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發人的詩句白居易
《上陽白發人》上陽人,上陽人,紅顏暗老白發新。
綠衣監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
同時采擇百余人,零落年深殘此身。憶昔吞悲別親族,扶入車中不教哭。
皆云入內便承恩,臉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得見面,已被楊妃遙側目。
妒令潛配上陽宮,一生遂向空房宿。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
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春日遲,日遲獨坐天難暮。
宮鶯百囀愁厭聞,梁燕雙棲老休妒。鶯歸燕去長悄然,春往秋來不記年。
唯向深宮望明月,東西四五百回圓。今日宮中年最老,大家遙賜尚書號。
小頭鞵履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外人不見見應笑,天寶末年時世妝。
上陽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兩如何!君不見昔時呂向美人賦,又不見今日上陽白發歌!譯文上陽宮人啊,上陽宮人,當年的花容月貌已經暗暗消失;如今垂暮之年,白發如銀。
綠衣監使守著宮門,一下就關閉了上陽人多少個春天。說起來,還是玄宗末年被選進皇宮,進宮時剛十六,現在已是六十。
一起被選的本有一百多人,然而,日久年深,凋零凈盡,如今剩下只老身一人。想當初,吞聲忍淚,痛別親人,被扶進車子里不準哭泣。
都說進了皇宮便會承受恩寵,因為自己是那樣的如花似玉。哪曉得一進宮,還沒等到見君王一面,就被楊貴妃遠遠地冷眼相看。
我遭到嫉妒,被偷偷地送進上陽宮,落得一輩子獨守空房。住在空房中,秋夜那樣漫長,長夜無睡意,天又不肯亮。
一盞殘燈,光線昏昏沉沉,照著背影,投映在墻壁上;只聽到夜雨蕭蕭,敲打著門窗;春日的白天是那樣慢,那樣慢啊,獨自坐著看天,天又黑得那樣晚。宮里的黃鶯兒百囀千啼,本該讓人感到欣喜,我卻滿懷愁緒,厭煩去聽;梁上的燕子成雙成對,同飛同棲,是多么地讓人羨慕,但我老了,再也引不起絲毫的嫉妒。
黃鶯歸去了,燕子飛走了,宮中長年冷清寂寥。就這樣送春,迎秋,已記不得過了多少年。
只知對著深宮,望著天上月,看它東邊出來,西邊落下,已經四五百回圓缺。現如今,在這上陽宮中,就數我最老。
皇帝聽說后,遠遠地賜了個“女尚書”的稱號。我穿的還是小頭鞋子、窄窄的衣裳;還是用那青黛畫眉,畫得又細又長。
外邊的人們沒有看見,看見了一定要笑話,因為這種妝扮,還是天寶末年的時髦樣子。上陽宮人哪,苦可以說是最多:年輕也苦,老了也苦。
一生孤苦,可又能怎樣?你不曾看到那時呂向的《美人賦》?你又沒見到今日的《上陽宮人白發歌》?鑒賞 上陽宮宮女很多,有些宮女從未得到皇帝接見,終身等于幽禁宮中。古代宮女生活相當痛苦。
所以詩序有“愍怨曠也”的說法。“愍”,同情。
“怨曠”,指成年了沒婚配的人。女人稱“怨女”,男人稱“曠夫”。
這里偏指怨女。 開頭幾句是說,上陽那老宮女,青春紅顏悄悄地、不知不覺地衰老了,而白發不斷地新生。
太監把守的宮門,自從宮女們被關進上陽宮以后,一幽閉就是多少年過去了。“玄宗末歲”指唐玄宗天寶末年(天寶年間為742年—756年),當時女子剛被選入宮中,才只有十六歲,一轉眼已到六十了。
同時從民間采擇來的宮女有百十多個,一個個都凋零死去了。多年后只剩下這一個老宮女了。
“綠衣監”,是唐代掌管宮闈出入和宮人簿籍的太監。從七品下,六、七品官穿綠色官服。
“入時十六今六十”,這里的歲數不是實指,而是指進去時很年輕,等幾十年過后已經很老了。這幾句概述了上陽宮女被幽閉在上陽宮達半個世紀之久,寫出了她凄慘的一生,以充滿哀怨憂郁之情的筆調,總括了全詩的內容,有統攝全篇的作用。
接著轉入該詩的主要部分,寫她入宮后的遭遇及幽閉后的愁苦。“憶昔吞悲別親族,扶入車中不教哭。
皆云入內便承恩,臉似芙蓉胸似玉。” 這四句寫她當年別親入宮的悲慟場景,意思是說,回想當年離別親人時,她忍悲吞聲被家人扶進車里邊,并囑咐她不要哭。
因為她長的很美,身材也很好,大家都說你一入宮里就會受到皇帝恩寵的,可事實并非如此。“未容君王得見面,已被楊妃遙側目。
妒令潛配上陽宮,一生遂向空房宿。” 這四句寫她進宮之后,被妒潛配上陽宮的悲慘結局。
她來到宮中,還沒容得君王看見她,就已被楊貴妃發現了,遠遠地對她加以側目而視。由于嫉妒,楊貴妃就派人下令把她發配到上陽宮,于是她的一生就在空房度過了。
至此,這位年僅十六歲的妙齡少女,一生命運就這樣決定了。 接下來圍繞著潛配上陽宮后的情景展開了層層描寫。
“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
這幾句寫她宿空房被幽閉時的痛苦。因為夜長,她睡不著盼天亮,但天色又遲遲不明。
就在殘燈、壁影,蕭蕭暗雨之中度過去了。這是寫秋夜的漫長。
“春日遲,日遲獨坐天難暮。宮鶯百囀愁厭聞,梁燕雙棲老休妒。”
春天白天長,雖然春光好,但她是孤獨一人坐在那兒,所以天越長越難挨,越難往下熬過去。所以總是希望天快點黑。
可天又長,很難黑。空中飛來的鶯鳥叫得很好聽,但她愁緒難展不愿聽;春天燕子來了,在梁間做窩,總是雙棲雙宿,可她已老了無需去妒忌燕子的雙棲雙宿了。
作者選擇“秋夜”和“春日。
二、關于白發的詩句
嘆白發 王維我年一何長。
鬢發日已白。俯仰天地間。
能為幾時客。惆悵故山云。
俳徊空日夕。何事與時人。
東城復南陌。白發 白居易白發知時節,暗與我有期。
今朝日陽里,梳落數莖絲。家人不慣見,憫默為我悲。
我云何足怪,此意爾不知。凡人年三十,外壯中已衰。
但思寢食味,已減二十時。況我今四十,本來形貌羸。
書魔昏兩眼,酒病沉四肢。親愛日零落,在者仍別離。
身心久如此,白發生已遲。由來生老死,三病長相隨。
除卻念無生,人間無藥治。櫻桃花下嘆白發 白居易逐處花皆好,隨年貌自衰。
紅櫻滿眼日,白發半頭時。倚樹無言久,攀條欲放遲。
臨風兩堪嘆,如雪復如絲。白發 白居易雪發隨梳落,霜毛繞鬢垂。
加添老氣味,改變舊容儀。不肯長如漆,無過總作絲。
最憎明鏡里,黑白半頭時。白發 白居易白發生來三十年,而今須鬢盡皤然。
歌吟終日如狂叟,衰疾多時似瘦仙。八戒夜持香火印,三元朝念蕊珠篇。
其余便被春收拾,不作閑游即醉眠。嘆白發 王維宿昔朱顏成暮齒,須臾白發變垂髫。
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嘆白發 韋應物還同一葉落,對此孤鏡曉。
絲縷乍難分,楊花復相繞。時役人易衰,吾年白猶少。
嘆白發 岑參白發生偏速,交人不奈何。今朝兩鬢上,更較數莖多。
白發嘆 盧綸發白曉梳頭,女驚妻淚流。不知絲色后,堪得幾回秋。
覽鏡見白發數莖光鮮特異 權德輿秋來皎潔白須光,試脫朝簪學酒狂。一曲酣歌還自樂,兒孫嬉笑挽衣裳。
和韓侍御白發 權德輿白發今朝見,虛齋曉鏡清。乍分霜簡色,微映鐵冠生。
幕下多能事,周行挹令名。流年未可嘆,正遇太階平。
始見白發題所植海石榴 柳宗元幾年封植愛芳叢,韻艷朱顏竟不同。從此休論上春事,看成古木對衰翁。
鏡中嘆白發 呂溫年過潘岳才三歲,還見星星兩鬢中。縱使他時能早達,定知不作黑頭公。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上陽白發人 元稹天寶年中花鳥使,撩花狎鳥含春思。滿懷墨詔求嬪御,走上高樓半酣醉。
醉酣直入卿士家,閨闈不得偷回避,良人顧妾心死別,小女呼爺血垂淚。十中有一得更衣,永配深宮作宮婢。
御馬南奔胡馬蹙,宮女三千合宮棄。宮門一閉不復開,上陽花草青苔地。
月夜閑聞洛水聲,秋池暗度風荷氣。日日長看提眾門,終身不見門前事。
近年又送數人來,自言興慶南宮至。我悲此曲將徹骨,更想深冤復酸鼻。
此輩賤嬪何足言,帝子天孫古稱貴。諸王在合四十年,七宅六宮門戶閟。
隋煬枝條襲封邑,肅宗血胤無官位。王無妃媵主無婿,陽亢陰淫結災累。
何如決雍順眾流,女遣從夫男作吏。上陽白發人-愍怨曠也 白居易上陽人,紅顏暗老白發新。
綠衣監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
同時采擇百馀人,零落年深殘此身。憶昔吞悲別親族,扶入車中不教哭。
皆云入內便承恩,臉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得見面,已被楊妃遙側目。
妒令潛配上陽宮,一生遂向空房宿。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
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春日遲,日遲獨坐天難暮。
宮鶯百囀愁厭聞,梁燕雙棲老休妒。鶯歸燕去長悄然,春往秋來不記年。
唯向深宮望明月,東西四五百回圓。今日宮中年最老,大家遙賜尚書號。
小頭鞋履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外人不見見應笑,天寶末年時世妝。
上陽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兩如何。
君不見昔時呂向美人賦,又不見今日上陽白發歌。白發吟 杜荀鶴一莖兩莖初似絲,不妨驚度少年時。
幾人亂世得及此,今我滿頭何足悲。九轉靈丹那勝酒,五音清樂未如詩。
家山蒼翠萬余尺,藜杖楮冠輸老兒。白發 齊己莫染亦莫鑷,任從伊滿頭。
白雖無耐藥,黑也不禁秋。靜枕聽蟬臥,閑垂看水流。
浮生未達此,多為爾為愁。喜白發 王冕眉間黃色未為奇,好是梳頭滿面絲。
從古其誰能脫略,于今得此可愉怡。絕憐雪色照明鏡,更喜霜花襯接縭。
萬事為他最公道,老來鑷白是兒癡。白發 陸游白發今年一倍增,閉門養此老無能。
牛羊被野霜天晚,禾稼連云歲事登。未午舂炊余脫粟,乍寒包裹有粗繒。
自憐未廢詩中業,父子蓬窗共一燈。白發 陸游白發千莖綠鬢稀,臥看鵷鷺刺天飛。
平生竊鄙貢公喜,故里但思陶令歸。清坐了無書可讀,殘年賴有佛堪依。
君看世事皆虛幻,屏酒長齋豈必非!白發 陸游疾病侵壯年,發恐不及白;偶賴針石功,寓世成久客。行年垂七十,霜雪紛滿幘,耳目雖已衰,亦未與人隔。
濯纓千頃湖,送老五畝宅。大布縫長衫,東阡復南陌。
白發 陸游我生實多邅,九折行晚途。憂傷日熏心,驚見頰與顱。
稍生秋風時,競出寒雨余。星星初尚稀,戢戢不可除。
昔如春柳妍,今作霜蓬枯。蓬枯有再綠,念我豈得如。
平昔樂方外,固與功名疏。投鑷三嘆息,金丹豈無書!白發 陸游蕭蕭白發濯洽浪,剡曲西南一草堂。
飲水讀書貧亦樂,杜門養病老何傷。已成五畝扶犁叟,誰記三朝執戟郎!正似籬邊數枝菊,歲殘猶復耐冰霜。
病起鏡中見白發此去七十無十寒暑矣偶得長句 陸游短鬢蕭條失故青,人間真似宿郵亭。正令寬作十年夢,安用更留三日醒。
覆瓿書成空自苦,擊轅歌罷遣誰聽?客來若覓衰翁處,睡起悠然倚素屏。嘲白發 王安石久應飄轉作蓬飛,眷惜冠巾未忍違。
種種春風吹不長,星星。
三、白發人的詩句白居易
《上陽白發人》上陽人,上陽人,紅顏暗老白發新。
綠衣監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
同時采擇百余人,零落年深殘此身。憶昔吞悲別親族,扶入車中不教哭。
皆云入內便承恩,臉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得見面,已被楊妃遙側目。
妒令潛配上陽宮,一生遂向空房宿。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
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春日遲,日遲獨坐天難暮。
宮鶯百囀愁厭聞,梁燕雙棲老休妒。鶯歸燕去長悄然,春往秋來不記年。
唯向深宮望明月,東西四五百回圓。今日宮中年最老,大家遙賜尚書號。
小頭鞵履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外人不見見應笑,天寶末年時世妝。
上陽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兩如何!君不見昔時呂向美人賦,又不見今日上陽白發歌!譯文上陽宮人啊,上陽宮人,當年的花容月貌已經暗暗消失;如今垂暮之年,白發如銀。
綠衣監使守著宮門,一下就關閉了上陽人多少個春天。說起來,還是玄宗末年被選進皇宮,進宮時剛十六,現在已是六十。
一起被選的本有一百多人,然而,日久年深,凋零凈盡,如今剩下只老身一人。想當初,吞聲忍淚,痛別親人,被扶進車子里不準哭泣。
都說進了皇宮便會承受恩寵,因為自己是那樣的如花似玉。哪曉得一進宮,還沒等到見君王一面,就被楊貴妃遠遠地冷眼相看。
我遭到嫉妒,被偷偷地送進上陽宮,落得一輩子獨守空房。住在空房中,秋夜那樣漫長,長夜無睡意,天又不肯亮。
一盞殘燈,光線昏昏沉沉,照著背影,投映在墻壁上;只聽到夜雨蕭蕭,敲打著門窗;春日的白天是那樣慢,那樣慢啊,獨自坐著看天,天又黑得那樣晚。宮里的黃鶯兒百囀千啼,本該讓人感到欣喜,我卻滿懷愁緒,厭煩去聽;梁上的燕子成雙成對,同飛同棲,是多么地讓人羨慕,但我老了,再也引不起絲毫的嫉妒。
黃鶯歸去了,燕子飛走了,宮中長年冷清寂寥。就這樣送春,迎秋,已記不得過了多少年。
只知對著深宮,望著天上月,看它東邊出來,西邊落下,已經四五百回圓缺。現如今,在這上陽宮中,就數我最老。
皇帝聽說后,遠遠地賜了個“女尚書”的稱號。我穿的還是小頭鞋子、窄窄的衣裳;還是用那青黛畫眉,畫得又細又長。
外邊的人們沒有看見,看見了一定要笑話,因為這種妝扮,還是天寶末年的時髦樣子。上陽宮人哪,苦可以說是最多:年輕也苦,老了也苦。
一生孤苦,可又能怎樣?你不曾看到那時呂向的《美人賦》?你又沒見到今日的《上陽宮人白發歌》?鑒賞 上陽宮宮女很多,有些宮女從未得到皇帝接見,終身等于幽禁宮中。古代宮女生活相當痛苦。
所以詩序有“愍怨曠也”的說法。“愍”,同情。
“怨曠”,指成年了沒婚配的人。女人稱“怨女”,男人稱“曠夫”。
這里偏指怨女。 開頭幾句是說,上陽那老宮女,青春紅顏悄悄地、不知不覺地衰老了,而白發不斷地新生。
太監把守的宮門,自從宮女們被關進上陽宮以后,一幽閉就是多少年過去了。“玄宗末歲”指唐玄宗天寶末年(天寶年間為742年—756年),當時女子剛被選入宮中,才只有十六歲,一轉眼已到六十了。
同時從民間采擇來的宮女有百十多個,一個個都凋零死去了。多年后只剩下這一個老宮女了。
“綠衣監”,是唐代掌管宮闈出入和宮人簿籍的太監。從七品下,六、七品官穿綠色官服。
“入時十六今六十”,這里的歲數不是實指,而是指進去時很年輕,等幾十年過后已經很老了。這幾句概述了上陽宮女被幽閉在上陽宮達半個世紀之久,寫出了她凄慘的一生,以充滿哀怨憂郁之情的筆調,總括了全詩的內容,有統攝全篇的作用。
接著轉入該詩的主要部分,寫她入宮后的遭遇及幽閉后的愁苦。“憶昔吞悲別親族,扶入車中不教哭。
皆云入內便承恩,臉似芙蓉胸似玉。” 這四句寫她當年別親入宮的悲慟場景,意思是說,回想當年離別親人時,她忍悲吞聲被家人扶進車里邊,并囑咐她不要哭。
因為她長的很美,身材也很好,大家都說你一入宮里就會受到皇帝恩寵的,可事實并非如此。“未容君王得見面,已被楊妃遙側目。
妒令潛配上陽宮,一生遂向空房宿。” 這四句寫她進宮之后,被妒潛配上陽宮的悲慘結局。
她來到宮中,還沒容得君王看見她,就已被楊貴妃發現了,遠遠地對她加以側目而視。由于嫉妒,楊貴妃就派人下令把她發配到上陽宮,于是她的一生就在空房度過了。
至此,這位年僅十六歲的妙齡少女,一生命運就這樣決定了。 接下來圍繞著潛配上陽宮后的情景展開了層層描寫。
“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
這幾句寫她宿空房被幽閉時的痛苦。因為夜長,她睡不著盼天亮,但天色又遲遲不明。
就在殘燈、壁影,蕭蕭暗雨之中度過去了。這是寫秋夜的漫長。
“春日遲,日遲獨坐天難暮。宮鶯百囀愁厭聞,梁燕雙棲老休妒。”
春天白天長,雖然春光好,但她是孤獨一人坐在那兒,所以天越長越難挨,越難往下熬過去。所以總是希望天快點黑。
可天又長,很難黑。空中飛來的鶯鳥叫得很好聽,但她愁緒難展不愿聽;春天燕子來了,在梁間做窩,總是雙棲雙宿,可她已老了無需去妒忌燕子的雙棲雙宿了。
作者選擇“秋夜。
四、跟白發有關的詩句
紅顏暗老白發新。唐代詩人 白居易
白發為老年人的尊榮。 白發名言《圣經》 《圣經》
白發并不等于是智慧。希臘詩人 米南德
朱顏君未老,白發我先秋。
唐·李白《憶襄陽舊游贈馬少府巨》。
唐代詩人 李白 《憶襄陽舊游贈馬少府巨》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唐·李白《秋浦歌》其十五。
唐代詩人 李白 《秋浦歌》
白發寧有種,一一醒時栽。 關于白發的名言
宋·辛棄疾《水調歌頭·白日射金闕》白發難道也有種子嗎?一個個在醒來的時候都載上了。表示對白發、時間、人生的感慨。
南宋愛國詞人 辛棄疾 《水調歌頭·白日射金闕》
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宋·范仲淹《漁家傲》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范仲淹 《漁家傲》
青春留不住,白發自然生。
見唐·杜牧《送友人》。
唐代詩人 杜牧 《送友人》
憂來令白發,誰云愁可任。唐代大臣 張柬之
勿以朱顏好,而忘白發侵。 白發名言唐朝詩人 李端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發多。
唐·唐溫如《題龍陽縣青草湖》。
晚唐詩人 唐溫如 《題龍陽縣青草湖》
五、描寫白發的詩詞
嘆白發 王維
宿昔朱顏成暮齒,須臾白發變垂髫。
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
嘆白發 韋應物
還同一葉落,對此孤鏡曉。絲縷乍難分,楊花復相繞。
時役人易衰,吾年白猶少。
嘆白發 岑參
白發生偏速,交人不奈何。今朝兩鬢上,更較數莖多。
白發嘆 盧綸
發白曉梳頭,女驚妻淚流。不知絲色后,堪得幾回秋。
覽鏡見白發數莖光鮮特異 權德輿
秋來皎潔白須光,試脫朝簪學酒狂。
一曲酣歌還自樂,兒孫嬉笑挽衣裳。
和韓侍御白發 權德輿
白發今朝見,虛齋曉鏡清。乍分霜簡色,微映鐵冠生。
幕下多能事,周行挹令名。流年未可嘆,正遇太階平。
始見白發題所植海石榴 柳宗元
幾年封植愛芳叢,韻艷朱顏竟不同。
從此休論上春事,看成古木對衰翁。
鏡中嘆白發 呂溫
年過潘岳才三歲,還見星星兩鬢中。
縱使他時能早達,定知不作黑頭公。
六、形容白發的詩句
1、將軍白發征夫淚
宋
范仲淹
《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2、梨園弟子白發新
唐
白居易
《長恨歌》
3、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
唐
李白
《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4、黃花白發相牽挽
宋
黃庭堅
《鷓鴣天·**枝頭生曉寒》
5、白發戴花君莫笑
宋
歐陽修
《浣溪沙》
6、休將白發唱黃雞
宋
蘇軾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七、白居易上陽白發人的句子賞析 隨便那句都可以
上陽白發人——白居易
上陽人,
紅顏暗老白發新。
綠衣監使守宮門,
一閉上陽多少春。
玄宗末歲初選入,
入時十六今六十。
同時采擇百余人,
零落年深殘此身。
憶昔吞悲別親族,
扶入車中不教哭。
皆云入內便承恩,
臉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見面,
已被楊妃遙側目。
妒令潛配上陽宮,
一生遂向空房宿。
秋夜長,
夜長無寐天不明。
耿耿殘燈背壁影,
蕭蕭暗雨打窗聲。
春日遲,
日遲獨坐天難暮。
宮鶯百囀愁厭聞,
梁燕雙棲老休妒。
鶯歸燕去長悄然,
春往秋來不記年。
唯向深宮望明月,
東西四五百回圓。
今日宮中年最老,
大家遙賜尚書號。
小頭鞋履窄衣裳,
青黛點眉眉細長。
外人不見見應笑,
天寶末年時世妝。
上陽人,
苦最多。
少亦苦,
老亦苦。
少苦老苦兩如何?
君不見昔時呂向《美人賦》,
又不見今日上陽白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