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伊消得人憔悴
出自《蝶戀花 ·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釋】 (1)此詞原為唐教坊曲,調名取義簡文帝"翻階蛺蝶戀花情"句。
又名《鵲踏枝》、《鳳棲梧》等。雙調,六十字,仄韻。
(2)危樓:高樓。 (3)黯黯:迷蒙不明。
(4)擬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時宜。
(5)對酒當歌:語出曹操《短歌行》。當:與"對"意同。
(6)強:勉強。強樂:強顏歡笑。
(7)衣帶漸寬:指人逐漸消瘦。語本《古詩》:"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簡析】 這是一首懷人詞。上片寫登高望遠,離愁油然而生。
"佇倚危樓風細細","危樓",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遠。"佇倚",則見出主人公憑欄之久與懷想之深。
但始料未及,"佇倚"的結果卻是"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春愁",即懷遠盼歸之離愁。
不說"春愁"潛滋暗長于心田,反說它從遙遠的天際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試圖化無形為有形,變抽象為具象,增加畫面的視覺性與流動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其"春愁"是由天際景物所觸發。 接著,"草色煙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斷天涯時所見之景。
而"無言誰會"句既是徒自憑欄、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見伊人、心曲難訴的慨嘆。"無言"二字,若有萬千思緒。
下片寫主人公為消釋離愁,決意痛飲狂歌:"擬把疏狂圖一醉"。但強顏為歡,終覺"無味"。
從"擬把"到"無味",筆勢開闔動蕩,頗具波瀾。結穴"衣帶漸寬"二句以健筆寫柔情,自誓甘愿為思念伊人而日漸消瘦與憔悴。
"終不悔",即"之死無靡它"之意,表現了主人公的堅毅性格與執著的態度,詞境也因此得以升華。 賀裳《皺水軒詞筌》認為韋莊《思帝鄉》中的"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疑將身嫁與一生休。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諸句,是"作決絕語而妙"者;而此詞的末二句乃本乎韋詞,不過"氣加婉矣"。其實,馮延已《鵲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鏡里不辭朱顏瘦",雖然語較頹唐,亦屬其類。
后來,王國維在《人間詞語》中談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被他借用來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大概正是柳永的這兩句詞概括了一種鍥而不舍的堅毅性格和執著態度。
【賞析一】 這首詞采用“ 曲徑通幽 ”的表現方式,抒情寫景,感情真摯。巧妙地把飄泊異鄉的落魄感受,同懷戀意中人的纏綿情思融為一體。
“佇倚危樓風細細”。說登樓引起了“春愁”。
全詞只此一句敘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在形象象一幅剪紙那樣突現出來了。“風細細”,帶寫一筆景物,為這幅剪影添加了一點背景,使畫面立刻活躍起來了。
“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極目天涯,一種黯然魂銷的“春愁”油然而生。“春愁”,又點明了時令。
對這“愁”的具體內容,詞人只說“生天際”,可見是天際的什么景物觸動了他的愁懷。從下一句“草色煙光”來看,是春草。
芳草萋萋,盡還生,很容易使人聯想到愁恨的聯綿無盡。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經倦游思歸,也表示自己懷念親愛的人。
那天際的春草,所牽動的詞人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種呢?詞人卻到此為止,不再多說了。“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寫主人公的孤單凄涼之感。
前一句用景物描寫點明時間,可以知道,他久久地站立在樓頭眺望,時已黃昏還不忍離去。“草色煙光”寫春天景色極為生動逼真。
春草,鋪地如茵,登高下望,在夕陽的余輝下,閃爍著一層迷蒙的如煙似霧的光色。一種極為萋美的景色,再加上“殘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層感傷的色彩,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調。
“無言誰會憑闌意”,因為沒有人理解他登高遠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無言。有“ 春愁 ”又無可訴說,這雖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內容,卻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
作者并沒有說出他的“春愁”是什么,卻又掉轉筆墨,埋怨起別人不理解他的心情來了。 作者把筆宕開,寫他如何苦中求樂。
“愁”,自然是痛苦的,那還是把它忘卻,自尋開心吧!“擬把疏狂圖一醉”,寫他的打算 。他已經深深體會到了“春愁”的深沉,單靠自身的力量是難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澆愁 。
詞人說得很清楚 ,目的是“圖一醉 ”。為了追求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跡,只要醉了就行。
不僅要痛飲,還要“對酒當歌”,借放聲高歌來抒發他的愁懷。但結果卻是“強樂還無味 ”,他并沒有抑制住“春愁”。
故作歡樂而“無味”,更說明“春愁”的纏綿執著。至此,作者才透露這種“春愁”是一種堅貞不渝的感情。
他的滿懷愁緒之所以揮之下去,正是因為他不僅不想擺脫這“春愁 ”的糾纏,甚至心甘情愿為“春愁”所折磨,即使漸漸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決不后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語破的:詞人的所謂“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
這首詞妙在緊拓“春愁”即“相思”,卻又遲遲不肯說破 ,只是從字里行間向讀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寫到了,卻又煞住 ,掉轉筆墨,如此影影綽綽,撲朔迷離,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象大。
二、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類似的詩句
1 柳永 鳳棲梧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3 秦觀 鵲橋仙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4 李白 三五七言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8 元稹 離思五首其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23 李商隱 錦瑟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25 元好問 摸魚兒二首其一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26 李商隱 無題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30 蘇軾 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32 白居易 長恨歌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33 白居易 長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36 李商隱 無題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39 佚名 詩經·周南·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40 歐陽修 玉樓春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42 李之儀 卜算子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63 晏殊 玉樓春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83 柳永 雨霖鈴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
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釋: 此詞原為唐教坊曲,調名取義簡文帝“翻階蛺蝶戀花情”句。
又名《鵲踏枝》、《鳳棲梧》等。雙調,六十字,仄韻。
佇:久立。 危樓:高樓。
望極:極目遠望。 黯黯:迷曶不明。
擬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時宜。
對酒當歌:語出曹操《短歌行》。當:與“對”意同。
強:勉強。強樂:強顏歡笑。
衣帶漸寬:指人逐漸消瘦。語本《古詩》:“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四、求一篇“為伊消得人憔悴”的詩詞解析抒情文
他字里行間流露出的真性情,直直戳中封建偽道學的痛處。所以柳永一生為人所忌,皇帝不喜歡他,朝臣抑壓他,士人排擠他。即便他詞中滴落出的情感如金似玉,也依然為禮教所不容。
晚年的柳永落魄潦倒,身無分文,但他的死卻是轟轟烈烈,蕩氣回腸。相傳柳永死時,“葬資竟無所出”,妓女們集資安葬了他。此后,每逢清明,都有歌妓舞妓載酒于柳永墓前,祭奠他,時人謂之“吊柳會”,也叫“上風流冢”。漸漸形成一種風俗,沒有入“吊柳會”、上“風流冢”者,甚至不敢到樂游原上踏青。這種風俗一直持續到宋室南渡。后人有詩題柳永墓云:樂游原上妓如云,盡上風流柳七墳。可笑紛紛縉紳輩,憐才不及眾紅裙。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柳永筆下流傳千古的名句,深情宛然可繪。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獲得尊重是每個人的情感渴求。草色煙光殘照里,我若遇上柳七,也會備下清酒佳肴,共他淺斟低吟。不會讓他一人把欄桿拍遍,感嘆無言誰會憑闌意。
應該不會有這樣的機會。現在有妓女而沒有青樓文化,有嫖客而沒有柳七,很多事早已變得麻木索然。
五、與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意義相近的詩句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一種相思, 兩處鬧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上眉頭, 卻上心頭。——李清照《一剪梅》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李白《清平調詞三首》之一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唐〕元慎《離思》之四
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唐〕元慎《遣悲懷三首》之三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李益《寫情》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李商隱《無題》
星沉海底當窗見,雨過河源隔座看。李商隱《碧城三首》之一。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王維《相思》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鄭風·子衿》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六、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全詩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是宋代詞人柳永的詞作。
原詩: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白話譯文
我佇立在高樓上,細細春風迎面吹來,極目遠望,不盡的愁思,黯黯然彌漫天際。夕陽斜照,草色蒙蒙,誰能理解我默默憑倚欄桿的心意?
本想盡情放縱喝個一醉方休。當在歌聲中舉起酒杯時,才感到勉強求樂反而毫無興味。我日漸消瘦也不覺得懊悔,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擴展資料
這是一首懷人詞。上片寫登高望遠,離愁油然而生。“佇倚危樓風細細”,“危樓”,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遠。“佇倚”,則見出主人公憑欄之久與懷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佇倚”的結果卻是“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春愁”,即懷遠盼歸之離愁。
不說“春愁”潛滋暗長于心田,反說它從遙遠的天際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試圖化無形為有形,變抽象為具象,增加畫面的視覺性與流動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其“春愁”是由天際景物所觸發。 接著,“草色煙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斷天涯時所見之景。
而“無言誰會”句既是徒自憑欄、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見伊人、心曲難訴的慨嘆。“無言”二字,若有萬千思緒。 下片寫主人公為消釋離愁,決意痛飲狂歌:“擬把疏狂圖一醉”。但強顏為歡,終覺“無味”。從“擬把”到“無味”,筆勢開闔動蕩,頗具波瀾。
結穴“衣帶漸寬”二句以健筆寫柔情,自誓甘愿為思念伊人而日漸消瘦與憔悴。“終不悔”,即“之死無靡它”之意,表現了主人公的堅毅性格與執著的態度,詞境也因此得以升華。
賀裳《皺水軒詞筌》認為韋莊《思帝鄉》中的“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疑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諸句,是“作決絕語而妙”者;而此詞的末二句乃本乎韋詞,不過“氣加婉矣”。其實,馮延已《鵲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鏡里不辭朱顏瘦”,雖然語較頹唐,亦屬其類。
后來,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談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被他借用來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大概正是柳永的這兩句詞概括了一種鍥而不舍的堅毅性格和執著態度。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為錢消得人憔悴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