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動物的古詩
1、《絕句》 [ 唐 ]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 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 2、《春望》 [ 唐 ]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譯文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3、《江雪》 [ 唐 ]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譯文 所有的山,飛鳥全都斷絕;所有的路,不見人影蹤跡。
江上孤舟,漁翁披蓑戴笠;獨自垂釣,不怕冰雪侵襲。 4、《旅夜書懷》 [ 唐 ]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譯文 微風吹拂著江岸的細草,那立著高高桅桿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著。
星星垂在天邊,平野顯得寬闊;月光隨波涌動,大江滾滾東流。 我難道是因為文章而著名嗎?年老病多也應該休官了。
自己到處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間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鷗。 5、《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 唐 ]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譯文 登上岳陽樓覽盡四周風光,江水遼遠通向開闊的洞庭。
看見大雁南飛引起我憂愁之心,遠處的山峰又銜來一輪好月。 在高入云間的樓上下榻設席,在天上傳杯飲酒。
醉酒之后興起了涼風,吹得衣袖隨風舞動我們隨之而回。 拓展資料 動物是多細胞真核生命體中的一大類群,稱之為動物界。
一般不能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只能以有機物(植物、動物或微生物)為食料,因此具有與植物不同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以進行攝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環、排泄、感覺、運動和繁殖等生命活動,動物的分類動物學根據自然界動物的形態、身體內部構造、胚胎發育的特點、生理習性、生活的地理環境等特征,將特征相同或相似的動物歸為同一類. 成為脊索動物和無脊索動物兩大類。 動物根據水生還是陸生,可將它們分為水生動物和陸生動物;根據有沒有羽毛,可將它們分為有羽毛的動物和沒有羽毛的動物。
除以上兩種特征外,我們還可以用其他的特征將它們進行分類。 動物也有多種分類方法。
通過對不同動物的解剖,可以發現有的動物體內有脊柱,有的動物體內沒有脊柱,根據體內有無脊柱,我們可以將所有的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 注意:人也屬于動物,而且是高級動物。
二、有關動物的詩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蘆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盡,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杜甫 絕句二首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江碧鳥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 何日是歸年 杜甫 絕句六首 日出籬東水 云生舍北泥 竹高鳴翡翠 沙僻舞〔昆鳥〕雞 藹藹花蕊亂 飛飛蜂蝶多 幽棲身懶動 客至欲如何 鑿井交棕葉 開渠斷竹根 扁舟輕裊纜 小徑曲通村 急雨捎溪足 斜暉轉樹腰 隔巢黃鳥并 翻藻白魚跳 舍下筍穿墻 庭中藤刺檐 地晴絲冉冉 江白草纖纖 江動月移石 溪虛云傍花 烏棲知故道 帆過宿誰家 杜甫 復愁十二首 人煙生處僻 虎跡歸新蹄 野鶻翻窺草 村船逆上溪 釣艇收緡盡 昏鴉接翅稀 月生初學扇 云細不成衣 萬國尚戎馬 故園今若何 昔歸相識少 早已戰場多 身覺省郎在 家須農事歸 年深荒草徑 老恐失柴扉 金絲鏤箭簇 皂尾掣旗竿 一自風塵起 猶嗟行路難 胡虜何曾盛 干戈不肯休 閭閻聽小子 談笑覓封侯 貞觀銅牙弩 開元錦獸張 花門小箭好 此物棄沙場 今日翔麟馬 先宜駕鼓車 無勞問河北 諸將角榮華 任轉江淮粟 休添苑囿兵 由來貔虎士 不滿鳳凰城 江上亦秋色 火云終不移 巫山猶錦樹 南國且黃鸝 每恨陶彭澤 無錢對菊花 如今九日至 自覺酒須賒 病減詩仍拙 吟多意有余 莫看江總老 猶被賞時魚 規雁 東來萬里客 亂定幾年歸 腸斷江城雁 高高正北飛 烏衣巷","唐 劉禹錫","朱鵲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平常百姓家 和子由澠池懷舊","宋 蘇軾","人生到處知何似 恰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鴻飛哪復計東西. 陶淵明 翩 翩 新 來 燕 雙 雙 入 我 家 先 巢 故 尚 在 相 將 還 舊 居 白居易 須 臾 千 來 往 猶 恐 巢 中 饑 辛 勤 三 十 日 母 瘦 雛 燕 肥 桃 花 (清)劉灝 雙飛燕子幾時回, 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渡, 小舟撐出柳陰來。 村晚","雷震","草滿池塘水滿陂, 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 短笛無腔信口吹. 春雁 (明)王恭 春風一夜到衡陽, 楚水燕山萬里長. 莫怪春來便歸去, 江南雖好是他鄉.。
三、關于動物的詩句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登科后》 白話譯文 往昔的困頓日子再也不足一提,今日金榜題名令人神采飛揚。
迎著浩蕩春風得意地縱馬奔馳,好像一日之內賞遍京城名花。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譯文: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凄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
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 古體詩是詩歌體裁。
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等。四言是四個字一句,五言是五個字一句,七言是七個字一句。
唐代以后,稱為近體詩,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兩類。五言古體詩簡稱五古;七言古體詩簡稱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詩人通常借描寫物來描寫人,側面反映出人的品格。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點,來比喻人的一種品格。
這也是用來表現、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種方法。 無論寫人記事還是寫景狀物,正確運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詩立意更深遠,表情達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強表現力和感染力。
擴展資料: 詩歌的表現手法: 可以運用聽覺、觸覺等感官所獲得的素材,從多方面去體現形象,做到有聲有色,生動新穎。 唐代詩人賈島騎在毛驢上吟出“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但又覺得用“僧敲月下門”亦可。
究竟是“推”還是“敲”,他拿不定主意,便用手作推敲狀,不料毛驢擋住一位大官的去路。 此人乃大文豪韓愈,當侍衛將賈島帶到他的馬前,賈據實相告,韓沉吟良久,說還是用敲字較好。
因為“敲”有聲音,在深山月夜,有一、二記敲門聲,便使得那種情景“活”起來,也更顯得環境的寂靜了。 無論是比擬、夸張或借代,都有賴于詩人對客觀事物進行敏銳的觀察,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以大膽的想象,甚至幻想。
可以這樣說,無論是浪漫派也好,寫實派也好,沒有想象(幻想),便不成其為詩人。比如,以寫實稱著的杜甫,也寫出了諸如“安得廣廈千萬間……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和“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乾。”(《月夜》)等等浮想連翩的佳作。
四、關于動物的詩句有哪些
1、《天凈沙·秋思》 元代: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 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凄厲的哀鳴。
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
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2、《絕句》 唐代: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 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
3、《鳥鳴澗》 唐代: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譯文: 很少有人活動只有桂花無聲地飄落,夜里一片靜謐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不時地高飛鳴叫在這春天的溪澗中。
4、《絕句二首.其一》 唐代: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譯文: 江山沐浴著春光,多么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燕子銜著濕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
5、《入若耶溪》 南北朝: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游。
譯文: 我駕著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閑地游玩,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蕩悠。晚霞從遠處背陽的山頭升起,陽光照耀著蜿蜒曲折的水流。
蟬聲高唱,樹林卻顯得格外寧靜;鳥鳴聲聲,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這地方讓我生了歸隱之心,我因多年來厭倦仕途卻沒有歸隱而悲傷起來。
五、【關于動物的古詩關于動物的古代詩歌nbsp;】
1.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唐·蘇軾《惠崇》2.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唐·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3.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宋·曾幾《三衢道中》4.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宋·趙師秀《約客》5.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宋·范仲淹《江上漁者》6.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唐·柳宗元《江雪》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里《小池》8.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唐·胡令能《小兒垂釣》9.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宋·辛棄疾《西江月》10.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唐·張志和《漁歌子》11.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12.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宋·蘇軾《浣溪沙》13.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宋·李清照《如夢令》14.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唐·韋應物《滁州西澗》15.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宋·辛棄疾《西江月》16.山下蘭溪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宋·蘇軾《黃鶴樓》17.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唐·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18.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曰升.宋·王安石《登飛來峰》19.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唐·劉禹錫《秋詞》20.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唐·王維《使至塞上》21.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22.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唐·崔顥《黃鶴樓》23.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東漢·曹操《龜雖壽》24.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東漢·曹操《龜雖壽》經典詩句25.山氣曰夕佳,飛鳥相與還.晉·陶淵明《飲酒》26.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27.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宋·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28.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詩經·關雎》29.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淡淡風.宋·趙師秀《約客》30.雞棲于桀,曰之夕矣,羊牛下括.《詩經·君子于役》31.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宋·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32.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宋·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33.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宋·陸游《十一月四曰風雨大作》34.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宋·陸游《游山西村》35.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唐· 李商隱《無題》36.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唐· 李商隱《無題》37.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38.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東漢·曹操《苦寒行》39.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40.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唐·劉禹錫《秋詞》41.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宋·范仲淹《漁家傲》42.去雁數行天際沒,孤云一點靜中生.五代·韋莊《題盤豆驛水館后軒》43.雞飛過籬犬吠竇,知有行商來買茶.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44.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唐·李白《早發白帝城》45.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46.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杜甫《絕句四首》47.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樂府詩集·木蘭詩》48.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樂府詩集·木蘭詩》49.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樂府詩集·木蘭詩》50.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樂府詩集·木蘭詩》51.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52.散入竹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53.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54.長風萬里送秋燕,對此可以酣高樓.唐·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55.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唐·杜甫《望岳》56.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州.唐·崔顥《黃鶴樓》57.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題破山寺禪院》58.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唐·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59.羅敷善蠶桑,采桑城南隅.《漢樂府·陌上桑》60.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躇.《漢樂府·陌上桑》61.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漢樂府·陌上桑》62.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陌上桑》63.結廬在人鏡,而無車馬喧.晉·陶淵明《飲酒》64.山氣曰夕佳,飛鳥相與還.晉·陶淵明《飲酒》65.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唐·杜甫《春望》66.鄉書何處達?歸燕洛陽邊.唐·王灣《次北固山下》67.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唐·韋應物《滁州西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