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整首詩是什么呢
兩情若是久長時——秦觀《鵲橋仙》賞析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的《鵲橋仙》是借牛郎織女的傳說歌頌堅貞愛情的優秀詞作.牛郎織女這一古老的神話故事,在古詩詞中,早已是寫濫了的套子.多少名家詠七夕,每每感嘆雙星聚少離多,秦觀此作能于俗套中翻出新意,可謂匠心獨運.起首二句:“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展現的是一幅七夕的美景.輕柔細美的云彩,在天空中巧妙地變弄著花樣;迢迢銀河相隔,牛郎織女二星遙相閃爍,象在飛傳離別的的愁怨.在這難得的初秋夜空中,雙星通過鵲橋,渡過銀河,作一年一度的相會.此三句筆觸輕巧,卻能于“傳恨”“暗度”中,見出天河被隔的怨恨.雙星之恨,早為人們所熟知了,然而詞人卻從這一年一度的相會中,不同尋常地挖掘出其思想深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一相逢”指雙星一年一度的相會;“人間無數”指人間無數朝夕相聚的夫妻.本來,“一”比“無數”,是斷不能比的.但卻不是絕對不變的.牛郎織女雖只能“一相逢”,但他們的愛情,就象高爽的秋風和純白的露水那樣高尚純潔.那么,這“一”豈不可以勝過“無數”?這是對雙星堅貞愛情的歌頌,對世俗虛偽愛情的嘲笑.下片,“柔情似水,佳期如夢”,與上片首二句都是屬對工巧的偶句.這里寫雙星的歡會.雙方情意纏綿,深沉廣大.因長久的分別,這一相逢竟有“佳期如夢”之感,似真如幻.會期短暫,一刻千金,怎忍心回顧鵲橋歸路呢?“忍”字的描寫,把這難分難舍之情景真切地表現出來.但是,詞作的高妙之處,還不在于感傷離別.而是在結句中,別弄琴操,唱出震撼人心的贊歌:“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是多么崇高的境界!誠然,兩情相愛,又能朝夕廝守,自然很好.但是,僅以花前月下朝夕廝守來衡量愛情的真挈與否,這未免顯俗了.愛情的真正價值不因兩人的分別而損傷于毫厘.相反,如果雙方貌合神離,那么即使朝夕相處,又有多少幸福可言?詞人正是從這“一相逢”中,看到愛情長久的重要,這就使詞的境界大大地升華了,閃爍著積極樂觀的色彩,一洗消沉感傷之態.這出自一個封建文人的手筆,實在難得.多少年來,人們在離別悲傷之中,只要吟詠著“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詩句.便會得到安慰和鼓舞,從中吸取力量.全詞語言清新優美,自然流暢;寫景抒情中偶有議論,卻不以為累,使詞作婉約蘊藉,余味盎然.。
二、朝朝暮暮的詩句
鵲橋仙① 秦觀 纖云弄巧②,飛星傳恨③,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④,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⑤.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⑥! 【注釋】 ①鵲橋仙:此調有兩體,五十六字者始自歐陽修,因其詞中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取以為名;八十八字者始于柳永。
此調多詠七夕。 ②纖云弄巧:纖細的云彩變幻出許多美麗的花樣來。
這句寫織女勞動的情形。傳說織女精于紡織,能將天上的云織成錦緞。
③飛星傳恨:飛奔的牽牛星流露出(久別的)怨恨。作者想象被銀河阻隔的牛郎、織女二星,閃現出離愁別恨的樣子。
④金風:秋風。秋,在五行中屬金。
玉露:晶瑩如玉的露珠,指秋露。 ⑤忍顧:不忍心回頭看。
⑥朝朝暮暮:日日夜夜。這里指日夜相聚。
【譯文】 彩云顯露著自己的乖巧,流星傳遞著牛女的愁恨。 縱然那迢迢銀河寬又闊,鵲橋上牛郎織女喜相逢。
團圓在金風習習霜降日,勝過了人間多少凡俗情。 莫說這含情脈脈似流水,莫遺憾美好時光恍如夢。
莫感慨牛郎織女七夕會,莫悲傷人生長恨水長東。 只要是真情久長心相印,又何必朝夕相聚度此生。
【賞析】 這是一首詠七夕的節序詞,起句展示七夕獨有的抒情氛圍,“巧”與“恨”,則將七夕人間“乞巧”的主題及“牛郎、織女”故事的悲劇性特征點明,練達而凄美。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故事,歌頌堅貞誠摯的愛情。
結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這兩句既指牛郎、織女的愛情模式的特點,又表述了作者的愛情觀,是高度凝練的名言佳句。這首詞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時代、跨國度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品位。
此詞熔寫景、抒情與議論于一爐,敘寫牽牛、織女二星相愛的神話故事,賦予這對仙侶濃郁的人情味,謳歌了真摯、細膩、純潔、堅貞的愛情。詞中明寫天上雙星,暗寫人間情侶;其抒情,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讀來蕩氣回腸,感人肺腑。
詞一開始即寫“纖云弄巧”,輕柔多姿的云彩,變化出許多優美巧妙的圖案,顯示出織女的手藝何其精巧絕倫。可是,這樣美好的人兒,卻不能與自己心愛的人共同過美好的生活。
“飛星傳恨”,那些閃亮的星星仿佛都傳遞著他們的離愁別恨,正飛馳長空。 關于銀河,《古詩十九首》云:“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盈盈一水間,近咫尺,似乎連對方的神情語態都宛然目。這里,秦觀卻寫道:”銀漢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銀河的遼闊,牛女相距之遙遠。
這樣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銀河水,把兩個相愛的人隔開,相見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點”七夕“題意,同時緊扣一個”恨“字,他們踽踽宵行,千里迢迢來相會。
接下來詞人宕開筆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議論贊嘆道:“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一對久別的情侶金風玉露之夜,碧落銀河之畔相會了,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間千遍萬遍的相會。詞人熱情歌頌了一種理想的圣潔而永恒的愛情。
“金風玉露”用李商隱《辛未七夕》詩:“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用以描寫七夕相會的時節風光,同時還另有深意,詞人把這次珍貴的相會,映襯于金風玉露、冰清玉潔的背景之下,顯示出這種愛情的高尚純潔和超凡脫俗。 “柔情似水”,那兩情相會的情意啊,就象悠悠無聲的流水,是那樣的溫柔纏綿。
“柔情似水”,“似水”照應“銀漢迢迢”,即景設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夢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見又分離,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夢”,除言相會時間之短,還寫出愛侶相會時的復雜心情。
“忍顧鵲橋歸路”,轉寫分離,剛剛借以相會的鵲橋,轉瞬間又成了和愛人分別的歸路。不說不忍離去,卻說怎忍看鵲橋歸路,婉轉語意中,含有無限惜別之情,含有無限辛酸眼淚。
回顧佳期幽會,疑真疑假,似夢似幻,及至鵲橋言別,戀戀之情,已至于極。詞筆至此忽又空際轉身,爆發出高亢的音響:“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朝朝暮暮!”秦觀這兩句詞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
這兩句感情色彩很濃的議論,與上片的議論遙相呼應,這樣上、下片同樣結構,敘事和議論相間,從而形成全篇連綿起伏的情致。這種正確的戀愛觀,這種高尚的精神境界,遠遠超過了古代同類作品,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這首詞的議論,自由流暢,通俗易懂,卻又顯得婉約蘊藉,余味無窮。作者將畫龍點睛的議論與散文句法與優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結合起來,起伏躍宕地謳歌了人間美好的愛情,取得了極好的藝術效果。
此詞的結尾兩句,是愛情頌歌當中的千古絕唱。
三、有朝朝暮暮的詩句
2、寂寞朝朝暮暮
宋
毛滂
《惜分飛 富陽僧舍代作別語贈妓瓊芳》
3、又豈在、朝朝暮暮
宋
秦觀
《鵲橋仙·纖云弄巧》
4、朝朝暮暮啼復啼
唐
白居易
《山鷓鴣》
5、試與問、朝朝暮暮
宋
柳永
《擊梧桐》
6、愁殺朝朝暮暮人
唐
杜牧
《新柳》
7、朝朝暮暮在眼前
唐
劉商
《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
8、朝朝暮暮
宋
杜安世
《剔銀燈·夜永衾寒夢覺》
9、正繾綣、朝朝暮暮
宋
杜安世
《剔銀燈·好事爭如不遇》
10、朝朝暮暮
宋
吳泳
《水龍吟·修篁翠葆人家》
11、朝朝暮暮春風里
宋
向子諲
《鷓鴣天·幾處秋千懶未收》
12、數花期、朝朝暮暮
宋
李彌遜
《驀山溪·沖寒山意》
13、朝朝暮暮守定
宋
李彌遜
《聲聲慢·龍涎染就》
14、朝朝暮暮是佳期
宋
楊無咎
《鵲橋仙·云容掩帳》
15、正朝朝暮暮同歡
宋
楊無咎
《玉抱肚·同行同坐》
16、奚止朝朝暮暮
宋
黃童
《卜算子·不忍更回頭》
四、朝朝暮暮的詩句
鵲橋仙① 秦觀 纖云弄巧②,飛星傳恨③,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④,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⑤.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⑥! 【注釋】 ①鵲橋仙:此調有兩體,五十六字者始自歐陽修,因其詞中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取以為名;八十八字者始于柳永。
此調多詠七夕。 ②纖云弄巧:纖細的云彩變幻出許多美麗的花樣來。
這句寫織女勞動的情形。傳說織女精于紡織,能將天上的云織成錦緞。
③飛星傳恨:飛奔的牽牛星流露出(久別的)怨恨。作者想象被銀河阻隔的牛郎、織女二星,閃現出離愁別恨的樣子。
④金風:秋風。秋,在五行中屬金。
玉露:晶瑩如玉的露珠,指秋露。 ⑤忍顧:不忍心回頭看。
⑥朝朝暮暮:日日夜夜。這里指日夜相聚。
【譯文】 彩云顯露著自己的乖巧,流星傳遞著牛女的愁恨。 縱然那迢迢銀河寬又闊,鵲橋上牛郎織女喜相逢。
團圓在金風習習霜降日,勝過了人間多少凡俗情。 莫說這含情脈脈似流水,莫遺憾美好時光恍如夢。
莫感慨牛郎織女七夕會,莫悲傷人生長恨水長東。 只要是真情久長心相印,又何必朝夕相聚度此生。
【賞析】 這是一首詠七夕的節序詞,起句展示七夕獨有的抒情氛圍,“巧”與“恨”,則將七夕人間“乞巧”的主題及“牛郎、織女”故事的悲劇性特征點明,練達而凄美。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故事,歌頌堅貞誠摯的愛情。
結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這兩句既指牛郎、織女的愛情模式的特點,又表述了作者的愛情觀,是高度凝練的名言佳句。這首詞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時代、跨國度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品位。
此詞熔寫景、抒情與議論于一爐,敘寫牽牛、織女二星相愛的神話故事,賦予這對仙侶濃郁的人情味,謳歌了真摯、細膩、純潔、堅貞的愛情。詞中明寫天上雙星,暗寫人間情侶;其抒情,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讀來蕩氣回腸,感人肺腑。
詞一開始即寫“纖云弄巧”,輕柔多姿的云彩,變化出許多優美巧妙的圖案,顯示出織女的手藝何其精巧絕倫。可是,這樣美好的人兒,卻不能與自己心愛的人共同過美好的生活。
“飛星傳恨”,那些閃亮的星星仿佛都傳遞著他們的離愁別恨,正飛馳長空。 關于銀河,《古詩十九首》云:“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盈盈一水間,近咫尺,似乎連對方的神情語態都宛然目。這里,秦觀卻寫道:”銀漢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銀河的遼闊,牛女相距之遙遠。
這樣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銀河水,把兩個相愛的人隔開,相見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點”七夕“題意,同時緊扣一個”恨“字,他們踽踽宵行,千里迢迢來相會。
接下來詞人宕開筆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議論贊嘆道:“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一對久別的情侶金風玉露之夜,碧落銀河之畔相會了,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間千遍萬遍的相會。詞人熱情歌頌了一種理想的圣潔而永恒的愛情。
“金風玉露”用李商隱《辛未七夕》詩:“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用以描寫七夕相會的時節風光,同時還另有深意,詞人把這次珍貴的相會,映襯于金風玉露、冰清玉潔的背景之下,顯示出這種愛情的高尚純潔和超凡脫俗。 “柔情似水”,那兩情相會的情意啊,就象悠悠無聲的流水,是那樣的溫柔纏綿。
“柔情似水”,“似水”照應“銀漢迢迢”,即景設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夢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見又分離,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夢”,除言相會時間之短,還寫出愛侶相會時的復雜心情。
“忍顧鵲橋歸路”,轉寫分離,剛剛借以相會的鵲橋,轉瞬間又成了和愛人分別的歸路。不說不忍離去,卻說怎忍看鵲橋歸路,婉轉語意中,含有無限惜別之情,含有無限辛酸眼淚。
回顧佳期幽會,疑真疑假,似夢似幻,及至鵲橋言別,戀戀之情,已至于極。詞筆至此忽又空際轉身,爆發出高亢的音響:“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朝朝暮暮!”秦觀這兩句詞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
這兩句感情色彩很濃的議論,與上片的議論遙相呼應,這樣上、下片同樣結構,敘事和議論相間,從而形成全篇連綿起伏的情致。這種正確的戀愛觀,這種高尚的精神境界,遠遠超過了古代同類作品,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這首詞的議論,自由流暢,通俗易懂,卻又顯得婉約蘊藉,余味無窮。作者將畫龍點睛的議論與散文句法與優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結合起來,起伏躍宕地謳歌了人間美好的愛情,取得了極好的藝術效果。
此詞的結尾兩句,是愛情頌歌當中的千古絕唱。
五、《碧血劍》里的詩,關于“什么朝朝暮暮”的是什么
《碧血劍》里的詩,關于“什么朝朝暮暮”的是:
紅紅翠翠,年年暮暮朝朝。
脈脈依依,時時鰈鰈鶼鶼。
這首詩文是有對聯改編而來的,對聯出處是(清代)劉樹屏題的愚園花神閣聯。
對聯的原文是:
花花葉葉,翠翠紅紅,惟司香尉著意扶持,不教雨雨風風,清清冷冷;
鰈鰈鶼鶼,生生世世,愿有情人都成眷屬,長期朝朝暮暮,喜喜歡歡。
大家都是知道,金庸先生是文學大家。金庸先生博覽群書,學富五車。大多他寫的小說都是有一定的歷史背景而改變的,在先生的小說中,表達男女之情時,不伐有許多的經典詩文穿插其中,
例如:
1. 《神雕英雄傳》中瑛姑與周伯通的情書就出自于《四張機》。
原文:
“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
2. 《神雕俠侶》中楊過和小龍女念的句子出自于(元代)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
原文: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六、又豈在朝朝暮暮,完整詩詞
鵲橋仙① 秦觀
纖云弄巧②,飛星傳恨③,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④,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⑤.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⑥!
【注釋】
①鵲橋仙:此調有兩體,五十六字者始自歐陽修,因其詞中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取以為名;八十八字者始于柳永。此調多詠七夕。
②纖云弄巧:纖細的云彩變幻出許多美麗的花樣來。這句寫織女勞動的情形。傳說織女精于紡織,能將天上的云織成錦緞。
③飛星傳恨:飛奔的牽牛星流露出(久別的)怨恨。作者想象被銀河阻隔的牛郎、織女二星,閃現出離愁別恨的樣子。
④金風:秋風。秋,在五行中屬金。玉露:晶瑩如玉的露珠,指秋露。
⑤忍顧:不忍心回頭看。
⑥朝朝暮暮:日日夜夜。這里指日夜相聚。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朝什么暮什么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