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陜西的詩句
長相思,在長安 唐 李白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過華清宮@杜牧
長安布衣誰比數,反鎖衡門手環堵 唐 杜甫
長安白日照春空,綠楊結煙垂裊風。唐 李白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
秋風吹渭水 落葉滿長安 鳥宿池邊樹 僧敲月下門 賈島
豪家沽酒長安陌,一旦起樓高百尺 韋應物《酒肆行》
三月三日空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杜甫《麗人行》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城外春風吹酒旗,行人揮袂日落時。 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 (劉禹錫.唐)
長安甲第高入云,誰家居住霍將軍。唐】 作者:【崔顥】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唐】【盧照鄰】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宋·蘇舜欽《長安春日效東野》
長安雪后似春歸,積素凝華連曙輝(岑參《和祠部王員外雪后早朝即事》)
長安渭橋路,行客別時心(綮毋潛《送章彝下第》)
恐逢故里鶯花笑,且向長安度一春(常建《落第長安》)
何處可為別?長安青綺門(李白《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二首》之一)
君不見,外州客,長安道,一回來,一回老(白居易《長安道》)
長安重游俠,洛陽富財雄(盧照鄰《結客少年場》)
花萼樓前雨露新,長安城里太平人(張說《十五日夜御前口號踏歌詞二首》)
年年今日誰相問,獨臥長安泣歲華(李山甫《寒食二首》)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崔顥《七夕》)
憶長安,九月時(范燈《憶長安九月》)
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李商隱《滯雨》)
紅塵白日長安路,馬走車輪不暫閑。唯有茂陵多病客,每來高處望南山(張元宗《望終南山》)
碧池新漲浴橋鴉,分鎖長安富貴家(杜牧《街西長句》)
長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皇甫冉《長安路》)
長安大道沙為堤,早風無塵雨無泥(李賀《沙路曲》)
《逢入京使》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故園指長安
二、描寫陜西的古詩詞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
杜甫
威弧不能弦,自爾無寧歲.
川谷血橫流,豺狼沸相噬.
天子從北來,長驅振凋敝.
頓兵岐梁下,卻跨沙漠裔.
二京陷未收,四極我得制.
蕭索漢水清,緬通淮湖稅.
使者紛星散,王綱尚旒綴.
南伯從事賢,君行立談際.
生知七曜歷,手畫三軍勢.
冰雪凈聰明,雷霆走精銳.
幕府輟諫官,朝廷無此例.
至尊方旰食,仗爾布嘉惠.
補闕暮征入,柱史晨征憩.
正當艱難時,實藉長久計.
回風吹獨樹,白日照執袂.
慟哭蒼煙根,山門萬重閉.
居人莽牢落,游子方迢遞.
裴回悲生離,局促老一世.
陶唐歌遺民,后漢更列帝.
恨無匡復姿,聊欲從此逝.
《漢中行》宋 黃裳
漢中沃野如關中,四五百里煙蒙蒙.
黃云連天夏麥熟,水稻漠漠吹秋風.
七月八月{左禾右罷}稏紅,一家往往收千鐘.
行人嘆息風土好,居人生計何草草.
老翁扶杖泣我前,此事何堪與君道.
君不見屯軍十萬如貔貅.椎牛釃酒不得飽,
飛芻挽粟無時休.禾稼登場雖滿眼,
十有八九歸徵求.軍前輸米更和糴,
囊括顆粒無乾糇.棱棱殺氣森平原,
雖食我肉不敢言.陣馬如云動雷電,
戈戟摐撞相騰喧.口邊奪食與馬嚙,
馬飽人饑無處說.大吏明知但吁嘆,
百姓俛首當擭竊.天高日薄炊煙冷,
村落蕭條往來絕.君莫問我漢中連年事,
肝膈難言眼流備.似聞今年春,
關外四五州.歲饑人無食,
餓者頗亦稠.蕃人欲寇邊,
此事信有不.時涂茍如此,
人生不如死.死即萬事休,
生則何時已.語多情極辭轉哀,
野風颯颯吹黃埃.荒村相對兩嗚咽,
收淚問我方來.作官騎馬不易得,
具與天子憐嬰孩.老翁已老死不惜,
家有兒孫方戢戢.愿群富貴為愛惜,
莫教還似翁今日.
《歸次漢中境上》宋.陸游
云棧屏山閱月游,馬蹄初喜蹋梁州.
地連秦雍川原壯,水下荊楊日夜流.
遺虜孱孱寧遠略,孤臣耿耿獨私憂.
良時恐作他年恨,大散關頭又一秋.
三、關于陜西的詩句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杜甫威弧不能弦,自爾無寧歲。
川谷血橫流,豺狼沸相噬。天子從北來,長驅振凋敝。
頓兵岐梁下,卻跨沙漠裔。二京陷未收,四極我得制。
蕭索漢水清,緬通淮湖稅。使者紛星散,王綱尚旒綴。
南伯從事賢,君行立談際。生知七曜歷,手畫三軍勢。
冰雪凈聰明,雷霆走精銳。幕府輟諫官,朝廷無此例。
至尊方旰食,仗爾布嘉惠。補闕暮征入,柱史晨征憩。
正當艱難時,實藉長久計。回風吹獨樹,白日照執袂。
慟哭蒼煙根,山門萬重閉。居人莽牢落,游子方迢遞。
裴回悲生離,局促老一世。陶唐歌遺民,后漢更列帝。
恨無匡復姿,聊欲從此逝。《漢中行》宋 黃裳漢中沃野如關中,四五百里煙蒙蒙。
黃云連天夏麥熟,水稻漠漠吹秋風。七月八月{左禾右罷}稏紅,一家往往收千鐘。
行人嘆息風土好,居人生計何草草。老翁扶杖泣我前,此事何堪與君道。
君不見屯軍十萬如貔貅。椎牛釃酒不得飽,飛芻挽粟無時休。
禾稼登場雖滿眼,十有八九歸徵求。軍前輸米更和糴,囊括顆粒無乾糇。
棱棱殺氣森平原,雖食我肉不敢言。陣馬如云動雷電,戈戟摐撞相騰喧。
口邊奪食與馬嚙,馬飽人饑無處說。大吏明知但吁嘆,百姓俛首當擭竊。
天高日薄炊煙冷,村落蕭條往來絕。君莫問我漢中連年事,肝膈難言眼流備。
似聞今年春,關外四五州。歲饑人無食,餓者頗亦稠。
蕃人欲寇邊,此事信有不。時涂茍如此,人生不如死。
死即萬事休,生則何時已。語多情極辭轉哀,野風颯颯吹黃埃。
荒村相對兩嗚咽,收淚問我方來。作官騎馬不易得,具與天子憐嬰孩。
老翁已老死不惜,家有兒孫方戢戢。愿群富貴為愛惜,莫教還似翁今日。
《歸次漢中境上》宋.陸游云棧屏山閱月游,馬蹄初喜蹋梁州。地連秦雍川原壯,水下荊楊日夜流。
遺虜孱孱寧遠略,孤臣耿耿獨私憂。良時恐作他年恨,大散關頭又一秋。
四、賈平凹描寫陜西的詩句
<長安行>(一)霞染山河色,亂云天地傾。
泉臺鼙鼓動,驚起老秦兵。(二)赤日柏油路,無風熱浪推。
灞橋人道是,不見柳絲垂。(三)秋辭長安吟留別兼和大哥才識長安好,匆匆辭古都。
灞河清淺處,柳下晚風書。去年去西安旅游,寫了三首五絕,看看合用不 贊揚陜西的古詩和名句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黃河淹華岳,白日照潼關。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杜甫威弧不能弦,自爾無寧歲。川谷血橫流,豺狼沸相噬。
天子從北來,長驅振凋敝。頓兵岐梁下,卻跨沙漠裔。
二京陷未收,四極我得制。蕭索漢水清,緬通淮湖稅。
使者紛星散,王綱尚旒綴。南伯從事賢,君行立談際。
生知七曜歷,手畫三軍勢。冰雪凈聰明,雷霆走精銳。
幕府輟諫官,朝廷無此例。至尊方旰食,仗爾布嘉惠。
補闕暮征入,柱史晨征憩。正當艱難時,實藉長久計。
回風吹獨樹,白日照執袂。慟哭蒼煙根,山門萬重閉。
居人莽牢落,游子方迢遞。裴回悲生離,局促老一世。
陶唐歌遺民,后漢更列帝。恨無匡復姿,聊欲從此逝。
《漢中行》宋 黃裳漢中沃野如關中,四五百里煙蒙蒙。黃云連天夏麥熟,水稻漠漠吹秋風。
七月八月{左禾右罷}稏紅,一家往往收千鐘。行人嘆息風土好,居人生計何草草。
老翁扶杖泣我前,此事何堪與君道。君不見屯軍十萬如貔貅。
椎牛釃酒不得飽,飛芻挽粟無時休。禾稼登場雖滿眼,十有八九歸徵求。
軍前輸米更和糴,囊括顆粒無乾糇。棱棱殺氣森平原,雖食我肉不敢言。
陣馬如云動雷電,戈戟摐撞相騰喧。口邊奪食與馬嚙,馬飽人饑無處說。
大吏明知但吁嘆,百姓俛首當擭竊。天高日薄炊煙冷,村落蕭條往來絕。
君莫問我漢中連年事,肝膈難言眼流備。似聞今年春,關外四五州。
歲饑人無食,餓者頗亦稠。蕃人欲寇邊,此事信有不。
時涂茍如此,人生不如死。死即萬事休,生則何時已。
語多情極辭轉哀,野風颯颯吹黃埃。荒村相對兩嗚咽,收淚問我方來。
作官騎馬不易得,具與天子憐嬰孩。老翁已老死不惜,家有兒孫方戢戢。
愿群富貴為愛惜,莫教還似翁今日。《歸次漢中境上》宋.陸游云棧屏山閱月游,馬蹄初喜蹋梁州。
地連秦雍川原壯,水下荊楊日夜流。遺虜孱孱寧遠略,孤臣耿耿獨私憂。
良時恐作他年恨,大散關頭又一秋。
五、形容西安的古詩詞
《憶江上吳處士》
閩國揚帆后,蟾蜍虧復圓.
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
蘭橈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菊花》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陽春歌》
長安白日照春空,綠楊結煙垂裊風.披香殿前花始紅,
流芳發色繡戶中.繡戶中,相經過.飛燕皇后輕身舞,
紫宮夫人絕世歌.圣君三萬六千日,歲歲年年奈樂何.
《楊柳枝》
城外春風吹酒旗,
行人揮袂日落時.
長安陌上無窮樹,
唯有垂楊管別離.
《橫吹曲辭 隴頭吟》
長安少年游俠客,夜上戍樓看太白.
隴頭明月迥臨關,隴上行人夜吹笛.
關西老將不勝愁,駐馬聽之雙淚流.
身經大小百余戰,麾下偏裨萬戶侯.
蘇武才為典屬國,節旄落盡海西頭.
《少年行》
新豐美酒斗十千,
咸陽游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
系馬高樓垂柳邊.
六、杜甫寫的古詩
《月夜憶舍弟》 作者:杜甫 戌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注解】: 1、戌鼓:戌樓上的更鼓。
2、邊秋:一作“秋邊”,秋天的邊境。 3、長:一直,老是。
【韻譯】: 戌樓響過更鼓,路上斷了行人形影, 秋天的邊境,傳來孤雁悲切的鳴聲。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遠方兄弟, 望月懷思,覺得故鄉月兒更圓更明。
可憐有兄弟,卻各自東西海角天涯, 有家若無,是死是生我何處去打聽? 平時寄去書信,常常總是無法到達, 更何況烽火連天,叛亂還沒有治平。 【評析】: 詩作于乾元二年(759),這時安史之亂尚未治平,作教師于戰亂中,顛沛流 離,歷盡國難家憂,心中滿腔悲憤。
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寄托縈懷家國之情。全 詩層次井然,首尾照應,結構嚴密,環環相扣,句句轉承,一氣呵成。
“露從今夜 白,月是故鄉明”句,可見造句,的神奇矯健。 《天末懷李白》 作者:杜甫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注解】: 1、天末:猶天邊; 2、君子:指李白。
3、文章句:意謂有文才的人總是薄命遭忌。 4、魑魅句:意謂山精水鬼在等著你經過,以便出而吞食,猶“水深波浪闊,無使蛟 龍得”。
一憎一喜,遂令詩人無置身地。 5、應共句:因屈原被讒含冤,投江而死,與李白之受枉竄身,有共通處,往夜郎又 須經過汨羅,故也應有可以共語處。
6、汨羅:汨羅江,屈原自沉處,在今湖南湘陰縣。 【韻譯】: 涼風習習來自天邊的夜郎, 老朋友啊你心情可還舒暢。
鴻雁何時能捎來你的音信? 江湖水深總有不平的風浪! 有文才的人往往薄命遭忌, 鬼怪正喜人經過可作食糧。 你與屈原有共冤共語之處, 請別忘了投詩祭奠汨羅江! 【評析】: 李白于至德二載(757),因永王 之罪受牽連,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得 還。
杜甫于乾元二年(759)作此詩,眷懷李白,設想他當路經汨羅,因而以屈原 喻之。其實,此時李已遇赦,泛舟洞庭了。
因涼風而念故友,望秋雁而懷思。文人相重,末路相親,躍然紙上。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作者: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注解】: 1、卻看:回看。 2、愁何在:不再愁。
3、漫卷:隨手卷起。古代詩文皆寫在卷子上。
4、青春句:意謂春光明媚,鳥語花香,還鄉時并不寂寞。 5、即從兩句:想像中還鄉路線,即出峽東下,由水路抵襄陽,然后由陸路向洛陽。
此詩句末有自注云:“余有田園在東京。”(指洛陽)。
巴峽:四川東北部巴江 中之峽。巫峽:在今四川巫山縣東,長江三峽之一。
襄陽:今屬湖北。 【韻譯】: 在劍南忽然傳說,收復薊北的消息, 初聽到悲喜交集,涕淚沾滿了衣裳。
回頭看看妻子兒女,憂愁不知去向? 胡亂收卷詩書,我高光得快要發狂! 白天我要開懷痛飲,放聲縱情歌唱; 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啟程還鄉。 仿佛覺得,我已從巴峽穿過了巫峽; 很快便到了襄陽,旋即又奔向洛陽。
【評析】: 這是一首敘事抒情詩,代宗廣德元年(763)春作于梓州。延續七年多的安史 之亂,終于結束了。
作者喜聞薊北光復,想到可以挈眷還鄉,喜極而涕,這種激情是 人所共有的。全詩毫無半點飾,情真意切。
讀了這首詩,我們可以想象作者當時對著 妻兒侃侃講述捷報,手舞足蹈,驚喜欲狂的神態。因此,歷代詩論家都極為推崇這首 詩。
浦起龍在《讀杜心解》中稱贊它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 《登高》 作者: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