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山字的詩句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歸園田居》) 9.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11.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12.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李叔同:《送別》) 13.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 (夏完淳:《別云間》) 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王灣《次北故山下》) 15.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王安石《登飛來峰》) 16.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17.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8.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9.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早發白帝城》) 20.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 21.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22.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飲酒》) 23.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劉禹錫:《望洞庭》) 24.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王昌齡《從軍行》)。
二、帶有山字的詩句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三、帶有山字的詩句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過故人莊》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早發白帝城》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飲酒》。
四、帶山字的詩句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五、連續有兩個山字的古詩句
山中朝代:唐代作者:王勃原文: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野望朝代:唐代作者:王績原文: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桃花朝代:唐代作者:羅隱原文:暖觸衣襟漠漠香,間梅遮柳不勝芳。
數枝艷拂文君酒, 半里紅欹宋玉墻。盡日無人疑悵望,有時經雨乍凄涼。
舊山山下還如此,回首東風一斷腸。落梅朝代:清代作者:律然原文:和風和雨點苔紋,漠漠殘香靜里聞。
林下積來全似雪,嶺頭飛去半為云。不須橫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紛紛。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平朝代:五代作者:佚名原文:五兩竿頭風欲平,長風舉棹覺船輕。
柔櫓不施停卻棹,是船行。滿眼風波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
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浣溪沙·紅橋朝代:清代作者:王士禎原文:白鳥朱荷引畫橈,垂楊影里見紅橋,欲尋往事已魂消。
遙指平山山外路,斷鴻無數水迢迢,新愁分付廣陵潮。春雪朝代:唐代作者:焦郁原文:散漫天涯色,乘春四望平。
不分殘照影,何處斷鴻聲。 繚繞先經塞,霏微近過城。
因風低未斂,帶雨重還輕。 干呂知時泰,如膏候歲成。
小儒同品物,無以答皇明。 春雪空濛簾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長天遠樹山山白,不辨梅花與柳花。O(∩_∩)O謝謝,望采納。
六、帶有山字的詩詞
詩句如下:
1、《輞川集·鹿柴》
唐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2、《春莊》
唐 王勃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
豈知人事靜,不覺鳥聲喧。
3、《贈韋穆十八》
唐 王維
與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
不向東山去,日令春草深。
4、《輞川集·華子岡》
唐 王維
飛鳥去不窮,連山復秋色。
上下華子岡,惆悵情何極。
5、《闕題二首 》
唐 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詩句拓展:
1、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唐 王維 【輞川集·鹿柴】
2、秋山斂馀照,飛鳥逐前侶。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 ——唐 王維 【輞川集·木蘭柴】
3、結實紅且綠,復如花更開。山中儻留客,置此芙蓉杯。——唐 王維 【輞川集·茱萸沜】
4、仄徑蔭宮槐,幽陰多綠苔。應門但迎掃,畏有山僧來。 ——唐 王維 【輞川集·宮槐陌】
5、吹簫凌極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唐 王維 【輞川集·欹湖】
6、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唐 王維 【輞川集·辛夷塢】
7、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 王維 【皇甫岳云溪雜題五首·鳥鳴澗】
8、淼淼寒流廣,蒼蒼秋雨晦。君問終南山,心知白云外。 ——唐 王維 【答裴迪輞口遇雨憶終南山之作】
9、山中多法侶,禪誦自為群。城郭遙相望,唯應見白云。——唐 王維 【山中寄諸弟妹】
10、與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不向東山去,日令春草深。 ——唐 王維 【贈韋穆十八】
11、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唐 王維 【送別(一作山中送別,一作送友)】
12、依遲動車馬,惆悵出松蘿。忍別青山去,其如綠水何。 ——唐 王維 【別輞川別業】
七、含有“山”字的詩句有:( )
帶山字的詩句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過故人莊》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早發白帝城》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飲酒》。
八、含有“山”字的詩句,并標明作者
一、回答:這樣的詩句很多,以下請選用: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 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陸游《游山西村》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蘇軾《題西林壁》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 杜甫《絕句二首》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 王昌齡《出塞二首》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 許渾《咸陽城東樓 》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 王維《山居秋暝》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 杜甫《絕句二首》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 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 李白《早發白帝城 》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 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 王之渙《登鸛雀樓》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春望》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王維《山居秋暝》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 杜牧《江南春》
二、擴展知識:山水云月是古詩中最常出現的景物,詩人往往以此來詠物抒情。
詠物詩是托物言志的詩歌,通過事物的詠嘆體現人文思想。詠物詩中所詠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況,與詩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詩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態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現作者的生活情趣。古人很喜歡詠物,據統計,僅《全唐詩》已存詠物詩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