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雞叫鳴的句子
“雞鳴”,《辭源》注為:“兵器名。”《辭海》則注道:“②《詩經·齊風》篇名。③樂府《相和歌》曲名。④戈的別稱。”這兩部工具書都缺注了十二時中的“雞鳴”的詞義。
從字面上來看,“雞鳴”確有“雞叫”之意,但它在十二時中卻是特指夜半之后、平旦以前的那一時段,即深夜過后的1時一3時,以地支來稱其名則為丑時。
雞被古人褒稱作“知時畜也”。《韓詩外傳》中贊頌雞云:“守夜不失時,信也。”曙光初現,雄雞啼鳴,拂曉來臨,人們起身。
“雞鳴”一詞,源于《春秋左傳正義》中“雞鳴而食,唯命是聽”之句。早于此例的句子里,即或有“雞鳴”,也均非特指時間,而僅僅是表示“雞叫了”這種情況。如:“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詩經·風雨》)等。
二、有關雞叫的詩詞
白居易《晨雞》:“買得晨雞共雞語,常時不用等閑鳴.深山月黑風寒夜,欲近曉天啼一聲.”
唐朝徐寅的《雞》:“名參十二屬,花入羽毛深.守信催朝日,能鳴送曉明.峨冠裝瑞壁,利爪削黃金.徒有稻粱感,何由報德音.”
唐代汪遵的《雞鳴曲》:“金距花冠傍舍棲,清晨相叫一聲齊.開關自有馮生計,不必開明待汝啼.”
李商隱的《賦得雞》:“稻粱猶足活諸雛,妒敵專場好自娛.可要五更驚穩夢,不辭風雪為烏.”
朱元璋《金雞報曉》:“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三聲喚出扶桑日,掃敗殘星與曉月.”
散文家楊朔曾于 1944 年冬在延安寫了一首《雪夜遣懷》:“四山風雪夜凄迷,夜色濃中唱曉雞.自有詩心如火烈,獻身不惜作塵泥.
三、公雞根據什么來打鳴
除了梟(貓頭鷹)、鵠(一類類似于梟的猛禽,它們的區別是梟的頭部有兩朵像貓耳的羽毛,而鵠沒有)等少數鳥類外,其它的鳥在夜間都是看不到東西的。
公雞也是一樣,在夜里,它們隨時都有可能受到攻擊,所以感到非常不安。到了清晨,公雞的眼睛又能夠看得到東西了,于是興奮得不得了。
為了表達這種興奮的心情,就興奮地打起鳴來。這也是公雞對于光刺激的一種本能反應。
經過很長的時間,早上打鳴已成為公雞的一種習性保存下來。現在,即使將公雞放到黑暗的地方,讓它看不到光線,到了清晨,它還是一樣要打鳴的。
此外,公雞也是一種很好斗的動物,它通過打鳴來告誡其它的公雞,不要到它的領地來,否則就不客氣了。 公雞還通過打鳴來引起母雞的注意,來提醒母雞,這有一個美男子,可千萬不要到別的地方去。
總之,公雞打的鳴有很多不同的含意,因此啼叫的方式也有很大區別。如果經常側耳傾聽,就能發現其中的奧妙。
四、公雞為什么半夜叫鳴
公雞半夜叫鳴:是由內在的生物鐘控制的,公雞對于光刺激的一種本能反應。外在的光線和聲音刺激誘發公雞打鳴,外在刺激對公雞打鳴的影響也受公雞內在生物鐘的控制。
在夜里,隨時都有可能受到攻擊,所以感到非常不安。到了清晨,公雞的眼睛又能夠看得到東西了,于是興奮。為了表達這種興奮的心情,就打起鳴來。這也是公雞對于光刺激的一種本能反應。經過很長的時間,早上打鳴已成為公雞的一種習性保存下來。
即使將公雞放到黑暗的地方,讓它看不到光線,到了清晨,它還是一樣要打鳴的。此外,公雞也是一種很好斗的動物,它通過打鳴來告誡其它的公雞。 公雞還通過打鳴來引起注意。
擴展資料
在很多文化中,公雞打鳴都和清晨的到來聯系在一起。這似乎暗示著公雞能夠知道時間。而《半夜雞叫》中的“周扒皮”為了長工們能多干些活,半夜三更起來學雞叫讓長工勞動,又暗示著公雞打鳴是可以通過外界刺激激發的。
改變了光照和黑暗的周期時,公雞表現出了如同人們跨大時區飛行后的時差現象。這是由于雞的生物鐘,就如同人的生物鐘一樣,受到夜晚(黑暗中)時分泌的褪黑素影響。同時,公雞打鳴和雞的雄激素也有關,閹雞和母雞不會打鳴正是由于它們沒有雄激素,如果給母雞注射雄激素,母雞也會開始打鳴。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打鳴
參考資料:人民網-日研究發現:公雞打鳴由體內生物鐘控制 非因日照
五、關于雞的 詩句
1、《勸學詩》
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時代要知道發憤苦讀,勤奮學習。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時為什么不知道要勤奮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時為什么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2、《畫雞》
明代:唐寅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
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譯文:它的頭上鮮紅如紅花怒放的帽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它是一只白雞所以滿身雪白走過來。一生之中它從來不敢隨便說話,但是一旦喊起來千門萬戶就隨著打開門窗了。
3、《社日》
唐代:王駕
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譯文:鵝湖山下,莊稼長勢喜人,家家戶戶豬滿圈,雞成群。天色已晚,桑樹柘樹的影子越來越長,春社的歡宴才漸漸散去,喝得醉醺醺的人在家人的攙扶下高高興興地回家。
4、《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
唐代:岑參
雞鳴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闌。
金闕曉鐘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官。
花迎劍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獨有鳳凰池上客,陽春一曲和皆難。
譯文:五更雞鳴,京都路上曙光略帶微寒;黃鶯鳴囀,長安城里已是春意闌珊。 望樓曉鐘響過,宮殿千門都已打開;玉階前儀仗林立,簇擁上朝的官員。
啟明星初落,花徑迎來佩劍的侍衛;柳條輕拂著旌旗,一滴滴露珠未干。 唯有鳳池中書舍人賈至,寫稱贊;他的詩是曲陽春白雪,要和唱太難。
5、《商山早行》
唐代: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譯文:黎明起床,車馬的鈴鐸已震動;一路遠行,游子悲思故鄉。雞聲嘹亮,茅草店沐浴著曉月的余輝;足跡依稀,木板橋覆蓋著早春的寒霜。
枯敗的槲葉,落滿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鮮艷地開放在驛站的泥墻上。因而想起昨夜夢見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鴨和鵝,正嬉戲在岸邊彎曲的湖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