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面對人生的得失悲歡的古詩詞
1、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詩經·王風·黍離)2、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鄘風·相鼠)3、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大序)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5、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抑)6、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7、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8、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9、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10、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11、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14、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1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1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20、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2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22、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23、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2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2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28、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29、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30、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禮記·學記)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32、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卜居)34、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3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告子下)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3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上)38、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39、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4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41、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養生主)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44、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中庸)45、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淮南子·說林訓)46、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戰國策·荊軻刺秦王)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傳)48、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史記·陳涉世家)49、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史記·高祖本紀)5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史記·留侯世家)5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史記·報任少卿書)52、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 列傳)53、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漢書·枚乘傳)5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5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56、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后凋。 (后漢書·王霸傳)57、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后漢書·馮異傳)58、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59、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漢書·宋弘傳)60、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后漢書)6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曹操·龜雖壽)62、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三國·曹操·短歌行)6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三國·諸葛亮·誡子書)64、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三國·諸葛亮·誡子書)6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劉備)66、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西晉·陳壽·三國志)67、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東晉·陶淵明·雜詩)68、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69、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南朝·蕭鐸)70、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北齊書·元景安傳)71、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新唐書·元行沖傳)72、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唐太宗·贈蕭禹)73、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74、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唐·王之渙·登鸛雀樓)75、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王昌齡·從軍行)7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唐·李白·論詩)77、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唐·李白·上李邕)78、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唐李白宣州謝朓餞別校書叔云)79、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8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唐·李白·將進酒)81、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唐·李白·行路難)82、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
二、關于得失的句子
人生一世,總與得失相伴,總會有得有失。
此乃人生法則,既不青睞富貴,也不鄙棄寒門,平等博愛眾生。 有得必有失,有失才有得。
無論賽場上的冠軍,還是商場上的贏家,或是職場上的精英,每個成功者在搏得掌聲、笑聲和鮮花的前前后后,無不付出了許許多多的汗水、淚水和艱辛。此之謂:天上不會掉餡餅。
梅花香自苦寒來。一份耕耘,一份收獲。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所以,除非你不想“得”,否則就別怕“失”。
如果你種的是“豆”,就別指望得“瓜”。倘若你根本沒有付出,就更別奢望有啥回報。
得來全不費功夫之所得,得之偶然,失之必然,早晚得而復失。 得從失中來,有失總有得。
今天的事業有成,離不開昨天的含辛茹苦;現在的辛勤耕耘,孕育著未來的豐收在望;或許你破費的是錢財,換來的卻是平安;或許你犧牲的是自我,贏得的卻是人心。正所謂:風物長宜放眼量。
蒼天不負有心人。失之桑榆,收之東隅。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生活對誰都是公平公正的。
只要你肯付出,終會有所回報。該你失的得不到,該你得的失不了。
此處如有所失,彼處必有所得。即使是煮熟的鴨子又飛走,總有一天飛回來,失后仍可復得。
得失難兩全,取舍須三思。你如向往佛門凈地,就別留戀人間紅塵;你如遠離城市喧囂;就別羨慕燈紅酒綠;你如渴望金榜題名,就得經受寒窗之苦;你如崇尚獨身主義,就得忍耐孤單之寂。
此之謂:月有陰晴圓缺時。甘蔗沒有兩頭甜。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得失無情,取舍有義。
你可以放棄眼前利益,不可放棄人生追求;你可以不要名利地位,不可不要人格尊嚴;你可以失去榮華富貴,不可失去人性良知。倘若對不該失去的隨意舍棄,那才是真正的得不償失。
得失尋常事,天理不可違。你越是不計得失,勇于犧牲,樂于奉獻,往往社會越是給你豐厚回報;你越是得失坦然,榮辱不驚,去留無意,往往生活越是讓你得失相當;誰要是患得患失,斤斤計較,錙銖必爭,十之八九“萬般自作由自受,竹籃打水一場空”;誰要是貪得無厭,得寸進尺,得隴望蜀,早晚將會“一失足成千古恨,無奈走上斷頭臺”。
此之謂:人算不如天算,天理不容人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人生得與失,無非名與利。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盡管司馬遷老先生早有此言在先,但功名利祿終歸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得之不易,失之不難。因此說,蕓蕓眾生雖未必都能成為不計個人得失的圣賢,但為人處世起碼還是不要把名利看得過重,不應該更不必終生為得失所累。
須知:坦然面對得失,得之不喜不狂,失之不悲不惜,一切順其自然,一生沉浮自如,這同樣也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生活態度,更是一種并非誰都可以達到的人生境界。
三、關于得失的詩句
1、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2、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鄘風·相鼠)
3、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5、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抑)
6、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
7、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8、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9、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10、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11、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4、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四、關于看淡得失的現代詩句
1、得失淡然 作者:風月詩悠 現代 取一勺溫婉 研一硯緘默 用最柔情的筆兒 寫下細碎的字箋 你來 我以優雅的姿勢 陪你,聽雪玩月 品茗夜話 你走 我以豁達的表情 獨自,讀雨觀瀾 賞柳獨白 任云舒云卷 用一縷淡淡的禪意 接納粗茶淡飯的平淡 和花開花落的自然 2、成敗得失須看淡 作者:琦玉 現代 眼里寫滿故事, 臉上卻不見風霜; 笑容始終燦爛, 穿上喜歡的衣裳…… 讀書旅游, 早睡早起; 美麗淡雅, 自強獨立。
安于得失, 淡于成敗, 這是人生最好的狀態。 這世界上, 除了生命, 其實沒什么, 讓你迷失自己; 學會笑著承受, “這沒什么了不起!” 不羨慕誰, 不嘲笑誰, 從不依賴別人, 只是悄悄的努力。
吞下委屈, 喂大了格局; 改變不了別人, 那就改變自己。 沒有人, 可以無條件陪伴著你。
要知道, 雨天的時候, 連影子都會缺席。 遇事不鉆牛角尖, 人也舒坦, 心也舒坦, 難得糊涂心放寬; 聚也是緣, 散也是緣, 隨緣隨心, 隨遇而安, 人聚人散皆過客, 何不把珍惜放身邊? 因為無常, 所以要善待生命; 因為因果, 所以要善待他人; 因為輪回, 所以要善待人生。
安,不奢逸, 危,不驚懼; 逆,不惶餒, 順,不妄喜。 不為明天而煩惱, 不為昨天而嘆息, 只為今天更美好, 把握當下, 才是生活的真諦。
心所要的, 不是足夠多, 而是足夠歡喜。 沒有人, 能預知下一瞬間的事, 所以不必擔心, 也不必那么固執…… 如果有一天, 讓你心動的, 再也感動不了你; 讓你憤怒的, 再也激怒不了你; 讓你悲傷的, 再也不能讓你流淚哭泣; 你便知道: 這時光, 這生活, 將什么給予了你; 你為了成長, 付出了多少努力…… 3、得失看淡,自在坦然 作者:祁連表情 現代 很多時候, 我們常常生活在別人的眼神中, 忐忑在別人的言語中, 一些想說的話,想做的事, 會令自己左右為難,身不由己。
其實,不必在意別人怎么看你, 那些都是陽光中的塵埃, 別讓它阻礙了你望遠的視線, 抑制了你前行的步履。 要堅信,你就是你, 別人永遠無法插足與改變。
人活在群體中, 看看別人的錯,再想想自己的過; 看看他人的非,再諒諒他人的難。 人心越淡,傷害就越少; 心有多寬,快樂就有多少。
遭遇誤解,努力爭辯大多徒勞, 不如一笑而過,讓時間給出答案; 話不投機,不如靜心沉默, 置之不理,才是一種智慧。 人要心靜,言多必失。
喋喋不休,不如觀心自省; 埋怨他人,不如即聽即忘。 能干擾你的, 往往是自己的太在意; 能傷害你的, 往往是自己的想不開。
你若平和,無人可恨; 你若不究,無人能擾。 人心如葉片, 一生一落,一落一生, 每一個光陰流轉的季節, 都有嫩芽懸于枝頭; 人心是容器, 時常刷新,時常清空, 才會面朝陽光,輕裝而行。
花開一季,人活一世, 樂天隨緣一些, 就會輕松自在一些。 沖動來自激情、平靜來自修煉, 別讓外界浮躁了自己。
外境好壞并不是苦樂的根源, 真正的始作俑者是我們的心。 修煉自我, 借完善自己抵達幸福; 借寬容別人淡化痛苦。
想開了自然微笑, 看透了肯定放下。 放下了貪念、看淡了得失, 才能自在坦然,品嘗幸福。
人生,沒有回頭路, 只有在行走的路上。 洗滌自己的心靈, 沉淀自己,做好自己。
經歷了冷暖, 便知道陽光的燦爛; 路過了繁華, 便知道平淡最真。 4、得失之間 作者: 曉凡 現代 我的夢升起裊裊炊煙 燃燒在沉睡的荒原 你淅瀝的雨絲 澆滅我奔騰的火焰 你輕柔的春風 溜進我叢雜的心里 燃燒在沉睡的荒原 我的夢升起裊裊炊煙 要抵達幸福的彼岸 總少不了風雨中的相伴 愿我愛的炊煙 隨雨落進你心里 隨風飄蕩在你夢里 5、當看淡則看淡 作者: 虎行天地間 現代 人生苦短, 逆境順境, 好事壞事, 都是必經之路, 皆應笑看。
自然之規律, 無人可以扭轉, 但人需永遠向前, 若有苦惱, 皆因沒有看淡。
五、關于“得與失”的詩句有哪些
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2. 《登科后》
唐代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3. 《雜詩》
魏晉陶淵明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4. 得樂天書
唐代:元稹
遠信入門先有淚,妻驚女哭問何如。
尋常不省曾如此,應是江州司馬書。
5. 得勝樂·夏
元代:白樸
酷暑天,葵榴發,噴鼻香十里荷花。蘭舟斜纜垂揚下,只宜輔枕簟向涼亭披襟散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