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植物的古詩
1、苔清代:袁枚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也學 一作:亦)2、菩薩蠻·芭蕉宋代:張鎡風流不把花為主。
多情管定煙和雨。瀟灑綠衣長。
滿身無限涼。文箋舒卷處。
似索題詩句。莫憑小闌干。
月明生夜寒。3、落葉唐代:修睦雨過閑田地,重重落葉紅。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風。幾處隨流水,河邊亂暮空。
只應松自立,而不與君同。4、詠草宋代:俞紫芝滿目芊芊野渡頭,不知若個解忘憂?細隨綠水侵離館,遠帶斜陽過別洲。
金谷園中荒映月,石頭城下碧連秋。行人悵望王孫去,買斷金釵十二愁。
5、草唐代: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二、描寫植物的古詩詞大全600首
植物梅花【唐】(王安石)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小池【宋】(楊萬里)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草【唐】(白居易)離離園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楊柳枝詞【唐】(白居易)一樹春風千萬枝,嫩如金色軟于絲。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如夢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攤破浣溪沙【宋】(李清照)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太鮮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
(寫桂花)鷓鴣天【宋】(李清照)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桂花)西江月梅【宋】(蘇軾)玉骨那愁瘴霧,水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幺鳳。
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浣溪沙詠桔【宋】(蘇軾)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竹籬茅舍出青黃。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
吳姬三日手猶香。山園小梅【宋】(林逋)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三、關于植物的詩有哪些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裊裊:形容微風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
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
燎栗:凄涼。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
戰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
亭亭:遠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
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
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 亭皋:水邊平地。
木葉:樹葉。隴首:山名,在今陜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樹葉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
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別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維:語助詞,無義。序:時節。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騖: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
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聲。
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余不多。 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頎《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唐·李白《贈廬司戶》 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酣:盡情飲酒。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煙:人家炊煙。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
兩句寫人家縷縷炊煙,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顯微黃,呈現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高鳥黃云暮,寒蟬碧樹秋 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信宿:連宿兩夜。
故:仍然。 唐·杜甫《秋興八首》 翟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 唐·杜甫《秋興八首》 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 白茅;茅草。
描寫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風吹卷著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燒著枯萎的桑樹。 唐·岑參《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秋風萬里動,日暮黃云高 唐·岑參《鞏北秋興寄崔明允》 返照亂流明,寒空千嶂凈 返照:晚照,夕照。
亂流:縱橫錯雜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錢起《杪秋南山西峰題準上人蘭若》 萬葉秋聲里,千家落照時 落照:夕陽西下。 唐·錢起《題蘇公林亭》 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韋金部》 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 綠蕪:綠草。合:長滿。
意謂雨后庭中小徑長滿綠草,霜后花園中落滿紅葉,庭院一片荒涼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馬宅》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
嗾:慫恿。 劉禹錫《秋詞二首》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描寫荷葉在秋風中向東傾斜,暗寓傷秋的情緒。
府·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輕羅小扇:輕薄的絲制團扇。這兩句描寫紅燭在秋夜中發出寒光,照著畫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團扇追撲螢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天階:宮中的臺階。 唐·杜牧《秋夕》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秋陰不散:雖已是秋天,但連日陰云漠漠,故不見嚴霜降落。
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聽雨吉:雨打枯荷,單調、凄涼。
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聲遙人語絕,誰家素機織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老樹呈秋色,空池浸月華 唐·劉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霜天靜寂寥 唐·戎昱《戲題秋月》(又作: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
四、寫植物優美的詞句
仙人掌,嘿,這真是一種生命力頑強、奇特的植物!仙人掌,是一種生命力十分頑強的奇特的熱帶植物.盆栽的仙人掌,它百折不撓的性格十分讓人吃驚,有水、無水、天熱、天冷它都不在乎.它翠綠的身體長著一塊塊長滿硬刺的掌狀莖,它么沒不斷向上生長,像疊羅漢似的.一片“綠色的手掌”里又長出一片“綠色的小手長”,使人產生不少遐思.它生長在什么地方都以這個姿勢矯健地挺立著.在炎熱久旱的夏天里,其它盆栽都已經垂下了頭,而仙人掌像勇士一樣抬著頭,眺望那藍藍的天空;在寒風刺骨的冬天里,別的盆栽早已被主人捧回室內,可是仙人掌壞頂著風霜,不懼周圍的環境.它從來不講究,它一扎下根,就好像在說:“這地方真好,就在這里生長吧!”仙人長渾身是硬刺,什么野獸見到它都馬上止步.害蟲想嚙食它,身子總被扎得千瘡百孔.一快綠色的仙人掌折斷到地面,大家都以為它枯死了,不,如果你這樣任為就錯了,它用身體的養份生出根,又培養出一棵青春煥發的小仙人掌,這是真正的“落地生根”.它的頑強生命力誰可比得上呢?這看起來很平凡的植物,誰料得到,它會長出美麗的小花,就像武士頭盔上的彩纓.第一篇雨在狂風肆虐過后,嘩啦啦的從濃黑的墨云里奔向著久旱的土地,劃破這布滿暑氣炎熱的空氣,掀起一層層熱浪,撲面而來.原本炎熱的大地不斷的冒著一股股霧氣,迷迷朦朦,雨滴匯集成混黃的溪流,奔騰著勇往直前.雨下了一夜,清晨,朝陽懶懶地再次從東方爬起,緩緩地向西移動著腳步.空氣中彌漫著雨后的清新與涼爽,門前的水仙在不知不覺中從綠葉中探頭探腦地伸出了一朵朵花蕾,給這原本單調的花壇里增添了一縷活力.次日清晨,一朵朵花蕾已將韭菜似的葉子覆蓋,猶如一只只挺立的紅櫻槍簇簇擁擁,不一會的功夫,原來一只只挺立的紅櫻槍已爭相開放,在晨風的輕撫下,散發出一陳陳幽香,撲面而來,讓你沉迷其中駐足不前.一片一片粉紅的花瓣映入你的眼簾,一朵一朵是如此的普通,而這些普通的花兒卻組成了一片奇跡,點綴這本只有彈丸之地的小花壇,而這一切只是發生一夜之間而已,生命有時就是這樣讓人難以致信.記得姐姐曾說過:“葉子美麗的花,它的花朵一般不好看,而葉子不美麗的花,它的花朵總是能給人帶來驚喜.”而水仙它就是后者,一生平凡,美麗一時的花.它用一生的平凡普寫那一時的美麗.一次一次默默地期待著下一次的開放,并在那一刻無私的盡其所能的展示它的所有.想想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花開花落、時起時伏、就如潮水,從一個頂點邁向另一個頂峰,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而在這些過程中我們總是默默無聞,默默的付出,不為人所知,在某個旮旯里默默地忍受著其中的困苦與孤寂.在其中曾經迷失過、徘徊過、猶豫過、灰心過,甚至后悔過,想放棄過.當走出低谷時突然發現,原來成功就在前方,正頻頻向你招手,只要再邁出一步就是了,原來那是對自己最后的考驗,是登上頂峰的最后艱難一步.水仙花,您默默地生長著,默默地繁衍著,默默地積累著,靜靜地等待下一次的花開時節,在那一刻展示您用生命譜寫的奇跡,而輝煌的時光卻總是如此的短暫……第二篇總喜歡在閑暇種植一些花草,種植一些感想················用一個假期的時間細心地培栽一株水仙,靜靜地等待花開.水仙來自一個遙遠的地方,初打開經歷了長途跋涉的包裹,見到的是一個憨態可掬的蔥頭模樣的球 .它就是凌波仙子嗎?書上說,水仙需要雕刻.“靈巧的雙手,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和一分悠然恬然的心境就能夠創造神奇.”握筆的手拿起雕刀細細勾勒,完成之后捧在手里就宛若一塊溫潤的美玉了.不情愿被喚醒的幼芽幽幽地睜開了雙眼.找來一只白瓷海碗,覓得幾塊斑瀾的晶石,注一缽清水,將水仙置入,靜靜等待.等待的日子雖然漫長,卻每天都有新的希望,看著那些小小的芽尖慢慢長高,似乎每一錯目都會出落出幾分風姿,她是個嬰孩兒,十幾天的工夫,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了.狹長厚實的葉子,碧綠的顏色,葉從中挺拔出的幾桿纖細和一串串淡綠的花苞,儼然一位清秀少女,年輕的明亮與活力背后,掩著一點點的羞澀,也透出一點點的嫵媚,引你神往她盛開那一天的風姿.終于,一個清晨,水仙花開了,幽幽的清香溢滿斗室.凝神細品,六片薄薄的微微顫動的花瓣,托起同樣薄薄的承襲了陽光的花蕊,就這樣在你面前帶著微笑綻開了,她是如此的美麗,讓你的目光不忍錯離一分,她又如此的高潔,讓你不敢唐突地去觸摸,這才是凌波仙子呀.是數載泥土中的孕育給了她今天會心的“笑意”;是流水的純凈與柔美勾勒她如詩如夢的神韻.回想初識她的那一幕,誰會想到普通而近似平凡的外表下竟蘊藏了如此耐人尋味的美麗.“ 品花” 實在是件賞心悅事,守候與等待的整個過程都讓人感動.其實只要有耐心,細心和信心,生命中的美麗與幽香又何止案頭的這一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