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長江的詩句有哪些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 白居易《憶江南詞三首》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 李白《早發白帝城 》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 杜甫《絕句二首》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 杜牧《泊秦淮》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 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 王灣《次北固山下》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 白居易《暮江吟》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 黃庭堅《寄黃幾復》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 —— 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二、呤詠長江的詩句是么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 白居易《憶江南詞三首》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 白居易《暮江吟》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 黃庭堅《寄黃幾復》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 李白《望天門山》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 孟浩然《宿建德江》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 李白《渡荊門送別》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 杜甫《春夜喜雨》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五》。
三、描寫長江的詩句有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懷》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荊門送別》
參考資料:http://**question/*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唐]李白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杜甫
\"長波逐若瀉,連山鑿如劈\"-----[唐]白居易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唐]李白
參考資料:http://**question/*
四、列出唐代詠長江的詩一首;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梁鐵索寒
過長江【唐】黃滔曾搜景象恐通神,地下還應有主人。
若把長江比湘浦,離騷不合自靈均。送柳八員外赴江西【唐】皇甫冉岐路窮無極,長江九派分。
行人隨旅雁,楚樹入湘云。久在征南役,何殊薊北勛。
離心不可問,歲暮雪紛紛。題長江【唐】賈島言心俱好靜,廨署落暉空。
歸吏封宵鑰,行蛇入古桐。長江頻雨后,明月眾星中。
若任遷人去,西溪與剡通。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出自: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1935年10月【譯詩】紅軍豈畏懼遠征的艱辛,千山萬水化區區小事不足道來。
五座大山蜿蜒蕩起細小的波浪,高峻的烏蒙山也如腳下流動的泥丸,金沙江的水波拍打著溫暖的懸崖,大渡河上橫跨了寒冷的鐵索橋。最是歡喜岷山的千里白雪,三軍將士過了此處都笑逐顏開。
【賞析】長征如此偉大復雜的題目,**以一首短短的七律濃縮了它的景觀,其中包括了多少驚險,多少曲折,多少悲壯,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詩人就長征的題材寫過《憶秦娥·婁山關》、《十六字令三首》、《念奴嬌·昆侖》、《清平樂·六盤山》,這些詩都是寫一景一地,并以此來表達心情,著重在于側寫。
而這首《長征》,從題目就可看出,是寫整個長征的經過與感受,詩人從正面挺身而出,運酣暢之筆朝四面八方抒寫,景致轉換向前,一首八行七律擔當了二萬五千里,擔當了一個龐大的包羅萬象的主題。如今“長征”這個詞語已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頻頻使用的一個詞語(含有豐富的引伸意義),它是**畢身提倡的一個主題——繼續革命的主題。
那就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要不停步,要前進,前進,更前進。即便在**時代改革開放的草創時期,就曾提出出自“長征”的一個口號:**號召全國人民,尤其是全國青年爭當“新長征的突擊手”,它的意義是重大的。
猶如詩人**在奪取江山后也說過類似的話,萬里長征只邁開了第一步,同志們任重而道遠。打了江山還要建設江山,這些都真正形同長征。
而且在中國人的傳統文化中,長征也比喻一個人應一生奮斗,自強不息,沖鋒不止,直到生命的盡頭。再推而廣之于全人類,任何一個人的一生不正好就是各自的一場長征嗎?由此可以想見這個詞語的幅射面,及博大豐富的意義了。
在我們中國更是如此,不僅有“新長征的突擊手”,還有任何新的領導人出來都要提出新時期及新時期的任務,而新時期就意味著新長征,新長征就是指新奮斗。我在此僅舉一真實的例子,說明“長征”在我們生活中所形成的一個新的文化語境的魅力。
那是1988年初春,我同重慶的一個好朋友李光來往密切,據他說,他的父親是楊尚昆過世的夫人李伯釗的哥哥。因此楊尚昆來重慶時(當時他任國家主席),李光作為親威拜見了長輩。
當他對我談起此事時,他說(形象是堅定傲氣的):“他們(指楊尚昆及老一輩革命家)是老紅軍,經歷過二萬五千里長征。而我們(指他自己)都正在經歷新長征,靠自己在新時期闖出一條路來。
”的確李光當時正轟轟烈烈地開辦公司,同時也是一個抒情的吉它手和藝術歌曲的熱愛者,他對美有一種感受和向往,當他想把這種感受與向往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時候,不禁脫口說出了“我是新長征的突擊手”。讓我們再慢一點進入《七律·長征》這首詩具體的美境吧,讓我們重溫一遍詩人自己對長征之美的解釋:“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歷史上曾經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么?十二個月光陰中間,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著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我們卻開動了每人的兩只腳,長驅二萬余里,縱橫十一個省。請問歷史上曾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么?沒有,從來沒有的。
長征又是宣言書。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好漢,帝國主義者和他們的走狗**等輩則是完全無用的。
長征宣告了帝國主義和**圍追堵截的破產。長征又是宣傳隊。
它向十一個省內大約兩萬萬人民宣布,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不因此一舉,那么廣大的民眾怎么會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還有紅軍這樣一篇大道理呢?長征又是播種機。
它散布了許多種子在十一個省內,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將來是會有收獲的。總而言之,長征是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結束。
”(引自**的《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一文)這首詩首聯是全詩的統領,一開場就道出紅軍不怕艱難,視萬水千山的漫漫征途為小事一樁。在此不僅寫了紅軍不懼自然界的困難,也明顯地暗示了圍追堵截的敵軍更不值一提,對于紅軍來說,他們只是等閑之輩,不堪一擊。
接著頷聯、頸聯四句從首聯所營造的浩大的外在與內在的空間中脫穎而至,進入具象的細部勾勒,詩人從容地告訴我們到底什么是“萬水千山”。詩人開始習慣自然地運用他精湛的典型毛氏詩藝的劍法,。
五、呤詠長江的詩句是么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 白居易《憶江南詞三首》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 白居易《暮江吟》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 黃庭堅《寄黃幾復》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 李白《望天門山》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 孟浩然《宿建德江》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 李白《渡荊門送別》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 杜甫《春夜喜雨》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五》
六、關于長江的詩詞20首
<;望天門山>>;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等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廣溪峽
楊炯
廣溪三峽首,曠望兼川陸。
山路繞羊腸,江城鎮魚腹。
喬林百丈但,飛水平尋瀑。
驚浪回高天,盤渦轉深谷。
漢氏昔云季,中原爭逐鹿。
天下有英雄,襄陽有龍伏。
常山集軍旅,永安興版筑。
池臺忽已傾,邦家遽淪覆。
庸才若劉禪,忠佐為心腹。
設險猶可存,當無賈生哭.
西陵峽
絕壁聳萬如,長波射干里。
盤薄荊之門,滔滔南國紀。
楚都音全盛,商丘坦望把。
秦兵一旦侵,夷陵火潛起。
四維不復設,關塞良難情。
洞庭且忽然,孟門終已矣。
自古夭地辟,流為峽中水。
行旅相贈言,風濤無極已。
及余踐斯地,環奇信為美。
江山若有靈,千載伸知己。
巫峽
三峽七百里,唯言巫峽長。
重巖官不極,疊蟑凌蒼蒼。
絕壁橫天險,每苔爛錦章。
入夜分明見,無風波浪狂。
忠信吾所路,泛舟亦何傷。
可以涉批柱,可以浮呂梁。
美人今何在,靈芝徒自苦。
山空夜孩嘯,征客淚沾裳。
這廣溪、西陵、巫峽為長江三峽的一段,應該算是詠長江的。
七、長江詩詞5首
詩中江
1.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夏日絕句》)
2.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7.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8.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9.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0.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望天門山>>;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登高〉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等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蘇東坡的“浪淘沙”:大江東去,浪淘盡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八、吟誦長江的詩句
高山流水覓知音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撫鼓琴 題詩后 [唐]賈島 二句三年得, 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 歸臥故山秋。 席間詠琴客 [唐]崔玨 七條弦上五音寒, 此藝知音自古難。
唯有河南房次律, 始終憐得董庭蘭。 旅中懷孫路 [唐]貫休 暮塵微雨收,蟬急楚鄉秋。
一片月出海,幾家人上樓。 砌香殘果落,汀草宿煙浮。
唯有知音者,相思歌白頭。 知音者誠希 [唐]韓愈 知音者誠希,念子不能別。
行行天未曉,攜酒踏明月。 長安書懷呈知己 [唐]項斯 江湖歸不易,京邑計長貧。
獨夜有知己,論心無故人。 一燈愁里夢,九陌病中春。
為問清平日,無門致出身。 相知在急難,獨好亦何益。
(唐)李白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詩經》人生所貴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親。 《雁門集》合意友來情不厭,知心人至話投機。
(明)馮夢龍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易.系辭上》嬰其嗚矣,求其友聲 。
《詩經.小雅》樂莫樂兮新相知。 (戰國)屈原刎頸之交。
漢書.諸葛豐傳》知音世所稀。 (唐)孟浩然朋友切切思思。
《論語.子路》禮尚往來。 《禮記.曲禮》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論語.顏淵》以財交者,財盡則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 《戰國策》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
《淮南子》以權利合者,權力盡而交疏。 《史記》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元曲選.爭報恩》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唐)張九齡相逢方一笑,相送還成泣。
(唐)王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唐)李白交情老更親。
(唐)杜甫雖有兄弟,不如友生。《抱樸子.交際》君子淡如水,歲久情愈真。
小人口如蜜,轉眼如仇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張九齡<<送韋城李少府>>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
韓愈<<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祖詠<<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人生結交在終結,莫為升沉中路分。
賀蘭進明<<行路難五首>>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杜甫<<徒步歸行>>君有奇才我不貧。
(清)鄭板橋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 (唐)王勃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唐)白居易友如作畫須求淡,山似論文不喜平。翁照<<與友人尋山>>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高適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談。 (清)蒲松齡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春秋)孟子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戰國)莊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西晉)付玄人生貴相知,何用金與錢。 (唐)李白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壽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 。
(宋)歐陽修人生樂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后頭。
(明)馮夢龍于患難風豪杰。 (清)魏禧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
(清)曹雪芹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宋)顧夏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
《漢書》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鮑溶大丈夫處世處,當交四海英雄。
《三國志.蜀書.劉巴傳》君子上交不謅,下交不瀆。 《周易》若知四海皆兄弟,何處相逢非故人。
陳剛中朋友,以義合者。 (宋)朱熹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漢樂府》同心而共濟,始終如一 。 (宋)歐陽修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史記》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晉)陶淵明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
(唐)杜甫交心不交面,從此重相憶。 (唐)白居易人生結交在終始,莫為升沉中路分。
(唐)賀蘭進明今日樂相樂,別后莫相忘。 (三國)曹植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明)馮夢龍一貴一賤交情見。 (唐)駱賓王。
九、描寫長江的詩句有哪些
《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宋代: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1.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朝代:明代 作者: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2. 《渡荊門送別》
朝代:唐代作者: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3. 《望天門山》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4. 《江上阻風》
朝代:清代 作者:宋琬
睡起無聊倚舵樓,瞿塘西望路悠悠。
長江巨浪征人淚,一夜西風共白頭。
5.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