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華山的詩句
詠華山宋朝 寇準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意思;站在華山頂山,只有藍天在我們的頭頂,遠遠近近的山都在我們的腳下,沒有哪座山能與華山一樣高一樣齊的。
抬頭看去,看到太陽離我們那么近,回過頭看,一朵朵白云低低的飄在山腰間。作者簡介;寇準,是北宋時期稀世神童,聰慧過人。
據史書記載,寇準小時候,其父大宴賓客,飲酒正酣,客人請小寇準以附近華山為題,作《詠華山》詩,寇準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隨口吟出一首五言絕句:“只應天山有,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邁,回首白云低。”
比世人皆知的曹植七步成詩還要快出許多,真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詠華山天下名山眾,/惟此最險峻。/名山各千秋,/惟此多神韻。
/石蓮怒放姿,/蒼龍騰飛陣。/三峰插南斗,/一掌攬北辰。
/突兀傲蒼穹,/峭拔垂乾坤。/巨靈傳神話,/老君有軼聞。
/群仙天外客,/毛女秦宮人。/造化真奇巧,/引世探迷津。
/遂使樂山者,/慕名頻登臨。/李白嘆崢嶸,/韓愈為驚魂。
/端的神仙境,/真源費猜尋。/徒羨陳希夷,/云臺隱終身。
/往昔我首途,/曾作《華山吟》。/今再來拜謁,/重逢意尤深。
/欣喜有纜車,/如鸞飛天門。/松濤壯人懷,/惠風拂衣襟。
/不求靈丹藥,/不采茯苓根。/不慕羽客居,/不思歸山林。
/自知是凡骨,/豈能免浮沉?!/只望覓凈土,/仰賢沐清芬。/幸又臨絕頂,/頓作方外人。
/煩囂俱拋卻,/返璞竟歸真。/東迎旭日升,/西醉火燒云。
/始悟天寥廓,/山雄賴地脈。/大塊即華章,/深壑有詩痕。
/但愿借飛瀑,/滌我心上塵。/但愿借晴嵐,/潤我筆下文。
/快哉逍遙游,/俯仰已忘神!。
二、描寫“華山”的詩句有哪些
1.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詠華山》 宋 寇準 譯文:華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齊平的山。 2.荊山已去華山來,日出潼關四扇開。
——《次潼關先寄張十二閣老使君》 唐 韓愈 譯文:荊山剛剛越過華山迎面來,紅日東升潼關也四門大開。 3.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 唐 李白 譯文:華山崢嶸而崔嵬,是何等的壯偉高峻呀!遠望,黃河像細絲一樣,彎曲迂回地從天邊蜿蜒而來。 4.西岳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
——《望岳》 唐 杜甫 譯文:西岳(華山)高聳似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群峰在其周圍則像他的兒孫。 5.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
——《古風》 唐 李白 譯文:西岳華山蓮花峰上,仙女光芒如同明星。 6.誰將倚天劍,削出倚天峰。
——《華山》 唐 張喬 譯文:是誰用倚天劍削成這樣高聳陡峭的華山? 7.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 陸游 譯文:三萬里長的黃河奔騰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華山聳入云霄上摩青天。
8.古松偃蹇谷谽谺,太華峰前野老家。——《夢華山》 宋 陸游 譯文:古老的松樹聳立在險峻的山谷中,華山腳下住著獨居的山村野老。
9.太華五千仞,劈地抽森秀。——《贈陳商》 唐 李賀 譯文:你像那五千仞的太華山,劈地而出,抽拔挺立,森嚴而靈秀。
10.殘云歸太華,疏雨過中條。——《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 唐 許渾 譯文:天上殘云飛回(太)華山上,稀疏的細雨越過中條嶺。
三、有關西岳的詩句
西岳即華山
1.新構亭臺,示諸弟侄
作者:白居易
平臺高數尺,臺上結茅茨。
東西疏二牖,南北開兩扉。
蘆簾前后卷,竹簟當中施。
清冷白石枕,疏涼黃葛衣。
開衿向風坐,夏日如秋時。
嘯傲頗有趣,窺臨不知疲。
東窗對華山,三峰碧參差。
南檐當渭水,臥見云帆飛。
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
足以充饑渴,何必慕甘肥。
況有好群從,旦夕相追隨。
2.旅次華州,贈袁右丞
作者:白居易
渭水綠溶溶,華山青崇崇。
山水一何麗,君子在其中。
才與世會合,物隨誠感通。
德星降人福,時雨助歲功。
化行人無訟,囹圄千日空。
政順氣亦和,黍稷三年豐。
客自帝城來,驅馬出關東。
愛此一郡人,如見太古風。
方今天子心,憂人正忡忡。
安得天下守,盡得如袁公。
3.華山歌
作者:劉禹錫
洪壚作高山,元氣鼓其橐。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靈跡露指爪,殺氣見棱角。凡木不敢生,神仙聿來托。
天資帝王宅,以我為關鑰。能令下國人,一見換神骨。
高山固無限,如此方為岳。丈夫無特達,雖貴猶碌碌。
四、寫華山的詩
寇準,是北宋時期稀世神童,聰慧過人。
據史書記載,寇準小時候,其父大宴賓客,飲酒正酣,客人請小寇準以附近華山為題,作《詠華山》詩,寇準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隨口吟出一首五言絕句:“只應天山有,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邁,回首白云低。”
比世人皆知的曹植七步成詩還要快出許多,真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天下名山眾,/惟此最險峻。
/名山各千秋,/惟此多神韻。/石蓮怒放姿,/蒼龍騰飛陣。
/三峰插南斗,/一掌攬北辰。/突兀傲蒼穹,/峭拔垂乾坤。
/巨靈傳神話,/老君有軼聞。/群仙天外客,/毛女秦宮人。
/造化真奇巧,/引世探迷津。/遂使樂山者,/慕名頻登臨。
/李白嘆崢嶸,/韓愈為驚魂。/端的神仙境,/真源費猜尋。
/徒羨陳希夷,/云臺隱終身。/往昔我首途,/曾作《華山吟》。
/今再來拜謁,/重逢意尤深。/欣喜有纜車,/如鸞飛天門。
/松濤壯人懷,/惠風拂衣襟。/不求靈丹藥,/不采茯苓根。
/不慕羽客居,/不思歸山林。/自知是凡骨,/豈能免浮沉?!/只望覓凈土,/仰賢沐清芬。
/幸又臨絕頂,/頓作方外人。/煩囂俱拋卻,/返璞竟歸真。
/東迎旭日升,/西醉火燒云。/始悟天寥廓,/山雄賴地脈。
/大塊即華章,/深壑有詩痕。/但愿借飛瀑,/滌我心上塵。
/但愿借晴嵐,/潤我筆下文。/快哉逍遙游,/俯仰已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