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水天一色”的景色的詩句有哪些
1, 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出自宋代:朱敦儒《好事近·搖首出紅塵》 白話文釋義: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
千里的水天混合成了一種顏色,看孤鴻明滅。 2,外湖蓮子長參差,霽山青處鷗飛。
水天溶漾畫橈遲,人影鑒中移。——出自宋代:張先《畫堂春·外湖蓮子長參差》 白話文釋義:外湖長滿了蓮蓬,望去參差錯落,頗有韻致。
天已放晴,雨后青山格外翠綠,在湖山掩映的綠陰深處,有一起起雪白的鷗鳥兒在藍天碧水間飛翔,極其鮮明悅目。俯仰上下天光水色,只見水天相連,藍天蕩漾于碧波之中,綠水漾入云天之上,廣袤天際,蔚為奇觀。
3,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出自唐代文學家劉禹錫《望洞庭》 白話文釋義:秋夜明月清輝,遍灑澄凈湖面,湖面平靜無風,猶如鐵磨銅鏡。遙望美麗洞庭的湖光山色。
真的令人浮想聯翩。那翠綠的君山,真像銀盤里的一枚玲瓏青螺。
4,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出自宋代文學家范仲淹《蘇幕遮·懷舊》 白話文釋義:碧云飄悠的藍天,黃葉紛飛的大地,秋景連接著江中水波,波上彌漫著蒼翠寒煙。群山映著斜陽藍天連著江水。
芳草不諳人情,一直延綿到夕陽照不到的天邊。 5,水天清、影湛波平。
魚翻藻鑒,鷺點煙汀。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出自宋代:蘇軾《行香子·過七里瀨》 白話文釋義:天空碧藍,水色清明,山色天光,盡入江水,波平如鏡。水中游魚,清晰可數,不時躍出明鏡般的水面;水邊沙洲,白鷺點點,悠閑自得。
白天之溪,清澈而見沙底;清曉之溪,清冷而有霜意;月下之溪,是明亮的水晶世界。
二、有哪些水天一色的詩句
關于“水天一色”的詩句包括: 1、唐代劉禹錫《望洞庭》 原文: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譯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如同未磨的銅鏡。
遠遠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好似潔白銀盤里托著一枚青螺。 2、北宋張先《畫堂春·外湖蓮子長參差(節選)》 原文: 外湖蓮子長參差,霽山青處鷗飛。
水天溶漾畫橈遲,人影鑒中移。 譯文: 外湖長滿了蓮蓬,望去參差錯落,頗有韻致。
天已放晴,雨后青山格外翠綠,在湖山掩映的綠陰深處,有一起起雪白的鷗鳥兒在藍天碧水間飛翔,極其鮮明悅目。 俯仰上下天光水色,只見水天相連,藍天蕩漾于碧波之中,綠水漾入云天之上,廣袤天際,蔚為奇觀。
游人為飽覽湖光山色,聽任畫船在水上緩緩行進。湖水明澈,波平如鏡,游人坐在船上,人影映在水中,宛如在明鏡中移動,別是一番幽美的境界。
3、宋代朱敦儒《好事近·搖首出紅塵》 原文: 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活計綠蓑青笠,慣披霜沖雪。
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
譯文: 搖首出紅塵,醒和醉更無時節。活計綠衣服青帽子,習慣了披霜沖雪。
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千里的水天混合成了一種顏色,看孤鴻明滅。
4、清代項鴻祚《清平樂·池上納涼》 原文: 水天清話,院靜人銷夏。蠟炬風搖簾不下,竹影半墻如畫。
醉來扶上桃笙,熟羅扇子涼輕。一霎荷塘過雨,明朝便是秋聲。
譯文: 水天一色一片清靜涼爽氣息,庭院中靜悄悄的人們都在納涼消夏。門簾高卷清風搖動著室內的蠟燭,竹影婆娑映照墻上就像一幅美麗的寫竹圖畫。
醉后躺臥桃笙竹制成的竹簟上,輕羅紈扇微微煽動涼氣徐發。荷塘里驟雨一下子就過去了,明天一定會是秋風蕭殺。
5、宋代范仲淹《蘇幕遮·懷舊》 原文: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譯文: 碧云飄悠的藍天,黃葉紛飛的大地,秋景連接著江中水波,波上彌漫著蒼翠寒煙。群山映著斜陽藍天連著江水。
芳草不諳人情,一直延綿到夕陽照不到的天邊。 默默思念故鄉黯然神傷,纏人的羈旅愁思難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夢才能得到片刻安慰。
不想在明月夜獨倚高樓望遠,只有頻頻地將苦酒灌入愁腸,化作相思的眼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望洞庭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畫堂春·外湖蓮子長參差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好事近·搖首出紅塵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清平樂·池上納涼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蘇幕遮·懷舊。
三、描寫“天水一色”的詩句有哪些
1、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
——宋代:朱敦儒《好事近·搖首出紅塵》 譯文:千里的水天混合成了一種顏色,看孤鴻明滅。 2、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唐代:王勃《滕王閣序》 譯文:正值雨過天晴,虹消云散,陽光朗煦,落霞與孤雁一起飛翔,秋天的江水和遼闊的天空連成一片,渾然一色。 3、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鰲戴雪山龍起蟄,快風吹海立。——宋代:周密《聞鵲喜·吳山觀濤》 譯文:天光水色一片澄碧,染成一江清秋的景色,江潮涌來就像是神龜馱負的雪山,又像是蟄伏的巨龍從夢中驚起,疾風掀起海水像豎起的墻壁。
4、上下天水一色,水天上下相連——清代:弘歷《圓明園四十景詩 其八 上下天光》 譯文:上面的天空與下面的水面一種顏色,水與天看起來像連接著的一樣。 5、收盡微風不見江,分明天水共澄光。
——宋代:李之儀《鷓鴣天·收盡微風不見江》 譯文:微風吹過,一切都靜止,看著遠方沒有看見江面。原來是水面與天連城一體,讓人看不出來。
四、王維的《水天一色》中寫的最有名的詩句是什么
王維沒有《水天一色》,應是王勃的《滕王閣序》中寫的最有名的詩句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1、“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出自唐朝王勃所作《滕王閣序》。作者以落霞、孤鶩、秋水和長天四個景象勾勒出一幅寧靜致遠的畫面,歷來被奉為寫景的精妙之句,廣為傳唱。
2、《滕王閣序》全稱《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亦名《滕王閣詩序》,駢文名篇。(唐) 代詩人王勃作。滕王閣在今江西省南昌市 贛江濱。(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公元653年)始建,后閻伯嶼為洪州牧,宴群僚于閣上,王勃省父過此,即席而作。文中鋪敘滕王閣一帶形勢景色和宴會盛況,抒發了作者“無路請纓”之感慨。對仗工整,言語華麗。
3、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文學家。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杰”。
五、水天一色春天的詩句
?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 崔護 (唐) - 《題都城南莊》
?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 杜牧 (唐) - 《嘆花》
?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 - 謝靈運 (南北朝) - 《入彭蠡湖口》
?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 韓愈 (唐) -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
? 春風春雨花經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 黃庭堅 (宋) - 《次元明韻寄子由》
?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 賀知章 (唐) - 《詠柳》
?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 孟浩然 (唐) - 《春曉》
? 燕燕飛來,問春何在,惟有池塘自碧 - 姜夔 (宋) - 《淡黃柳》
?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 - 歐陽修 (宋) - 《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 朱熹 (宋) - 《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