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書法的詩句
1,鄭板橋 《題竹蘭詩》
日日臨池把墨研,何曾粉筆去爭妍。
要知畫法通書法,蘭竹如同草隸然。
2,黃庭堅
世人但學蘭庭面,欲換風骨無金丹。
誰知洛陽楊風子,下筆便到烏絲欄。
3,杜甫《飲中八仙歌》
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圣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
4,李欣《醉后贈張九旭》
張公性嗜酒,豁達無所營。
皓首窮草隸,時稱太湖精。
露頂據胡床,長叫兩三聲。
興來灑素壁,揮毫如流星。
5,李煥《贈零陵僧》
張顛沒后二十年,謂言草圣無人傳。
零陵沙門繼其后,新書文字大如斗。
興來走筆如旋風,醉后耳熱心更兇。
忽如斐旻舞雙劍,七星錯落纏蛟龍。
又如吳生畫鬼神,魑魅魍魎驚本身。
鉤鎖相連勢不絕,倔強毒蛇爭屈帖。
6,李白《贈懷素草書歌》
吾師醉后倚繩床,須臾掃盡數千行。
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
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字大如斗。
恍恍如聞魔雷驚,時時只見龍蛇走。
7,韓偓《題懷素草書屏風》
何處一屏風,分明懷素蹤。
雖多塵色染,尤有墨跡濃。
怪石奔秋澗,寒藤掛古松。
若教臨水照,字字恐成龍。
8,王夢樓《快雪堂跋》
曾聞碧海掣鯨魚,神力蒼茫運太虛。
問氣古今三鼎足,杜詩韓筆與嚴書。
9,竇冀《懷素上人草書歌》
狂僧揮瀚狂且逸,獨任天機摧格律。
龍虎漸因點畫生,雷霆卻避鋒芒疾。
魚箋絹素豈不貴,只嫌局促兒童戲。
粉壁長廊數十間,興來少豁胸襟氣。
長幼集,賢豪至,枕糟藉麴猶半醉。
忽然絕叫三五聲,滿紙縱橫千萬字。
10,傅山《論書》
未習魯公書,先觀魯公詁。
平原氣在胸,毛穎足吞虜。
二、描寫畫家的詩詞
《次韻盧直院題秀邸所贈春龍出蟄圖》 宋 戴栩
中興斷鰲四極立,黃河不動銀河濕。群龍作御翊天飛,豈有泥蟠初破蟄。
畫家畫甜難盡神,詩家詩苦空絕塵。上圣調合二能事,從此角鬐成活身。
《已亥雜詩 202》 清 龔自珍
料理空山頗費才,文心兼似畫家來。矮茶密致高松獨,記取先生親手栽。
《漁家》明 孫承宗
呵凍提篙手未蘇,滿船涼月雪模糊。畫家不識漁家苦,好作寒江釣雪圖。 《貽費道人》譚用之(唐 )
誰如南浦傲煙霞,白葛衣輕稱帽紗。碧玉蜉蝣迎客酒,黃金轂轆釣魚車。
吟歌云鳥歸樵谷,臥愛神仙入畫家。他日鳳書何處覓,武陵煙樹半桃花。 .
《范寬秋林蕭寺圖》 乾隆(清 )
禪有南宗及北宗,畫家筆法與之同。限于地氣因殊風,北之巨擘華原翁。
《山居雜詩九十首》宋 曹勛
畫工作江梅,粉檜良自夸。吾儕暈澹墨,一枝才數花。
風情意自足,橫斜不可加。須知自古來,畫家須詩家。 . 《金陵晚望》 高蟾(唐)
曾伴浮云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畫雞》唐寅(明)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生平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三、描寫書法的詩句
1、《書》 唐代:李嶠 削簡龍文見,臨池鳥跡舒。
河圖八卦出,洛范九疇初。 譯文:池邊鳥雀聲稀環境靜謐閑適,依著欄桿細細品評著書簡上的文字。
書法是中國文化的起始源頭,洛河的存在才導致了《洛書》的出現。 2、《石蒼舒醉墨堂》 宋代:蘇軾 人生識字憂患始,姓名粗記可以休。
何用草書夸神速,開卷惝恍令人愁。 譯文:人的一生憂愁苦難是從識字開始的,因此,只要能寫能認自己的姓名就可以了。
更何況用草書來夸耀書法的神奇和快速,讓人看了模糊恍惚令人發愁。 3、《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后》 宋代:陸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試無路空崢嶸。
酒為旗鼓筆刀槊,勢從天落銀河傾。 譯文:胸中自有軍事謀略,想要試煉一番卻沒有門路,空懷豪情。
草書如同行軍打仗,書寫前喝酒,好似軍中的旗鼓以壯聲威,手中的筆好似戰士的刀槍,其氣勢如同銀河從天上傾瀉而下。 4、《孫莘老求墨妙亭詩》 宋代:蘇軾 蘭亭繭紙入昭陵,世間遺跡猶龍騰。
顏公變法出新意,細筋入骨如秋鷹。 譯文:繭紙書寫的《蘭亭集序》真跡已埋入昭陵,人間還遺留下王羲之龍騰虎躍的字形。
顏真卿公改變書法創造新意,字體筋骨強健如秋日雄鷹。 5、《草書屏風》 唐代:韓偓 何處一屏風,分明懷素蹤。
雖多塵色染,猶見墨痕濃。 怪石奔秋澗,寒藤掛古松。
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 譯文:你從哪里得到這一個屏風?上面分明有懷素書法的蹤跡。
雖然有很多灰塵、顏色的沾染,但還能夠見到墨痕的濃重。 寫的字的點就像怪石奔向秋天的山澗,字的豎和勾的筆畫就像寒枯的古藤倒掛在古松下。
如果把屏風放到水邊,每個字恐怕都要化成蛟龍,游到水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