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博學的古詩詞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讀一書,增一智。
不吃飯則饑,不讀書則愚。
不向前走,不知路遠;不努力學習,不明白真理。
樹不修,長不直;人不學,沒知識。
用寶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識充實自己。
蜂采百花釀甜蜜,人讀群書明真理。
勞動是知識的源泉;知識是生活的指南。
知識是智慧的火炬。
造燭求明,讀書求理。
糧食補身體,書籍豐富智慧。
世界上三種東西最寶貴——知識、糧食和友誼。
少而不學,老而無識。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清晨不起早,誤一天的事;幼年不勤學,誤一生的事。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頭方悔讀書遲。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溫固而知新,可以為師已。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只要用心去學,你就是最好的。
金猴獻瑞,吉星臨門。
祝你學業進步,馬到功成。
二、關于博學的古詩
1.知識是智慧的火炬。
2.讀一書,增一智。
3.不吃飯則饑,不讀書則愚。
4. 不向前走,不知路遠;不努力學習,不明白真理。
5.樹不修,長不直;人不學,沒知識。
6. 用寶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識充實自己。
7. 蜂采百花釀甜蜜,人讀群書明真理。
8.勞動是知識的源泉;知識是生活的指南。
9. 知識是智慧的火炬。
10.寶劍不磨要生銹;人不學習要落后。
11.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長的少年需要學習。
12.星星使天空絢爛奪目;知識使人增長才干。
13. 造燭求明,讀書求理。
14. 糧食補身體,書籍豐富智慧。
15. 世界上三種東西最寶貴——知識、糧食和友誼。(緬甸諺語)
16.書籍備而不讀如廢紙。(英國諺語)
17.積累知識,勝過積蓄金銀。(歐洲諺語
三、有哪些關于博學的古詩詞
1、不吃飯則饑,不讀書則愚。
2、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3、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4、不向前走,不知路遠;不努力學習,不明白真理。
5、少而不學,老而無識。
6、樹不修,長不直;人不學,沒知識。
7、清晨不起早,誤一天的事;幼年不勤學,誤一生的事。
8、溫固而知新,可以為師已。
9、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0、讀一書,增一智。
四、表現古人博學多才的詩句
描寫人物很有才華的詩句包括:1、唐代李白《早秋贈裴十七仲堪》原文:遠海動風色,吹愁落天涯。
南星變大火,熱氣余丹霞。光景不可回,六龍轉天車。
荊人泣美玉,魯叟悲匏瓜。功業若夢里,撫琴發長嗟。
裴生信英邁,屈起多才華。歷抵海岱豪,結交魯朱家。
復攜兩少妾,艷色驚荷葩。雙歌入青云,但惜白日斜。
窮溟出寶貝,大澤饒龍蛇。明主倘見收,煙霄路非賒。
時命若不會,歸應煉丹砂。譯文:遠風海上來,吹來愁緒滿天涯。
南星的出現預示炎夏的到來,熱氣蒸騰,結成彩霞。時光不可倒流,那日神駕御的六龍天車不停循環。
卞和因為無人賞識美玉而哭泣,孔子悲嘆葫蘆固守一方而不能志在四方。我如今功名無著落,常常自己撫琴長嘆。
裴先生你英雄豪邁,才華灼灼,陡然崛起。你的蹤跡遍布中原,結交盡是豪杰。
你喜歡隨身攜帶兩個皎潔超出荷花的美女,到處游玩。她們的歌聲高歇行云,就擔憂時光流逝而不能盡興。
珠寶出于深深的滄海,龍蛇蘊藏在深山大湖。如果有朝一日,皇上看中了你,你青云直上的道路就不遠了。
如果時運不濟,就跟我去練金丹吧。2、唐代李白《魯中送二從弟赴舉之西京》原文:魯客向西笑,君門若夢中。
霜凋逐臣發,日憶明光宮。復羨二龍去,才華冠世雄。
平衢騁高足,逸翰凌長風。舞袖拂秋月,歌筵聞早鴻。
送君日千里,良會何由同。譯文:雖然寓居東魯,我的心仍然留在京城,連夢中都是當日在君主身邊的情景。
自從放還回來我的頭發已白如霜染,這是因為日日都在思念宮廷。令人羨慕的是你們二位前去應舉,真如同二條出淵的膠龍,何況你倆又有冠蓋當世的才情。
試場上你們將如奔馳在平坦大道上的駿馬,又將像展翅迎風的鯤鵬。酒后禁不住展袖在秋月下起舞,歌舞盡興處又從天邊傳來陣陣的雁鳴。
今日歡送你們到千里之外去赴試,不知何日能在這樣的盛會中相逢?3、唐代韓愈《調張籍》原文: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舉頸遙相望。夜夢多見之,晝思反微茫。
徒觀斧鑿痕,不矚治水航。想當施手時,巨刃磨天揚。
垠崖劃崩豁,乾坤擺雷硠。譯文:李白、杜甫詩文并在,猶如萬丈光芒照耀了詩壇。
卻不知輕薄文人愚昧無知,怎么能使用陳舊的詆毀之辭去中傷他們?就像那螞蟻企圖去搖撼大樹,可笑他們也不估量一下自己。雖然我生活在李杜之后,但我常常追思仰慕著他們。
晚上也常常夢見他們,醒來想著卻又模糊不清。李白杜甫的文章像大禹劈山治水一樣立下了不朽的勛績,但只留下了一些斧鑿的痕跡,人們已經難以見到當時的治水的運作過程了。
遙想當年他們揮動著摩天巨斧,山崖峭壁一下子劈開了,被阻遏的洪水便傾瀉出來,天地間回蕩著山崩地裂的巨響。4、清代趙翼《論詩五首·其二》原文: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譯文:李白和杜甫的詩篇曾經被成千上萬的人傳頌,現在讀起來感覺已經沒有什么新意了。
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百年(流芳百世)。5、唐代杜甫《春日憶李白》原文: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譯文:李白的詩作無人能敵,他那高超的才思也遠遠地超出一般人。
李白的詩作既有庾信詩作的清新之氣,也有鮑照作品那種俊逸之風。如今,我在渭北獨對著春日的樹木,而你在江東遠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遙相思念。
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同桌飲酒,再次仔細探討我們的詩作呢?6、宋代蘇軾《和董傳留別》原文:麤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譯文:生活當中身上包裹著粗衣劣布,胸中有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人。不喜歡陪伴著老儒一塊清談過“烹瓠葉”那樣的苦日子,決定隨從舉子們參加科舉考試。
口袋里沒有錢不置辦那“看花”的馬,但會看取令人眼花繚亂的“擇婿車”。考試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們夸耀,詔書上如鴉的黑字新寫著俺的名字。
7、唐代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原文: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聲名從此大,汩沒一朝伸。文采承殊渥,流傳必絕倫。
譯文:當年有位灑脫狂放之人名叫李白,人稱謫仙。看到他落筆,風雨為之感嘆;看到他的詩,鬼神都為之感動哭泣。
從此李白之名震動京師,以前的困頓失意自此一并掃除,并被玄宗召入朝廷任翰林;他那驚天地、泣鬼神的詩篇必將萬古流傳。8、唐代杜甫《不見》原文: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譯文:沒有見到李白已經好久,他佯為狂放真令人悲哀。
世上那些人都要殺了他,只有我憐惜他是個人才。文思教捷下筆成詩千首,飄零無依消愁唯酒一杯。
匡山那有你讀書的舊居,頭發花白了就應該歸來。
五、有關宏揚博學的詩
奧運會多少個風風火火的日子多少次風風雨雨的磨礪多少個日日夜夜的盼望多少次朝朝幕幕的期待讓我們放飛夢想更真 更純 更美讓我們追求卓越更高 更快 更強多少個甜甜蜜蜜的祝福多少次默默無聞的注目多少個感人肺腑的話語多少次震撼心靈的吶喊讓我們喜迎彩虹更真 更純 更美讓我們走向輝煌更高 更快 更強世界因我們而精彩世界因我們而驕傲奧運禮贊奧運為人們插上理想的翅膀翅膀總有一天會創造出輝煌輝煌是站在領獎臺上的臉龐臉龐始終洋溢著幸福的希望希望奧運的來臨為中國創造更多的奇跡更多未完的夢想奧運會不知過了多少年奧運的火種終于傳遞在中華兒女的手間不知過了多少年那期盼已久的愿望即將輝煌的實現繁華的首都------北京見證了我們奮斗歷史的變遷更高! 更快! 更強!健兒們一遍遍將那矯健的動作演練在那奧運的熱土搏擊吧!奧運精神永在我們心間!奧運中華我們中華地大物博我們中華山水雄偉秀美人文瀟灑文雅我們中華啊歷史悠久現在更走向發達我們中華雄姿勃發健兒巾幗眾多友朋伙伴不乏我們中華啊更上層樓就在這個盛夏啊! 中華奧運奧運中華多少驕人的業績和豐姿異彩將載入史話多少愛和期盼在五環旗下張揚啊升華宏揚奧運精神站起來的人民渴望一視同仁在未來的路上抖擻精神和那山岳和那海嘯和那雷電一樣自由翱翔的鴿群凌空而上的鷹或是飛索而走的魚只是那種精神時時萌生出希望在力竭之際在坎坷之時在荊棘叢中立于懸崖峭壁決不住足邁動的雙腳急促的呼吸只為超越自我揮一把汗看那升起的五星紅旗展示奧運精神和一個崛起的民族2008-北京-祝福你飛揚的激情點亮了夢想,沸騰的熱血奔涌著渴望,奧林匹克的圣火啊,燃起來,燃起來,在黃皮膚的中國心上。
矯健的步伐充滿了力量,勇敢的身影見證著堅強,奧林匹克的旗幟啊,升起來,升起來,在東方古老的大地上。2008-北京-China,世界轉過了頭來,為你的勝利喝彩;LongLiveBeijingChina,世界牽起了手來,祝福北京,祝福未來,祝福生命,祝福愛。
2008-北京-China,世界轉過了頭來,為你的輝煌喝彩;LongLiveBeijingChina,世界牽起了手來,祝福北京,祝福未來,祝福生命,祝福愛。奔向奧運(奧運征文) 文 / 木木夕打起鼓呀敲起鑼彩帶飄飛扭起秧歌喝一碗送行酒心潮澎湃氣壯山河慶奧運呀同歡樂五環旗下魅力四射賽場內外不寂寞人類慶典一同祝賀五洲四海笑連波你追我趕顯英雄本色摘金奪銀寫風流華夏兒女奮勇拼搏伸出你我的雙手祝鍵兒能早奏凱歌愿熊熊的奧運火把希望帶給全世界奔向奧運我們同歡同樂奔向奧運我們同慶同賀。
六、關于“博學多才”的詩句有哪些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釋義: 君子的自我修養就像加工骨器,切了還要磋;就象加工玉器,琢了還得磨
2.學非探其花,要自撥其根——唐.杜牧《留誨曹師等詩》釋義:學習不能像看花一般,流于表面,而是要尋根究底。
3.十年磨一劍——唐.賈島《劍客》釋義:用十年的功夫來磨勵這把寶劍
4.不是虛心豈得賢——宋.王安石《諸葛武侯》釋義:沒有虛心,怎么可能得到賢者呢?
5.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唐.杜荀鶴 《題弟侄書堂》釋義:人在少年時辛辛苦苦學習與鍛煉,那是在為終身大事奠定基礎,切莫在那段寶貴的時光中有一時一刻的怠惰。
6.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釋義:古人對于做學問是不遺 余力的,在少壯時期就開始下工夫,一直 到了老年才有所成就。指做學問并非易 事,需要付出一生的努力。
7.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送安驚落第詩》釋義:古人的書不滿足于成百遍地讀,熟讀精思你自然就能懂得古書的精義
8.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釋義:小水渠水這么清是什么原因呢?是因為有不斷地新水,活水來供給的。
9.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民歌《長歌行》釋義:江河都是向東流到大海的,什么時候能夠往西流呢?年輕的時候不好好努力,當你老了的時候就只有悲傷了。所以這是一首勸導大家要珍惜時光,趁年輕時加油努力,不要到老了再后悔。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晉.傅玄《雜詩》釋義:有意志的人忙于事業,因而珍惜每一寸短暫的時光;那些憂愁之人因為思慮悲傷,所以感覺黑夜如此漫長。
11.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雜詩》釋義:年富力強的年齡不會 再來,一天中很難有兩個早晨;應當趁著 大好時光激勵自己,歲月是不會等待人 的
12.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唐.孟郊《勸學》釋義:應該珍惜自己的青春,及早奮發有為,人怎能夠長生不老永遠年少呢?
1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岳飛《滿江紅》釋義:年輕人要珍惜生命和時間,要善于利用每一分鐘時間不斷完善自己,鍛煉自己,取得成功,而不要等到年老體弱時,才懊悔自己年輕時的少不更事,虛度光陰.到那時再感到悲觀失望已經是悔之晚矣
14.逢事獨為貴,歷代非無才——唐.陳子昂《郭槐》釋義:生逢其時的就能顯貴,每個朝代并不是沒有人才。指人才需要機遇。
15.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原老君家——宋.戴復古《寄興二首》釋義:黃金沒有十足的純金,白玉上面也有微小的斑點。
七、請問有沒有關于博學的古文
請問這里的博學是多學習的意思呢還是一個人知識很多的意思 《荀子 勸學篇》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恒安息。
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長于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
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
怠慢忘身,禍災乃作。強自取柱 ,柔自取束。
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濕也。
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
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
故君子結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
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圣人。真積力久則入。
學至乎沒而后止也。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
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兮 ,類之綱紀也。
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
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
端而言,蠕而動,一可 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 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 犢。
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口贊〕。傲,非也;〔口贊〕,非也; 君子如向矣。
學莫便乎近其人。禮樂法而不說,詩書故而不切,春秋簡而不速。
方其人之習 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
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雜識 志順詩書而已耳!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
將原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 緯蹊徑也。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
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 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飧壺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禮,雖未明, 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
問苦者,勿告也。告苦者,勿問也。
說苦者,勿聽也。有爭氣者,勿與辯也。
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則避之。故禮恭,而后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 后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后可與言道之致。
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 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
詩曰:“匪交 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謂也。
百發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謂善御。
倫類不通,仁義不一, 不足謂善學。學也者,固學一之也。
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 善者多,桀紂盜跖也。
全之盡之,然后學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 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
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耳非是無欲聞也,使口非是無欲言 也,使心非是無欲慮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 ,心利之有天下。
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乎由是, 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
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應。
能定能應,夫是謂之成 人。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
八、古往今來,贊人博學的古詩有哪些
1、《京口與友生話別》
唐代:陸龜蒙
共是悲秋客,相逢恨不堪。雁頻辭薊北,人尚在江南。
名利機初發,樵漁事先諳。松門穿戴寺,荷徑繞秦潭。
繩檢真難束,疏慵卻易耽。枕當高樹穩,茶試遠泉甘。
架上經唯一,尊前雅只三。風云勞夢想,天地人醺酣。
歷自堯階數,書因禹穴探。御龍雖世祿,下馬亦清譚。
國計徒盈策,家儲不滿甔.斷簾從燕出,頫弁請人簪。
木墜涼來葉,山橫霽后嵐。竹窗深窈窕,苔洞綠龕弇.
積行依顏子,和光則老聃。杖誠為虎節,披信作鮫函。
養鷺看窺沼,尋僧助結庵。功名思馬援,歌唱咽羊曇。
乞食羞孤鳳,無衣羨八蠶。系帆留宿客,吟句任羸驂。
寵鶴空無衛,占烏未見.香還須是桂,青會出于藍。
蜀酒時傾瓿,吳蝦遍發坩。玉封千挺藕,霜閉一筒柑。
惜佩終邀禍,辭環好激貪。宗溟雖畎澮,成廈必楩楠。
碧玉雕琴薦,黃金飾劍鐔。煙緣莎砌引,水為藥畦擔。
博物君能繼,多才我尚慚。別離猶得在,秋鬢未鬖鬖.
2、《寄普州賈司倉島》
唐代:方干
亂山重復疊,何路訪先生。
豈料多才者,空垂不世名。
閑曹猶得醉,薄俸亦勝耕。
莫問吟詩石,年年芳草平。
3、青山峽口泊舟懷狄侍御
唐代:岑參
峽口秋水壯,沙邊且停橈。奔濤振石壁,峰勢如動搖。
九月蘆花新,彌令客心焦。誰念在江島,故人滿天朝。
無處豁心胸,憂來醉能銷。往來巴山道,三見秋草凋。
狄生新相知,才調凌云霄。賦詩析造化,入幕生風飆。
把筆判甲兵,戰士不敢驕。皆云梁公后,遇鼎還能調。
離別倏經時,音塵殊寂寥。何當見夫子,不嘆鄉關遙。
4、《柳枝辭九首》
唐代:成彥雄
輕籠小徑近誰家,玉馬追風翠影斜。
愛把長條惱公子,惹他頭上海棠花。
鵝黃剪出小花鈿,綴上芳枝色轉鮮。
飲散無人收拾得,月明階下伴秋千。
東君愛惜與先春,草澤無人處也新。
委囑露華并細雨,莫教遲日惹風塵。
句踐初迎西子年,琉璃為帚掃溪煙。
至今不改當時色,留與王孫系酒船。
綠楊移傍小亭栽,便擁秾煙撥不開。
誰把金刀為刪掠,放教明月入窗來。
遠接關河高接云,雨余洗出半天津。
牡丹不用相輕薄,自有清陰覆得人。
掩映鶯花媚有余,風流才調比應無。
朝朝奉御臨池上,不羨青松拜大夫。
王孫宴罷曲江池,折取春光伴醉歸。
怪得美人爭斗乞,要他秾翠染羅衣。
殘照林梢裊數枝,能招醉客上金堤。
馬嬌如練纓如火,瑟瑟陰中步步嘶。
5、《王子直挽辭》
宋:王安石
多才自合至公卿,豈料青衫困一生。
太史有書能敘事,子云於世不徼名。
丘墳慘淡箕山綠,門巷蕭條潁水清。
握手笑言如昨日,白頭東望一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