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有言字的詩句
1,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出自五代: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白話文釋義:默默無言,孤孤單單,獨自一人緩緩登上空空的西樓。抬頭望天,只有一彎如鉤的冷月相伴。低頭望去,只見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凄涼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正是亡國之苦。那悠悠愁思纏繞在心頭,卻又是另一種無可名狀的痛苦。
2,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鉆龜與祝蓍。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出自唐代: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白話文釋義:我送給你一種解決疑問的辦法,這個辦法不需龜甲,蓍草莖來占卜吉兇。檢驗玉真假還需要燒滿三天,辨別木材還要等七年以后。周公害怕流言蜚語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畢恭畢敬。假使這人當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誰知道呢?
3,回車駕言邁,悠悠涉長道。四顧何茫茫,東風搖百草。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奄忽隨物化,榮名以為寶。——出自兩漢:佚名《回車駕言邁》
白話文釋義:轉回車子駕駛向遠方,路途遙遠,長途跋涉,難以到達。一路上四野廣大而無邊際,春天的東風吹搖枯萎的野草。眼前看到的都不是過去的事物,人怎么能夠不迅速衰老?盛和衰各有不同的時間,只恨建立功名的機會來得太遲。
人不如金石般堅固,生命是脆弱的,怎么能夠長壽不老?倏忽之間生命就衰老死亡了,應立刻進取獲得聲名榮祿。
4,父老爭言雨水勻,眉頭不似去年顰。殷勤謝卻甑中塵。啼鳥有時能勸客,小桃無賴已撩人。梨花也作白頭新。——出自宋代:辛棄疾《浣溪沙·父老爭言雨水勻》
白話文釋義:村子里的父老們都爭先恐后地對我說,今年風調雨順,一定會有一個好收成,他們不會再像去年那樣緊鎖眉頭地發愁了,也不會再愁無米下鍋,而讓甑子積滿著灰塵。
樹枝上的鳥兒歡快地啼叫著,像是在勸我多喝幾杯,桃樹的嫩枝上已經綻出嬌艷的花朵,十分逗人喜愛。梨花開滿樹,那白色的花朵,像是給它新添了一頭白發。
5,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出自唐代:孟郊《游子吟》
白話文釋義: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二、《詩經》中有“言”字的詩句~要五句
為找夠5句,拿出詩經來一通好翻,一定要給分哦^_^ 載 馳 載馳載驅,歸唁衛侯.驅馬悠悠,言至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則憂.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視而不臧,我思不遠. 既不我嘉,不能旋濟.視而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懷,亦各有行. 許人尤之,眾樨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麥.控于大邦,誰因誰極? 大夫君子,無我有尤. 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墻有茨 墻有茨,不可掃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墻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詳也. 所可詳也,言之長也. 墻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讀也. 所可讀也,言之辱也. 杕 杜 有杕之杜,有睆其實.王事靡盬,繼嗣我日. 日月陽止,女之傷止,征夫遑止. 有杕之杜,其葉萋萋.王事靡盬,我心傷悲. 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歸止.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王事靡盬,憂我父母. 檀車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遠. 匪載匪來,憂心孔疚.期逝不至,而多為恤. 卜筮偕止,會言近止,征夫邇止. 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愿言思子,中心養養!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簡 兮 簡兮簡兮,方將萬舞.日之方中,在前上處. 碩人俁俁,公庭萬舞.有力如虎,執轡如組. 左手執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錫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誰之思?西方美人.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三、求帶“言”字的古詩詞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山院鎖清秋
國風:漢廣
漢廣
——單相思的哀歌
【原文】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①;
漢有游女②,不可求思。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③,不可方思④。
翹翹錯薪⑤,言刈其楚⑥;
之子于歸,言秣其馬⑦。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⑧;
之子于歸,言秣其駒。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釋】
①休:休息,在樹下休息。思:語氣助詞,沒有實義。 ②漢:指漢水。游女:在漢水岸上出游的女子。 ③江:指長江。永:水流很長。 ④方:渡河的木排。這里指乘筏渡河。 ⑤翹翹:樹枝挺出的樣子。錯薪:雜亂的柴草。 ⑥楚:灌木的名稱,即荊條。 ⑦秣(mo):喂馬。 ⑧蔞(lou):草名,即蔞蒿。
【譯文】
南山喬木大又高,
樹下不可歇陰涼。
漢江之上有游女,
想去追求不可能。
漢江滔滔寬又廣,
想要渡過不可能。
江水悠悠長又長,
乘筏渡過不可能。
柴草叢叢錯雜生,
用刀割取那荊條。
姑娘就要出嫁了,
趕快喂飽她的馬。
漢江滔滔寬又廣,
想要渡過不可能。
江水悠悠長又長,
乘筏渡過不可能。
柴草叢叢錯雜生,
用刀割取那蔞蒿。
姑娘就要出嫁了,
趕快喂飽小馬駒。
漢江滔滔寬又廣,
想要渡過不可能。
江水悠悠長又長,
乘筏渡過不可能。
【讀解】
一位砍柴的樵夫,路遇一位即將出嫁的女子,頓生愛慕之情。他明知這是不可能如愿以償的單相思,便以一首山歌唱出了內心的失望和痛苦。
這當中很有一些耐人尋味的東西。
**總是自私的,并且常常是功利的。男子見到漂亮女子總會動心,女子見到英俊男子也會動情。由動心、動情想到占有、嫁娶婚姻,這便是功利的態度。再進一步,當得知自己所傾慕的人將為或已為別人占用時,便會妒忌,吃醋,甚至采取行動做出蠢事來。
單相思的心境固然可以理解,但如果換個角度,把自己所欣賞的異性對象當作審美對象;擺脫功利的目的和眼光,以欣賞的態度對待她或他,不也是一種選擇嗎?
單相思的失望和所謂痛苦,實際上是功利欲求遭到否定后的結果。也就是說,一方在事實上不可能把對方拒為己有,自己的欲求注定了不可能實現,在心理上遭受了挫折,于是便以某種方式來作心理上的轉移和排遣。
凡胎肉身的現實生活中的人,很難在兩性關系中完全擺脫功利目的的左右,很難采用一種純粹的、無關功利的審美態度對待另一方。男女雙方,要么是情人、戀人、夫妻,要么是陌生人、仇人、敵人。是私欲使戀愛中的人變得狹隘、自私,甚至心理變態。這大概也是兩性關系固有的特點?
是的,誰都不愿去培植不開花、不結果的植物。耕耘是為了有所收獲。為耕耘之后一無所獲而哀歌,完全值得同情。況且,這種哀歌有時竟會很動人,很偉大。
月兒圓.鄉思
海清
今昔月兒圓
親人在村邊
望兒歸故里
相擁話平安
今昔月兒圓
伊人在溪邊
思郎歸故里
相偎共纏綿
今昔月兒圓
故人在亭邊
待友歸故里
相聚再言歡
七律 思歸
綠茵湖畔天鵝戲,凝露嬌荷人欲癡。勿羨小舟搖入畫,宜依古柏靜尋詩。花香月近天津夢,柳翠風高心自知。母女言歡心愿足,心籌早日返鄉時。
四、帶有言字的詩句
1,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出自五代: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白話文釋義:默默無言,孤孤單單,獨自一人緩緩登上空空的西樓。
抬頭望天,只有一彎如鉤的冷月相伴。低頭望去,只見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凄涼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正是亡國之苦。那悠悠愁思纏繞在心頭,卻又是另一種無可名狀的痛苦。
2,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鉆龜與祝蓍。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出自唐代: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白話文釋義:我送給你一種解決疑問的辦法,這個辦法不需龜甲,蓍草莖來占卜吉兇。
檢驗玉真假還需要燒滿三天,辨別木材還要等七年以后。周公害怕流言蜚語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畢恭畢敬。
假使這人當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誰知道呢? 3,回車駕言邁,悠悠涉長道。四顧何茫茫,東風搖百草。
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奄忽隨物化,榮名以為寶。——出自兩漢:佚名《回車駕言邁》 白話文釋義:轉回車子駕駛向遠方,路途遙遠,長途跋涉,難以到達。
一路上四野廣大而無邊際,春天的東風吹搖枯萎的野草。眼前看到的都不是過去的事物,人怎么能夠不迅速衰老?盛和衰各有不同的時間,只恨建立功名的機會來得太遲。
人不如金石般堅固,生命是脆弱的,怎么能夠長壽不老?倏忽之間生命就衰老死亡了,應立刻進取獲得聲名榮祿。 4,父老爭言雨水勻,眉頭不似去年顰。
殷勤謝卻甑中塵。啼鳥有時能勸客,小桃無賴已撩人。
梨花也作白頭新。——出自宋代:辛棄疾《浣溪沙·父老爭言雨水勻》 白話文釋義:村子里的父老們都爭先恐后地對我說,今年風調雨順,一定會有一個好收成,他們不會再像去年那樣緊鎖眉頭地發愁了,也不會再愁無米下鍋,而讓甑子積滿著灰塵。
樹枝上的鳥兒歡快地啼叫著,像是在勸我多喝幾杯,桃樹的嫩枝上已經綻出嬌艷的花朵,十分逗人喜愛。梨花開滿樹,那白色的花朵,像是給它新添了一頭白發。
5,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出自唐代:孟郊《游子吟》 白話文釋義: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五、帶言字的詩歌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 唐 · 孟郊《游子吟》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魏晉 · 陶淵明《飲酒·其五》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唐 · 劉禹錫《秋詞》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 唐 · 白居易《觀刈麥》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 唐 · 李白《古朗月行》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 五代 · 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愿言配德兮,攜手相將 —— 兩漢 · 司馬相如《鳳求凰》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詩經《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