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贊美“普洱茶”的詩句都有哪些
1.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 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2.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 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3.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 杜耒《寒夜》
4.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5.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1、《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納蘭性德(清代)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2、《望江南·超然臺作》
蘇軾(宋代)翻譯鑒賞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3、《寒夜》
宋代: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4、《臨安春雨初霽》
陸游(宋代)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5、《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蘇軾(宋代)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6、普洱茶:讀音(pǔ ěr chá),是以云南省一定區域內的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過后發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緊壓茶。外形色澤褐紅,內質湯色紅濃明亮,香氣獨特陳香,滋味醇厚回甘,葉底褐紅。云南省標準計量局于2003年3月公布了普洱茶的定義:“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區域內的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過后發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緊壓茶。”
二、描寫普洱茶詩句
普洱茶 王澍 平生足未踐思茅,普洱名茶是至交。
煉字未安吟苦處,一杯清洌助推敲。 十六字令·普洱茶(三首) 王文井 茶。
綠帶環坡接翠霞,村姑聚,笑語滿山洼。茶。
普洱名揚譽邇遐,優良質,四海竟相夸。 茶。
求教詩詞致友家,香飄遠,不覺日西斜。 普洱茶 王明之 普洱名茶銷萬里,京城飲譽上紅樓。
而今改革放開好,精茗香飄五大洲。 詠普洱茶 擔當 冷艷爭春喜爛然,山茶按譜甲于滇。
樹頭萬朵齊吞火,殘雪燒紅半個天。 詠普洱茶 王興麒 嫩綠邀春焙,余甘浹齒牙。
神清非澡雪,普洱譽仙家。 詠普洱茶(二首) 劉杰 一 普洱茶鄉詠茗吟,馳名中外貫古今。
得天獨厚春來早,霧鎖云開萬壑青。 二 含黃綠起泛芬芳,把盞忻吟留齒香。
肥減養生人喜愛,防癌功效待弘揚。 普洱毫峰茶 朱俊 蘭洲藕榭假新辭,召我風清月霽時。
醞興毫峰斟半盞,一分茶釀十分詩。 。
三、【贊美茶的詩句、語言都行
一、齊己的贊美茶詩 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甘傳天下口,貴占火前名.出處春無雁,收時谷有鶯.封題從澤國,貢獻入秦京.嗅覺精新極,嘗知骨自輕.研通天柱響,摘繞蜀山明.賦客秋吟起,禪師晝臥驚.角開香滿室,爐動綠凝鐺.晚憶涼泉對,閑思異果平.松黃干旋泛,云母滑隨傾.頗貴高人寄,尤宜別柜盛.曾尋修事法,妙盡陸先生.二、盧仝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四、唐朝贊美茶的詩句并且應該是借物喻人贊美像茶一樣的人的詩
竹間自采茶 柳宗元 芳叢翳湘竹,零露凝清華. 復此雪山客,晨朝掇靈芽. 蒸煙俯石瀨,咫尺凌丹崖. 圓方麗奇色,圭璧無纖瑕. 呼兒爨金鼎,余馥延幽遐. 滌慮發真照,還源蕩昏邪. 猶同甘露飯,佛事薰毗耶. 咄彼蓬瀛侶,無乃貴流霞. 喜園中茶生 韋應物 性潔不可污,為飲滌塵煩. 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群余,率爾植荒園. 喜隨眾草長,得與幽人言. 長孫宅與郎上人茶會 錢起 偶與息心侶,忘歸才子家. 玄談兼藻思,綠茗代榴花. 岸幘看云卷,含毫任景斜. 松喬若逢此,不復醉流霞. 西山蘭若試茶歌 劉禹錫 山僧后檐茶數叢,春來映竹抽新茸. 宛然為客振衣起,自傍芳叢摘鷹嘴. 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沏下金沙水. 驟雨松聲入鼎來,白云滿碗花徘徊. 悠揚噴鼻宿酲散,清峭徹骨煩襟開. 陽崖陰嶺各殊氣,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雖嘗未解煎,桐君有篆那知味. 新芽連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頃余. 木蘭沾露香微似,瑤草臨波色不如. 僧言靈味宜幽寂,采采翹英為嘉客. 不辭緘封寄郡齋,磚井銅爐損標格. 何況蒙山顧渚春,白泥赤印走風塵. 可知花蕊清冷味,須是眠云跋石人. 飲茶歌 盧仝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云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里,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云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月團喻指茶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