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有鋒字的詩句
帶“鋒”字的成語:
不露鋒芒 鋒:兵刃;芒:植物的尖刺.指有意地將自己的才能、抱負等加以掩飾
不露鋒铓 比喻才干不外露.宋·沉括《夢溪筆談·補筆談》:“(寇準)能斷大事,不拘小節;有干將器,不露鋒芒.”
藏鋒斂鍔 鍔:劍刃.比喻人不露鋒芒.《野叟曝言》一三回:“大智若愚,大勇若怯,不是要埋冤他,正深愛著他,要他藏鋒斂鍔,以成大器.”
藏鋒斂銳 〖解釋〗比喻不露鋒芒.同“藏鋒斂鍔”.
藏鋒斂穎 〖解釋〗比喻不露鋒芒.同“藏鋒斂鍔”.
沖鋒陷堅 猶言沖鋒陷陣.
沖鋒陷銳 猶言沖鋒陷陣.
沖鋒陷陣 陷:攻破,深入.不顧一切,攻入敵人陳地.形容作戰勇猛.
初露鋒芒 比喻剛開始顯示出力量或才能.
二、帶有“鋒”字的詩句有哪些
千鋒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
鄭鋒宅神詩
智劍剛鋒,百魔剿退,膽驚心顫。
一朝不自秘,詞鋒起堂皇。
登崇陽縣北鋒亭
《青玉案·千鋒百嶂宜州路》
年代: 宋 作者: 黃大臨
千鋒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曉別吾家黃叔度。弟兄華發,遠山修水,異日同歸處。樽罍飲散長亭暮。別語纏綿不成句。已斷離腸能幾許。水村山館,夜闌無寐,聽盡空階雨。
《鄭鋒宅神詩》
年代: 唐 作者: 滕傳胤
浦口潮來初渺漫,蓮舟搖飏采花難。
春心不愜空歸去,會待潮回更折看。
忽然湖上片云飛,不覺舟中雨濕衣。
折得蓮花渾忘卻,空將荷葉蓋頭歸。
《永遇樂·智劍剛鋒》
年代: 元 作者: 王吉昌
智劍剛鋒,百魔剿退,膽驚心顫。猛虎生擒,蛟龍活捉,撒起威神變。雷轟鐵鼓,蛇飛金電,袞袞亂云噴霰。徹江海、洪浪沖翻,兩獸正當死戰。三山火迸,九天霞燦,罩籠寶藏光現。瑞色千條,黃金一點,壺鼎頻頻煉。烹成瓊蕊,肌膚雪樣,顯出玉人頭面。木童喜、相拉歸來,異香滿
《方時敏作寄茶詩允迪趙承之爭論鋒起有以詩棋》
年代: 宋 作者: 曾幾
叢林一轉語,矛盾生諸方。
不知維摩詰,眾論付括囊。
君家富月團,入眼驚未嘗。
勸君勿浪出,中有雙龍藏。
一朝不自秘,詞鋒起堂皇。
詩棋競攻取,信美非吾鄉。
吾鄉亦何有,黍麥紛低昂。
作詩天所戒,但欲身稍昌。
弈棋正如詩,坐看星垂芒。
怪君真不廉,顧我俱無長。
天寒袖手垂,未厭舌本強。
懸知決戰時,兩陣爭堂堂。
詩壇與棋兵,傷殺亦大當。
歸去竟何得,驚雷轉空腸。
《登崇陽縣北鋒亭》
年代: 宋 作者: 張詠
高榭臨公宅,憑軒萬木秋。
亂云橫島嶼,鳴雁下汀州。
到此欲長醉,何門銷舊愁。
若為陶靖節,容易賦歸休。
三、帶喜字或鋒字的詩句或詞語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白云依靜渚,春草閉閑門。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仙臺初見五城樓,風物凄凄宿雨收。山色遙連秦樹晚,砧聲近報漢宮秋。疏松影落空壇靜,細草香閑小洞幽。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丘!
/云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舊業已隨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
霖天雁翔愛靜秋,
西風泛水靜相幽.
他日春暖回故地,
翔思靜意解萬愁
翔實坦蕩述真情,
愛戀佳人似玉瑩。
靜待吉時天作美,
心歡對首到黎明。
磨潤色先生之腹,濡藏鋒都尉之頭。 引書媒而黯黯,入文畝以休休。
含鋒不露,蓄勢驚人
墨竹半含鋒,風吹細細香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白云依靜渚,春草閉閑門。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仙臺初見五城樓,風物凄凄宿雨收。山色遙連秦樹晚,砧聲近報漢宮秋。疏松影落空壇靜,細草香閑小洞幽。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丘!
/云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舊業已隨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
霖天雁翔愛靜秋,
西風泛水靜相幽.
他日春暖回故地,
翔思靜意解萬愁
翔實坦蕩述真情,
愛戀佳人似玉瑩。
靜待吉時天作美,
心歡對首到黎明。
磨潤色先生之腹,濡藏鋒都尉之頭。 引書媒而黯黯,入文畝以休休。
含鋒不露,蓄勢驚人
墨竹半含鋒,風吹細細香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白云依靜渚,春草閉閑門。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仙臺初見五城樓,風物凄凄宿雨收。山色遙連秦樹晚,砧聲近報漢宮秋。疏松影落空壇靜,細草香閑小洞幽。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丘!
/云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舊業已隨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
霖天雁翔愛靜秋,
西風泛水靜相幽.
他日春暖回故地,
翔思靜意解萬愁
翔實坦蕩述真情,
愛戀佳人似玉瑩。
靜待吉時天作美,
心歡對首到黎明。
磨潤色先生之腹,濡藏鋒都尉之頭。 引書媒而黯黯,入文畝以休休。
含鋒不露,蓄勢驚人
墨竹半含鋒,風吹細細香
四、詩名里帶鋒字的詩詞有哪些
1、《青玉案·千鋒百嶂宜州路》
宋·黃大臨
千鋒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曉別吾家黃叔度。弟兄華發,遠山修。
2、《鄭鋒宅神詩》
唐·滕傳胤
浦口潮來初渺漫,蓮舟搖飏采花難。春心不愜空歸去,會待潮回更折看。
3、《永遇樂·智劍剛鋒》
元·王吉昌
智劍剛鋒,百魔剿退,膽驚心顫。猛虎生擒,蛟龍活捉,撒起威神變。雷。
4、《方時敏作寄茶詩允迪趙承之爭論鋒起有以詩棋取決之意二者仆皆不能姑次韻》
宋·曾幾
叢林一轉語,矛盾生諸方。不知維摩詰,眾論付括囊。君家富月團,入眼。
5、《登崇陽縣北鋒亭》
宋·張詠
高榭臨公宅,憑軒萬木秋。亂云橫島嶼,鳴雁下汀州。到此欲長醉,何門。
五、帶有峰字的詩句
梅橫破屋無多雪,云放東山第一峰。
——宋·楊萬里 【雪后東園午望】西看疊嶂幾千重,秀色孤標此一峰。——唐·戴叔倫 【游清溪蘭若】此山巖谷不知重,赤眼浮圖自一峰。
——宋·蘇轍 【再游廬山三首 其三】伊祈善卷俱陳跡,各向秋云占一峰。——明·袁宏道 【杪秋陪祀山陵同陶孝若黃道元謝響泉入仙人洞洞奇絕去馳道二里許】曦車夜轉昆侖脊,華蓋陰移太一峰。
——元末明初·陳秀民 【漷州望古北居庸諸山】開門忽怪山為海,萬疊銀濤露一峰。——元·惟則 【一峰云外庵和韻四景四首 其四】古寺青溪路,東窗隔一峰。
——明末清初·王夫之 【再哭季林兼追悼小勇匡社舊游】窗影搖群木,墻陰載一峰。——唐·岑參 【題山寺僧房】結宇題三藏,焚香老一峰。
——唐·岑參 【題云際南峰眼上人讀經堂】鉤簾差怪嵐光遠,欲向華山借一峰。——清·田霢 【歷下亭】東西路口分雙洞,蒼翠群中起一峰。
——宋·曾旼 【游九鎖】泰山絕頂無陰雨,便與仙人住一峰。——清·范當世 【送無錫張君還泰安五首忘其四】塵埃從此去人遠,我欲誅茅寄一峰①。
——宋·楊咸章 【甘露巖】先公藻鑒識終童,曾拔昆山玉一峰。——金末元初·元好問 【冀京父】多事水芙蓉,枝枝作一峰。
——明末清初·屈大均 【七星巖下作 其二】未離故寢成新廟,且喜開門對一峰。——明末清初·陳恭尹 【先始祖祠宇改建初成承宗戚諸公賜祭卒賦一律志謝】月檻移孤影,秋亭卓一峰。
——唐·齊己 【古寺老松】須尋最近碧霄處,擬倩和云買一峰。——唐·陸暢 【送獨孤秀才下第歸太白山】谷里茅茨少,人煙各一峰。
——明末清初·屈大均 【自林田至橋田作】無因犯世間雷雨,池面連天拔一峰。——唐·李翔 【投龍池】天凝紫霧開雙境,山吐蒼煙峙一峰。
——近現代·袁嘉谷 【螺峰疊翠】古寺緣城近,魁山外一峰。——清·陳廷瑜 【竹溪寺】遺偈傳諸國,留真在一峰(經緣公舊寺)。
——宋·釋惠崇 【句 其九】近疏面會因多雨,似隔天涯只一峰。——宋·釋行海 【時在臨云寄虎溪侃直山】野色浮千樹,池光鑒一峰。
——明末清初·陳恭尹 【園居雜詩三首 其二】故里荒墳在,歸來拜一峰。——明·陳獻章 【贈劉程鄉別】蒼煙綠樹湖西路,何處金牛吊一峰。
——明·陳獻章 【題一峰遺墨后(何知卷)】竹聲當牖涼三徑,云氣深潭幻一峰。——清·金逸 【隨園先生來吳門招集女弟子于繡閣余因病未曾赴會率呈二律 其一】亂云散后雨新洗,秀色一峰奇一峰。
——明·蘇葵 【辛酉孟春奉命入蜀道出鄱湖寄別匡廬五老】水眼通三島,波心涌一峰。——宋·曾豐 【再自隆興還游至德觀】何時許作西巖會,一日一壺傾一峰。
——明·莊昶 【用韻寄黃提學】天威如許敢爭雄,重遣山靈費一峰。——宋末元初·陳普 【石堂 其二】謫仙剩有銀河句,不道香爐更一峰。
——金末元初·元好問 【黃華峪十絕句 其七】乘時未敢頻為客,燕雀卑棲且一峰。——明末清初·屈大均 【焚香作】殘雪明三徑,孤云瘦一峰。
——清·那遜蘭保 【小園落成自題 其八 快晴簃】拔地森四壁,攙天唯一峰。——元·黃溍 【逸山過姚紫英別業】因生石上能千歲,要向云間化一峰。
——明末清初·屈大均 【汪子栗亭右湘吳子綺園屬山僧師古畫黃山冊子寄予為六十壽詩以酬之 其四】九峰復九折,一折殊一峰。——清·嚴長明 【由十八盤登青柯坪坐蓮花峰址不及登陟悵然有作】散材事即異,期為卜一峰。
——唐·尉遲汾 【府尹王侍郎準制拜岳因狀嵩高靈勝寄呈三十韻】九關云鎖疑無地,數步天開又一峰。——宋·無名氏 【奉謝徐獻子】峭壁削千尺,名山撐一峰。
——近現代·袁嘉谷 【夏日和孫采丞同年文達登螺峰】頌辭大眾存遺札,塔與寒齋共一峰。——宋·劉克莊 【哭日老二首 其二】芒鞋常恐行來遍,一日排云到一峰。
——明·釋函可 【入山雜詠二十首 其七】賤子固多癖,偶茲安一峰。——唐·齊推 【登石傘峰】萬顆奔星光溶溶,須臾擰成云一峰。
——當代·傅義 【贛縣櫻花節】排云擊節波千頃,策杖尋僧月一峰。——明·釋今無 【吳采臣糧憲約同入雷峰官舟先發】落日事搴陟①,西南投一峰。
——唐·皇甫冉 【渡汝水向太和山】云歸時帶雨數點,木落又添山一峰。——宋·陸游 【晚眺】骨遒血瑩態豐秾,懷令青青秀一峰。
——清末民國初·康有為 【論書絕句 十五首 其九】白云散盡五峰出,一朵芙蓉為一峰。——清末民國初·易順鼎 【登五老峰觀三疊泉即送陳范羅三君別】云關左右轉九鎖,天柱西南邊一峰。
——宋·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