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屈原寫的詩】
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屈原-主要作品 九章::惜誦 ? 涉江 ? 哀郢 ? 抽思 ? 懷沙 ? 思美人 ? 惜往日 ? 橘頌 ? 悲回風 九歌: 東皇太一 ? 云中君 ? 湘君 ? 湘夫人 ? 大司命 ? 少司命 ? 東君 ? 河伯 ? 山鬼 ? 國殤 ? 禮魂 其他: 離騷 ? 天問 ? 遠游 ? 卜居 作品 共有25篇,篇目為:九歌、招魂、天問、離騷、九章、卜居.漁父為司馬遷所記.同時,屈原又開創了我國的浪漫主義詩詞.他的大多數作品收錄在西漢劉向編輯的《楚辭》中. 全篇 《九歌》 九歌(一) 東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瑯. 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 蕙肴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 揚枹兮拊鼓,疏緩節兮安歌,陳竽瑟兮浩倡. 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 五音紛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 九歌(二) 云中君 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 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 搴將憺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 龍駕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靈皇皇兮既降,焱遠舉兮云中. 覽冀州兮有馀,橫四海兮焉窮. 思夫君兮太息,極勞心兮忡忡. 九歌(三) 湘君 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 駕飛龍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綢,蓀橈兮蘭旌. 望涔陽兮極浦,橫大江兮揚靈. 揚靈兮未極,女嬋媛兮為余太息! 橫流涕兮潺湲,隱思君兮陫側. 桂棹兮蘭枻,斫冰兮積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勞,恩不甚兮輕絕. 石瀨兮淺淺,飛龍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長,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間. 朝騁騖兮江皋,夕弭節兮北渚. 鳥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遺余佩兮澧浦. 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 時不可兮再得,聊逍遙兮容與. 九歌(四) 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鳥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朝馳余馬兮江皋,夕濟兮西澨.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蓀壁兮紫壇,匊芳椒兮成堂.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藥房.罔薜荔兮為帷,薜蕙櫋兮既張.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九嶷繽兮并迎,靈之來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者.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九歌(五) 大司命 廣開兮天門,紛吾乘兮玄云.令飄風兮先驅,使涷雨兮灑塵.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從女.紛總總兮九州,何壽夭兮在予!高飛兮安翔,乘清氣兮御陰陽.吾與君兮齋速,導帝之兮九坑.靈衣兮被被,玉佩兮陸離.壹陰兮壹陽,眾莫知兮余所為.折疏麻兮瑤華,將以遺兮離居.老冉冉兮既極,不寖近兮愈疏.乘龍兮轔轔,高馳兮沖天.結桂枝兮延□,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無虧.固人命兮有當,孰離合兮可為? 九歌(六) 少司命 秋蘭兮麋蕪,羅生兮堂下. 綠葉兮素枝,芳菲菲兮襲予. 夫人自有兮美子,蓀何以兮愁苦? 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 滿堂兮美人,忽獨與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辭,乘回風兮載云旗. 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帶,儵而來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君誰須兮云之際? 與女游兮九河,沖風至兮水揚波. 與女沐兮咸池,晞女發兮陽之阿. 望濘美兮未來,臨風怳兮浩歌. 孔蓋兮翠旍,登九天兮撫彗星. 慫長劍兮擁幼艾,蓀獨宜兮為民正. 九歌(七) 東君 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撫余馬兮安驅,夜皎皎兮既明.駕龍辀兮乘雷,載云旗兮委蛇.長太息兮將上,心低徊兮顧懷.羌聲色兮娛人,觀者憺兮忘歸.絙瑟兮交鼓,簫鍾兮瑤虡.鳴篪兮吹竽,思靈保兮賢姱.翾飛兮翠曾,展詩兮會舞.應律兮合節,靈之來兮蔽日.青云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淪降,援北斗兮酌桂漿.撰余轡兮高馳翔,杳冥冥兮以東行. 九歌(八) 河伯 與女游兮九河,沖風起兮橫波. 乘水車兮荷蓋,駕兩龍兮驂螭. 登昆侖兮四望,心飛揚兮浩蕩. 日將暮兮悵忘歸,惟極浦兮寤懷. 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朱宮. 靈何為兮水中?乘白黿兮逐文魚, 與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紛兮將來下. 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來迎,魚鄰鄰兮媵予. 九歌(九) 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桂旗.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后來.表獨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留靈修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采三秀兮於山間,石磊磊兮葛曼曼.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閑.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廕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又夜鳴.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九歌(十) 國殤 操吾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土爭先.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懟兮威靈怒,嚴。
二、描寫屈原的優美文段,不要詩歌
穿過歲月的河流,還有什么痕跡不被淹沒?還有什么東西能夠沉淀?不同時間,已經沒了相同的河流;同一河流,已不見了往日的寧靜。
自從那個載著一腔悲憤的詩人投入狂濤巨浪中,汨羅江就開始以咆哮代替忿怒,以嗚咽代替不平,兩千年,屈原的孤影就在這浮浮沉沉的江水里/飄蕩,游走。 屈原不僅是三峽的第一才子,還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詩人,更是一位滿腔忠誠的愛國先驅,當美政思想懸在高崖,“舉賢授能”倡導不復存在,大統一理想成為夢幻,心中的君王也不再信忠興邦,一個高潔的靈魂在充斥妒忌和詆毀的混濁中越來越孤清寂寞,他知道,他的失落是一個朝代的失敗,是一個國家的悲哀,一部《天問》怎抵那頑固的銅墻鐵壁? 在放逐江南的黑暗日子里,他依然沒有放棄令人無限悲傷的楚國土地,而當秦兵攻破楚都,他的寄托已不能代替那份透徹心扉的絕望。
報國無門,千悲萬嘆,于是,公元前二二七年五月初五,他從容地走向汨羅江,沒有什么可以阻止他執著而堅定的腳步,就這樣,他一步步走向洶涌的大江,讓滔滔江水洗去所有的煩惱和污濁,讓靈魂在激蕩中升騰。那是怎樣的心痛和悲壯!也許他知道,汨羅江才是他永遠的港灣和歸途。
咆哮的江水和奔涌的熱血一同匯入他的血管,從此,他的血脈奔涌不息,汨羅江水更加清澈而有靈性。 汨羅江收容了一個忠貞而高尚的靈魂,它相信,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會忠于自己的驚爆和息寧,會美奐江上所有的風景。
于是,兩千年來,汨羅江努力平息巨浪,讓那個孤魂慢慢靠岸…… 屈原走了,在他的故鄉秭(zi3)歸,留下了永遠的遺憾,在那個“石頭城”墻上,刻下了永久的傷痕,而這塊曾經寫滿悲憤和蒼涼的土地,卻因這位偉大詩人而成為一方熱土,從此,長江的北岸不再孤寂和茫然。 端午節因屈原而誕生,屈原因寄托了無限懷念和深思的端午節而常存。
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包粽子,賽龍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撫慰著一個忠魂。 穿越歲月的河流,多少仁人志士呼喚良知和責任,挽留忠貞和圣潔。
智者用深邃的眼睛審視歷史,用沉重的筆墨審閱歷史,把一部殘破的書寫得理性而厚重。 屈原在歲月河流漂走了,而《離騷》、《九歌》等光輝詩篇,以及他留下的精神財富,卻永遠留在中華燦爛的史冊上 歸來吧,痛失的記憶,歸來吧,舞動的靈魂。
三、屈原寫的詩
離騷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于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 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 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紂之猖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 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
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 初既與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數化。 余既茲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蘅與芳芷。 冀枝葉之峻茂兮,愿竢時乎吾將刈。
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 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饜乎求索。
羌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忽馳騖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茍余情其信?粵芬猓ゎ?頷亦何傷。 攬木根以結?兮,貫薜荔之落蕊。
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雖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遺則。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余雖修?皂Z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眾女嫉余之娥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固時俗之工巧兮,?涼婢囟拇懟?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饔粢賾?髻奄猓岫狼罾Ш醮聳幣病?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圓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瀉蹺嶠礎?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 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
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女??之嬋媛兮,申申其詈予曰: “鮌?幣醞鏨碣猓杖?|乎羽之野也。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紛獨有此?凇?薋??以盈室兮,判獨離而不服。 眾不可戶說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世并舉而好朋兮,夫何煢獨而不予聽。” 依前圣以節中兮,喟憑心而歷茲。
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辭: “啟九辯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縱。 不顧難以圖后兮,五子用乎家巷。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固亂流其鮮終兮,浞又貪夫厥家。
澆身被服強圉兮,縱欲而不忍。 日康娛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顛隕。
夏桀之常違兮,乃遂焉而逢殃。 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之不長。
湯禹儼而祗敬兮,周論道而莫差。 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
皇天無私阿兮,攬民德焉錯輔。 夫維圣哲以茂行兮,茍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顧后兮,相觀民之計極。 夫孰非義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阽余身而危死兮,攬余初其猶未悔。 不量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曾?[欷余郁邑兮,哀朕時之不當。 攬茹蕙以掩涕兮,?余襟之浪浪。
跪敷衽以陳詞兮,耿吾既得中正。 駟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風余上征。
朝發軔于蒼梧兮,夕余至乎縣圃。 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
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匆迫。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飲余馬于咸池兮,總余轡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遙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驅兮,后飛廉使奔屬。 鸞皇為余先戒兮,雷師告余以未具。
吾令鳳鳥飛騰夕,繼之以日夜。 飄風屯其相離兮,帥云霓而來御。
紛總總其離合兮,斑陸離其上下。 吾令帝閽開關兮,倚閶闔而望予。
時曖曖其將罷兮,結幽蘭而延佇。 世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朝吾將濟于白水兮,登閬風而?馬。 忽反顧以流涕兮,哀高丘之無女。
溘吾游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 及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詒。
吾令豐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為理。
紛總總其離合兮,忽緯繣其難遷。 夕歸次于窮石兮,朝濯發乎洧盤。
保厥美以驕傲兮,日康娛以淫游。 雖信美而無禮兮,來違棄而改求。
覽相觀于四極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望瑤臺之偃蹇兮,見有?恢?吾令鴆為媒兮,鴆告余以不好。
雄鳩之鳴逝兮,余猶惡其佻巧。 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適而不可。
鳳皇既受詒兮,恐高辛之先我。 欲遠集而無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遙。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理弱而媒拙兮,恐導言之不固。
世溷濁而嫉賢兮,好蔽美而稱惡。 閨中既已邃遠兮,哲王又不寤。
懷朕情而不發兮,余焉能忍與此終古。 索藑茅以莚蒪兮,命靈氛為余占之。
曰:“兩美。
四、關于屈原寫的古詩
屈平(約前340-約前278)字原,通常稱為屈原;羋姓屈氏。
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但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后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
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
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屈原是個詩人,從他開始,中國才有了以文學著名于世的作家。
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就是創立了“詞賦”這一文體),被譽為“衣被詞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根據劉向、劉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離騷》1篇,《天問》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遠游》《卜居》《漁父》各1篇。
據《史記·屈原列傳》司馬遷語,還有《招魂》1篇。有些學者認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懷疑《遠游》以下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筆。
據郭沫若先生考證,屈原作品,共流傳下來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離騷》、《天問》、《招魂》各一篇。
大體說來,《離騷》《天問》《九歌》可以作為屈原作品三種類型的代表。《九章》《遠游》《卜居》《漁父》《招魂》《大招》,其內容與風格可與《離騷》列為一組,大都是有事可據,有義可陳,重在表現作者內心的情愫。
《離騷》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熱情以至整個生命所熔鑄而成的宏偉詩篇,其中閃耀著鮮明的個性光輝,是屈原全部創作的重點。《天問》是屈原根據神話、傳說材料創作的詩篇,著重表現作者的學術造詣及其歷史觀和自然觀。
《九歌》是楚國祀神樂曲,經屈原加工、潤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發和環境氣氛的描述上,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顯示了南楚文學傳統的痕跡。
《離騷》一組,《九歌》一組,構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風格。 屈原作品和神話有密切關系。
許多虛幻的內容就是承襲神話發展而來的。屈原又是關注現實的詩人,作品里反映了現實社會中的種種矛盾,尤以揭露楚國的黑暗政治最為深刻。
屈原作品的風貌和《詩經》明顯不同。這與長江流域的民風和黃河流域的民風不同有關。
當時,北方早已進入宗法社會,而楚地尚有氏族社會的遺風,民性強悍,思想活潑,不為禮法所拘。所以,抒寫男女情思、志士愛國是如此直切,而使用的材料,又是如此豐富,什么都可以奔入筆底。
寫人神之戀,寫狂怪之士,寫遠古歷史傳說,寫與天神鬼怪游觀,一切神都具有民間普通的人性,神也不過是超出常人的人而已。它們使作品顯得色澤艷麗,情思馥郁,氣勢奔放。
這樣的作品,表現了與北方文學不同的特色。從體制上看,屈原以前的詩歌,不管是《詩經》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發展為長篇巨制。
《離騷》一篇就有2 400多字。在表現手法上,屈原把賦、比、興巧妙地糅合成一體,大量運用“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識和復雜的現實關系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
在語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詩經》以四字句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參差錯落,靈活多變;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虛字,用來協調音節,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嘆的韻致。總之,他的作品從內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創造性。
屈原作品,在楚人建立漢王朝定都關中后,便產生了更大的影響,“楚辭”的不斷傳習、發展,北方的文學逐漸楚化。新興的五、七言詩都和楚騷有關。
漢代的賦作家無不受“楚辭”影響,漢以后“紹騷”之作,歷代都有,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詩句抒發自己胸中的塊壘,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這是屈原文學的直接發展。此外,以屈原生平事跡為題材的詩、歌、詞、曲、戲劇、琴辭、大曲、話本等,繪畫藝術中如屈原像、《九歌圖》、《天問圖》等,也難以數計。
所以魯迅稱屈原作品“逸響偉辭,卓絕一世”,“其影響于后來之文章, 乃甚或在《三百篇》(《詩經》)以上”(魯迅《漢文學史綱要》)。[2] 著名詩人郭沫若曾為其編劇《雷電頌》,以紀念其事跡。
名言名句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茝?(《離騷》)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離騷》) 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離騷》) 長嘆息以掩淚兮,哀民生之多艱! (《離騷》)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離騷》)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也。
(《離騷》)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離騷》)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離騷》) 指九天以為正兮,夫惟靈修之故也。 (《離騷》) 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夜。
(《離騷》) 時繽紛其變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離騷》)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九歌·湘夫人》) 沅有芷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九歌·湘夫人》) 乘龍兮轔轔,高馳兮沖天。 (《九歌·大司命》) 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九歌·大司命》) 青云。
五、歷代描寫屈原的詩詞
唐 李白: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
唐 杜甫:竊攀屈宋宜方駕。 宋 邵博:《楚辭》文章,屈原一人耳。
宋 蘇軾:吾文終其身企幕而不能及萬一者,推屈子一人耳。 明 蔣之翹:予讀《楚辭》,觀其悲壯處,似高漸離擊筑,荊卿和歌于市,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凄婉處,似窮旅相思,當西風夜雨之際,哀蛩(窮)叫濕,殘燈照愁;幽奇處,似入山徑無人,但聞猩啼蛇嘯,木魅山鬼習人語來向人拜;艷逸處,似美人走馬,玉鞭珠勒,披錦繡,佩琳瑯,對春風唱一曲《楊白華》;仙韻處,似王子晉騎白鶴,駐緱(勾)山最高峰,吹玉笙作鳳鳴,揮手謝時人,人皆可望不可到。
清 沈德潛:如太空之中,不著一點;如星宿之海,萬源涌出;如土膏既厚,春雷一動,萬物發生。古來可語此者,屈大夫以下,數人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