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桃花的古詩
你好!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 崔護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樹香梢幾樹花。只恐東風能作惡,亂紅如雨墜窗紗。
——宋。劉敞:《桃花》 二月春歸風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殘紅尚有三千樹,不及初開一朵鮮。 ——清。
袁枚:《題桃樹》 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何當結作千年實,將示人間造化工。
——唐。吳融:《桃花》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立徐步立芳洲。
癲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唐。
杜甫:《絕句漫興》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見一年春。 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宋。 謝枋:《慶全庵桃花》 桃源只在鏡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紅。
自別西川海棠后,初將爛醉答春風。 ——宋。
陸游:《泛舟觀桃花》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唐。 元稹:《桃花》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 桃花一簇開無主, 可愛深紅愛淺紅。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桃花一樹魚三尺, 不醉月明船不歸。 (陳繼儒《春日雨霽泛舟》) 桃花流水?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李白 《山中答問》) 雙飛燕子幾時回, 夾岸桃花蘸水開。 (徐俯《春游湖》)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題都城南莊》) 。
二、有哪些描寫桃花的詩句
桃花令 桃花簾外春意暖, 桃花簾內晨妝懶。
簾外桃花簾內人, 人與桃花隔不遠。 桃花簾外開依舊, 簾中人比桃花秀。
花解憐人弄清柔, 隔簾折枝風吹透。 風透湘簾花滿庭, 庭前春色自多情。
閑苔院落門空掩, 斜日欄桿人自憑。 憑欄人向東風倚, 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落葉亂紛紛, 花綻新紅葉凝碧。 胭脂鮮艷何相類, 花之顏色人之媚。
若將人面比桃花, 面自桃紅花自美。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崔護:《題城南莊》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立徐步立芳洲。
癲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絕句漫興》 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
何當結作千年實,將示人間造化工。 ——唐.吳融:《桃花》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樹香梢幾樹花。
只恐東風能作惡,亂紅如雨墜窗紗。 ——宋.劉敞:《桃花》 二月春歸風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殘紅尚有三千樹,不及初開一朵鮮。 ——清.袁枚:《題桃樹》 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珍瓏。
應知吏侍歸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唐 韓愈《題百葉桃花》 江上人家桃樹枝,春寒細雨出疏籬。
影遭碧水潛勾引,風妒紅花卻倒吹。 唐 杜甫《風雨看舟前落花絕句》 千葉桃花勝百花,孤榮春軟駐年華。
若教避俗秦人見,知向河源舊侶夸。 唐 楊憑《千葉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
可惜狂風吹落后,殷紅片片點莓苔。 唐 周樸《桃花》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見一年春。
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宋 謝枋得《慶全庵桃花》 桃源只在鏡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紅。
自別西川海棠后,初將爛醉答春風。 宋 陸游《泛舟觀桃花》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沒。
搖蕩女蘿枝,半搖青天月。 唐 李白《憶秋浦桃花舊游》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
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唐 元稹《桃花》 風暖仙源里,春和水國中。
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 唐 齊己《桃花》 爭花不待葉,密綴欲無條。
傍沼人窺鑒,驚魚水濺橋。 宋 蘇軾《桃花》。
三、大林寺桃花的詩句表現了怎樣的物候現象1光年=幾米=幾千米
請參照以下資料,希望對你有用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白居易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大林寺桃花》),道出了山地氣候與平原氣候的差異.山地垂直氣候與詩歌唐代白居易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形象地反映了氣溫隨海拔高度增加而遞減,在山區物候的垂直差異.通常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廬山大林寺海拔高度在1 100~1 200米間,它比"人間"(九江市的平地,平均海拔32米)氣溫要低6℃左右,因此,桃花開放的時間要落后20~30天,所以山上的物候比山下的物候推遲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光年,長度單位,指光在一年時間中行走的距離,即約九萬四千六百億公里(或五萬八千八百億英里).更正式的定義為:在一儒略年的時間中(即365.25日,而每日相等于86400秒),在自由空間以及距離任何引力場或磁場無限遠的地方,一光子所行走的距離.因為真空中的光速是每秒299,792,458米(準確),所以一光年就等于 9,460,730,472,580,800米.(或5,786,101,150,000英里.5,108,385,784,330,890海里或約等于9.46 * 10^15 m = 9.46 拍米.)光年一般是用來量度很大的距離,如太陽系跟另一恒星的距離.光年不是時間的單位.光由太陽到達地球需時約八分鐘(即地球跟太陽的距離為八“光分”).已知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恒星為半人馬座比鄰星,它相距4.22光年.我們所處的星系——銀河系的直徑約有七萬光年.假設有一近光速的宇宙船從銀河系的一端到另一端,它將需要多于十萬年的時間.但這只是對于(相對于銀河系)靜止的觀測者而言,船上的人員感受到的旅程實際只有數分鐘.這是由于特殊相對論中的移動時鐘的時間膨脹現象.目前天文觀測范圍已經擴展到200億光年的廣闊空間,它稱為總星系.與天文學中其它常用單位的換算:一秒差距等于3.26光年.一光年等于63,240天文單位.。
四、描寫桃花的詩句大全
1、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見一年春。
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謝枋得《慶全庵桃花》2、桃源只在鏡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紅。
自別西川海棠后,初將爛醉答春風。——陸游《泛舟觀桃花》3、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沒。
搖蕩女蘿枝,半搖青天月。——李白《憶秋浦桃花舊游》4、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
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元稹《桃花》5、爭花不待葉,密綴欲無條。
傍沼人窺鑒,驚魚水濺橋。——蘇軾《桃花》6、扣舷得新詩,茶煮桃花水。
礕礕數片帆,去去殊未已。——貫休《上馮使君五首》7、念遠心如燒,不覺中夜起。
桃花帶露泛,立在月明里。——聶夷中《雜曲歌辭·起夜半》8、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城南莊》9、腸斷春江欲盡頭,杖立徐步立芳洲。
癲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絕 句漫興》10、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
何當結作千年實,將示人間造化工。——吳融《桃花》11、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樹香梢幾樹花。
只恐東風能作惡,亂紅如雨墜窗紗。——劉敞《桃花》12、二月春歸風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殘紅尚有三千樹,不及初開一朵鮮。——袁枚《題桃樹》13、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珍瓏。
應知吏侍歸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韓愈《題百葉桃花》14、江上人家桃樹枝,春寒細雨出疏籬。
影遭碧水潛勾引,風妒紅花卻倒吹。——杜甫《風雨看舟前落花絕句》15、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
可惜狂風吹落后,殷紅片片點莓苔。——周樸《桃花》16、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見一年春。
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謝枋得《慶 全庵桃花》17、楊柳千尋色,桃花一苑芳。
風吹入簾里,惟有惹衣香。——《雜曲歌辭·胡渭州》 18、安得舍羅網,拂衣辭世喧。
悠然策藜杖,歸向桃花源。——王維《菩提寺禁口號又示裴迪》 19、誰家無春酒,何處無春鳥。
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曉。——顧況《聽山鷓鴣》 20、門前洛陽道,門里桃花路。
塵土與煙霞,其間十馀步。——劉禹錫《題壽安甘棠館二首》21、春塢桃花發,多將野客游。
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頭。——張籍《和韋開州盛山十二首·桃塢》 22、批竹初攢耳,桃花未上身。
他時須攪陣,牽去借將軍。——李賀《馬詩二十三首》23、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
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元稹《桃花》24、楊柳千尋色,桃花一苑芳。
風吹入簾里,唯有惹衣香。——張祜《胡渭州》 25、細雨桃花水,輕鷗逆浪飛。
風頭阻歸棹,坐睡倚蓑衣。——韓偓《野釣》26、桃花流水須長信,不學劉郎去又來。
——李建勛《南唐近事(句)》 27、崦合桃花水,窗鳴柳谷泉。——顧況《題柳谷泉(句)》 28、裹頭極草草,掠鬢不菶菶。
未見桃花面皮,漫作杏子眼孔。——張元一《又嘲》29、采菱渡頭風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王維《田園樂》30、櫻桃花,一枝兩枝千萬朵。
花磚曾立摘花人,窣破羅裙紅似火。——元稹《櫻桃花》31、魏帝宮人舞鳳樓,隋家天子泛龍舟。
君王夜醉春眠晏,不覺桃花逐水流。顧況《雜曲歌辭·桃花曲》32、漢家宮里柳如絲,上苑桃花連碧池。
圣壽已傳千歲酒,天文更賞百僚詩。——《雜曲歌辭·涼州歌第一》33、西塞山邊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春江細雨不須歸。——張志和《雜歌謠辭·漁父歌》34、紅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馬上石榴裙。
羅敷獨向東方去,謾學他家作使君。——杜審言《戲贈趙使君美人》 35、桃花欲落柳條長,沙頭水上足風光。
此時御蹕來游處,愿奉年年祓禊觴。——劉憲《上巳日祓禊渭濱應制》36、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滿禊潭。
廣樂逶迤天上下,仙舟搖衍鏡中酣。——張說《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蕭令得潭字韻》 37、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張旭《桃花溪》 38、先賢盛說桃花源,塵忝何堪武陵郡。
聞道秦時避地人,至今不與人通問。——王昌齡《武陵開元觀黃煉師院三首》 39、雨歇楊林東渡頭,永和三日蕩輕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門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尋李九莊》40、湖上老人坐磯頭,湖里桃花水卻流。
竹竿裊裊波無際,不知何者吞吾鉤。——常建《戲題湖上》41、一尉何曾及布衣,時平卻憶臥柴扉。
故園柳色催南客,春水桃花待北歸。——劉長卿《時 平后春日思歸》42、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李白《山中問答》 43、水作青龍盤石堤,桃花夾岸魯門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風流到剡溪。——李白《東魯門泛舟二首》44、紅粉青蛾映楚云,桃花馬上石榴裙。
羅敷獨向東方去,漫學他家作使君。——張謂《贈趙使君美人》45、黃雀始欲銜花來,君家種桃花未開。
長安二月眼看盡,寄報春風早為催。——岑參《春興戲題贈李侯》46、朱唇一點桃花殷,宿妝嬌羞偏髻鬟。
細看只似陽臺女,醉著莫許歸巫山。——岑參《醉戲竇子美人》47、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
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五、描寫桃花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桃花的詩句如下: 1、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樹香梢幾樹花。
——宋.劉敞《桃花》 2、殘紅尚有三千樹,不及初開一朵鮮。 ——清.袁枚《題桃樹》 3、桃源只在鏡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紅。
——宋.陸游《泛舟觀桃花》 4、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 ——唐.吳融《桃花》 5、桃花細逐楊花落, 黃鳥時兼白鳥飛。
——唐.杜甫《曲江對酒》 6、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 ——唐.王維《田園》 7、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唐.李白《贈汪倫》 8、草色青青柳色黃, 桃花歷亂李花香。
——唐.賈至《春思》 9、凡桃俗李爭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元.王冕《題墨梅圖》 10、短短桃花臨水岸,輕輕柳絮點人衣。
——唐.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11、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 1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唐.白居易《題大林寺桃花》 13、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唐.戴叔倫《蘭溪棹歌》 14、桃花流水鱖魚肥。
——唐.張志和《漁歌子》 15、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16、露暗煙濃草色新,一翻流水滿溪春。
可憐漁父重來訪,只見桃花不見人。——唐.李白《桃源》 桃花是自由隱逸之花。
李白的《山中問答》抒發詩人高蹈塵外,醉心山林的隱逸情懷。“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一、二兩句“問”而“不答”,“笑”含懸念,“閑”顯心性,盡見詩人遠離塵俗,自由自在的浪漫情懷。
第三句特寫桃花流水、睿然遠逝的景色,渲染一種天然寧靜、淡泊幽深的氛圍。桃花流水,自自然然,清明亮麗,不汲汲于榮,不寂寂于逝,令人聯想到寵辱不驚,淡泊處世的隱士風采。
末句對比議論,滿蓄真情。山中一溪桃花,一脈流水,一山青翠,一心清閑,別有天地而自得其樂。
這份目無雜色,耳無雜音,心無雜念的舒適愜意,哪里是滾滾紅塵、碌碌人間所能相比的呢?全詩借“桃花流水”展示詩人瀟灑出塵之心和歸隱山林之志。 李白的另一首詩《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則謳歌朋友放浪山林,去留無蹤的隱逸風采。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友人生活在一個山青水才、林茂竹修的地方,可以目接飛泉,耳聞鐘聲;可以與麋鹿為伴,與青松為友;可以浪跡山林,心游道院。后面六句環境兼活動的描寫凸顯友人淡泊高潔的志趣和逍遙自在的風采。
一、二兩句展現詩人緣溪而行,穿山進林的景象。泉水淙淙,犬吠隱隱;桃花帶露,濃艷耀目。
好一派宜人景致,令人聯想到友人居住此中,如世外桃源,似人間天堂,超塵拔俗而自由自在。桃花,為環境添色,為人格增輝。
張旭的《桃花溪》表達詩人心儀虛無飄渺,神往世外桃源的審美情趣。“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起筆畫遠景,引人入勝:深山野谷,云煙繚繞;山溪之上,長橋橫跨,忽隱忽現,似有似無,似飄浮而動,如臨空而飛。
意境幽深神秘,朦朦朧朧。發問繪近景,涉“目”成趣:水中巖石,如島如嶼(石磯);清溪之上,桃花飄流,源源不盡,綿綿不絕,如紅霞映水,似赤袖拂風。
詩意美妙空靈,恍恍惚惚。天真有趣的一“問”引出一溪桃花流水,激活一份飄渺幻想,不言神往而神往自見,直寫桃花而桃花傳情。
詩歌寫得象桃花源一樣撲朔迷離,令人神往,張旭是高手!。
六、描寫桃花的古詩
1、《絕句漫興九首·其五》唐代:杜甫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
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譯文: 都說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盡,怎么會不感到傷感呢?拄著拐杖漫步江頭,站在芳洲上,只看見柳絮如顛似狂,肆無忌憚地隨風飛舞,輕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2、《題都城南莊》唐代: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譯文:去年春天,就在這扇門里,姑娘臉龐,相映鮮艷桃花。今日再來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處,只有桃花依舊,含笑怒放春風之中。
3、《春游湖》宋代: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
譯文:一對對燕子,你們什么時候飛回來的?小河兩岸的桃樹枝條浸在水里,鮮紅的桃花已經開放。下了幾天雨,河水漲起來淹沒了小橋,人不能過河,正在這時候,一葉小舟從柳陰下緩緩駛出。
4、《桃花》唐代:元稹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譯文:桃花朵朵盛開,那或深或淺的顏色,好似美貌姑娘面容上濃淡相宜的薄妝,讓人心怡。可無情的春風卻將那美麗的花瓣吹落于我的白衣之上,這讓人情何以堪啊!
5、《晚桃花》唐代:白居易
一樹紅桃亞拂池,竹遮松蔭晚開時。非因斜日無由見,不是閑人豈得知。
譯文:一棵盛開的紅桃花,花枝斜垂在池水上。因為旁邊有茂盛的松竹遮蔽,光照少,所以開放得要晚些。若不是傾斜的夕陽透入林中,還沒辦法發現這里有一棵花樹,不過也只有我這樣喜歡尋幽探勝的閑人,才會過來一探究竟。
七、有關描寫桃花的詩句
桃 花 令
桃花簾外春意暖, 桃花簾內晨妝懶。
簾外桃花簾內人, 人與桃花隔不遠。
桃花簾外開依舊, 簾中人比桃花秀。
花解憐人弄清柔, 隔簾折枝風吹透。
風透湘簾花滿庭, 庭前春色自多情。
閑苔院落門空掩, 斜日欄桿人自憑。
憑欄人向東風倚, 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落葉亂紛紛, 花綻新紅葉凝碧。
胭脂鮮艷何相類, 花之顏色人之媚。
若將人面比桃花, 面自桃紅花自美。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崔護:《題城南莊》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立徐步立芳洲。
癲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絕句漫興》
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
何當結作千年實,將示人間造化工。
——唐.吳融:《桃花》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樹香梢幾樹花。
只恐東風能作惡,亂紅如雨墜窗紗。
——宋.劉敞:《桃花》
二月春歸風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殘紅尚有三千樹,不及初開一朵鮮。
——清.袁枚:《題桃樹》
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珍瓏。
應知吏侍歸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唐 韓愈《題百葉桃花》
江上人家桃樹枝,春寒細雨出疏籬。
影遭碧水潛勾引,風妒紅花卻倒吹。
唐 杜甫《風雨看舟前落花絕句》
千葉桃花勝百花,孤榮春軟駐年華。
若教避俗秦人見,知向河源舊侶夸。
唐 楊憑《千葉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
可惜狂風吹落后,殷紅片片點莓苔。
唐 周樸《桃花》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見一年春。
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宋 謝枋得《慶全庵桃花》
桃源只在鏡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紅。
自別西川海棠后,初將爛醉答春風。
宋 陸游《泛舟觀桃花》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沒。
搖蕩女蘿枝,半搖青天月。
唐 李白《憶秋浦桃花舊游》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
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唐 元稹《桃花》
風暖仙源里,春和水國中。
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
唐 齊己《桃花》
爭花不待葉,密綴欲無條。
傍沼人窺鑒,驚魚水濺橋。
宋 蘇軾《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