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夢里花落知多少 出自哪首古詩
孟浩然●夢里花落知多少
春曉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最早提出夢里花落知多少的人,實為孟浩然。在他的這首婦孺皆知的古詩中,一句“花落知多少”,隱含著詩人對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無限遐想。
三毛●夢里花落知多少
記得當年年紀小
你愛談天我愛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樹下
風在樹梢鳥在叫
不知怎么睡著了
夢里花落知多少
這首詩在郭敬明的《夢里花落知多少》中被引用,其實源自三毛的《夢里花落知多少》。
在丈夫荷西去世后,悲痛的三毛寫下這部散文集,其中飽含她對丈夫的思念。
二、夢里花落知多少詩句作者
1、原詩是: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這首詩是詩人隱居在鹿門山時所做,意境十分優美。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描寫和聯想,生動地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憐惜之情。
詩人聯想:昨夜我在朦朧中曾聽到一陣風雨聲,現在庭院里盛開的花兒到底被搖落了多少呢?聯系詩的前兩句,夜里這一陣風雨不是疾風暴雨,而當是輕風細雨,它把詩人送入香甜的夢鄉,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麗,并不可恨。但是它畢竟要搖落春花,帶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隱含著詩人對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無限遐想。
2、《夢里花落知多少》是三毛的作品,主要記錄了三毛在荷西死后悲痛的心情和慢慢走出陰霾的過程。全書縈繞著傷感的氣氛,是三毛后期風格的一大代表。
3、《夢里花落知多少》是當代作家郭敬明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以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為背景,講述了幾個年輕人的愛情故事,故事情節曲折,語言幽默生動,大量的引入口語與通俗幽默的比喻。
2016年1月22日,持續了兩年多的“郭敬明抄襲事件”畫上了句號。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維持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認定郭敬明所著《夢里花落知多少》對莊羽的《圈里圈外》整體上構成抄襲,判決郭敬明與春風文藝出版社賠償莊羽經濟損失20萬元,春風文藝出版社與北京圖書大廈停止《夢里花落知多少》的出版、銷售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