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念兒子的詩句】
思念兒子的詩句1、望驛臺(唐)白居易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2、沒有了你,我就像失去盔甲和武器的士兵,不知怎樣活下去,不怕不能和你天長地久,更不怕你退而求其次!3、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4、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5、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6、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7、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8、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雨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9、酒入愁腸,化做相思淚10、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11、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12、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13、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漢.14、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15、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
二、有關思念兒女的詩句
1、《月夜》——唐代杜甫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譯文:遠在他方憐惜幼小的兒女,還不懂得你為何思念長安? 2、《寄東魯二稚子》——唐代李白 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
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 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
裂素寫遠意,因之汶陽川。 譯文:我的嬌女名叫平陽,手折花朵倚在桃樹邊盼我回家。
折下桃花不見父親的面,眼淚嘩嘩如同泉水流淌。我的小兒名叫伯禽,已經與姐姐一樣高了。
他倆并肩雙行在桃樹之下,誰能撫背憐愛他倆?想到這里心中不定七上八下,肝腸憂煎日甚一日。撕片素帛寫下遠別的心懷,借此我仿佛也回到了漢陽之川。
3、《歲暮到家 》——清代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譯文:愛子之心是沒有窮盡的,最高興的事莫過于游子及時歸來。
縫制寒衣的針腳密密麻麻地,家書里的字跡墨痕猶如新的一樣。看見兒子瘦了母親心疼,呼叫著我細問旅途的艱難。
4、《墨萱圖·其一》——元代王冕 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譯文: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行的游子是那樣的苦啊!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 5、《宗武生日》——唐代杜甫 小子何時見,高秋此日生。
自從都邑語,已伴老夫名。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
熟精文選理,休覓彩衣輕。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
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傾。 譯文:何時可見小子誕生,高秋的今天正是呱呱墜地時。
自從我寫過懷念你的詩,伴著我的名子你也被人知道。詩是我家祖輩相傳的事業,而人們以為這只是世間尋常的父子情。
你要熟精《文選》,以紹家學,不要效仿老菜子年老還以彩衣娛親。病中為你的生日開筵,側著身子斜靠在椅子上,慢慢倒酒以細飲。
三、形容母親思念兒子的句子
1、想念是折磨人的,恨不得馬上飛回家,可是生活是現實的,為了錢得忍受好多,想念兒子,我很快會努力把兒子接來深圳,跟我們生活在一起,遠離這種想念的痛苦,過幸福的日子。
2、這思念,是這樣揮之不去,它盤旋在我的眼前,縈繞在我的耳邊,沉淀在我的心里。 3、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4、世間的母親,或許都要經歷這與孩子分別的相思之苦。母親用身心養育了孩子,孩子卻不能永遠屬于母親。
孩子離開家之后,母親擁有的是無盡的牽掛和悠長的思念。5、四歲多的兒子最近總想爸爸媽媽,每次打電話問得最多的是媽媽,你什么時候回來啊,家里的西瓜長熟了,可能以前告訴過他,等西瓜熟了,就回家看他,沒想到小家伙一直都記得我說過的話。
四、母親思念兒子的詩句
子吟(孟郊)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注解: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暉: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和煦的
??陽光。
韻譯:
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
為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
臨行她忙著縫得嚴嚴實實,
是耽心孩子此去難得回歸。
誰能說象小草的那點孝心,
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寫作背景及評析:
孟郊 (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屢試不第,漫游南北,流寓蘇州。
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詩人自然不把這樣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詠,公務則有所廢弛,縣令就只給他半俸。本篇題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當是他居官溧陽時的作品。詩中親切而真淳地吟頌了一種普通而偉大的人性美——母愛,因而引起了無數讀者的共鳴,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
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然而對于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游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于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此詩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卻是詩人深沉的內心情感。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實際上是兩個詞組,而不是兩個句子,這樣寫就從人到物,突出了兩件最普通的東西,寫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緊接兩句寫出人的動作和意態,把筆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時此刻,老母一針一線,針針線線都是這樣的細密,是怕兒子遲遲難歸,故而要把衣衫縫制得更為結實一點兒罷。其實,老人的內心何嘗不是切盼兒子早些平安歸來呢!慈母的一片深篤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細微的地方流露出來。樸素自然,親切感人。這里既沒有言語,也沒有眼淚,然而一片愛的純情從這普通常見的場景中充溢而出,撥動了每一個讀者的心弦,催人淚下,喚起普天下兒女們親切的聯想和深摯的憶念。
最后兩句,以當事者的直覺,翻出進一層的深意:“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言”有些刊本作“誰知”和“誰將”,其實按詩意還是作“誰言”好。詩人出以反問,意味尤為深長。這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通俗形象的比興,加以懸絕的對比,寄托了赤子熾烈的情意:對于春天陽光般厚博的母愛,區區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于萬一呢。真有“欲報之德,昊天罔極”之意,感情是那樣淳厚真摯。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在宦途失意的境況下,詩人飽嘗世態炎涼,窮愁終身,故愈覺親情之可貴。“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蘇軾《讀孟郊詩》)。這首詩,雖無藻繪與雕飾,然而清新流暢,淳樸素淡中正見其詩味的濃郁醇美。
此詩寫在溧陽,到了清康熙年間,有兩位溧陽人又吟出這樣的詩句:“父書空滿筐,母線尚縈襦”(史騏生《寫懷》);“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彭桂《建初弟來都省親喜極有感》)。可見《游子吟》留給人們的深刻印象,是歷久而不衰的。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
??
詩的開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然而卻點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情。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愛的純情,扣人心弦,催人淚下。最后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熾烈的情懷,對于春日般的母愛,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于萬一呢?
??
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于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游子的共鳴。
五、表達媽媽想念兒子的句子有哪些
1. 想念兒子真的好痛苦,兒子媽媽好想看到你熟睡的樣子。
2. 想兒子思念兒子,想到他說的話就揪心,恨不得馬上回去。
3. 對兒子深切的想念,是這樣揮之不去,它盤旋在我的眼前,縈繞在我的耳邊,沉淀在我的心里。
4. 夜深了,想念兒子以致無法入睡,聽著憂傷的音樂,翻看著兒子的相冊,心里隱隱作疼。
5. 好想兒子,思念兒子,兒子媽媽好愛你,好想看看你,媽媽時時刻刻都在想你。
6. 這想念的就是兒子,這思念也是兒子,滿腦子都是兒子調皮可愛回憶,我真該早點回家了。
7. 想念兒子,無論兒子身處何地,是千里或萬里,媽媽都深深地想念著你,兒子,媽媽想你,念你。
8. 人在北京,已經二十天,聽老公說起兒子最近的乖乖行為,心中頓時被柔情充滿,更加想兒子了,想快點回去抱兒子。
9. 每晚我都在想兒子,想著想著,就睡著了,在夢里都是我和我兒子的快樂時光呀。
10. 雪還在下,想念兒子的心更加難受,兒在千里母擔憂,北漂的兒子加油吧,不要讓媽媽期待太久,想念的淚水流得太多。
11. 今天是兒子的生日,十一年前生兒子時疼痛難忍,十一年后想念兒子的痛苦更是無以言表;現在,只能在遙遠的地方默默地祝福我的兒子生日快樂!
12. 想念是折磨人的,巴不得立刻飛回家,可為了錢得忍耐,想念兒子,我很快會盡力把兒子接來深圳,跟我們生活在一起,闊別這種想念的苦楚,過幸福的日子。
13. 我一個月沒見兒子,心里特難受,特別到了周末通過電話后更加難過,想兒子想得天天哭,心如刀刻。
14. 整理東西看到兒子的舊書包,翻看他涂鴉的書本作業,眼淚馬上掉下來了,兒子,遠在異鄉打拼的你過得好嗎,媽媽真的很想你。
15. 自從兒子離開家去上大學之后,我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好覺,想他想得睡不著,掛念他有沒有吃飽、在學校習不習慣。
六、母親思念孩子的古詩句有哪些
1.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游子吟》【唐】孟郊
2.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3.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十五》【宋】王安石
4.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執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柜書。《慈母愛》【元】楊維楨
5. 阿母親教學步虛,三元長遣下蓬壺。云韶韻俗停瑤瑟,鸞鶴飛低拂寶爐。《步虛》【唐】司空圖
6. 《游子吟》是唐代詩人孟郊最為膾炙人口的詩作。全詩共六句三十字,通過回憶一個看似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場景,凸顯并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感激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于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游子的共鳴。
7. 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時年21歲的蔣士銓于年終前夕趕回家中,為答謝母親對自己的關懷之情,于是寫下了《歲末到家》這首詩。母愛是人類最偉大、最無私的情感,但古詩中表現這一題材的作品卻不很多,最著名的當屬孟郊的《游子吟》,說盡了天下父母愛子之心。蔣士銓這首《歲暮到家》則從另一個角度細膩地刻畫了母親的愛心,與孟詩有異曲同工之妙。
七、描寫母親思念孩子的詩句有哪些
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別老母》【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3、《十五》【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4、《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5、《母別子》【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6、《慈母愛》【元】楊維楨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
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7、《墨萱圖》【元】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8、《誰氏子》【唐】韓愈
非癡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9、《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遲,下山疾。
百年三萬六千朝,夜里分將強半日。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張謂
負薪老翁往北州,北望鄉關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兩人已向黃沙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