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清官的成語
兩袖清風、高風亮節、高風峻節、一清如水、大公無私
一、兩袖清風 [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
【解釋】:衣袖中除清風外,別無所有。比喻做官廉潔。也比喻窮得一無所有。
【出自】: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十二回:他自己做了幾十年的官,依然是兩袖清風。
二、高風亮節 [ gāo fēng liàng jié ]
【解釋】:高風:高尚的品格;亮節:堅貞的節操。形容道德和行為都很高尚。
【出自】: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三:藍先生不佩服世界史中的任何圣哲與偉人,因而也就不去摹仿他們的高風亮節。
三、高風峻節 [ gāo fēng jùn jié ]
【解釋】:高風:純潔清高的風格;峻節:堅定不移的節操。形容高尚堅貞的風骨節操。
【出自】:宋·胡仔《苕溪漁隱從話后集》卷一:“余謂淵明高風峻節,固已無愧于四皓,然猶仰慕之,尤見其好賢尚友之情也。”
【翻譯】:我對淵明高風高節,固然已無愧于商山四皓,但還是仰慕的,尤其看到他的好朋友之情的賢人,崇尚。
四、一清如水 [ yī qīng rú shuǐ ]
【解釋】:清·清澈。像流水一樣清澈。形容為官廉潔,不貪污、不受賄。也形容十分清潔。
【出自】: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統制顯靈救駕》:“你在衙門中一清如水,朝廷知你是個個廉吏,異日定來聘你為官。”
【翻譯】:你在衙門里流水一樣清澈,朝廷知道你是一個廉潔的官吏,有一天一定會讓你當官。
五、大公無私 [ dà gōng wú sī ]
【解釋】:指辦事公正,沒有私心。現多指從集體利益出發,毫無個人打算。
【出自】:東漢.班固《漢書·賈誼傳》:“為人臣者;主而忘身;國而忘家;公而忘私。”
【翻譯】:做臣子的;為了主人而忘記自己;為了國家而忘記自己家;辦事公正,沒有私心。
二、幫忙找點贊揚清官的詩詞.有誰知道關于
唐 白居易
三年為刺使,飲水復食葉。
惟向天竺山,取得兩片石。
此抵有千金,無乃傷清白。
況鐘《貽耆民》
清風兩袖去朝天,不帶江南一寸棉。
慚愧士民相餞送,馬前釃酒密如泉。
況鐘(二)
撿點行囊一擔輕, 京華望去幾多程。
停鞭靜憶為官日, 事事堪持天日盟。
于謙
手帕蘑菇和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李汰(明)
義利源頭識頗真,黃金難換腐儒貧。
莫言暮夜無知者,怕塞乾坤有鬼神。
葉存仁清
明月清風夜半時,扁舟相送故遲遲。
感君情重還君贈,不畏人知畏己知。
明東林覺人 賀寶瑩
為官十載一世窮,布衣粗茶慰平生。
何曾不識晉身路,祗緣未忘難為情。
《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鄭板橋
衙齋臥聽蕭蕭竹, 疑是人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 一枝一葉總關情。
鄭板橋
烏紗擲去不作官, 囊中羞澀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 秋風江山作漁桿。
晉代 吳隱之
古人去此水,一歃思千金。
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
朱熹
蔥湯麥飯兩相宜, 蔥補丹田麥療饑;
莫謂此中滋味薄, 前村還有未飲時。
清 蔡信芳
罷郡輕舟回江南, 不帶關中一點棉。
回看群黎終有愧, 長亭一別心黯然。
清末民初,《大公報》主筆的劉孟揚《戒貪銘》:
財富人所羨,但須問來源。來源果正當,雖多不為貪。
來源不正當,清夜當自慚。人皆笑我癡,雖癡亦自適。
不癡何所得,癡又何所失。居官本為民,貪求非吾志。
錢多終非福,人格足矜持。富貴等浮云,虛榮能幾日?
人生幾十年,所爭在沒世。
三、如何形容古代清官
古代清官一般具有廉潔、公正、無私、勤政等品質。
一、形容官員廉潔一般用兩袖清風、廉潔奉公等。 1、兩袖清風 [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 比喻做官廉潔。
2、廉潔奉公 [ lián jié fèng gōng ] 不貪污腐化,一心為公。 二、形容官員公正一般用大公無私、剛正不阿等。
1、大公無私 [ dà gōng wú sī ] 完全為人民群眾利益著想,毫無自私自利之心。處理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2、剛正不阿 [ gāng zhèng bù ē ] 剛強正直,不阿諛奉迎。 三、形容官員勤政一般用勤政愛民等。
勤政 [ qín zhèng ài mín ] 指官員為政事勤勉盡責,愛護老百姓。 擴展資料 古代清官典型 一、狄仁杰 從政后,經歷了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
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轉大理丞,改任侍御史,歷任寧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職。 狄仁杰為官,如老子所言 " 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 ,為 了拯救無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廟堂之上,以民為憂,后人稱之為 " 唐室砥柱 " 。
二、包拯 包拯一生清廉簡樸,從不講究排場,即使做了大官,穿著仍與布衣時一樣;對貪污深惡痛絕, 他一生嚴于律己,身體力行,他在端州任知州,整頓吏治,打擊貪污,深受百姓歡迎,離任時當地精制一好硯相送,他都婉言謝絕, 他一生鐵面無私,不避權貴,執法如山。對皇親國戚、宦官權貴的不法行為,一律極力主張繩之以法。
大力平反冤獄,是包拯生前與死后深為百姓所贊揚和稱頌的主要內容。包拯在當時和后世都享有盛名,特別在死后,作為清官的典型形象,被不同體裁的文藝作品大肆渲染,使之帶有神奇色彩。
三、海瑞 在戶部供職時,出于對國家財力的憂慮,為進諫迷信道教、一心求仙而縱容各地大興土木修建廟壇道觀的嘉靖帝,以六品小官身份抱著必死決心毅然上疏。這次他呈上的奏疏便是有名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后人稱為《治安疏》。
奏疏遞上后,海瑞即被入獄,好在不久嘉靖病逝、新帝在丞相徐階的勸說之下,才得以獲赦,官復原職,并逐步升至應天十府巡撫等職。 之后,他為匡正時弊,嚴肅法紀,主持制定了貪污滿“八十貫絞”等嚴刑。
他鐵面無私,對一直有恩于他的老丞相徐階也毫不留情,將徐家仗勢多占的 40 萬畝良田退還原主,將欺壓良民的徐階的兩個兒子及 20 多個家人依律問罪。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清官。
四、形容清官的成語
兩袖清風、高風亮節、高風峻節、一清如水、大公無私一、兩袖清風 [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 【解釋】:衣袖中除清風外,別無所有。
比喻做官廉潔。也比喻窮得一無所有。
【出自】: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十二回:他自己做了幾十年的官,依然是兩袖清風。 二、高風亮節 [ gāo fēng liàng jié ] 【解釋】:高風:高尚的品格;亮節:堅貞的節操。
形容道德和行為都很高尚。【出自】: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三:藍先生不佩服世界史中的任何圣哲與偉人,因而也就不去摹仿他們的高風亮節。
三、高風峻節 [ gāo fēng jùn jié ] 【解釋】:高風:純潔清高的風格;峻節:堅定不移的節操。形容高尚堅貞的風骨節操。
【出自】:宋·胡仔《苕溪漁隱從話后集》卷一:“余謂淵明高風峻節,固已無愧于四皓,然猶仰慕之,尤見其好賢尚友之情也。”【翻譯】:我對淵明高風高節,固然已無愧于商山四皓,但還是仰慕的,尤其看到他的好朋友之情的賢人,崇尚。
四、一清如水 [ yī qīng rú shuǐ ] 【解釋】:清·清澈。像流水一樣清澈。
形容為官廉潔,不貪污、不受賄。也形容十分清潔。
【出自】: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統制顯靈救駕》:“你在衙門中一清如水,朝廷知你是個個廉吏,異日定來聘你為官。”【翻譯】:你在衙門里流水一樣清澈,朝廷知道你是一個廉潔的官吏,有一天一定會讓你當官。
五、大公無私 [ dà gōng wú sī ] 【解釋】:指辦事公正,沒有私心。現多指從集體利益出發,毫無個人打算。
【出自】:東漢.班固《漢書·賈誼傳》:“為人臣者;主而忘身;國而忘家;公而忘私。”【翻譯】:做臣子的;為了主人而忘記自己;為了國家而忘記自己家;辦事公正,沒有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