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唐代的問道詩
唐代李翱所作偈詩《七言絕句》:
煉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馀事,云在青天水在瓶。
子昂為中庭老書。
白話釋義:
煉得身體形狀像鶴形象,千棵松樹下兩本道經。
我來問道沒有別的事,就如云在青天水在瓶中自然。
子昂為中庭老所作。
擴展資料:
李翱發展了韓愈的“性三品”說,并融合佛、道兩家主張,撰寫了《復性書》,提倡“滅情復性”。其立論方法為宋代理學的興起提供了重要啟迪。
在任朗州刺史時,李翱數邀藥山惟儼禪師至家中供養,禪師不應。李遂入山拜謁。時禪師正于樹下讀經,未理睬李翱。李翱站立很久也未見禪師問候,遂憤然曰:“見面不如聞名。”禪師曰:“何必貴耳賤目?”李翱聞聽此言火氣頓消,拱手請教禪師:“如何是道?”
禪師用手向上一指,又向下一指,問:“會么?”李翱答:“不會。”禪師曰:“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似有所得,進偈詩一首,就是趙孟頫所錄的這首七絕。
單就詩作而言,我們無法斷定是李翱參透了禪師的禪機,還是在贊頌禪師的道行,抑或僅僅是記事,但后來這首詩便被當做禪偈,尤其是最后一句最能啟發心性:在天為云,自在逍遙;在瓶為水,安然恬靜。
以此悟人生處世之道,雖乏勇猛精進之氣概,倒也能歷練出一種適應變化的能力和一種為人處事的平和心態。也許趙孟頫就是看中了這首詩的這一點,甚或他一直以此引導著自己的人生,所以他信手拈來,為“中庭老”創作了這件行書作品。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元趙孟頫書七絕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