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找古今詩詞中吟詠(或涉及)重陽、菊花的詩句~~~
孟浩然《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采桑子.重陽》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是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李清照《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晏幾道《阮郎歸》 天邊金掌露成霜,云隨雁字長.綠杯紅袖稱重陽,人情似故鄉.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二、有關重陽節和菊花的古詩
-----------重陽節-----------
1.《重陽日上渚宮楊尚書》唐.李群玉
落帽臺邊菊半黃,行人惆悵對重陽。
荊州一見桓宣武,為趁悲秋入帝鄉。
2.《重陽阻雨》唐.司空圖
重陽阻雨獨銜杯,移得山家菊未開。
猶勝登高閑望斷,孤煙殘照馬嘶回。
3.《重陽》元.王冕
重陽今日是,客邸忽凄愴。樹葉驚風墮,稀衣襲雨涼。
黃花銜古色,丹桂發天香。珍重東屯社,攜尊過草堂。
-----------菊花------------
1.《菊花》唐.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2.《晚菊》唐.韓愈
少年飲酒時,踴躍見菊花。今來不復飲,每見恒咨嗟。
佇立摘滿手,行行把歸家。此時無與語,棄置奈悲何。
3.《憶白菊》唐.陸龜蒙
稚子書傳白菊開,西成相滯未容回。
月明階下窗紗薄,多少清香透入來。
三、菊花與重陽節的詩句
九九重陽,天高氣爽,親朋好友,三五成群,身佩茱萸,攜帶佳釀,欣欣然聯袂登山,一睹如畫江山,飽覽金秋美景。中國歷代詩人騷客以重陽為題,寫下了無數名篇佳作,我們采擷幾首,感受重陽節的獨特魅力。
在重陽詩中,最膾炙人口的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了。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首抒情小詩是他17歲時所作。當時,詩人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的帝都對一個少年游子來說,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而遠在故鄉的兄弟們今天登高時,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卻發現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內。但是他遺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鄉的兄弟共度佳節,反倒是兄弟們未完全團聚。這正是此詩深厚、新穎處,因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千百年來,為人們所傳誦。
賞菊是重陽的節目之一。秋高氣爽,菊花盛開,窗前籬下,片片金黃,時逢佳節,共賞菊花,別有一番情趣。孟浩然在《過故人莊》中寫道:“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詩人念念不忘的是重陽節到來時要回來賞菊。王勃的“九日重陽節,開門見菊花”;范成大的“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等等,都道出了賞菊飲酒的情趣,語言雋永,詩意清新。
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宋*范曾大 重陽后菊花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
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李清照的《醉花陰·重陽》詞寫道,“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是一首有名的重陽詞。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寫中加進自己濃重的感情色彩,把客觀環境和內在情緒交織在一起,賞菊時的孤獨凄涼心情躍然紙上。
四、關于重陽菊花的詩句
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2
黃巢《題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3
黃巢《菊花》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4
鄭谷《菊》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5
范曾大《重陽后菊花三首》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 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6
劉克莊《菊》
羞與春花艷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風。 不須牽引淵明此,隨分籬邊要幾叢。
7
鄭思肖《寒菊》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味濃。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風中!
8
陳佩《瘦菊為小婢作》
瘦菊依階砌,檐深承露難。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五、重陽節和菊花的詩句
1.《重陽日上渚宮楊尚書》唐.李群玉落帽臺邊菊半黃,行人惆悵對重陽。
荊州一見桓宣武,為趁悲秋入帝鄉。2.《重陽阻雨》唐.司空圖重陽阻雨獨銜杯,移得山家菊未開。
猶勝登高閑望斷,孤煙殘照馬嘶回。3.《重陽》元.王冕重陽今日是,客邸忽凄愴。
樹葉驚風墮,稀衣襲雨涼。黃花銜古色,丹桂發天香。
珍重東屯社,攜尊過草堂。-----------菊花------------1.《菊花》唐.元稹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2.《晚菊》唐.韓愈少年飲酒時,踴躍見菊花。
今來不復飲,每見恒咨嗟。佇立摘滿手,行行把歸家。
此時無與語,棄置奈悲何。3.《憶白菊》唐.陸龜蒙稚子書傳白菊開,西成相滯未容回。
月明階下窗紗薄,多少清香透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