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描寫大海的詩句
描寫大海的詩句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唐 張九齡
2. 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 唐 錢起
3.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唐 李白
4.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唐 岑參
5.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唐 岑參
6. 蔚藍的海面霧靄茫茫,孤獨的帆兒閃著白光!
下面涌著清澈的碧流,上面灑著金色的陽光…… (俄)萊蒙托夫《帆》
7. 啊大海——你多么慈祥,博愛—— (美)狄金森《藍海》
8. 水何澹澹,山島聳峙。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曹操《觀滄海》
二、描寫大海的詩句,詩意(最好講一下描寫大海的什么)
1、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出處:宋代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翻譯:陡峭的石壁直聳云天,如雷的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萬堆白雪。
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涌現出多少英雄豪杰。 詩意:詞句以描寫赤壁磯風起浪涌的自然風景為主,意境開闊博大,感慨隱約深沉。
起筆凌云健舉,包舉有力。 "亂石"以下五句是寫江水騰涌的壯觀景象。
其中"穿"、"拍"、"卷"等動詞用得形象生動。"江山如畫"是寫景的總括之句。
"一時多少豪杰"則又由景物過渡到人事。 2、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出處:唐代李白的《望天門山》 翻譯: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
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詩意:這首詩寫了碧水青山,白帆紅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絢麗的畫面。
但這畫面不是靜止的,而是流動的。隨著詩人行舟,山斷江開,東流水回,青山相對迎出,孤帆日邊駛來,景色由遠及近再及遠地展開。
3、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出處:唐代李白的《渡荊門送別》 翻譯: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國時期楚國的境內游覽。山隨著低平的原野地出現逐漸消失,江水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中奔流。
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飛來的明鏡,云層締構城外幻出海市蜃樓。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不遠萬里來送我東行的小舟。
詩意:這首詩首尾行結,渾然一體,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得逼真如畫,有如一幅長江出峽渡荊門長軸山水圖,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
如果說優秀的山水畫“咫尺應須論萬里”,那么,這首形象壯美瑰瑋的五律也可以說能以小見大,以一當十,容量豐富,包涵長江中游數萬里山勢與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藝術概括力。 4、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江頭橘樹君自種,那不長系木蘭船。 出處:唐代張籍的《春別曲》 翻譯:長江春水碧綠如染料,剛剛破出水面的點點荷葉只有銅錢大小。
自己在那江頭種下的橘樹,也無法拴住將要遠行的小舟。 詩意:長江中春水碧綠,顏色濃得簡直可以作為染料,荷葉剛剛長出水面,一個個才有銅錢那么大。
詩句寫暮春景色,可引用以表現江南春景,或只用作表示暮春時節。以“堪染”表現色彩之濃重,其夸張手法可作借鑒。
5、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黃梅。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
茅茨疏易濕,云霧密難開。竟日蛟龍喜,盤渦與岸回。
出處:唐代杜甫的《梅雨》 翻譯:成都有個犀浦鎮,只是一個十分繁榮,富強的大鎮。我正巧在四月路經此地,看到了這里美麗的景色。
滿樹的黃梅已經成熟,深而清的河水向長江流去。 天空下起了蒙蒙細雨,打濕了茅草蓋的屋頂,山間云霧彌漫,田間有春水澆灌。
河中仿佛整日有蛟龍在嬉戲,形成一個個漩渦達到河岸又返回來。 詩意:此詩描寫蜀中四月的情景,壯美與纖麗互見,宏觀與微觀俱陳。
細雨迷蒙,密霧難開,春水盈野,一派浩渺,意境壯闊。詩中的“南京”是指現在的成都,“犀浦道”指唐代的犀浦縣,現在四川郫縣的犀浦鎮就是當年犀浦縣治所。
三、帶海的詩句
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張九齡《春江花月夜》
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潘閬《酒泉子》
海上濤頭一線來,樓前指顧雪成堆 《望海樓觀景》 蘇軾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唐 張九齡 《望月懷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唐 李白 《將進酒》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唐 王之渙 《登鸛鵲樓》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唐 王灣 《次北固山下》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操
四、【帶海的詩句.】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擠滄海.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海闊憑雨躍 ,天高任鳥飛 .海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崖苦作舟.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烽火城西白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海底游魚樂,天邊過雁愁.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五、求幾個描寫海的詩句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 張九齡 2.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唐 錢起 3.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 李白 4.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唐 岑參 5.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唐 岑參 《望海尖望海》年代:宋 作者:趙友直天懸一柱郁崔嵬,海若遙看出不回.疊岸猶疑鞭石起,獨慚無計覓蓬萊.《春日望海》年代:唐 作者:李世民披襟眺滄海,憑軾玩春芳.積流橫地紀,疏派引天潢.仙氣凝三嶺,和風扇八荒.拂潮云布色,穿浪日舒光.照岸花分彩,迷云雁斷行.懷卑運深廣,持滿守靈長.有形非易測,無源詎可量.洪濤經變野,翠島屢成桑.之罘思漢帝,碣石想秦皇.霓裳非本意,端拱且圖王.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登東海龍興寺高頂望海,簡演公》年代:唐 作者:劉長卿朐山壓海口,永望開禪宮.元氣遠相合,太陽生其中.豁然萬里馀,獨為百川雄.白波走雷電,黑霧藏魚龍.變化非一狀,晴明分眾容.煙開秦帝橋,隱隱橫殘虹.蓬島如在眼,羽人那可逢.偶聞真僧言,甚與靜者同.幽意頗相愜,賞心殊未窮.花間午時梵,云外春山鐘.誰念遽成別,自憐歸所從.他時相憶處,惆悵西南峰.白浪茫茫與海連,平沙浩浩四無邊.暮去朝來淘不住,遂令東海變桑田.——《浪淘沙》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送僧歸日本》 年代:唐 作者:錢起海波無底珠沉海,采珠之人判死采.萬人判死一得珠,斛量買婢人何在.年年采珠珠避人.今年采珠由海神.海神采珠珠盡死,死盡明珠空海水.珠為海物海屬神,神今自采何況人.——《采珠行》 年代:唐 作者:元稹 海珠吐月海水紅,翠竹巖近蓬萊宮.——《壽宗室》 年代:宋 作者:吳勢卿海霧初開明海日,近樹遠山青歷歷.——《過金沙洋望小海》 年代:宋 作者:楊萬里三萬里河東入海,萬千仞岳上摩天.——《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年代:宋 作者:陸游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境,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渡荊門送別》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長江漫湯湯,近海勢彌廣.在昔胚渾凝,融為百川泱.——《西陵口觀海》年代:唐 作者:薛據悠悠空塵,忽忽海漚,淺深聚散,萬取一收.——《西陵口觀海》年代:唐 作者:薛據樓平疊巘.瞰瀛海、波三面.碧云掃盡,桂輪滉玉,鯨波張練.——《海月謠》年代:宋 作者:賀鑄海漫漫,直下無底傍無邊.——《海漫漫-戒求仙也》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