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清溪”的詩句有哪些
1. 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唐代:李白【清溪行 / 宣州清溪】
2. 清溪數點芙蓉雨,蘋飆泛涼吟艗。——宋:周密【齊天樂·清溪數點芙蓉】
3.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唐代:李白【峨眉山月歌】
4.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唐代:張旭【桃花溪】
5. 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礙。——唐代:張旭【清平樂·題上盧橋】
6. 言入黃花川,每逐清溪水。——唐代:王維【青溪 / 過青溪水作】
7.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生查子·獨游雨巖】宋代:辛棄疾
8.清溪深不測,隱處唯孤云。——【宿王昌齡隱居】唐代:常建
9.清溪咽。霜風洗出山頭月。山頭月。迎得云歸,還送云別。——【憶秦娥·用太白韻】宋代:李之儀
10.故山在何處,昨日夢清溪。——【早發焉耆懷終南別業】唐代:岑參
11.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寒食城東即事】唐代:王維
二、含清溪兩個字的詩句
1. 清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李白
2. 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李白
3. 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李白
4.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李白
5. 竹送清溪月,苔移玉座春。——杜甫
6. 清溪深不測,隱處惟孤云。——常建
7.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張旭
8. 笑攬清溪月,清輝不厭多。——張旭
9. 碧水不息浪,清溪易生風。——孟郊
三、夜發清溪的整首詩的詩句是什么
《峨嵋山月歌》,作者是李白,
原文】: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譯文】:
在一個秋高氣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詩人乘著小船,從清溪驛順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個好朋友一樣,陪伴著詩人。但在從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總被兩岸的高山擋住,使詩人思念不已。
【注釋】:
①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縣西南
②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東。
③發:出發。清溪:指清溪驛,在四川犍(qián)為峨眉山附近。三峽:指長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在今四川、湖北兩省的交界處。一說指四川樂山的黎頭、背峨、平羌三峽,清溪在黎頭峽的上游。
④君:指峨眉山月。一說指作者的友人。下:順流而下。渝洲:今重慶一帶
四、青溪(王維五言古詩)
詩人正是有意借青溪來為自己寫照,以清川的淡泊來印證自己的素愿,心境、物境在這里已融合為一了。最后,詩人暗用了東漢嚴子陵垂釣富春江的典故,也想以隱居青溪來作為自己的歸宿了。這固然說明詩人對青溪的喜愛,更反映了他在仕途失意后自甘淡泊的心情。這一點,寫來含而不露,耐人尋味。
詩開頭四句對青溪作總的介紹后,接著采用“移步換形”的寫法,順流而下,描繪了溪水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畫面。你看,當它在山間亂石中穿過時,水勢湍急,潺潺的溪流聲忽然變成了一片喧嘩。“喧”字造成了強烈的聲感,給人以如聞其聲的感受。當它流經松林中的平地時,這同一條青溪卻又顯得那么嫻靜、安謐,幾乎沒有一點聲息。澄碧的溪水與兩岸郁郁蔥蔥的松色相映,融成一片,色調特別幽美、和諧。這一聯中一動一靜,以動襯靜,聲色相通,極富于意境美。再看,當青溪緩緩流出松林,進入開闊地帶后,又是另一番景象:水面上浮泛著菱葉、荇菜等水生植物,一片蔥綠,水流過處,微波蕩漾,搖曳生姿;再向前走去,水面又似明鏡般的清澈碧透,岸邊淺水中的蘆花、葦葉,倒映如畫,天然生色。這一聯,“漾漾”繪水動貌,“澄澄”狀水靜貌,也是一動一靜,極為傳神。詩人筆下的青溪,既喧鬧,又沉靜,既活潑,又安詳,既幽深,又素凈,從不斷的流動變化中,表現出了鮮明個性和盎然生意。讀后令人油然而生愛悅之情。
五、愛的詩句或名言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春秋詩經(“國風”中的一首)周南 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唐 王維 相思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唐 李商隱 無題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北宋 蘇軾 江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