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現以超乎尋常的毅力和韌勁古詩
竹石 竹石·鄭燮 (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注釋] 1. 《竹石》是一首題畫詩。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結實,像咬著不松口一樣。 3. 磨:折磨。
堅勁:堅定強勁。 4. 爾:那。
這句意思說:隨那東南西北風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說] 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題畫詩。
首二句說竹子扎根破巖中,基礎牢固。次二句說任憑各方來的風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擊打,它們仍然堅定強勁。
作者在贊美竹石的這種堅定頑強精神中,隱寓了自己風骨的強勁。“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常被用來形容革命者在斗爭中的堅定立場和受到敵人打擊決不動搖的品格。
[作者簡介]鄭燮(音謝)(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興化(今江蘇省興化縣)人,清代著名書畫家。 [譯文]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巖石中。
經受了千萬種磨難打擊,它還是那樣堅韌挺拔;不管是東風西風,還是南風北風,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讓它屈服。
二、形容盡力的詩句
1、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2、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3、大鵬一日乘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4、路漫漫其修遠昔,吾將上下而求索。
5、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6、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7、人定兮勝天,半壁久無胡日月。
8、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形容經過努力能成功詩句】
9、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形容經過努力能成功詩句】
10、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
11、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12、業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閑?
13、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14、丈夫清萬里,誰能掃一室。【形容經過努力能成功詩句】
三、形容忍耐的詩句有哪些
1.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竹石》清代:鄭燮
釋義: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巖石縫中。
2.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宋代:陸游
釋義: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涼的鄉村里,沒有為自己的處境而感到悲哀,心中還想著替國家防衛邊疆。
3.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石》清代:鄭燮
釋義:經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然那么堅強,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它都能經受得住,還會依然堅韌挺拔。
4.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石灰吟 》于謙
釋義:(石灰石)只有經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里開采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5.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石灰吟 》于謙
釋義: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6.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釋義: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筋骨勞累,使他忍饑挨餓,身體空虛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動都不如意,這樣來激勵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堅忍,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
四、表現人品高潔的詩句
芙蓉樓送辛漸 作者: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注解】:
1、芙蓉樓:原址在今江蘇省鎮江市西北。
2、楚山:古時吳、楚兩地相接,鎮江一帶也稱楚地,故其附近的山也可叫楚山。
【韻譯】:
迷蒙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對楚山離愁無限!
朋友呵,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
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
【評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詩的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首兩句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孤寂之情;后兩句自比冰壺,表達自己開郎胸懷和堅強性格。全詩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五、怎么表示生活中勾心斗角的詩詞
表示生活中勾心斗角的詩詞最著名的是唐朝王維的“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早達笑彈冠”。
“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早達笑彈冠”的話意思是說相交到老還要按劍提防,先貴者卻笑我突然彈冠。“彈冠”本為援手薦引乃同契之義,此處則反用其意,一旦“先達”即笑侮后來彈冠(出仕)者,輕薄排擠,乃至下井落石。
這兩句詩出自唐朝王維的《酌酒與裴迪 》,原詩如下:
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
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
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
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這首詩的意思是:我斟酒給你你不要難過了,人情就是這樣反復無常像波瀾一樣。那些從小相交到老的人還要按劍提防,比我早富貴的人卻笑我突然彈冠。草的顏色需要細雨自然,花兒想要開放春風卻很冷。這世間的事都像浮云一樣不值一提,不如舒舒服服躺著吃點喝點。
擴展資料
《酌酒與裴迪》是唐代詩人王維為勸慰友人裴迪而創作的一首拗體七律。此詩用憤慨之語對友人進行勸解,似道盡世間不平之意,表現了王維欲用世而未能的憤激之情。
此詩是王維晚年詩作中十分值得玩味的一篇。亦顯亦隱、半儒半釋的人生經歷與處世態度,給王維造成巨大的心理矛盾,猶如碧潭止水,宜清心靜觀;但仰望高谷急湍,依舊凜然飛動,怵目驚心。王維全部詩作均可作如是觀,通過《酌酒與裴迪》一詩即可透視此種矛盾心態。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酌酒與裴迪
六、形容高傲的詩句
這八個家伙都很高傲,杜甫描寫得惟妙惟肖,尤其是李白……
飲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騎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
道逢曲車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
飲如長鯨吸百川,
銜杯樂圣稱避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
舉觴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
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斗酒(一說“一斗”)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圣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
揮毫落紙如云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談雄辯驚四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