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歸鄉的詩句
回鄉偶書二首
唐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宋>楊億 弟僓歸鄉 來源: 作者: 楊億 體裁:
客兒詩思掩春塘,杖策來觀上國光。 舉白萬錢酤酒飲,殺青千卷買書藏。 梁園綠筱將欹雪,楚岸蒼葭已變霜。 躍馬還家那隔歲,預應干鵲報高堂。
夢歸鄉詩 鮑照
銜淚出郭門。撫劍無人逵。沙風暗塞起。離心眷鄉畿。夜分就孤枕。夢想暫言歸。孀婦當戶嘆。繅絲復鳴機。慊款論久別。相將還綺闈。歷歷檐下涼
征人歸鄉 唐__戎昱
三月江城柳絮飛,五年游客送人歸。 故將別淚和鄉淚,今日闌干濕汝衣。
歸鄉二首
歡喜啥 用吹雪、無名韻 已昧繁華夢里身,窗前若個舊苔痕?歸來檢卻石榴裙。 各自尋常三萬路,相看依約那時人。竹聲細雨正黃昏。
七律
樂向尊外謝君卿,一夢江南見始成。 長嘯書途多冷落,閑思抱月不分明。
二、關于歸鄉的詩句有哪些
1. 《金陵雜興二百首》
【作者:蘇泂】
十分生聚九流亡,鬼面鴉形仰太倉。
指望淮南大麥熟,夫妻子女得歸鄉。
2. 《贊達磨大師》
【作者:釋宗元】
十萬里來賣口嘴,宜乎打落當門齒,
面壁九年誰采你。深雪之中若不得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有甚面歸鄉里。
3. 《送寂照庵歸蜀》
【作者:釋心月】
錯向南來猶自可,歸鄉一錯更難追。
果然到底錯將去,三十六江流向西。
4. 《三和妝字韻陳魁載酒》
【作者:劉克莊】
榮途素定不須忙,羞作春妍愛古妝。
眾促奪袍詩進御,君寧微服夜歸鄉。
怪來尊老升歌席,移就菩提養病坊。
聞說重題新鶴表,分留印綬與諸郎。
5. 《南鄉子·歸夢寄吳檣》
【作者: 陸游】
歸夢寄吳檣。水驛江程去路長。想見芳洲初系纜,斜陽。煙樹參差認武昌。愁鬢點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鄉交舊少,凄涼。卻恐它鄉勝故鄉。
6. 《酬李相公喜歸鄉國自鞏縣夜泛洛水見寄》
【作者: 劉禹錫】
鞏樹煙月上,清光含碧流。且無三已色,猶泛五湖舟。
鵬息風還起,鳳歸林正秋。雖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
三、描寫歸鄉的詩句有哪些
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同州端午》唐代:殷堯藩 釋義:白發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長,我離家已經整整三十五個年頭了。
小孩子見了很高興又很驚訝,卻問哪個方向是故鄉?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癸巳除夕偶成》清代:黃景仁 釋義:時間慢慢地流逝,各家各戶的歡聲笑語從四面八方隱隱傳來。在石橋上昂首而立的人卻恍若置身世外,他凝望著天空,卻把一顆明星當作月亮觀看了多時。
三月江城柳絮飛,五年游客送人歸。 故將別淚和鄉淚,今日闌干濕汝衣。
《征人歸鄉 》戎昱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回鄉偶書二首》賀知章 釋義: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
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卻已經疏落。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的。
他們笑著詢問:這客人是從哪里來的呀? 樂向尊外謝君卿,一夢江南見始成。 長嘯書途多冷落,閑思抱月不分明。
《七律 》。
四、關于“歸鄉”的詩詞有哪些
1、《臨皋閑題》宋代:蘇軾 臨皋亭下八十數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飲食沐浴皆取焉,何必歸鄉哉!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
聞范子豐新第園池,與此孰勝?所不如者,上無兩稅及助役錢耳。 2、《唐臨為官》唐代:劉昫 唐臨為萬泉丞。
縣有囚十數人,皆因未入賦而系。會暮春時雨,乃耕作佳期。
唐臨白縣令:“囚人亦有妻兒,無稼穡何以活人,請出之。”令懼其逸,不許。
唐臨曰:“明公若有所疑,吾自當其罪。”令因請假歸鄉。
臨悉召囚令歸家耕作,并與之約:農事畢,皆歸系所。囚等感恩,至時畢集縣獄。
臨由是知名。 3、《南安軍》宋代: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風雨濕征衣。
出嶺同誰出?歸鄉如不歸!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餓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
4、《征人歸鄉》唐代:戎昱 三月江城柳絮飛,五年游客送人歸。 故將別淚和鄉淚,今日闌干濕汝衣。
5、《落第歸鄉留別長安主人》唐代:豆盧復 客里愁多不記春,聞鶯始嘆柳條新。 年年下第東歸去,羞見長安舊主人。
五、關于歸鄉的古詩
回鄉偶書 唐 賀知章 其一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其二 離別家鄉歲月多, 近來人事半消磨。
唯有門前鏡湖水, 春風無改舊時波。送章頔歸鄉 詩人:楊億 朝代:北宋蕪穢休嗟負郭田,蹉跎自過鹿鳴筵。
荊山玉璞空三獻,梁苑風塵已十年。疏入禁中猶未報,賦成都下早曾傳。
獨攜書劍歸閩嶺,共泛煙波入楚天。獵獵酒旗邀舉白,招招漁艇勸烹鮮。
棋枰斗勝疑成癖,砧杵驚愁幾廢眠。驛路數程煩托乘,郡齋終日喜談玄。
如何棄我還家去,相送津亭一黯然。
六、關于游子歸鄉的詩有哪些
《回鄉偶書二首·其一》唐代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人日思歸》隋代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游子吟》唐代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游子吟》唐代 陳陶 棲烏喜林曙,驚蓬傷歲闌。關河三尺雪,何處是天山。
朔風無重衣,仆馬饑且寒。慘戚別妻子,遲回出門難。
男兒值休明,豈是長泥蟠。何者為木偶,何人侍金鑾。
郁郁守貧賤,悠悠亦無端。進不圖功名,退不處巖巒。
窮通在何日,光景如跳丸。富貴苦不早,令人摧心肝。
誓期春之陽,一振摩霄翰。《渡漢江》唐代 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