(744年),李白得“賜金還山”,出京之后,在洛陽與杜甫再次相遇。天寶四載(745年)春,李白、杜甫自齊州(今濟南)南歸,游曲阜、鄒縣(今鄒城。)

          ,到魯城北部訪范居士作《尋魯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范置酒摘蒼耳作》。同年,在石門與杜甫分別。

          直到唐乾元二年(759年)已年近60歲的李白才將兒女前往楚地。這時,李白一家已在濟寧寓居23年之久。

          一、李白在濟寧境內的游蹤及相關名勝古跡因大詩人李白在濟寧居住時間之久,現濟寧境內留下許多紀念李白的名勝古跡。1.太白樓坐落在濟寧市城區古運河北岸,原為唐代賀蘭氏經營的酒樓,因李白經常光顧而名聲大振、生意興隆。

          唐咸通二年(861年)吳興人沈光,光臨賀蘭氏酒樓,篆書“太白樓”匾額,并作《李翰林酒樓記》。從此,賀蘭氏酒樓便改為“太白酒樓”聞名于世。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濟寧左衛指揮使狄崇在重建“太白酒樓”時,以“謫仙”的寓意,依原樓的樣式移遷于南城墻上,并將“酒”字去掉,名為“太白樓”,后于明、清、民國間進行了數十次較大的重修。今太白樓是1952年人民政府撥專款在舊城墻上重建的。

          連同臺基共占地4000平方米。樓體為兩層重檐歇山式樣,磚木結構,二層檐正中懸扇形“太白樓”楷書陰刻匾額,樓上正廳北壁上方鑲有明代詩人所書“詩酒英豪”大字石匾。

          下嵌著李白、杜甫、賀知章全身陰刻“三公畫石像”,樓的游廊和院內有《李白任城廳壁記》和唐代以來文人墨客的贊詞、詩賦及乾隆皇帝《登太白樓》等碑碣60余塊,有罕見的李白手書“壯觀”斗字方碑。1987年,濟寧市在太白樓建立李白紀念館。

          2.青蓮閣青蓮閣,位于兗州城東金口壩之北的泗河西岸,是為紀念李白而建的一幢xxx,兩層三間,磚木結構,初建無可考。明代嘉靖年間知縣李知茂重修,后傾倒。

          清道光年間邑令馮云宛鳥重建,閣內奉祀除李白外,還配有李白兒女。 閣重建落成后,馮云宛鳥在閣門外題一對聯:乘興偶憑欄,問泗水長流,何殊昔日;欲吟還擱筆,有先生在上,不敢題詩。

          3.沙丘城李白一家山東的家庭住址在“魯”、“東魯” 、“魯中” 、“沙丘(城)彎” 、“沙丘城下”和“魯門東”。據王伯奇先生考證,兗州城東酒仙橋北的那個“沙丘”,不是“沙丘城”,“沙丘城”實際上是因此“沙丘”而得名的魯郡兗州治所瑕丘城。

          一九九九年在兗州城南的泗水河中出土的一塊北齊時的石碑便是鐵證。由此可知,李白移家山東二十馀年間,他的家庭一直居住在唐代魯郡兗州治所瑕丘城的東門之外,即今兗州火車站廣場一帶。

          兗州,是李白一生中家庭居住時間最長的一個地方,這里不僅有李白的家庭,而且還有他的戶籍和田產,兗州可謂是李白的第二故鄉。4.酒仙橋兗州舊城的東門外西南二里處,有一個高岡(即沙丘)現名為南岡子街。

          過了南岡子街的高處,向下走約近一里處,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府河。府河的水是從泗河分流出來的,其上有一座橋,現名九仙橋,據說此橋原名叫“酒仙橋”。

          據兗州市地名辦公室的朱本恒同志講,他以前曾見過“酒仙橋”小石碑與明代萬歷年間的書法家董其昌所書的“九仙橋”大石碑在一起,二碑都立在九仙橋邊。據此情況,現在所謂的“九仙橋”,在董其昌書碑之前,實為“酒仙橋”。

          很可能是后人為紀念“酒仙”李白而起的名字。過了橋,便是通向金口壩(即石門)的一條東西大道,原是沂蒙、曲阜等地通向梁、宋、東都洛陽、京師長安的一條古驛道。

          雖然由于古今變遷沙丘已不復原來的模樣,但舊跡仍存、地貌依稀。5.石門魯郡石門因有李、杜游蹤并且吟詠入詩而名聲大振。

          天寶四載(745年)杜甫去魯之咸陽,李白到石門送別作《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此別,二人未曾再見面,只有寫詩聊寄相思情。

          所以,石門記錄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友誼。石門今尚存,即金口壩,古代曾稱為金扣壩、金口閘。

          橋堰聚水,水越石門,急流飛湍。石門是兗州古地理的一個坐標,是北魏的兗州刺史元匡在延昌三年(514年)所造。

          石門上面是跨在泗河上的大橋,左右連接著驛道,故稱石門路。李白詩中的“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即為魯門東泗水石門風光。

          李白故去一百年后,唐進士吳融到兗州尋訪詩仙遺跡,吳融置身于李白、杜甫游覽、握別之地,不由感想萬千。斯人已去,勝事難再,勝跡長留人間。

          二、杜甫在濟寧境內的游蹤及相關名勝古跡開元末年,杜甫的父親杜閑任兗州司馬,李白來東魯的同一年,天臺山,—《天臺曉望》:天臺鄰四明,華頂高百越。門標赤城霞,樓棲滄島月。

          憑高遠登覽,直下見溟渤。云垂大鵬翻,波動巨鰲沒。

          風潮爭洶涌,神怪何翕忽?觀奇跡天倪,好道心不歇。攀條摘朱實,服藥煉金骨。

          安得生羽毛,千秋臥蓬闕!除《天臺曉望》詩外,李白的《同友人舟行。

          二、和李白有關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金陵鳳凰臺,岳陽樓,黃鶴樓峨眉山 敬亭山 天門山 洞庭湖廬山 白帝城 白、杜甫在濟寧境內的游蹤及相關名勝古跡 濟寧是大詩人李白的第二故鄉,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詩人李白與夫人許氏及女兒平陽由湖北安陸遷居任城(濟寧)。

          同年,李白在兗州作《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天寶初年(741年),李白由東魯應詔入京。

          天寶三載(744年),李白得“賜金還山”,出京之后,在洛陽與杜甫再次相遇。天寶四載(745年)春,李白、杜甫自齊州(今濟南)南歸,游曲阜、鄒縣(今鄒城。)

          ,到魯城北部訪范居士作《尋魯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范置酒摘蒼耳作》。同年,在石門與杜甫分別。

          直到唐乾元二年(759年)已年近60歲的李白才將兒女前往楚地。這時,李白一家已在濟寧寓居23年之久。

          一、李白在濟寧境內的游蹤及相關名勝古跡因大詩人李白在濟寧居住時間之久,現濟寧境內留下許多紀念李白的名勝古跡。1.太白樓坐落在濟寧市城區古運河北岸,原為唐代賀蘭氏經營的酒樓,因李白經常光顧而名聲大振、生意興隆。

          唐咸通二年(861年)吳興人沈光,光臨賀蘭氏酒樓,篆書“太白樓”匾額,并作《李翰林酒樓記》。從此,賀蘭氏酒樓便改為“太白酒樓”聞名于世。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濟寧左衛指揮使狄崇在重建“太白酒樓”時,以“謫仙”的寓意,依原樓的樣式移遷于南城墻上,并將“酒”字去掉,名為“太白樓”,后于明、清、民國間進行了數十次較大的重修。今太白樓是1952年人民政府撥專款在舊城墻上重建的。

          連同臺基共占地4000平方米。樓體為兩層重檐歇山式樣,磚木結構,二層檐正中懸扇形“太白樓”楷書陰刻匾額,樓上正廳北壁上方鑲有明代詩人所書“詩酒英豪”大字石匾。

          下嵌著李白、杜甫、賀知章全身陰刻“三公畫石像”,樓的游廊和院內有《李白任城廳壁記》和唐代以來文人墨客的贊詞、詩賦及乾隆皇帝《登太白樓》等碑碣60余塊,有罕見的李白手書“壯觀”斗字方碑。1987年,濟寧市在太白樓建立李白紀念館。

          2.青蓮閣青蓮閣,位于兗州城東金口壩之北的泗河西岸,是為紀念李白而建的一幢xxx,兩層三間,磚木結構,初建無可考。明代嘉靖年間知縣李知茂重修,后傾倒。

          清道光年間邑令馮云宛鳥重建,閣內奉祀除李白外,還配有李白兒女。 閣重建落成后,馮云宛鳥在閣門外題一對聯:乘興偶憑欄,問泗水長流,何殊昔日;欲吟還擱筆,有先生在上,不敢題詩。

          3.沙丘城李白一家山東的家庭住址在“魯”、“東魯” 、“魯中” 、“沙丘(城)彎” 、“沙丘城下”和“魯門東”。據王伯奇先生考證,兗州城東酒仙橋北的那個“沙丘”,不是“沙丘城”,“沙丘城”實際上是因此“沙丘”而得名的魯郡兗州治所瑕丘城。

          一九九九年在兗州城南的泗水河中出土的一塊北齊時的石碑便是鐵證。由此可知,李白移家山東二十馀年間,他的家庭一直居住在唐代魯郡兗州治所瑕丘城的東門之外,即今兗州火車站廣場一帶。

          兗州,是李白一生中家庭居住時間最長的一個地方,這里不僅有李白的家庭,而且還有他的戶籍和田產,兗州可謂是李白的第二故鄉。4.酒仙橋兗州舊城的東門外西南二里處,有一個高岡(即沙丘)現名為南岡子街。

          過了南岡子街的高處,向下走約近一里處,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府河。府河的水是從泗河分流出來的,其上有一座橋,現名九仙橋,據說此橋原名叫“酒仙橋”。

          據兗州市地名辦公室的朱本恒同志講,他以前曾見過“酒仙橋”小石碑與明代萬歷年間的書法家董其昌所書的“九仙橋”大石碑在一起,二碑都立在九仙橋邊。據此情況,現在所謂的“九仙橋”,在董其昌書碑之前,實為“酒仙橋”。

          很可能是后人為紀念“酒仙”李白而起的名字。過了橋,便是通向金口壩(即石門)的一條東西大道,原是沂蒙、曲阜等地通向梁、宋、東都洛陽、京師長安的一條古驛道。

          雖然由于古今變遷沙丘已不復原來的模樣,但舊跡仍存、地貌依稀。5.石門魯郡石門因有李、杜游蹤并且吟詠入詩而名聲大振。

          天寶四載(745年)杜甫去魯之咸陽,李白到石門送別作《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此別,二人未曾再見面,只有寫詩聊寄相思情。

          所以,石門記錄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友誼。石門今尚存,即金口壩,古代曾稱為金扣壩、金口閘。

          橋堰聚水,水越石門,急流飛湍。石門是兗州古地理的一個坐標,是北魏的兗州刺史元匡在延昌三年(514年)所造。

          石門上面是跨在泗河上的大橋,左右連接著驛道,故稱石門路。李白詩中的“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即為魯門東泗水石門風光。

          李白故去一百年后,唐進士吳融到兗州尋訪詩仙遺跡,吳融置身于李白、杜甫游覽、握別之地,不由感想萬千。斯人已去,勝事難再,勝跡長留人間。

          二、杜甫在濟寧境內的游蹤及相關名勝古跡開元末年,杜甫的父親杜閑任兗州司馬,李白來東魯的同一年,天臺山,—《天臺曉望》:天臺鄰四明,華頂高百越。門標赤城霞,樓棲滄島月。

          憑高遠登覽,直下見溟渤。云垂大鵬翻,波動巨鰲沒。

          風潮爭洶涌,神怪何翕忽?觀奇跡天倪,好道心不歇。攀條摘朱實,服藥煉金骨。

          安得生羽毛,千秋臥蓬闕!除《天臺曉望》詩外,李白的《同。

          三、和李白有關的名勝古跡有什么

          1、金陵鳳凰臺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2、岳陽樓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3、黃鶴樓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4、敬亭山 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5、天門山 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6、洞庭湖 游洞庭湖五首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

          7、廬山 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其實還有很多很多,譬如峨眉山、太白樓等。前段時間不是爭李白的出生地么,應該是咱中國四川的!但是韓國人跑出來說李白是韓國人!還有那啥巴基斯坦,也說李白是巴基斯坦人呢!。

          四、名勝古跡有關的古詩

          1,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李白《贈汪倫》2,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蘇軾3,青海長門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從軍行》王昌齡4,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5,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6,月落烏啼霜滿天,江風漁火對愁眠。

          故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7,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8,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五、關于名勝古跡的詩句

          1,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李白《贈汪倫》

          2,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蘇軾

          3,青海長門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從軍行》王昌齡

          4,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6,月落烏啼霜滿天,江風漁火對愁眠。故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

          7,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8,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9,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

          10,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11,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空有羨魚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12,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曹操《觀滄海》13,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4,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15,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6,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17,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18,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19,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20,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21,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22,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六、有關名勝古跡的詩句

          西湖: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飲 湖 上 初 晴 后 雨)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黃鶴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登鸛雀樓》桂林: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桂林山水》塘江: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泰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廬山: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長江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黃河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七、描寫名勝古跡的詩句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江畔獨步尋花》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賀知章《詠柳》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杜甫《絕句》渭城朝雨?徘岢荊蛻崆嗲嗔D隆?——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朱熹《春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殘《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渭城曲》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步出夏門行(觀滄海)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

          八、有關名勝古跡的古詩

          #1 汕尾名勝古跡詩七首

          汕尾名勝古跡詩七首

          陳泗偉

          春游得道庵

          得道云山仙氣濃,幽幽曲徑古庵通。

          萬般松石伴泉韻,千縷炊煙繞海蘢。

          勝境含春花蘊雅,深林染雨月搖風。

          登高遠望山門外,一片新城入眼中。

          謁玄武山

          六百年來歲月深,粵東古衛耐人尋。

          曾憑佛祖聲名遠,還賴英雄威武臨。

          山不在高存國雅,城雖居僻合民心。

          幾多美景承天意,鎮海安邦代代欽。

          游清云山

          清云山上喜相逢,勝境定光煙靄中。

          偶見迷途求普渡,曾經苦海得航蹤。

          心燈明亮物難障,世道融和路易通。

          放眼萬千尼眾影,無爭是否悟惟空。

          游甲秀樓

          麒麟獻瑞水悠悠,千古登贏甲秀樓。

          待渡追兵遺帝恨,荒亭進食啟民憂。

          風調雨順幾朝過,物換星移一目收。

          塔影斜陽今復在,任憑史筆寫春秋。

          詠紅海灣

          紅灣一水劈天開,千里銀濤逐浪來;

          帆底沙鷗繞老港,灘頭玉瓦筑新臺;

          大鵬鐵臂空中舞,圣母祥云海上徊;

          幸有群賢齊指點,毓秀山川孕雄才。

          游海豐蓮花山

          勝日訪蓮花,游人眾口夸;

          青山隱古寺,綠水繞奇葩;

          日麗銀瓶翠,夜深星月華;

          依依惜別處,回味印真茶。

          游捷勝黎明洞

          黎明石洞開,避亂莫徘徊;

          夜宿風和月,日餐草與苔;

          新濤如戰馬,舊國漸塵埃;

          壯志空遺恨,悠悠寄遠懷。

          2005-9-11 21:58

          一羽

          高級用戶

          積分 696

          發帖 239

          注冊 2005-9-9

          來自 揭陽

          狀態 離線 #2 賀《詩韻集錦》出版

          賀《詩韻集錦》出版

          王增鵬

          誰言七十古來稀?

          和合老人松柏姿。

          軍旅生涯標樣榜,

          戎裝卸后樂書詩。

          少年得志何稱幸?

          晚景有為更可怡。

          吾輩幾人存此志?

          于今奮起不嫌遲!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李白有關名勝古跡的詩句

          詩句

          靈活變通的詩句

          閱讀(961)

          一、求有關變通的素材3則名言3句 1.陸羽懂得變通,棄佛從文,終成大器.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愿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

          詩句

          李白描寫女子的詩句

          閱讀(313)

          李白描寫婦女的詩比較典型的有以下幾類。1、貴妃李白有一部分描寫楊貴妃的詩歌,以詩來表現楊貴妃的花容月貌、情思情感。如《清平調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詩句

          靈魂的英文詩句

          閱讀(338)

          一、一些很震顫心靈的英語的美麗句子 1.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結果往往出人意料。 2. There is

          詩句

          李白寫有酒的詩句

          閱讀(311)

          李白寫的關于酒的詩句 10句 只要詩句,不要全詩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 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 —— 李白《行路難·其三》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 —— 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青天有月來

          詩句

          李白描寫邊塞的詩句是

          閱讀(274)

          描寫邊塞的古詩1、《出塞》【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出塞復入塞,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向沙場老.莫學游俠兒,矜夸紫騮好. 3

          詩句

          李白寫夏的詩句有哪些

          閱讀(347)

          李白描寫“夏天”的詩句有哪些李白描寫“夏天”的詩句有:1、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子夜吳歌·夏歌》 唐·李白2、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采蓮曲》 唐·李白3、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淥水曲》 唐·李白4、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

          詩句

          李白描寫邊塞的詩句

          閱讀(287)

          描寫邊塞的古詩1、《出塞》【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出塞復入塞,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向沙場老.莫學游俠兒,矜夸紫騮好. 3

          詩句

          李白描寫天目山的詩句

          閱讀(584)

          李白寫的寫山的詩句《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以過萬重山。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詩句

          李白贊泰山的詩句

          閱讀(389)

          李白贊美泰山的詩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題靈巖寺泉池 [唐]李 白 客來花雨際,秋水落金池。片石含清錦,疏松掛綠絲。高僧拂玉柄,童子獻雙梨。惜去愛佳景,煙蘿欲暝時。李白 《游泰山 》 其一平明登日觀,舉手開云關。精神四飛揚,如出天地間。黃

          詩句

          聆聽窗外雨聲的詩句

          閱讀(539)

          描寫窗外下雨的詩句有哪些1、《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譯文:您問歸期,歸期實難說準,巴山連夜暴雨,漲滿秋池。何時歸去,共剪西窗燭花,當面訴說,巴山夜雨況味。2、《約客》宋代:趙師

          詩句

          李白年輕時的詩句

          閱讀(421)

          李白年少時作的詩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是一首五言律詩,據專家考定,寫作該詩的時候詩人還不到20歲。戴天山(又名大

          詩句

          李清照相思的詩句

          閱讀(325)

          一、李清照“相思”的詩句有哪些 1、《聲聲慢·尋尋覓覓》宋代: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

          詩句

          聆聽教誨的詩句

          閱讀(680)

          一、有哪些關于“傾聽”的名人名言和詩句 傾聽的耳朵是虔誠的,傾聽的心靈是敏感的。有了傾聽的耳朵和愿意傾聽的心,你才會擁有忠實的朋友。——佚名我打破沉默的方法就是忘記

          詩句

          李白少年時的詩句

          閱讀(2976)

          李白年少時作的詩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是一首五言律詩,據專家考定,寫作該詩的時候詩人還不到20歲。戴天山(又名大

          詩句

          靈活變通的詩句

          閱讀(961)

          一、求有關變通的素材3則名言3句 1.陸羽懂得變通,棄佛從文,終成大器.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愿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

          詩句

          李白描寫女子的詩句

          閱讀(313)

          李白描寫婦女的詩比較典型的有以下幾類。1、貴妃李白有一部分描寫楊貴妃的詩歌,以詩來表現楊貴妃的花容月貌、情思情感。如《清平調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詩句

          李白寫有酒的詩句

          閱讀(311)

          李白寫的關于酒的詩句 10句 只要詩句,不要全詩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 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 —— 李白《行路難·其三》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 —— 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青天有月來

          詩句

          靈魂的英文詩句

          閱讀(338)

          一、一些很震顫心靈的英語的美麗句子 1.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結果往往出人意料。 2. There is

          詩句

          李白描寫邊塞的詩句是

          閱讀(274)

          描寫邊塞的古詩1、《出塞》【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出塞復入塞,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向沙場老.莫學游俠兒,矜夸紫騮好. 3

          詩句

          燎原的詩句

          閱讀(290)

          一、毛澤東手寫體的 星火燎原 詩詞的詞名是什么 1959年9月《星火燎原》第3集付印前,總政決定全書統一用《星火燎原》一個書名。這時,黃濤請印刷廠裝訂了一本紅絨封面的特制精

          詩句

          李白描寫邊塞的詩句

          閱讀(287)

          描寫邊塞的古詩1、《出塞》【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出塞復入塞,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向沙場老.莫學游俠兒,矜夸紫騮好. 3

          詩句

          李白寫夏的詩句有哪些

          閱讀(347)

          李白描寫“夏天”的詩句有哪些李白描寫“夏天”的詩句有:1、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子夜吳歌·夏歌》 唐·李白2、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采蓮曲》 唐·李白3、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淥水曲》 唐·李白4、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

          <optgroup id="r9hwm"></optgroup><nav id="r9hwm"><label id="r9hwm"></label></nav>

            <tt id="r9hwm"><tr id="r9hwm"></tr></tt>
          1. 
            
          2.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dl id="r9hwm"></dl></samp></optgroup>

          3.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dl id="r9hwm"></dl></samp></optgroup>

                1. <listing id="r9hwm"></listing>
                  <delect id="r9hwm"></delect>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ol id="r9hwm"></ol></samp></optgroup>
                  亚洲丰满少妇xxxxx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