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普洱茶詩句
普洱茶 王澍 平生足未踐思茅,普洱名茶是至交。
煉字未安吟苦處,一杯清洌助推敲。 十六字令·普洱茶(三首) 王文井 茶。
綠帶環坡接翠霞,村姑聚,笑語滿山洼。茶。
普洱名揚譽邇遐,優良質,四海竟相夸。 茶。
求教詩詞致友家,香飄遠,不覺日西斜。 普洱茶 王明之 普洱名茶銷萬里,京城飲譽上紅樓。
而今改革放開好,精茗香飄五大洲。 詠普洱茶 擔當 冷艷爭春喜爛然,山茶按譜甲于滇。
樹頭萬朵齊吞火,殘雪燒紅半個天。 詠普洱茶 王興麒 嫩綠邀春焙,余甘浹齒牙。
神清非澡雪,普洱譽仙家。 詠普洱茶(二首) 劉杰 一 普洱茶鄉詠茗吟,馳名中外貫古今。
得天獨厚春來早,霧鎖云開萬壑青。 二 含黃綠起泛芬芳,把盞忻吟留齒香。
肥減養生人喜愛,防癌功效待弘揚。 普洱毫峰茶 朱俊 蘭洲藕榭假新辭,召我風清月霽時。
醞興毫峰斟半盞,一分茶釀十分詩。 。
二、關于普洱茶的詩句
普 洱 茶
王 澍(北 京)
平生足未踐思茅,普洱名茶是至交。
煉字未安吟苦處,一杯清洌助推敲。
十六字令·普洱茶(三首)
王文井(云南·景谷)
茶。綠帶環坡接翠霞,村姑聚,笑語滿山洼。
茶。普洱名揚譽邇遐,優良質,四海竟相夸。
茶。求教詩詞致友家,香飄遠,不覺日西斜。
詠 普 洱 茶
王興麒 (云南·昆明)
嫩綠邀春焙,余甘浹齒牙。
神清非澡雪,普洱譽仙家。
三、我想找一些寫普洱茶的詩句
不好意思……沒有普洱,只有茶……
希望能幫到一點忙……
《對茶》(唐·孫淑)
小閣烹香茗, 疏簾下玉溝;燈光翻出鼎, 釵影倒沉甌;
婢捧消春困, 親嘗散暮愁;吟詩因坐久, 月轉晚妝樓。
《茶煙》
[明] 瞿佑
蒙蒙漠漠更霏霏,淡抹銀屏冪講帷;
石鼎火紅詩詠后,竹爐湯沸客來時;
雪飄僧舍衣初濕,花落艄船鬢已絲;
惟有庭前雙白鶴,翩然趨避獨先知。
《詠茶十二韻》
齊已
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
甘傳天下口,貴占火前名。
出處春無雁,收時谷有鶯。
封題從澤國,貢獻入秦京。
嗅覺精新極,嘗知骨自輕。
研通天柱響,摘繞蜀山明。
賦客秋吟起,禪師晝臥驚。
角開香滿室,爐動綠凝鐺。
晚憶涼泉對,閑思異果平。
松黃干旋泛,云母滑隨傾。
頗貴高人寄,尤宜別柜盛。
曾尋修事法,妙盡陸先生。
《雙井茶》
歐陽修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鳳爪。
臘不寒春氣早,雙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紅碧紗,十斛茶養一兩芽。
長安富貴五侯家,一啜尤須三日夸。
送陸鴻漸棲霞寺采茶
皇甫冉
采茶非采芽,遠遠上層崖。
布葉春風暖,盈筐白日斜。
舊知山寺路,時宿野人家。
借問玉孫草,何時泛宛花。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即《飲茶歌》
盧仝,自號玉川子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口云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聞道新年入山里,
蟄蟲驚動春風起。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碧云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潤,二碗
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也,唯覺
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
崖受辛苦。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四、古人描寫夏日喝普洱茶優美的詩句
1.閑吟工部新來句,渴飲毗陵遠到茶。 白居易
2.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劉禹錫
3.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錢起
4.幸有香茶留稚子,不堪秋草送王孫。 李嘉祐
5.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閑軒。 唐、陸士修
6.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白居易
7.蜀茶寄到但驚新,渭水煎來始覺珍。 白居易
8.紅紙一封書后信,綠芽十片火前春。 白居易
9.吐絲心抽須,鋸齒葉剪棱。白茶亦數品,玉磬尤精明
10.蒙茗玉花盡,越甌荷葉空。 孟郊
11.吟詠霜毛句,閑嘗雪水茶。 白居易
12.花近東溪居士家,好攜樽酒款攜茶。玉皇收拾還天上,便恐筠陽無此花。
五、
形容滕王閣的詞語、形容孔府 的詞語:蓬蓽生輝、熠熠生輝、金碧輝煌、亭臺樓閣形容峨嵋山、五臺山、普陀山、九華山的詞語:巍峨、挺拔、高聳入云、直插云霄形容普洱茶的詞語、形容竹葉青(酒)的詞語:醇厚、香濃形容新疆和田玉的詞語:光滑、亮澤形容剪紙的詞語:精巧、喜慶、紅火 形容苗族建筑的詞語:頗具特色、氛圍獨特、濃厚形容哈薩克氈房的詞、形容民族兩個特產的兩個詞:- -好偏 古色古香、樸素、典雅形容民族地方和動物的詞語:獨特……這個不好說形容祖國歷史和現狀的詞語:繁榮昌盛、飛躍、先進、泱泱大國形容華人高尚精神的詞語:高尚、偉大?欽佩?[實在想不起來累死哇、、好偏的.。
六、我需要一些描寫普洱茶的詩詞,注明作者,朝代
“一部《紅樓夢》,滿紙茶葉香”宋代 王禹(一首贊美普洱茶的詩歌): 香于九畹芳蘭氣,圓如三秋皓月輪;愛惜不嘗惟恐盡,除將供養白頭親。
這首詩的大概意思是:普洱茶的香勝于九畹之蘭,其形圓如三秋之月,美輪美奐,讓人鄉情裊裊,如此人間絕品,產于天邊茶國,手頭無多,自己怎么能獨享呢?只有家中的白發親人才有資格品嘗,“圓如浩月”說的就是普洱緊團茶。 、“名人茶道,孔孟遺蹤,德茶”,宋王十朋:“搜我枯腸欠詩卷,飲君清德賴詩情”清女詞人吳蘋香則說茶本來就是“詩料”“臨水卷書帷,格竹支茶灶;幽綠一壺寒,添入詩人料”清。
阮元:“寄語當年湯玉茗,我來也愿種茶田。”清代《普洱府志》清代寧洱教渝楊▲七律《茶庵寫道》詩日: 崎嶇道仄寫能飛,得得尋芳上翠微。
一徑寒云連石棧,半天清磐隔松扉。 螺盤側髻峰嵐合,羊如回腸屐跡稀。
掃壁題詩投筆去,馬蹄催處送斜暉。清寧洱貢生舒熙盛在《普中春日竹枝詞十首》之四寫到普洱茶,詩日: 鸚鵡檐前屢喚茶,春酒堂中笑語話; 共語年來風物好,街頭早賣白棠花;清光緒《普洱府志》卷之四十八藝文志中,載有寧洱儒生許廷勛的長詩《普洱吟》詩曰: 山川有靈氣盤郁,不鐘于人即于物。
蠻江瘴嶺劇可憎,何處靈芽出岑蔚。 茶山僻在西南夷,鳥吻毒閔紛膠葛。
豈知瑞草種無方,獨破蠻煙動蓬勃。 味厚還卑日注從,香清不數蒙陰窟。
始信到處有佳人,豈必趙燕與吳越。 千枝峭茜蟠陳根,萬樹槎芽帶余蘗。
春雷震厲勾漸萌,夜雨沾濡葉爭發。 繡臂蠻子頭無巾,花裙夷婦腳不襪。
競向山頭采拮來,蘆笙唱和聲嘈贊。 一摘嫩蕊含白毛,再摘細芽抽綠發。
三摘青黃雜揉登,便知粳稻參糖核。 筠藍亂疊碧燥燥,楹炭微烘香馞馞。
夷人恃此御饑寒,賈客誰教半干沒。 冬前給本春收茶,利重逋多同攘奪。
土官尤復事誅求,雜派抽分苦難脫。 滿園茶樹積年功,只與豪強作生活。
山中焙就來市中,人肩浹汗牛蹄蹶。 萬片揚簸分精粗,千指搜剔窮毫末。
丁妃壬女共薰蒸,筍葉騰絲重撿括。 好隨筐篚貢官家,直上梯航到官闕。
區區茗飲何足奇,費盡人工非倉卒。 我量不禁三碗多,醉時每帶姜鹽吃。
休休兩腋自生風,何用團來三百月。《普洱茶記、(修訂版)》 背雪的人走過,一批又一批。
馱茶的馬遠去,一匹又一匹。一筐雪融化了,他們又背第二筐,用雪泡茶?我們耗費了太多的命運。
深陷此道者,誰都知道這種活計的虛無和寂靜。融化的雪水淋濕過鞋幫,累死的馬匹堆滿天庭,向西、向北、向南、向東,一條條道路也一度伸得很長,漫無邊際。
但現在,除了這與光陰賽跑的茶一切都變成了灰。哎,我根本不愿提及輪回與消亡,可除了古老的悲傷,不變的健忘。
誰還能陪我,度過這群峰之上的黃昏?小雨下在眼前,遠處暮色成堆。一蓬草,在石縫中死去。
一根馬骨,插在路上,像根帶血的笛子! ——當代 雷平陽 《普洱茶記、(修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