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白的詩中開頭為“白”字的詩有哪些
就找了幾首!
樂府·塞下曲六首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天兵下北荒,胡馬欲南飲。
橫戈從百戰,直為銜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隴頭寢。
何當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駿馬似風飆,鳴鞭出渭橋。
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
陣解星芒盡,營空海霧消。
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
白馬黃金塞,云砂繞夢思。
那堪愁苦節,遠憶邊城兒。
螢飛秋窗滿,月度霜閨遲。
摧殘梧桐葉,蕭颯沙棠枝。
無時獨不見,流淚空自知。
塞虜乘秋下,天兵出漢家。
將軍分虎竹,戰士臥龍沙。
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劍花。
玉關殊未入,少婦莫長嗟。
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云。
漢皇按劍起,還召李將軍。
兵氣天上合,鼓聲隴底聞。
橫行負勇氣,一戰凈妖氛。
五律·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七古·把酒問月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
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當歌對酒時,
月光長照金樽里。
樂府·白鳩辭
鏗鳴鐘,考朗鼓。歌白鳩,引拂舞。白鳩之白誰與鄰,
霜衣雪襟誠可珍。含哺七子能平均。食不噎,性安馴。
首農政,鳴陽春。天子刻玉杖,鏤形賜耆人。
白鷺之白非純真,外潔其色心匪仁。闕五德,無司晨,
胡為啄我葭下之紫鱗。鷹鹯雕鶚,貪而好殺。
鳳凰雖大圣,不愿以為臣。
樂府·荊州歌
白帝城邊足風波,瞿塘五月誰敢過。荊州麥熟繭成蛾,
繰絲憶君頭緒多。撥谷飛鳴奈妾何。
樂府·臨江王節士歌
洞庭白波木葉稀,燕鴻始入吳云飛。吳云寒,燕鴻苦。風
號沙宿瀟湘浦,節士悲秋淚如雨。白日當天心,照之可以事明
主。壯士憤,雄風生。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
樂府·洛陽陌
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
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
二、白字開頭的詩句
1、宋·陳與義 《登岳陽樓·其一》
原文選段:
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
釋義:
登樓憑吊古人,我自己已是兩鬢如霜,看著遠山的古樹,青蒼中,隱含無限的傷悲。
2、唐·李白 《秋浦歌十七首》
原文選段: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釋義:
白發長達三千丈,是因為愁才長得這樣長。不知在明鏡之中,是何處的秋霜落在了我的頭上?
3、魏晉·曹植 《白馬篇》
原文選段: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
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
釋義:
駕馭著白馬向西北馳去,馬上佩帶著金色的馬具。有人問他是誰家的孩子,邊塞的好男兒游俠騎士。
4、唐·李白 《古朗月行》
原文選段: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釋義:
白兔搗成的仙藥,到底是給誰吃的呢?
5、唐·杜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原文選段: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釋義:
老夫想要縱酒高歌,結伴春光同回故鄉。我的心魂早已高飛,就從巴峽穿過巫峽,再到襄陽直奔洛陽。
三、以白開頭的成語
白手起家 白手:空手;起家:創建家業。形容在沒有基礎和條件很差的情況下自力更生,艱苦創業。
白魚入舟 比喻用兵必勝的征兆。
白日升天 原是道教指白晝升天成為神仙。后比喻一下子富貴起來。
白日衣繡 衣:穿;繡:五彩制繡的官服。白天身著華貴官服,使人看見。舊時比喻富貴后還鄉,向鄉親們夸耀。
白浪掀天 掀:翻騰。形容風大浪高。
白龍魚服 白龍化為魚在淵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隱藏身分,改裝出行。
白帢青衫 舊時士人的服裝。亦借指尚未取得功名的士人。同“白袷藍衫”。
白面儒冠 猶白面書生。指只知讀書,閱歷少,見識淺的讀書人。有時含貶義。亦泛指讀書人。
白面儒生 猶白面書生。指只知讀書,閱歷少,見識淺的讀書人。有時含貶義。亦泛指讀書人。
白雪難和 白雪:指楚國一首歌曲名。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藝術。
白頭相守 指夫妻恩愛相守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