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顧”的古詩或優美句子
1、《離思五首·其四》
唐代: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譯文:曾經到臨過滄海,別處的水就不足為顧;若除了巫山,別處的云便不稱其為云。倉促地由花叢中走過,懶得回頭顧盼;這緣由,一半是因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為曾經擁有過的你。
2、《行路難·其一》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譯文:金杯里裝的名酒,每斗要價十千;玉盤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費萬錢。胸中郁悶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劍環顧四周,我心里委實茫然。想渡黃河,冰雪堵塞了這條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風雪早已封山。
象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伊尹乘舟夢日,受聘在商湯身邊。何等艱難!何等艱難!歧路紛雜,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邊?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3、《匪風》
先秦:佚名
匪風發兮,匪車偈兮。
顧瞻周道,中心怛兮。
匪風飄兮,匪車嘌兮。
顧瞻周道,中心吊兮。
誰能亨魚?溉之釜鬵。
誰將西歸?懷之好音。
譯文:大風刮得呼呼響,大車急馳塵飛揚。一條大道抬眼望,令我心中真悲傷。 大風刮起直打旋,大車飛馳如掣電。一條大道抬眼望,令我心中真凄慘。 哪位將要煮魚嘗?請借鍋子多幫忙。哪位將要回西方?請帶好信到家鄉。
4、《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譯文:何處去尋找武侯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樹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臺階自當顯露春色,樹上的黃鸝隔枝空對婉轉鳴唱。定奪天下先主曾三顧茅廬拜訪,輔佐兩朝開國與繼業忠誠滿腔。可惜出師伐魏未捷而病亡軍中,常使歷代英雄們對此涕淚滿裳!
5、《李延年歌》
漢代: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譯文:北方有位美麗姑娘,獨立世俗之外,她對守城的將士瞧一眼,將士棄械,墻垣失守;她對君臨天下的皇帝瞧一眼,皇帝傾心,國家敗亡!美麗的姑娘呀,常常帶來“傾城、傾國”的災難。縱然如此,也不能失去獲得佳人的好機會。美好姑娘世所難遇、不可再得!
二、古詩中有顧這個字的詩句有哪些
“日”這個字在古詩中當太陽意思講的詩句: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王灣,次北固山下 當陽光講的詩句: 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當天講的詩句: 甘作一生拼,盡君今日歡 (五代·牛嶠) 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還須愛今日 (明·王世貞)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 (宋·蘇軾) 當時候講的詩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唐·劉禹錫 四時可愛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 (民國·王國維)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選自北宋代詩人范仲淹名作岳陽樓記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表示太陽的很多吶: 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4,表示日子的,記得有這個: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三、關于摯愛的詩句
關于愛的詩句1、尋好夢,夢難成。
況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聶勝瓊《鷓鴣天》2、凄涼別后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納蘭性德《虞美人》3、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李商隱《無題》4、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5、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司馬光《西江月》6、休言半紙無多重,萬斛離愁盡耐擔。——陳蓬姐《寄外二首其二》7、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終身誤》8、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顧敻《訴衷情》9、別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韋莊《應天長》10、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曹雪芹《紅豆詞》11、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李白《三五七言》12、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晏殊《清平樂二首其二》13、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李商隱《暮秋獨游曲江》14、一場寂寞憑誰訴。
算前言,總輕負。——柳永《晝夜樂》15、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詩經·周南·關雎》16、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17、魚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
——戴叔倫《相思曲》18、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張泌《寄人》19、鍾情怕到相思路。
盼長堤,草盡紅心。動愁吟,碧落黃泉,兩處難尋。
——朱彝尊《高陽臺》20、獸爐沈水煙,翠沼殘花片,一行行寫入相思傳。——張可久《塞鴻秋》21、他生莫作有情癡,人間無地著相思。
——況周頤《減字浣溪沙》22、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曹雪芹《枉凝眉》23、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歐陽修《玉樓春》2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李之儀《卜算子》25、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踏莎行》26、若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賀鑄《橫塘路》27、忍把千金酬一笑?畢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戀花》28、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
——秦觀《八六子》29、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佚名《詩經·邶風·擊鼓》30、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文廷式《蝶戀花》31、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佚名《涉江采芙蓉》32、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白居易《長恨歌》33、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黃景仁《綺懷詩二首其一》34、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35、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徐干《室思》36、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
除卻天邊月,沒人知。——韋莊《女冠子二首其一》37、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蘇武《結發為夫妻》38、今夕何夕,見此良人。——佚名《詩經·唐風·綢繆》39、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白居易《長恨歌》40、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雨霖鈴》41、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
——張仲素《燕子樓》42、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李白《長相思二首其一》43、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李冠《蝶戀花》44、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溫庭筠《楊柳枝》45、離恨卻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46、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己亥雜詩》47、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張籍《節婦吟》48、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三》49、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陳叔達《自君之出矣》50、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晏殊《玉樓春》51、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晏殊《玉樓春》52、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晏幾道《臨江仙二首其二》53、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柳永《雨霖鈴》54、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陳陶《隴西行》55、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蘇軾《江城子》56、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牋費淚行。——晏幾道《鷓鴣天三首其二》57、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范成大《車遙遙篇》58、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溫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59、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辛棄疾《摸魚兒》60、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
——納蘭性德《攤破浣溪沙》61、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元好問《摸魚兒二首其一》62、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佚名《鳳求凰·琴歌》63、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啟超《臺灣竹枝詞》64、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
——曹。
四、帶顧兮的詩句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綠衣》 詩經·國風·邶風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垓下歌 秦末漢初?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五、關于簪的詩句
五聲備奏,三獻終祠。
車移鳳輦,旆轉虹旗。 禮周籩豆,誠效虔祗。
皇靈徙蹕,簪紳拜辭。 庭陳大樂,坐當太微。
凝旒負扆,端拱垂衣。 鴛鸞成列,簪組相輝。
御爐香散,郁郁霏 霏。 共君結新婚,歲寒心未卜。
相與游春園,各隨情所逐。 君念菖蒲花,妾感苦寒竹。
菖花多艷姿,寒竹有貞葉。 此時妾比君,君心不如妾。
簪玉步河堤,妖韶援綠蕺。 鳧雁將子游,鶯燕從雙棲。
君念春光好,妾向春光啼。 君時不得意,妾棄還金閨。
結言本同心,悲歡何未齊。 怨咽前致辭,愿得中所悲。
人間丈夫易,世路婦難為。 始經天月照,終若流星馳。
長信佳麗人,失意非蛾眉。 廬江小吏婦,非關織作遲。
本愿長相對,今已長相思。 復有游宦子,結援從梁陳。
燕居崇三朝,去來歷九春。 誓心接終始,蠶桑奉所親。
歸愿未克從,黃金贈路人。 潔婦懷明義,從泛河之津。
于今千萬年,誰當問水濱。 更憶倡家樓,夫婿事封侯。
去時思灼灼,去罷心悠悠。 不憐妾歲晏,千載隴西頭。
以茲常惕惕,百慮恒盈積。 由來共結縭,幾人同匪石。
故歲雕梁燕,雙去今來只。 今日玉庭梅,朝紅暮成碧。
碧榮始芬敷,黃葉已淅瀝。 何用念芳春,芳春有流易。
何用重歡娛,歡娛俄戚戚。 家本巫山陽,歸去路何長。
敘言情未盡,采菉已盈筐。 桑榆日映物,草色盈高岡。
下有碧流水,上有丹桂香。 桂枝不須折,碧流清且潔。
贈君比芳菲,受惠常不滅。 贈君淚潺湲,相思無斷絕。
妾有秦家鏡,寶匣裝珠璣。 鑒來年二八,不記易陰暉。
妾無光寂寂,委照影依依。 今日持為贈,相識莫相違。
春景嬌春臺,新露泣新梅。 春葉參差吐,新花重迭開。
花影飛鶯去,歌聲度鳥來。 倩看飄飖雪,何如舞袖回。
逶迤度香閣,顧步出蘭閨。 欲繞鴛鴦殿,先過桃李蹊。
風帶舒還卷,簪花舉復低。 欲問今宵樂,但聽歌聲齊。
夜久星沉沒,更深月影斜。 裙輕才動佩,鬟薄不勝花。
細風吹寶襪,輕露濕紅紗。 相看樂未已,蘭燈照九華。
大君端扆暇,睿賞狎林泉。 開軒臨禁籞,藉野列芳筵。
參差歌管飏,容裔羽旗懸。 玉池流若醴,云閣聚非煙。
湛露晞堯日,熏風入舜弦。 大德侔玄造,微物荷陶甄。
謬陪瑤水宴,仍廁柏梁篇。 闞名徒上月,鄒辯詎談天。
既喜光華旦,還傷遲暮年。 猶冀升中日,簪裾奉肅然。
狹斜通鳳闕,上路抵青樓。 簪紱啟賓館,軒蓋臨御溝。
西城多妙舞,主第出名謳。 列峰疑宿霧,疏壑擬藏舟。
花蝶辭風影,蘋藻含春流。 酒闌高宴畢,自反山之幽。
春景嬌春臺,新露泣新梅。 春葉參差吐,新花重疊開。
花影飛鶯去,歌聲度鳥來。 倩看飄飖雪,何如舞袖回。
逶迤度香閣,顧步出蘭閨。 欲繞鴛鴦殿,先過桃李蹊。
風帶舒還卷,簪花舉復低。 欲問今宵樂,但聽歌聲齊。
夜久星沉沒,更深月影斜。 裙輕才動佩,鬟薄不勝花。
細風吹寶袂,輕露濕紅紗。 相看樂未已,蘭燈照九華。
瑜佩升青殿,秾華降紫微。 還如桃李發,更似鳳凰飛。
金屋真離象,瑤臺起婺徽。 彩纓紛碧坐,繢羽泛褕衣。
云路移彤輦,天津轉明鏡。 仙珠照乘歸,寶月重輪映。
望園嘉宴洽,主第歡娛盛。 絲竹揚帝熏,簪裾奉宸慶。
叢云靄曉光,湛露晞朝陽。 天文天景麗,睿藻睿詞芳。
玉庭散秋色,銀宮生夕涼。 太平超邃古,萬壽樂無疆。
元王詩傳博,文后寵靈優。 鶴蓋動宸眷,龍章送遠游。
函關疏別道,灞岸引行舟。 北林分苑樹,東流溢御溝。
鳥聲含羽碎,騎影曳花浮。 圣澤九垓普,天文七曜周。
方圖獻雅樂,簪帶奉鳴球。 古人一言重,嘗謂百年輕。
今投歡會面,顧盼盡平生。 簪裾非所托,琴酒冀相并。
累日同游處,通宵款素誠。 霜飄知柳脆,雪冒覺松貞。
愿言何所道,幸得歲寒名。 溫液吐涓涓,跳波急應弦。
簪裾承睿賞,花柳發韶年。 圣酒千鐘洽,宸章七曜懸。
微臣從此醉,還似夢鈞天。 《弘農清巖曲有磐石可坐,宋十一每拂拭待余,寄詩贈之》田游巖 信彼稱靈石,居然狎遁棲。
裴回承翠巘,斌駁帶深谿。 夕陰起層岫,清景半虹霓。
風來應嘯阮,波動可琴嵇。 仆也潁陽客,望彼空思齊。
儻見山人至,簪蒿且杖藜。 九 九侍神仙,高高坐半天。
文章二曜動,氣色五星連。 簪紱趨皇極,笙歌接御筵。
愿因茱菊酒,相守百千年。 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
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里崤函谷,鶉野龍山侯甸服。
五緯連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橫地軸。 秦塞重關一百二,漢家離宮三十六。
桂殿嶔岑對玉樓,椒房窈窕連金屋。 三條九陌麗城隈,萬戶千門平旦開。
復道斜通鳷鵲觀,交衢直指鳳凰臺。 劍履南宮入,簪纓北闕來。
聲名冠寰宇,文物象昭回。 鉤陳肅蘭戺,璧沼浮槐市。
銅羽應風回,金莖承露起。 校文天祿閣,習戰昆明水。
朱邸抗平臺,黃扉通戚里。 平臺戚里帶崇墉,炊金饌玉待鳴鐘。
小堂綺帳三千戶,大道青樓十二重。 寶蓋雕鞍金絡馬,蘭窗繡柱玉盤龍。
繡柱璇題粉壁映,鏘金鳴玉王侯盛。 王侯貴人多近臣,朝游北里暮南鄰。
陸賈分金將宴喜,陳遵投轄正留賓。 趙李經過密,蕭朱交結親。
丹鳳朱城白日暮,青牛紺幰紅塵度。 俠客珠彈垂楊道,倡婦銀鉤采桑路。
倡家桃李自芳菲,京華游俠盛輕肥。 延年女弟雙鳳入,羅敷使君千騎歸。
同心結縷帶,連理織成衣。 春朝桂尊尊百味,秋夜。
六、有秋字和顧字的詩句
1、秋來相顧尚飄蓬-----唐 杜甫 《贈李白》2、又顧秋影-----宋 張炎 《長亭怨/長亭怨慢》3、顧影秋池舞白云-----唐 李紳 《過梅里七首家于無錫四十載,今敝廬數堵猶存》4、顧爾安知秋-----宋 王安石 《即事三首》5、含秋一顧-----南北朝 江淹 《劉仆射東山集學騷》6、顧我及秋行不久-----宋 蘇轍 《李邦直出巡青州余不久將赴南都比歸不及見矣》7、秋空杳杳豁四顧-----宋 孔武仲 《江上》8、顧我嘗為秋圃客-----宋 區仕衡 《答趙宗白宣州寄詩次韻》9、吟猿顧渚秋-----宋 謝翱 《別子靜卻送之霅》10、四顧秋滿目-----宋 章粲 《題楊總卿鹿岡庵》11、秋空指顧間-----明 傅汝舟 《屴崱峰酬陳子惟浚》12、高秋相顧耿無言-----明 劉基 《悼廢圃殘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