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夕陽西下湖畔的古詩詞
1、《采桑子·何人解賞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何人解賞西湖好,佳景無時。飛蓋相追。貪向花間醉玉卮。
誰知閑憑闌干處,芳草斜暉。水遠煙微。一點滄洲白鷺飛。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2、宋代:歐陽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游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3、《采桑子·殘霞夕照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殘霞夕照西湖好,花塢蘋汀,十頃波平,野岸無人舟自橫。
西南月上浮云散,軒檻涼生。蓮芰香清。水面風來酒面醒。
4、《阮郎歸·西湖春暮》
宋代:馬子嚴
清明寒食不多時。香紅漸漸稀。番騰妝束鬧蘇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兩兩叫船兒。人歸春也歸。
5、《西湖雜詠·秋》
元代:薛昂夫
疏林紅葉,芙蓉將謝,天然妝點秋屏列。
斷霞遮,夕陽斜,山腰閃出閑亭榭。
分付畫船且慢者。歌,休唱徹;詩,乘興寫。
二、描寫黃昏美景的詩句有哪些
春村
【唐】白居易
二月村園暖,桑間戴勝飛.
農夫舂舊谷,蠶妾禱新衣.
牛馬因風遠,雞豚過社稀.
黃昏林下路,鼓笛賽神歸.
望江州
【唐】白居易
江回望見雙華表,知是潯陽西郭門.
猶去孤舟三四里,水煙沙雨欲黃昏.
浣溪沙
【宋】李清照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沈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
海燕未來人斗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濕秋千.
阮郎歸
【宋】蘇軾
暗香浮動月黃昏.堂前一樹春.東風何事入西鄰.兒家常閉門.
雪肌冷,玉容真.香腮粉未勻.折花欲寄嶺頭人.江南日暮云.
三、關于黃昏的句子
暮色四合,最后一抹斜陽還留戀地撫摸著地平線。
?黃昏的降臨總是陰沉沉的,散霧彌漫大地,昏暗的日光在給黑暗讓位。
?黃昏時分,斜陽余暉返照山光水色,交織成一幅飄動著的畫面,瑰麗無比。
?日落之際,天空一片深紅色的云靄,映照在水面上,把河集成了薔薇色。
?暮色無聲地降落在上海繁華囂雜的市中心區了.
?太陽落了,朦朧的暮色從岸邊伸展到湖上,水由蔚藍色變成鐵灰色.
?夕陽西下的天際在我們身后從遠處閃爍著落日的余暉。
周圍籠罩著深沉與神圣的黃昏的平靜。
?春靄夾著薄霧籠罩了一切.
?萬物都失去了自己的形狀,最初溶成灰色的一片;隨后義溶成漆黑的一片;
到了垂暮的時候,整個彩色斑斕的草原被鮮艷的夕陽籠罩著,慢慢地暗沉下來.
?黃昏,用它那輕捷的步子,悄悄地,從山的那邊,從天的盡頭走來:
?暮色越發濃了,慢慢地,天色像烏鴉一樣的黑了。
?太陽漸漸的收了它通黃的光線。
?太陽落山了,一陣陣晚風,把一天的炎熱收去了。
?夕陽的余輝染紅了天角,天光海色渾然相融,熠熠生輝,
?血紅的夕陽,在散亂無章的云朵霞片中徐徐下沉,它把薔薇色的斜暉,閃爍不定地蒙在河面上。
·正在隱退的白晝迷人地、優愁地、鮮艷地泛著紅光,像疾病纏綿的美女臨終前頰上的紅暈一樣。
·近黃昏時,古舊一點的庭院就有成群成陣像一片片墨點子似的老鴉在老態龍鐘的榆錢樹的樹顛上來回盤旋,此呼彼和,噪個不休。
·暮色從遠山外暗暗襲來,山色一刻兒深赭,一刻兒淡青地轉換著顏色.
·傍晚的風光恬靜幽美,那種說不出的和諧使六月里的夕照格外韻味深長.
·黛黑色的山巒像巨鯨的大口,不知不覺地將落日吞食了。
·傍晚的景色令人陶醉:露水滋潤著萎靡的花草,沒有風,四周異常寧靜,空氣涼爽宜人.
·日暮北風吹雨去,數峰青瘦出云來.
·日落之際,天空一片深紅色的云靄,映照在水面上,把河染成了薔薇色。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西天逐漸灰暗,黃昏邁著輕盈的步子悄悄走來了.
·暮色好像懸浮在濁流中的泥沙,在靜止的時候便漸漸沉淀下來了。
·暮色夾著煙氣雨霧來了,濃濃重重,鋪天蓋地,像要獨霸天下似的。
·黃昏來臨了,晚霞像火焰一般地燃燒,遮掩了半個天空,附近的空氣似乎特別清澈,像玻璃一樣.
·太陽落下去了,留下那片泥金般的回光使天空變成了玫瑰色,風平浪靜的地中海還在薄暮里漾著光明,像是一片經過打磨而且渺無邊際的金屬.
·黃昏微妙的暗紫色漸漸從天際漫來,流入西天輝煌的落霞中.
·太陽早已下去,褪殘的紫霞淡淡地繞掛在西邊山峰上,天空是碧凈的,幾顆蒼白的小星星已經開始在閃爍了。
·日落以后,林中小路上煙霧彌漫.
?山區的黃昏這樣的短促,太陽剛剛噴著山嶺,黑黝黝的陰影就落到了山谷里面。
?太陽在橡樹的那邊下去,斜的光線射在樹間,葉叢都成為古銅色,樹下一抹一抹的陽光,像金色的臺布一樣攤在那里,遠處黃綠色的田野,漸漸地淹沒在一種模糊的寂竇中.
?萬物都沉浸在柔和的、晶瑩的、蔚藍色的大氣中,都被從云縫里射出的落日的炎熱的光輝照耀著。
?落日沉沒,銀灰色的暮靄籠罩草原。
?天空的霞光漸漸地淡下去了,深紅變成了排紅,維紅又變為淺紅,最后,當這一切紅光都消失了的時候,那突然顯得高而遠了的天空,則呈現出一片肅穆的神色.
?天空從青蒼色漸漸變成鴨蛋一般的湖綠色,一種幽靜的暮色暗暗地圍攏來.
·夏日的傍晚,燕雀的狂噪穿過暮靄,在天空回繞。
·那是一個溫和而軟化了的黃昏,空氣中一片溫和、芬芳。
·太陽落下去了,留下那片泥金般的回光使天空變成了玫瑰色.
·一片輕盈的暮靄在遠處漂浮。
·在逐漸變暗的天空,有顆像瓷器一樣慘淡的四分之三月亮,在高聳入云的辦公樓上空慢慢駛過.
·西邊是落日殘照,東邊天空正在升起的月亮發出淡淡的光輝一一個漸漸消退,另一個漸漸亮起來.
·薄暮下,湖上籠罩著一抹輕煙,船影隱約,漁歌飄渺。
四、描寫黃昏的句子
看那天色:卻早紅舊西沉,鴉鵲奔林高噪。打魚人停舟罷棹,望客旅貪程,村煙繚繞。山寺寂寥,玩銀燈,佛前點照。月上東郊,孤村酒旆收了。采樵人回,攀古道,過前溪,時聽猿啼虎嘯。深院佳人,望夫歸倚門斜靠。
(馮夢龍:《崔衙內白鶴招妖》 《警世通言》第266頁)
太阻剛剛下了地平線。軟風一陣一陣地吹上人面,怪癢癢的。蘇州河的濁水幻成了金綠色,輕輕地,悄悄地,向西流去。黃浦的夕潮不知怎的已經漲上了,現在沿這蘇州河兩岸的各色船只都浮得高高地,倉面比碼頭還高了約莫半尺。風吹來外灘公園里的音樂,卻只有那炒豆似的銅鼓聲最分明,也最叫人興奮。暮靄夾著薄霧籠罩了外白渡橋的高聳的鋼架,電車馳過時,這鋼架下橫空架掛的電車線時時爆發出幾朵碧綠的火花。從橋上向東望,可以看見浦東的洋棧象巨大的怪獸,·蹲在暝色中,閃著千百只小眼睛似的燈火。向西望,叫人猛一驚的,是高高地裝在一所洋房頂上而且異常龐大的霓虹燈電管廣告,射出火一樣的赤:光和青磷似的綠焰:Light,Heat,Power!
(茅盾:《子夜》第1頁)
秋末的黃昏來得總是很快,還沒等山野上被日光蒸發起的水氣消散,太陽就落進了西山。于是,山谷中的嵐風帶著濃重的涼意,驅趕著白色的霧氣,向山下游蕩,而山峰的陰影,更快地倒壓在村莊上,陰影越來越濃;漸漸和夜色混為一體,但不久,又被月亮燭成銀灰色了。
(馮德英:《苦菜花》第44頁)
北方鄉村的傍晚,當晚霞消退之后,天地間就變成了銀灰色。乳白的炊煙和灰色的暮靄交融在一起,象是給墻頭、屋脊、樹頂和街口都罩了—層薄薄的玻璃紙,使它們變得若隱若現,飄飄蕩蕩,很有幾分奇妙的氣氛。小蠓蟲開始活躍,成團地嗡嗡飛旋。布谷鳥在河邊的樹林子里,用啞了的嗓子嗚叫著,又不知道受了什么驚動,拖著聲音,朝遠處飛去……
(浩然:《艷陽天》第859頁)
這時,正是夕陽西下的時分,草原上籠罩起金色的寂靜,遠處山巒披上晚霞的彩衣,那天邊牛乳般潔白的云朵,也變得火帶一般鮮紅。草浪子息了,牧歸的牛羊群從遠方草原走來,只有那些夜間也不回返的駱駝群,還在柳林附近的湖邊上游蕩著……
(瑪拉沁夫:《花的草原》《建國以來短篇小說》上冊第620—621頁)
周圍一片寂靜,靜得憑蚊子的嗡嗡聲都能聽出它在什么地方飛。左邊的深谷已是一片漆黑。在峽谷和我們之間,暗藍色的峰巒重重疊疊,布滿層層積雪,矗立在剩下一抹殘陽的茫茫天際。星星開始在蒼茫的天空中閃爍,奇怪的是我覺得它們比我們北方的星星要高得多。道路兩旁豎立著一塊塊光溜溜的黑色巖石。雪地里偶爾露出幾叢灌木,但它們的枯葉紋絲不動。在這沉沉酣睡的大自然懷抱里,聽到三匹困倦的驛馬的嘶聲和忽高忽低的俄羅斯鈴鐺的響聲,倒是別有風味的。
(【俄】萊蒙托夫:《當代英雄》第6頁)
這是一種類似夏天傍晚庭園中的情景,沒有風,池面映著夕陽的余輝,平靜得象一面金光燦爛的鏡子。在樹林中間,遠遠地現出一個小村子。露水降下來,一群家畜混合著鳴聲吠聲和蹄聲,象音樂合奏一般,向家里走去……你們一定會衷心地發誓,一輩子再不需要比這個更美麗的景色了……這美麗的黃昏,過二個鐘頭便會消失了,因此更其值得留戀。它為了保護自己的聲譽,在別人還沒有厭倦之前叫他們珍惜自己,便在恰當的時候轉變成黑夜。
(【俄】赫爾岑,《誰之罪》第1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