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巫山云雨";這個詞出自何處
巫山云雨:原指古代神話傳說巫山神女興云降雨的事。
后稱男女歡合。〖出處〗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序》:“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
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巫山云雨的典故:楚襄王和宋玉一起游覽云夢之臺的時候,宋玉說:“以前先王(指楚懷王)曾經游覽此地,玩累了便睡著了。
先王夢見一位美麗動人的女子,她說是巫山之女,愿意獻出自己的枕頭席子給楚王享用。楚王知道弦外有音非常高興,立即龐幸那位巫山美女兩相歡好。
巫山女告訴懷王,再想找自己的話,記住就在巫山,早晨是‘朝云’,晚上是‘行雨’。” 現常用“巫山云雨”形容男歡女愛,是自此留下來的。
二、求詩詞
清平調詞三首(李白)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秾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巫山廟(崔涂)
雙黛儼如嚬,應傷故國春。江山非舊主,云雨是前身。
夢覺傳詞客,靈猶福楚人。不知千載后,何處又為神?
卜算子(蔡伸)
玉斧斫冰輪,中有乘鸞女。鬢亂釵橫襟袖涼,只恐輕飛舉。青冥縹緲間,自有吹簫侶。不向巫山十二峰,朝暮為云雨。
西江月(陳東)
風動一軒花竹,瑯玕青錦薰籠。憐才自是宋墻東。更識琴心挑弄。暮雨乍收寒淺,朝云又起春濃。冰肌玉骨信俱融。不比巫山閑夢。
念奴嬌(曹冠)
蜀川三峽,有高唐奇觀,神仙幽處。巨石巉巖臨積水,波浪轟天聲怒。十二靈峰,云階月地,中有巫山女。須臾變化,陽臺朝暮云雨。堪笑楚國懷襄,分當嚴父子,胡然無度。幻夢俱迷,應感逢魑魅,虛言冥遇。仙女恥求媒,況神清直,豈可輕誣污。逢君之惡,鄙哉宋玉詞賦。
訴衷情(鄧肅)
從來云雨過巫山。只托夢魂間。何如醉逢傾國,春到一瓢顏。歌窈窕,舞雙鬟。掩云關。重城五鼓,月下西樓,不忍輕還。
書巫山神女祠(繁知一)
忠州刺史今才子,行到巫山必有詩。
為報高唐神女道,速排云雨候清詞。
菩薩蠻(黃庭堅)
細腰宮外清明雨。云陽臺上煙如縷。云雨暗巫山。流人殊未還。阿誰知此意。解遣雙壺至。不是白頭新。周郎舊可人。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巫山高(皇甫冉)
巫峽見巴東,迢迢出半空。云藏神女館,雨到楚王宮。
朝暮泉聲落,寒暄樹色同。清猿不可聽,偏在九秋中。
念奴嬌(韓駒)
海天向晚,漸霞收馀綺,波澄微綠。木落山高真個是,一雨秋容新沐。喚起嫦娥,撩云撥霧,駕此一輪玉。桂華疏淡,廣寒誰伴幽獨。不見弄玉吹簫,尊前空對此,清光堪掬。霧鬢風鬟何處問,云雨巫山六六。珠斗斕斒,銀河清淺,影轉西樓曲。此情誰會,倚風三弄橫竹。
代寄情楚詞體(李白)
君不來兮,徒蓄怨積思而孤吟。云陽一去已遠,
隔巫山綠水之沉沉。留馀香兮染繡被,夜欲寢兮愁人心。
朝馳余馬于青樓,怳若空而夷猶。浮云深兮不得語,
卻惆悵而懷憂。使青鳥兮銜書,恨獨宿兮傷離居。
何無情而雨絕,夢雖往而交疏。橫流涕而長嗟,
折芳洲之瑤華。送飛鳥以極目,怨夕陽之西斜。
愿為連根同死之秋草,不作飛空之落花。
三、巫山云雨的典故
巫山確有其山,著名的長江三峽即從巫山穿過,形成了舉世聞名的巫峽(三峽之一),至今是旅游覽勝的好去處。“巫山云雨”本是上好的自然景觀,在挺拔青翠的巫山十二峰層巒疊嶂之中,云騰雨落十分美麗壯觀。
但是,語言常有神奇變化,中文的“巫山云雨”或拆開“巫山”和“云雨”單用時,生出了男女纏綿情愛的另外含意了。
報紙娛樂版常有某男攜同某美女到灑店“共赴巫山”的報道,當然這不是去三峽旅游了,酒店里哪有巫山?酒店開房做什么事不講也明,只是用了個隱晦又文雅的說法而已。《紅樓夢》中亦有我處“云雨”用語,以幽雅的修辭手段,談男女間的**。后來的小說、故事也常如此效法使用。
以“巫山云雨”形容男女之間的事,據《高唐賦》、《神女賦》等古文記載,有段很有趣的故事呢。
楚襄王和宋玉一起游覽云夢之臺的時候,宋玉說:“以前先王(指楚懷王)曾經游覽此地,玩累了便睡著了。先王夢見一位美麗動人的女子,她說是巫山之女,愿意獻出自己的枕頭席子給楚王享用。楚王知道弦外有音非常高興,立即龐幸那位巫山美女兩相歡好。巫山女告訴懷王,再想找自己的話,記住就在巫山,早晨是‘朝云’,晚上是‘行雨’。”
現常用“巫山云雨”形容男歡女愛,是自此留下來的。
四、描寫“云雨”的詩句有哪些
1. 唐代·李白《清平調·其》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2. 宋代·晏幾道《清平樂·留人不住》
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
3. 宋代·蘇軾《江城子·前瞻馬耳九仙山》
前瞻馬耳九仙山。碧連天。晚云間。
城上高臺,真個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嬋娟。
4. 唐代·王昌齡《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5. 唐代·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二》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臺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6. 唐代·李珣《巫山一段云·古廟依青嶂》
古廟依青嶂,行宮枕碧流。水聲山色鎖妝樓。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還暮,煙花春復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7. 唐代·鄭畋《馬嵬坡》
玄宗回馬楊妃死,云雨難忘日月新。
終是圣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8. 宋代·蘇軾《臨江仙·昨夜渡江何處宿》
昨夜渡江何處宿,望中疑是秦淮。月明誰起笛中哀。多情王謝女,相逐過江來。
云雨未成還又散,思量好事難諧。憑陵急槳兩相催。相伊歸去后,應似我情懷。
9. 宋代·幼卿《浪淘沙·極目楚天空》
極目楚天空,云雨無蹤,漫留遺恨鎖眉峰。自是荷花開較晚,孤負東風。
客館嘆飄蓬,聚散匆匆,揚鞭那忍驟花驄。望斷斜陽人不見,滿袖啼紅。
10. 五代·韋莊《歸國遙·春欲晚》
春欲晚,戲蝶游蜂花爛熳。日落謝家池館,柳絲金縷斷。
睡覺綠鬟風亂,畫屏云雨散。閑倚博山長嘆,淚流沾皓腕。
“云雨”在詩中表達的感情:詩人在詩中描寫云雨多是抒發抑郁不得志和思念家鄉的情懷。
五、贊美“巫山云”的詩詞有哪些
有以下三首:
1. 唐·李白【巫山枕障】
巫山枕障畫高丘,白帝城邊樹色秋。
朝云夜入無行處,巴水橫天更不流。
2. 宋·李珣《巫山一段云》
古廟依青嶂,行宮枕碧流。
水聲山色鎖妝樓,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還暮,煙花春復秋。
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3. 唐·元稹《離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巫山云”來源:戰 國?宋玉高唐賦?序昔者先王 嘗游髙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王因幸之。去 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髙丘之阻;旦為期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 臺之下”后以巫山云雨為男女幽會的常典。唐?李群玉《同鄭相并歌 姬小飲戲鱔》:“裙拖六幅湘江水,鬂 聳巫山一段云,五代—南唐?馮廷已《鵲踏枝》其七》:“心若垂陽千萬縷,水闊花飛,夢斷巫山路。”宋?陳 德武《清平樂?詠雨》:“記與巫山神女,不禁暮暮朝朝。”宋蘇軾《朝云》:“丹成逐我三山不作巫陽云 雨仙。”明?劉基《題江村風雨圖》“龍母鮫綃云半濕,巫娥貝闕夜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