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有膳字的文言語句
◎ 膳 饍 shàn 〈名〉 (1) (形聲。
從肉,善聲。本義:飯食) 同本義,一般指肉食 膳,具食也。
——《說文》 膳,肉也。——《廣雅》 掌王之食飲膳羞。
——《周禮·膳夫》。注:“膳,牲肉也。”
徧嘗膳。——《儀禮·士相見禮》 膳于君。
——《禮記·玉藻》。注:“膳,美食也。”
古書“膳”通“善”,《莊子·至樂》:“具大牢以為善。”善“即“膳”義——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2) 又如:早膳;供給膳宿;膳部員外郎(唐代禮部專管膳食的長官之一);膳服(飲食和服用);膳羞(美味的食品);膳飲(飲食)。
二、帶有膳字的文言語句
◎ 膳 饍 shàn
〈名〉
(1) (形聲。從肉,善聲。本義:飯食) 同本義,一般指肉食 膳,具食也。——《說文》 膳,肉也。——《廣雅》 掌王之食飲膳羞。——《周禮·膳夫》。注:“膳,牲肉也。” 徧嘗膳。——《儀禮·士相見禮》 膳于君。——《禮記·玉藻》。注:“膳,美食也。” 古書“膳”通“善”,《莊子·至樂》:“具大牢以為善。”善“即“膳”義——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2) 又如:早膳;供給膳宿;膳部員外郎(唐代禮部專管膳食的長官之一);膳服(飲食和服用);膳羞(美味的食品);膳飲(飲食)
三、膳字開頭的成語
成語詞典中沒有“膳”字開頭的成語。
含“膳”字的成語有:
問安視膳
【拼音】:wèn ān shì shàn
【釋義】:每日必問安,每餐必在左。指古代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禮。
【出處】:《禮記·文王世子》:“文王之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雞初鳴而衣服,至于寢門外,問內豎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食上,必在視寒暖之節,食下,問所膳。”
【例句】:太子當雞鳴而起,~。 ★《資治通鑒·唐紀文宗開成二年》
問寢視膳
【拼音】:wèn qǐn shì shàn
【釋義】:指古代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禮。同“問安視膳”。
雞黍之膳
【拼音】:jī shǔ zhī shàn
【釋義】:殺雞作黍飯。引申為盛情款待賓客。
【出處】:
《論語·微子》:“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
【事例】《北史·盧思道傳》:“道虔為尚書,同僚于草屋下設~。”
四、膳字開頭的成語
成語詞典中沒有“膳”字開頭的成語。
含“膳”字的成語有: 問安視膳 【拼音】:wèn ān shì shàn 【釋義】:每日必問安,每餐必在左。指古代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禮。
【出處】:《禮記·文王世子》:“文王之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雞初鳴而衣服,至于寢門外,問內豎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食上,必在視寒暖之節,食下,問所膳。”
【例句】:太子當雞鳴而起,~。 ★《資治通鑒·唐紀文宗開成二年》 問寢視膳 【拼音】:wèn qǐn shì shàn 【釋義】:指古代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禮。
同“問安視膳”。 雞黍之膳 【拼音】:jī shǔ zhī shàn 【釋義】:殺雞作黍飯。
引申為盛情款待賓客。 【出處】: 《論語·微子》:“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
【事例】《北史·盧思道傳》:“道虔為尚書,同僚于草屋下設~。”。
五、以善和慧兩字開頭的詩句
兌女余最小孫也慧而夭悼以六言二首 其二(宋·劉克莊)
性慧于靈照女,年小似善財童。之符奪汝,瑯瑯之音惱翁。
與建子振孫登千峰榭觀烏龍雪(宋·陸游)
二稚慧堪憐,猶賒志學年。能拋竹騕裊,來看玉蜿蜒。
百念寬身后,余生慰眼前。善和書幸在,它日要人傳。
機簡堂自隱靜歸為萬年主人訪余林下相與道舊因以述懷(宋·吳芾)
果續佛慧命,作大善知識。我雖登禁涂,無功亦無德。
但有憂國心,徒勞竟何益。掛冠歸林下,面亦無慚色。