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爾卑斯山的形成因素有哪些
阿爾卑斯山脈屬于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在 1。
8億年前,因為出現板塊運動,北大西洋開始 擴張,非洲板塊由南方向北方推進,開始擠壓 彎曲古地中海下面的巖層,使巖石向上拱起, 導致非洲和歐洲間相對運動,最終形成了阿爾 卑斯山系,而且它的地質構造既年輕又復雜。 阿爾卑斯山脈在更新世時是歐洲最大的山 地冰川中心。
整個山區都被厚達1千米的冰蓋 所覆蓋,高峰突出冰面構成島狀山峰只是很少 的一部分,各種類型冰川地貌都發育很好,冰 蝕地貌尤其典型,許多山峰怪石林立,角鋒尖銳,雄偉挺拔,并有許多冰蝕崖、懸谷、U 形谷、冰斗、冰蝕湖等以及冰磧地貌在這一地區分布很廣。 這里有1200多條現代冰川被保 存了下來,總面積大約是4000平方千米,其中以中阿爾卑斯山麓瑞士西南的阿萊奇冰川面 積最大,長約22。
5千米,面積約130平方千米。 阿爾卑斯山并不只是擁有主山系,還有四條支脈向中南歐各地伸展過去。
向西一條伸進伊比利亞半島,稱為比利牛斯山山脈;亞平寧山脈是向南伸展的一條山脈,它構成了亞平寧半島的主脊;迪納拉山脈是向東南方向延伸的一條山脈,它貫穿了整個巴爾干半島西部,并且延伸到了地中海,經過克里特島和塞浦路斯島直抵小亞細亞半島;喀爾巴阡山脈是向東北方向延伸的一條山脈,它位于東歐平原南側,還一連拐了兩個大彎,最后自保加利亞一直伸展到了黑海之濱。 阿爾卑斯山是比較典型的褶皺山脈,地理構造非常復雜,各種地形相互交錯,形成了秀麗的風景。
二、中阿爾卑斯山
中阿爾卑斯山的南麓是瑞士,北麓是法國和德國,大部分在瑞士境內,這里山 體幅度變寬,地勢有所降低,卻是整個阿爾卑斯山系中景色最美的一段。
在中阿爾卑斯山眾多高聳的山峰中,以號稱阿爾卑斯山“皇后”的少女峰最為 秀美。少女峰位于瑞士因特拉肯市正南方,海拔4158米,差不多是珠穆朗瑪峰的 一半。
在瑞士的民間傳說中,這座山曾讓天使為之心醉。有一次天使來到凡間,看 到了美麗的少女峰,便被它迷住了,就在山谷中居住下來,為它鋪上了無盡的鮮花 和森林,鑲嵌上了銀光閃爍的珠鏈,還為它許愿說:“從現在起,人們都會來親近你,贊美你,并愛上你。”
讓天使為之傾倒的山峰該是怎樣的姿容曼妙呀!它映在晨光中的剪影亭亭玉立,好似一個脈脈含情的少女翹首遠望。 雪線以下綠樹郁郁蔥蔥,青草漫山遍地,好像少女穿著綠色的百褶裙;雪線以上一片潔白,亮晶晶的冰川光彩奪目,繚繞的云霧好像半掩著那嬌怯的女郎。
少女峰的主要山峰有三座,呈東西向排列,由東而西分別為老人峰、僧侶峰和少女峰。“老人”出自德語,意思是“我在這里”;“僧侶”出自奧地利的一種馬的名字;“少 女”的原意則是“修女”。
僧侶峰橫在老人峰和少女峰之間,使它們無法挨到一起, 因此產生出種種美好的傳說,也為藝術家提供了創作素材。少女峰看似溫婉,卻難于攀登,為了讓游人能夠輕松上山,瑞士人從1896年開 始,花了 16年的時間,在山上修了一條鐵路。
為了躲開滑坡和積雪,這條鐵路有相 當長的部分建在山腹內的隧道里,曾被譽為20世紀初期的一大工程奇跡。 直到科 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乘坐著火車向峰頂進發,仍然要感嘆當年開拓者們的無比 勇氣和毅力。
接送游人上下少女峰的火車,是一種特殊的齒軌火車,行駛時發出吱吱嘎嘎的 聲音,速度緩慢,卻像瑞士手表一樣給人以精準有力的感覺。齒軌火車的特點就是 在每節車廂底盤上安有兩個巨大的齒輪,路軌正中加了一條齒槽,列車行駛時,齒 輪緊卡齒槽,只能前進,不會下滑,保證了行車安全。
上山途中,齒軌火車會在兩個 位于隧洞中的小站停5分鐘左右,乘客可以下車,通過隧洞中鑿石開出的幾扇大玻 璃觀景窗,欣賞隧洞外面陽光燦爛的冰雪世界。少女峰的齒軌火車又叫云霄火車, 它最終抵達的地方少女峰站海拔3454米,是全歐洲海拔最高的火車站。
1996年,瑞士人發揚先人建設少女峰登山鐵路的勇氣和智慧,在少女峰海拔 3571米的地方,建起了歐洲最高的觀景臺——斯芬克斯觀景臺,還架設了瑞士最 快速的升降機(垂直高度110米,25秒鐘可抵達)。站在這里,長達23。
6千米、覆 蓋面積達117平方千米的阿來奇冰川可以盡收眼底,它是阿爾卑斯山中最長的冰 川,也是山中最讓人驚心動魄的景色。 遇到天氣晴朗的日子,甚至能看到遠在法國 境內的浮日山脈和遠在德國境內的黑林山。
從少女峰頂往山下走,一過山半腰,就好似一下子從冬天來到了春天,翠綠的 青草鋪滿山坡,燦爛的山花隨風搖擺,牛群像散步一樣在悠閑地吃草,清脆的牛鈴 聲在山谷中回蕩。一位上了年紀的山民吹起那長長的山笛,笛子的一頭彎曲向上, 如同一只巨型煙斗,悠揚的笛聲隨風飄蕩開來,與這里安詳恬淡的生活相得益彰。
除了少女峰外,中阿爾卑斯山還有不少高峰,如富爾峰、馬特峰、艾格爾峰、明 希峰等。富爾峰又名羅莎峰,位于瑞意邊境,海拔4634米,為瑞士最高峰,也是僅次于勃朗峰的阿爾卑斯山第二高峰。
馬特峰海拔4478米,形似金字塔,被當地人稱為“角”。而對于一般的游人來說,那些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峰更適合遠觀,而海拔只有3200米的鐵力士峰更具有吸引力。
鐵力士峰是瑞士中部的最高峰,峰頂上積雪終年不化,山間有千年不化的冰川,能夠體現阿爾卑斯山的多面風貌。登山的路比較好走,只要你有勇氣就可一試,而如果你懶得動彈,可以乘坐纜車直接登頂。
登山的纜車需要換乘三次,第一段纜車是有座位的密封型小纜車,一次可以坐6個人,只能上升到海拔1000米處。 從海拔1000米到1800米的纜車是無座位的密封纜車,最多能容納50人,沒有窗,但纜車四周是透明的,可以四下觀景。
第三段纜車最為獨特,它是世界首創的旋轉纜車,車廂能做360度的旋轉,游人在環顧四望中便登上了鐵力士令人暈眩的峰巔。瑞士擁有200多個滑雪場,號稱“情雪天堂”,而這正是沾了阿爾卑斯山的光。
鐵力士峰的滑雪場排不進瑞士著名的滑雪場之列,但它那長達82千米的專業雪道足以讓人享受雪上飛馳的樂趣。對于那些膽小的人,可以去坐用橡膠圈制成的歡樂滑雪座,載著你在斜坡道上沖滑而下,勢如奔馬,既安全又刺激。
然而,最讓人羨慕的還是那些身上穿著色彩鮮艷的滑雪服,在雪地上畫出各種優美弧線的高手們,他們好像雄鷹一樣在高坡上自由翱翔,使得這冰天雪地的世界一下子變得生動活潑起來。 號稱高山滑雪“麥加圣地”的圣莫里茨高山滑雪場也位于阿爾卑斯山脈的中心地帶,這里曾經成功地舉辦過兩屆冬奧會。
這里的高山滑道在海拔超過3000米的地方,銀白色的山坡陡斜雄偉,初學者絕對不敢問津,但可以欣賞專業運動員的精彩表演。從陡峭而崎嶇不平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