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蘇軾的《念奴嬌》一詩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譯文】 長江朝東流去,千百年來,所有才華橫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長江滾滾的波浪沖洗掉了。
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打著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層層浪花。
祖國的江山啊,那一時期該有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周公瑾,小喬剛剛嫁了過來,周公瑾姿態雄峻。 手里拿著羽毛扇,頭上戴著青絲帛的頭巾,談笑之間,曹操的無數戰船在濃煙烈火中燒成灰燼。
神游于故國(三國)戰場,該笑我太多愁傷感了,以致過早地生出白發。 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場大夢,還是把一杯酒獻給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飲共醉吧! 。
二、念奴嬌的詞
念奴嬌·中秋 【宋】蘇軾 憑高眺遠, 見長空萬里, 云無留跡。
桂魄飛來光射處, 冷浸一天秋碧。 玉字瓊樓, 乘鸞來去, 人在清涼國。
江山如畫, 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 舉杯邀月, 對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風露下, 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風, 翻然歸去, 何用騎鵬翼。 水晶宮里, 一聲吹斷橫笛。
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三、念奴嬌 詩詞鑒賞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這首被譽為“千古絕唱”的名作,是宋詞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詞最杰出的 代表。
它寫于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七月,是蘇軾貶居黃州時游黃風城外的赤壁磯時所作。 此詞對于一度盛行纏綿悱惻之風的北宋詞壇,具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開篇即景抒情,時越古今,地跨萬里,把傾注不盡的大江與名高累世的歷史人物聯系起來,布置了一個極為廣闊而悠久的空間、時間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洶涌奔騰,又使人想見風流人物的卓犖氣概,并將讀者帶入歷史的沉思之中,喚起人們對人生的思索,氣勢恢宏,筆大如櫞。
接著“故壘”兩句,點出這里是傳說中的古赤壁戰場,借懷古以抒感。“人道是”,下筆極有分寸。
“周郎赤壁”,既是拍合詞題,又是為下闋緬懷公瑾預伏一筆。以下“亂石”三句,集中描寫赤壁雄奇壯闊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亂地高插云霄,洶涌的駭浪猛烈搏擊著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萬堆澎湃的雪浪。
這種從不同角度而又訴諸于不同感覺的濃墨健筆的生動描寫,一掃平庸萎靡的氣氛,把讀者頓時帶進一個奔馬轟雷、驚心動魄的奇險境界,使人心胸為之開闊,精神為之振奮!煞拍二句,總束上文,帶起下片。“江山如畫”,這明白精切、 脫口而出的贊美,是作者和讀者從以上藝術地提供的大自然的雄偉畫卷中自然得出的結論。
以上寫周郎活動的場所赤壁四周的景色,形聲兼備,富于動感,以驚心動魄的奇偉景觀,隱喻 周瑜的非凡氣概,并為眾多英雄人物的出場渲染氣氛,為下文的寫人、抒情作好鋪墊。 上片重在寫景,下片則由“遙想”領起五句,集中筆力塑造青年將領周瑜的形象。
作者在歷史 事實的基礎上,挑選足以表現人物個性的素材,經過藝術集中、提煉和加工,從幾個方面把人 物刻畫得栩栩如生。據史載,建安三年,東吳孫策親自迎請二十四歲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 郎將”的職銜,并同他一齊攻取皖城。
周瑜娶小喬,正在皖城戰役勝利之時,其后十年他才指揮了有名的赤壁之戰。 此處把十年間的事集中到一起,在寫赤壁之戰前,忽插入“小喬初嫁了”這一生活細節,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見出周瑜的豐姿瀟灑、韶華似錦、年輕有為,足以令人艷羨;同時也使人聯想到:贏得這次抗曹戰爭的勝利,乃是使東吳據有江東、發展勝利形勢的保證,否則難免出現如杜牧《赤壁》詩中所寫的“銅雀春深鎖二喬”的嚴重后果。
這可使人意識到這次戰爭的重要意義。“雄姿英發,羽扇綸巾”,是從肖像儀態上描寫周瑜束裝儒雅,風度翩翩。
綸巾,青絲帶頭巾,“葛巾毛扇”,是三國以來儒將常有的打份,著力刻畫其儀容裝束,正反映出作為指揮官的周瑜臨戰瀟灑從容,說明他對這次戰爭早已成竹在胸、穩操勝券。“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抓住了火攻水戰的特點,精切地概括了整個戰爭的勝利場景。
詞中只用“灰飛煙滅”四字,就將曹軍的慘敗情景形容殆盡。 以下三句,由憑吊周郎而聯想到作者自身,表達了詞人壯志未酬的郁憤和感慨。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為倒裝句,實為“應笑我多情,早生華發”。此句感慨身世,言生命短促,人生無常,深沉、痛切地發出了年華虛擲的悲嘆。
“人生如夢”,抑郁沉挫地表達了詞人對坎坷身世的無限感慨。“一尊還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詞余音裊裊的尾聲。
“酹”,即以酒灑地之意。 這首詞感慨古今,雄渾蒼涼,大氣磅礴,昂揚郁勃,把人們帶入江山如畫、奇偉雄壯的景色和深邃無比的歷史沉思中,喚起讀者對人生的無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嘆、哲理于一體,給人以撼魂蕩魄的藝術力量。
念奴嬌·春情· 李清照 這是一首懷人之作。它敘寫了寒食節時對丈夫的懷念。
開頭三句寫環境氣候,景色蕭條。柳、花而用 “寵”、“嬌”修飾,隱有妒春之意。
接著寫作詩填詞醉酒,但閑愁卻無法排解,已有萬般怨尤。一句“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道出詞人閑愁的原因:自己思念遠行的丈夫,“萬千心事”卻無法捎寄。
下闋開頭三句,寫出詞人懶倚欄桿的愁悶情志,又寫出她獨宿春閨的種種感覺。“不許愁人不起”,寫出作者已失去支撐生活的樂趣。
“清露”兩句轉寫新春的可愛,因之產生游春心思。結尾兩句最為佳妙:天已放晴,卻擔心是否真晴,那種心有余悸的感覺,表現得極為凄迷。
念奴嬌·姜夔 此詞為詠荷花之作。詞人用清麗細致的筆墨描繪了泛舟荷池的景象,表現出對荷花的真摯喜愛,其中也包含詞人自喻"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上片描寫荷塘清麗、幽絕的景色。"三十六陂"二句乃眺望荷塘遠景,荷花星羅棋布,幽靜深遠,游人罕至,將人引入美妙清幽的荷花世界。
下片形容荷花如顧影自憐等待情人而不愿離去的少女,表現詞人對荷花的喜愛之情。進而以荷花喻美人遲暮,也暗寓詞人自傷身世之意。
此詞詠荷舍貌取神,重點表現荷花非凡之韻致,劉熙載稱曰:"幽韻冷香,令人挹之無盡。"(《藝概》) 你到百度百科找吧,很多啊。
四、蘇軾 《念奴嬌 赤壁懷古》的詩句與注音
轉的``希望能幫到邇 一、導入: 東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蘇軾)因問:“我詞何如柳七(柳永)?”對曰:“柳郎中(柳永)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蘇軾)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東坡為之絕倒。——俞文豹《吹劍錄》 二、相關知識: 1、回顧作者,完成填空: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后人把他和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一起合稱為“三蘇”其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影響甚遠,與辛棄疾合稱蘇辛。著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等。
蘇軾總結自己一生,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政治上蘇軾是失意的,但就個人創作成就而言,蘇軾是中國古代第一全才。
2、相關常識:詞的知識: 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巨鉆,歷來與唐詩并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勝。詞萌芽于隋唐之際,興于晚唐五代而極盛于宋,是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
詞在形式上的特點是“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明代徐師曾《文章辨體序說》)。 詞又稱 “曲子詞”,“樂府”,“詩余”,“長短句”等;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個樂段,叫“片”或“闋”,分兩片的最為常見,稱作雙調,三片的稱作三疊,本課的兩首詞均為雙調。
詞的篇幅比較短小,有人按字數將詞分成小令、中調和長調三種。 為了說明方便,可將詞在唐宋的發展歷程分為四個時期: 時期 主要風格 代表作家 唐 唐、五代、北宋初年 婉約艷麗 溫庭筠(《菩薩蠻》)、李煜(《虞美人》)、晏殊(《浣溪沙》) 北宋中葉到南渡 婉約、豪放并舉 蘇軾、柳永(《雨霖鈴》《八聲甘州》)、秦觀 (《望海潮》《八六子》)、李清照(《聲聲慢》《一剪梅》) 南宋前期 壯懷高唱 辛棄疾、陸游(《卜算子??詠梅》) 南宋后期 哀感低吟 姜夔(《揚州慢》)、張炎(《高陽臺》《渡江云》) 3、背景簡介:北宋元豐五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游赤鼻磯,作詞抒懷。
三、放錄音,配樂朗誦《念奴嬌??赤壁懷古》,注意正音、斷句,體會作者感情。 四、檢查預習情況(結合《導學案》預習檢測部分) 1、給下列劃線字注音: 公瑾( jǐn ) 綸( guān )巾 強虜( lǔ ) 早生華( huā )發 酹( lèi ) 2、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 ①浪淘盡(沖洗、沖刷。
) ②千古風流人物( 有文采,有功績;杰出的 ) ③人道是( 說 ) ④亂石穿空( 陡峭不平的樣子。) ⑤雄姿英發( 卓越不凡 ) ⑥一尊還酹江月( 同“樽”,酒具。
) 3、指出下列句子各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①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借喻、對偶 ) ②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借代、夸張) 4、下列詩句劃分音節正確的一項是( B ) A、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B、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C、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D、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三國、周郎、赤壁,一詞一頓,鏗鏘有力。) 五、學生自讀課文,初步感受意境。
六、結合《導學案》“誘思導學”部分,誦讀鑒賞本詞(學生自主探究): 1、上闋的景物描寫有什么特點?這些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參考:上闋作者的視野開闊,通過比喻、夸張等表現手法,把眼前的祖國的大好河山描寫的宏偉、壯闊、氣勢磅礴,這就為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的出場作了絕好的鋪墊。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邁的氣概。
這也體現了作者作為豪放派代表的詞風。 2、本詞中,周瑜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作者為什么思慕周瑜? 參考:詞中的周瑜年輕有為,風流倜儻,溫文爾雅卻又有雄才大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正是為如此,已超過周瑜年齡的蘇軾最最渴望的就是象周瑜那樣建功立業,一展宏圖 3、《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公認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現在哪些方面? ①描繪壯麗之景。不僅寫出了長江的非凡氣勢,而且融合概括了千古英雄的非凡業績,將江山形勝與懷古之情融為一體,引發讀者的歷史聯想。
②刻畫豪邁之人。上片將“周郎”與“赤壁”并稱,肯定周瑜在赤壁之戰中的關鍵作用,下片著力寫他的才華和功勛,塑造一個指揮若定而從容閑雅的儒將形象,借稱頌周瑜來抒發建功立業的壯志豪情。
③抒發壯志豪情。全詞借稱頌周瑜來抒發建功立業的壯志豪情。
(有人說,詞的最后一層含有消極因素,與豪放情調不合,你怎么認為?) (“多情”在古詩詞中有多種含義,這里主要指詞人建功立業的愿望。“人生如夢”只是一種**,作者并未想到及時行樂。
“一尊還酹江月”不過是要向“江月”傾訴壯志難酬的苦悶。上述幾句雖略顯蒼涼,但縱觀全詞,這種蒼涼只是對豪放的補充,二者并不矛盾。)
七、再次誦讀本詞,試著當堂背誦全詞。 八、比較閱讀 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九、拓展延伸: 1、烘托和映襯的表達技巧(學習積。
五、念奴嬌赤壁懷古 全詩
首先,是詞不是詩,呵呵
念奴嬌?赤壁懷古
【作者】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后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并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六、念奴嬌整首詩詞的意思
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譯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長江朝東流去,千百年來,所有才華橫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長江滾滾的波浪沖洗掉了。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打著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層層浪花。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祖國的江山啊,那一時期該有多少英雄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遙想當年周公瑾,小喬剛剛嫁了過來,周公瑾姿態雄峻。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手里拿著羽毛扇,頭上戴著青絲帛的頭巾,談笑之間,曹操的無數戰船在濃煙烈火中燒成灰燼。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神游于故國(三國)戰場,該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過早地生出白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場大夢,還是把一杯酒獻給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飲共醉吧!希望能幫到你,望采納,謝謝。
七、念奴嬌的詳細資料
2、念奴嬌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
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
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
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欄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
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以詞著稱,有較高的藝術造詣。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并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辭海》1989年版)
注釋
①險韻詩:以冷僻難押的字做韻腳的詩。
②扶頭酒:易醉的酒。
③初引:初長。《世說新語·賞譽》:“于時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賞析
這首詞寫雨后春景,抒深閨寂寞之情。上片寫“心事難寄”,從陰雨寒食,天氣惱人,引出以詩酒遣愁。下片說“新夢初覺”,從夢后曉晴引起游春之意。全詞以細膩曲折的筆觸。通過春景的描寫,真切地展示詩人獨居深閨的心理情態。語淺情深,清麗婉妙。
八、念奴嬌整首詩詞的意思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譯文】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長江朝東流去,千百年來,所有才華橫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長江滾滾的波浪沖洗掉了。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打著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層層浪花。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祖國的江山啊,那一時期該有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遙想當年周公瑾,小喬剛剛嫁了過來,周公瑾姿態雄峻。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手里拿著羽毛扇,頭上戴著青絲帛的頭巾,談笑之間,曹操的無數戰船在濃煙烈火中燒成灰燼。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神游于故國(三國)戰場,該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過早地生出白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場大夢,還是把一杯酒獻給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飲共醉吧!
希望能幫到你,望采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